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我的外公(推荐6篇)
天空中的飞鸟
2024-04-13 08:36:05
其它
写人

写我的外公(1)

外公离开我们有一段时间了,我却还是老梦到他,仿佛他一直不曾离开过,一如既往的注视着我。

外公很小就失去了双亲,大约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在亲戚家帮工讨生活。亲戚对他很苛刻,老说他吃白食。有一次下雪的时候外公放的牛不见了,外公吓坏了,光着脚丫子在雪地里寻了整整一夜。

艰苦的环境没能压垮外公,反而让外公长得格外强健。外公的身材非常的魁梧,力气也大得惊人,干活更是一把好手。那时候外公和一些穷苦农民打柴到四五十华里的一个镇里卖,别人都是用独轮车推个两百来斤,外公没有车子,每次都是用肩挑着三百斤左右的柴一天走一个来回。农村插秧时为了使每行秧插得笔直,一般在第一行秧的时候用一根引绳作牵导,外公却不用这样,他把扁担往田埂的另一头一插,然后用眼瞄一瞄,就背对着那根扁担开始插秧苗,插到头时,第一行秧苗总是刚好正对着扁担。我稍大一点也开始干农活,对于这样的插秧方式别说试,连想都不敢想。

外公的能干和他的一穷二白一样,在方圆几十里地都出了名。在外公十六七岁的时候,有一个家里孩子众多,难于养活的粘点远亲的亲戚就把一个八岁的小女孩送给外公,那时候叫童养媳,这就是我的外婆。以后他们共同生活了七十三年。

外公外婆一共生了十一个孩子,前六个都在养到一到两岁的时候生病没了。到他们第一个孩子养成时外公都快四十了,最后一个孩子出生时外公已经五十四岁了。这注定了外公一辈子的贫穷。

所幸熬到了解放后,外公分到一所老房子,一家人总算有了个栖息之所,外公也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好的时光。由于外公的能干,出身最底层,他担任了一个几百人大村子的保管员,相当于二把手吧,并很快入了党,还连续好多年被评为劳模。解放初期的那些年,生活依然艰难,很多村干部为了生计或多或少的都干一些损公利私的勾当,但外公从不为所动。由于他的耿直和格格不入,很快受到了大家的排挤。

外公用他的话说没有进过书院的门,但凭着他惊人的记忆力和韧劲,一个字一个字地记,最后竟然把常用字都认识了。他又用同样的方法跟着一位老军医记了不少中医药方,还和一些三教九流的人学会了卜卦。村里人有个折骨伤筋什么的,总爱找外公来医治。又或者谁家的牛啊什么的不见了,也爱找外公卜上一卦。就这样外公在乡里乡亲之中还颇有威望。

我出生的时候外公已经六十岁了,或者是长期的体力透支加上营养不良,外公的身体已经很差了。于是他开始戒烟,戒酸,戒辣,情况才好转了点。但下地干活却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外公的几个儿女又重复了外公的老路子,很小就开始挑起生活的重担。其实几个舅舅和小姨都是读书的料,考试都是第一名,但各自都只上了短短不等的几年学就退学了。这成为了外公子女们对他的最大不满的地方。

外公最为热衷的是向别人讲故事,俗称讲古。他的肚子里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而他的记忆力又极好,从来都不会讲岔了。每遇到别人来他家串门,他讲不到几句话总能引出一个故事来,他讲起来总是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后来家里人都听烦了,每次他又想引出故事时大家都极力阻止,不行的话就都走开,他才赧然而止。那时我还小,不觉其烦,反而觉得是一种难得的消遣,并且总是爱模仿他讲故事的方式说给别的小朋友听。读书后有一次看到一本我们县城的民间故事集,看完后觉得比我外公讲的差得远的去了。突然间我不禁异想天开,何不把外公讲的故事也记录下来,说不定比这本还好看呢,名字就叫《听外公讲古.》好了。我很兴奋,立刻起笔,但写不了一章就放弃了,怎么写都没那个味道,后来才想明白,外公讲故事时的投入,独有的语气,神态及肢体语言赋予了故事极大的渲染力,甚至超过了故事本身,而这是我没法记录的。

外公的脾气很大,对子女也很严厉,子女们活没干好或不听话总会遭来他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他又极其注重礼节,吃饭的时候都有很多规矩,我们小时候因为这些也没少挨骂。他的'思想也很顽固,例如他不准子女外出闯荡,遵循的还是父母在不远游的那老一套。子女大了,都成家了,他自己也老了,他还想要大家都遵循他的意思办事,结果是大家都反对他,害得他老生闷气。

