一片乐土(推荐8篇)
天道酬勤
2024-03-26 05:09:48
其它
其它

一片乐土(1)

终于是从繁忙的学业中所抽身,刚踏进家门便迫不及待地窜上楼梯。“一阶,二阶,十四阶,左数第一个房间——”唱着自己小时候编的不成调的歌谣,我再次端详起这个久别的房间。这琳琅满目的书和书架,以及五花八门的彩色颜料笔,在洒满阳光,散发着淡淡香气的棕黄色木板上有些散乱地摆放着,构成了我儿时的那片乐土,勾起了带着甜味的那些回忆。

在我金色的童年中,没有如今的那么多烦恼,一有空闲便像只欢快的鸟儿一般扑跃进我的“世外桃源”。买来的书籍很“邋遢”地横躺在地板上,我却不以为然,找一处较为空旷舒适的地方靠下,随意拿起身旁的一本书都能让我如狼似虎地读起来。阳光透过银白色的百叶窗洒在我身上,斑斑点点,流光疏影,似黄金和宝石的碎片。木地板被太阳晒的暖呼呼,发出好闻的木香,就犹如躺进了户外一望无垠的草坪里一样,只有安逸和享受。关上和地板一样颜色的棕黄色木门,这便是独属于我一人的世界,是我书中的世界,也是我心中的世界。此时的乐土便是充满着幸福和快乐的汪洋,让小小的我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有时颇有困意,缓缓平躺下来,地板上是浓浓的书香,天花板上白玉般的灯光,似玉盘般的月亮。梦里有王子和恶龙,有父母和朋友。

此时的梦是有别于平时的,是彩色的。

更多的时候却是在进行爱好——画画,一沓A4纸,反映出我的内心世界,一支笔,勾勒出我粉色的梦想。一趴便是一整天,纸消耗的极快,一瞬间便布满了四周雪白的墙壁,一张张稚嫩的手法,串联出来的,便是一位孩子对未来最纯真的幻想。早上的乐土是有阳关样的暖意的,于是我便画下日光和火焰;中午的乐土是有植物般的活力,于是我画下窗外的鸟儿和鲜花;晚上的乐土偏雪花似的冷清,于是我便画下月光和路灯。现在回首,这又何不为童年快乐的见证。

在父母在外地外为生活奔波时,乐土变成了我内心的守护者。

乐土是我的快乐源泉,是我童年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曲终,指尖轻轻拂过阳光下泛黄的画纸,亦或是轻轻翻开一本有些破旧的书,一笔一划,全是过去倒放的录像带,在我眼前呈现。扫开一片空地,拍飞上面的灰尘,我拿起身边的一本童话读起来。

年幼的我举起一幅凌乱不堪的画作,冲着我开心地笑了。

我失去了许多,但你还在。

或许记忆会随时光流逝,但此时我又与心中的那片乐土重逢。


一片乐土(2)

不知不觉,我又回到了这片家乡的土地。一切尽没有发生改变——还是熟悉的朴实,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恬静。

车轮在这片熟悉的故土上前行。一股熟悉的海蛎味儿扑鼻而至,然后,一堆又一堆还来不及清理的海蛎壳出现在我眼前,那一个个凹凸不平、丑恶无比的躯壳默默地在初夏阳光下无奈地叹息——它们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故乡的人民,却要即将永远离开这片他们赖以生存的海岸。

一幢幢新建的楼房错落有致地扎根在土地里,它们的旁边可能还有自卑地站着还来不及翻新的石头楼。三三两两、两鬓霜白,身着惠女服饰的老妪们悠闲地坐在房前有着亲手编织的草扇子,拉拉家常……再往里行驶,便是村中心了。大戏台上奔跑着追逐的孩子,调皮的孩子们又是跑,又是跳,留下一串银铃般的欢笑声。稍大一点的孩子在树荫底下玩着不腻的纸牌游戏。台下的石桌上,摆放着一副旧象棋,两旁端坐的老人还是没有改变。他们从黑发对弈到苍苍白发,从健步如飞到老态龙钟,拄着拐杖悠悠离开棋场,他们的青春,就在那一兵一将、一炮一马中留下了不悔的痕迹。

弯弯曲曲的小径旁,盖着三叔公的羊圈。上回那只因难产而濒临死亡的黑母羊,竟再一次顽强地站了起来,在它黑亮的毛发下,挨挨挤挤着七只羊崽,我不由得敬佩生命的顽强。再往上走几步,我便看见了奶奶。阳光将她苍白的发丝照的发亮,慈祥的面庞上刻着岁月留下的痕迹,那是一种沧桑、隽永的美丽。悠哉的爷爷在他亲手种下的龙眼树下小憩,嘴里还叼着一根未熄灭的烟。夏日的阳光被树叶晒得支离破碎,风扇动着树叶,阳光一闪一闪的,耀眼得扑朔迷离。放眼望去,奶奶的菜园依旧绿得盎然。最前边是淡绿的,中间是草绿的,到最后边,是那袅袅婷婷的,比深绿在淡一点的,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绿。每一株嫩苗,吮吸着老井甘甜的井泉,显得朝气蓬勃。这时,奶奶总会笑吟吟地轻轻说道:“喝吧,喝吧……长吧,长吧……”

我跟爷爷登上四楼的大露台,迎着拂面的海风,丝丝清凉。我望见,远处的平地上,兀然凸起了一座山峰,连绵不断的山在蔚蓝如洗的天空下不断延伸,最后消失在远处还未散去的暮霭中。青翠的山峰宛若上帝坠下的翡翠,在地平线上,勾勒出一个奇特的轮廓。山峰的前面,是一片片田野,一望无际绿茫茫的田野,那是一种纯净的颜色,也许是被不久以前那霏霏飘扬的雨丝浣净的吧。山峦、田野。哦,这是自然的画卷……

爷爷奶奶的身影渐渐变小,菜园的绿色渐渐淡了。我们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多么美好呀。我不禁一次次回头望去——这片熟悉、恬静的乐土。


一片乐土(3)

寒假,再到这里,空气一如记忆中的冷冽。曾经爬过的树木却似高了一些,要爬上去似乎不那么容易了;工厂也似乎小了一些,没有记忆中那么大了。

小时候,最喜欢跟着爸妈去工厂。工厂究竟有多大,其实已经有些模糊了,只记得小短腿走得有点累,似乎走不到边界。唯独清楚的,那是我幼年时的乐园。

儿时,常偷溜进去一个个车间里玩,最喜欢的莫过于堆放原料的那间。一大包一大包未经染色的棉花打开来围在一个大圆盘旁边,等待工人投料。而我在上面可着劲蹦跳,一下两下,直至跳得累趴下。躺下来,软软的好舒服啊。然而小小手总是闲不下来的,捧起一团团雪白的棉花,把头整个塞进去,顿时感觉被包裹住了一般,也格外的温暖舒服,儿时的我把这一切变成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虽然不时有厂里的员工经过,但他们都不曾来责怪我,而是笑嘻嘻地盯着我,任由我尽情玩耍。直到妈妈假装挖矿,挖啊挖啊,终于把浑身沾了棉花的我挖出来“拎”走。

有一年端午,爸妈带我去工厂,要发粽子啦。小小圆滚滚一团的我,胆子却大的出奇,发粽时,我偷偷排了队拿了一个就跑,妈妈发现了,在后面追,没有追上,那个得意啊,现在还记得,多年以后才明白,她并不是真的追不上。虽然,现在确乎是追不上了。