我考上了S市的一所不入流的大学,外公很是引以为傲,在他看来我或许就如古时候举第登科了吧。他拉着我的手,说了很多慷慨激昂的勉励的话,吓得我直向他解释如今上学与以前的不同,他摆摆手,不由我分说,依然故我,沉浸在想象的自豪中。

我工作后,外公更老了,身上除了骨头就是枯槁的一层皮,没有一点多余的肉,那么魁梧的一个人,居然还不到百斤。岁月把他所有的精气神都消磨光了,唯有眼睛依然锐利。他脾气依然很大,但讲话已然没有了中气。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全世界到处飘荡,常常每年只回家一次,每次我回去他都要来我家看看我,将要离家的时候,他也固执地一定要来送我,给我祝福。这对一个将近九旬的老人而言,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每当这时候我心都满满的,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有他殷切的目光注视着我,给我关怀,给我力量。

曾有好几次他都差点离开我们,但一次次他都神奇地挺了过去。他从不忌讳谈论生死。他曾对我说他不害怕死,但他还想活下去,说他一生看了好多好多的事,还想继续看下去。

2010年的三月底,我休假参加培训,中间回了一次家,去看了他一次,他精神比上几次看他时都好,我很高兴。他絮叨着说好久没看到我儿子了,让我什么时候抱着给他看看,我答应培训完就带儿子去看他。

五月的一天,在厦门接到妈妈的一个电话,说外公快不行了,让我叫叫他,我拼命地叫他,他轻轻地答了,没力气说更多的话了。我心里一阵慌,想想是不是要赶紧回去。这时候已经没有汽车了,唯一的方式只有做飞机了,但两边的飞机场都很远,时间也要很久。我逡巡着。

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面临失去最重要的人,还在天真的想,这次他或许也会和前几次一样挺过去的,至少会挺过一阵子,上次看他精神还挺好。但心里还是隐隐发慌,这天晚上一夜辗转难眠,一闭上眼,老是他的影子飞来飞去。凌晨四点,收到爸爸的短信,说外公走了,我感觉我心里的某一个地方一下子就塌了。

第二天急匆匆坐车赶回去,下车时忽然大雨如注,一下子就将我全身浇湿了,我知道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我想他就是怕我当他走的时候我没法在他身旁,才选了个我在的时候离开,而我却不懂得珍惜,愚蠢地错过了送他最后一程!这是我一个永远的不可弥补的遗憾,更是对他极大的亏欠!


写我的外公(2)

我的外公今年六十多岁了,个子不高,头发花白,他有一双粗糙但却非常灵巧的手。

一天,我在玩遥控飞机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飞机摔坏了。我连忙捡起飞机跑回家找外公,因为他是我们家的“修理能手”。外公拿着飞机,戴上老花眼镜,不急不忙地查看受损情况,原来是叶片坏了!外公从柜子里拿出工具箱和一只小纸箱。我翻开纸箱一看,只见里面都是我小时候玩坏的旧玩具,原来外公把它们全都收集起来了。他从里面翻出一架旧飞机,拆下零件,装在摔坏的飞机上。“呼……”外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微笑着对我说:“来,快试试。”我拿起遥控器,点下按钮,叶片飞快地转了起来,飞机又可以自由飞行了,和新的一样!我开心地一把抱住外公说:“外公,太棒了,我太佩服您了!”

他就是我最亲爱的外公,他并不高大,但他聪明善良,时时刻刻陪伴着我,是我最敬佩的人。


写我的外公(3)

我的外公是一位退休军医,今年63岁,斑白的头发,脸上有些皱纹,他热爱生活,开朗豁达,虚心好学,每天还坚持锻炼呢!

我很喜爱外公,别看他年逾花甲,两鬓斑白,但他背不驼,眼不花,满面红光,身体可好啦!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芦江河边都会看到 他在打拳、快走、慢跑时的矫健身姿。我问外公怎样才能把身体养的这么棒,外公笑眯眯地说:“要想做好一件事,一定要专心,要有恒心,有毅力,努力去做,甚 至付出代价,否则是不会成功的。”外公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很尊敬外公,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孜孜不倦的读书。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你瞧,书橱里、床头柜上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杂志。

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指指点点的告诉我,这是内科的,这是外科的,这是耳鼻喉科的……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简直像是一个小型书店。你看,他 平时看书时样子是多么认真;有时伏案疾书,有时闭目沉思,有时两眼像梭子在书本上左右穿行,有时口中还不住的念念有词,经常看书到深夜。有一次晚上,我起 来上厕所,外公房间里的灯还亮着,这么晚了外公还在干什么?我一边猜测一边蹑手蹑脚地挪到外公房门前,只见外公靠在床头,鼻梁上架着副老花眼镜,在微弱的 灯光下,手捧着一本书握着一支笔聚精会神地读着。只见他时不时在书本上来回划动。我问外公你都退休了,这么晚了怎么还在看书?外公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 的对我说:“活到老,学到老,学到七十还嫌少!你年纪小,要多读书,读好书。书不仅能使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养身健体。”外公的一番话在我成长的道 路上印上了深深的痕迹。