我也喜欢去二楼最东边的办公室。妈妈说那是开发新产品、指挥生产的地方。我才不理会这个,我要去那里找那几个长相奇特的称。我喜欢把我的小肉手伸进去用力按在那秤盘上,看着那些称上面的指针好像受到了袭击一般开始疯狂地乱跳,这可把当时小小的我给乐得不行,乐此不疲地大玩特玩。我的玩法可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在我视线范围之内,且我可以拿的过来的东西,都逃不出我的追击,比如从旁边的原料样品柜子里撕下一片棉花,还有各种我叫不上名字的原料放在上面,也把我小时候不离身的兔子玩偶放在上面,看它的指针啪嗒掉下,一到这个时候总会有阿姨会说:“太重了,太重了。”而我好像没有听见,继续哈哈大笑得把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往上面放。

厂里,还有一小块菜地,现在去看看,很普通啊,没有什么可玩的。可那时,特吸引我:看到菜叶冒出来了,拾起几片落下的小叶子,在掌心放着,叽里咕噜和它们说着话,虽然不知道自己在瞎捣鼓什么,但是就是停不下来,倍感有趣。或是恶趣味地挖去叶肉,只剩下叶脉,成功地挖出了漂亮的形状,就开心地跑去向妈妈邀功;倘若没有成功,就会愤愤地撕碎菜叶,权当泄愤,就这样,我也能玩上很久很久。

等我长大了些,不曾收敛,越发地野,那时不过一二年级,却有体力去爬那些低矮的树,上去坐在树丫分叉间享受“高空”的新鲜空气,心情格外的好。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在那里肆无忌惮,不知疲倦地蹦蹦跳跳。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现在再去,不过是粗略地走走看看,看到工人就礼貌地微笑。然后给自己找个地方写作业,为学习忙碌着。

但看到窗外的那片菜地,仿佛那团小小的身影还蹲在那菜叶旁边,还不时传出那软软的童音。


一片乐土(4)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那是我们最开心快乐的时候。

小时候,我经常看爸爸钓鱼,于是便有了亲自钓鱼的念头。从此整天嚷嚷着要钓鱼,终于爸爸受不了了,答应等天气晴朗的时候就带我去。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地平线抹上第一缕霞光时,我和爸爸就收拾好工具,准备去钓鱼啦!和我们同行的有舅舅、大伯等人。

一来到目的地,鱼塘中的水就好像一面镜子展现在大家眼前,它反射出庄稼、大自然,在阳光下显得非常的美丽。我感觉到世间万物都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自在。空气中也弥漫着一缕缕的清香,在我们的鼻息间飘散。我和爸爸蹲守在一个点,人手一个钓竿开始了漫长的钓鱼乐事。

爸爸首先拿着我的鱼竿,把它伸展开来,接着挂好鱼线,换好浮标,然后拿出一点鱼饵挂在鱼钩上,再撒一点儿鱼食在鱼塘里吸引鱼儿,紧接着就把鱼竿抛出去,最后轮到我做的,就是乖乖坐等鱼儿上钩了。而爸爸又按照这些步骤,给自己也组装了一遍。我们两个人就一起坐在鱼塘边,静悄悄地耐心等待着……

忽然之间,我的鱼钩上好像有了动静,鱼竿就像活了一样,动个不停,让我抓都抓不住。于是我赶紧叫来爸爸帮忙。只见爸爸把鱼竿举起来,慢慢地把鱼线拉到岸边,再用渔网把“战果”捞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条四斤多重的鲫鱼。大家都放下手头的工作,围到我这边来看,嘴里还不停地夸我能干,我的自豪感“蹭、蹭、蹭”地往上涨,这也令在一旁和我一同钓鱼却一条也没有钓上来的爸爸尴尬了。我不禁调侃道:“爸爸你看看你,用的是大鱼竿还比我这个用小鱼竿的人钓得少,更何况你还是经验丰富的人呢!”

在之后的钓鱼过程中,我一路势如破竹,一共钓到了两条鲫鱼和两条昂刺鱼,而爸爸却一条也没有钓到。

回到家后,我也把我的战绩和战果都分享给了家人,他们也都夸我牛,而爸爸也陷入到了“零鸭蛋”的悲伤中,而且还是“败”在“我”这个新手之下。

童年是多么天真,多么自在,多么快乐。至今我还忘不了那年那月那一天的那个池塘所带给我的快乐,那么的简单、纯粹…


一片乐土(5)

踏古贤人之后尘,一箪食,一瓢饮,一陋室,一知己,足以!

他们永无止境的欲望与私心像是可以容纳所有已有的,未有的美好事物。是他们创造出乌烟瘴气,灯红酒绿等等一系列词组。

他们积极进取,创造了数以万计的新鲜物,他们企图用物质来填充自己内心无比巨大的漏洞。久而久之,他们理所当然的处在所有空间最污浊,最黑暗的一席。但他们却乐在其中,不以为然。这也许是一种进步,但在某种层面上却是一种倒退。

他们似乎注意到:物质已经不足以满足自己心灵的需求,于是他们开始另辟幽径。像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开始从大自然断章取义的新建一个又一个的公园,度假村,与动物园。久处繁华市井的他们终究无法挣脱乌烟瘴气的追随。只能看着自己内心的空白,追悔莫及

只求一片心灵的乐土,自愿放弃现代文明,用心灵的恬静与安宁来驱赶全身的乌烟瘴气,用自然的圣洁来洗涤自己污浊的灵魂。让五脏六腑根系原始沃土,让我得到重生。

一间简单的茅草屋生长在青山绿水间,门前有一个很大的庭院名叫自然。院内绿草茵茵,万木争荣,视野很短,处处都是参天大树。在这个院内是不时的还窜梭着大自然的精灵。

走出院子,寻游山间,偶遇知己,名曰隐者。居于临山。数月不见,欣然邀之于陋室。一盏淡茶,一壶薄酒。一边对弈,一边谈天。山中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不要街道,不要大厦,不要人群,不要繁华……只要只求一片心灵的乐土。


一片乐土(6)

温馨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词语。温馨的氛围使人舒适,温馨的环境催人上进。四(5)班在每位同学的共同打造和精心的维护下,成了一片成长的乐土,一个充满温馨的大家庭。

走进我们四(5)班教室,一种温馨、一种美丽会向你涌来。在这里每一寸空气中都荡漾着满满的温馨,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开学不久,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在那次期中考试中,我改变了这个看法。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能挤进班中的前3名,可那次俞老师连前五名的同学都已经表扬完了,还没有我的名字,我心中特别慌,脸色煞白,心想:我可是与妈妈打赌的,我一定会考进前3名的。第八名依依,第九名小俊,第十名唐淑婷。什么我第十名,有没有搞错,连平时考试一般的依依和小俊的分数都比我高,不会吧!这次的考试卷这么简单,我竟然考了第十名,回家妈妈肯定会骂死我的。老师把成绩公布后,走到我身边,亲切的说,“下课后,你来一下我的班公室。”这下可死定了,去老师办公室没什么好事,一定是要受老师批评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可事与愿违,谁知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而且,对我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一次失败并不等于失败,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只要对自己有信心,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信心倍增,再加上平日老师那慈祥的笑容,那耐心的辅导,让我成绩飞速提高······

教室宛如一个大家庭,温馨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创造的。我相信我们将更加团结,更加齐心协力,将我们的温馨生活成为一片成长的乐土。


一片乐土(7)

在我们家对面的佳景花园的旁边有一个社区公园——同心公园。

当太阳羞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蛋,社区公园就早已热闹非凡了,男女老少,有的扭着大秧歌,有的在打球,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健美操……。

午后,滑滑梯上的小孩多了起来。各位妈妈带着小宝贝早已开始了游戏。嘻笑声欢乐声响彻云霄。球场上队员拼尽全力奋力一搏挥洒汗水。嗯,棋台上各陆军马大比拼老爷爷们说说笑笑,一片和谐,风轻轻吹来,树叶沙沙作响,花朵左右点头,惬意极了。午后,多么和谐美妙。

夕阳西下,鸟儿倦归,工作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步伐,投入一个没有纠纷,没有竞争,只有和谐、文明的乐土。压力疲倦随风而逝。坐在长亭上喝着一杯热茶,惬意极了。舞场上各种舞蹈大杂烩,富有激情的音乐,吸引着更多人的加入。散步的人来来往往。然而,在社区的另一端书屋里却是安静的。长亭里,走廊上,喜爱阅读的人们端坐在长凳上,桌子旁,拿着自己喜爱的书本认真的看着,听到的只有翻书声。

我欣赏发生在身边的美好的事物。我爱文明和谐的社区公园的美好,它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乐土。我爱这片乐土,让我们为这篇乐土点赞。


一片乐土(8)

车轮在这片熟悉的故土上前行。一股熟悉的海蛎味儿扑鼻而至,然后,一堆又一堆还来不及清理的海蛎壳出现在我眼前,那一个个凹凸不平、丑恶无比的躯壳默默地在初夏阳光下无奈地叹息——它们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故乡的人民,却要即将永远离开这片他们赖以生存的海岸。

一幢幢新建的楼房错落有致地扎根在土地里,它们的旁边可能还有自卑地站着还来不及翻新的石头楼。三三两两、两鬓霜白,身着惠女服饰的老妪们悠闲地坐在房前有着亲手编织的草扇子,拉拉家常……再往里行驶,便是村中心了。大戏台上奔跑着追逐的孩子,调皮的孩子们又是跑,又是跳,留下一串银铃般的欢笑声。稍大一点的孩子在树荫底下玩着不腻的纸牌游戏。台下的石桌上,摆放着一副旧象棋,两旁端坐的老人还是没有改变。他们从黑发对弈到苍苍白发,从健步如飞到老态龙钟,拄着拐杖悠悠离开棋场,他们的青春,就在那一兵一将、一炮一马中留下了不悔的痕迹。

弯弯曲曲的小径旁,盖着三叔公的羊圈。上回那只因难产而濒临死亡的黑母羊,竟再一次顽强地站了起来,在它黑亮的毛发下,挨挨挤挤着七只羊崽,我不由得敬佩生命的顽强。再往上走几步,我便看见了奶奶。阳光将她苍白的发丝照的发亮,慈祥的面庞上刻着岁月留下的痕迹,那是一种沧桑、隽永的美丽。悠哉的爷爷在他亲手种下的龙眼树下小憩,嘴里还叼着一根未熄灭的烟。夏日的阳光被树叶晒得支离破碎,风扇动着树叶,阳光一闪一闪的,耀眼得扑朔迷离。放眼望去,奶奶的菜园依旧绿得盎然。最前边是淡绿的,中间是草绿的,到最后边,是那袅袅婷婷的,比深绿在淡一点的,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绿。每一株嫩苗,吮吸着老井甘甜的井泉,显得朝气蓬勃。这时,奶奶总会笑吟吟地轻轻说道:“喝吧,喝吧……长吧,长吧……”

我跟爷爷登上四楼的大露台,迎着拂面的海风,丝丝清凉。我望见,远处的平地上,兀然凸起了一座山峰,连绵不断的山在蔚蓝如洗的天空下不断延伸,最后消失在远处还未散去的暮霭中。青翠的山峰宛若上帝坠下的翡翠,在地平线上,勾勒出一个奇特的轮廓。山峰的前面,是一片片田野,一望无际绿茫茫的田野,那是一种纯净的颜色,也许是被不久以前那霏霏飘扬的雨丝浣净的吧。山峦、田野。哦,这是自然的画卷……

爷爷奶奶的身影渐渐变小,菜园的绿色渐渐淡了。我们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多么美好呀。我不禁一次次回头望去——这片熟悉、恬静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