对了,我外公还有许多爱好,如:钓鱼、下棋……外公,我崇拜你那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我想:我从现在起要努力学习,掌握好各门知识,长大后,要像你一样成为一个有用之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写我的外公(4)

在我心目中,有一个人无论是从外貌还是性格,都是那么与众不同。他今年66岁,头发已经斑白,脸上有些老年斑。他的脸胖胖的,笑起来眼睛格外小。最有特点的是他的耳朵,他的耳朵又大又厚实,别人说他很有福气。他的肚皮很大,像一个“弥勒佛”,圆滚滚,胖嘟嘟。我们经常和他开玩笑:“你几个月啦?”告诉你们吧,被我们称为“孕妇婆”的是我的外公。

外公最大的特点是勤俭节约。每次买菜时,他都挑最便宜的蔬菜,买小鱼、小虾。吃饭的时候,外公把最好吃得给我们,吃剩的菜坚决不倒掉,第二餐继续吃。他的衣服总是穿了又穿,洗了又洗,甚至补了又补。每当我们给外公买衣服时,外公总是说:“我新衣服多着呢,我老头子不用那么时尚,穿着暖和就好了,况且那么贵,算了,不用买了。”外公的节约,真的让我难以置信。为了节约自来水,他经常把衣服拿到楼下的小河去洗。妈妈说:“用洗衣机去洗一下好了。”外公马上摇了摇手,说:“不好,洗衣机会把衣服洗坏的,而且在小河里洗,还能节约水电费呢。”说着,又卖力地洗起来。

外公虽然对自己十分勤俭,但对别人十分大方。外公的家里舟山医院很近。每当外公岱山老家的亲戚生病到舟山住院,外公总会请他们来家吃饭,并会把菜和饭放进便当,再放入筷子、勺子、餐巾纸,然后请他们带走。有时病人不能吃干饭,外公还会特地烧粥给他吃。有时甚至“上门服务”。别人来他家感谢,外公总是说:“不用谢,不用谢,谁叫我们是老乡呢,以后一定要多来我家作客!”

看,这就是一个对自己勤俭,对别人大方的外公。祝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快乐幸福。

#p#副标题#e#


写我的外公(5)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排着路队向门外走去。一出校门,我就向书报亭那边张望。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站在树下,向我招手。”外公!”我撒娇地扑向外公。

外公一如既往地抢着帮我背那沉重的书包。我也像往常一样,牵着外公的手,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唧唧喳喳,恨不能把学校一天所发生的事全告诉外公。外公年逾七十,除了多年的老毛病——腰腿痛外,身体十分硬朗。外公一退休就参加了区老年体协,经常参加各种公益表演,家里刀枪剑棍样样齐全。体育锻炼培养了外公乐观、坚毅、豁达的品格。

虽然外公只是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但他一刻也闲不住。他的兴趣十分广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花鸟鱼虫样样喜爱。他在我眼里是那么的伟大,仿佛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夏天,我写作业时热得汗流满面,开电风扇风又太大,他居然为我做了个只对着脸吹的迷你小电扇;我很喜欢看武打电视,他又用木头给我做了一把精致的刀和剑,我爱不释手。

我是外公一手带大的,对外公感情很深。最让我难忘的是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一放学,外公发现我不像往常那样神气,一摸我的额头,“呀,你发烧了!”急得顾不上回家,背起我直奔医院。我被烧得迷迷糊糊,全身无力地伏在外公的背上,我能感觉到外公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了。楼上楼下地背着我挂号、化验、交费、打针,累得外公气喘吁吁。我几次叫他放下让我自己走,他就是不肯。我哭了,他还以为是烧得难受,一个劲儿地安慰我。……每当我想到这一幕,心中无比感激。从此以后我更懂事更孝顺了,好吃的总留给外公;外公午睡时,我悄悄地给他盖上被子;外公累了,给他捶捶背……

晚饭时间是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可自从外公的椎间盘突出症发作以后,气氛就有点沉闷。外公尽量压抑的呻吟声,我们每个人听着都揪心地难过。外公被病痛折磨着,而我们却无能为力。一放学,我就扑到外公床边,关切地问他好点了吗?还需要什么?外公总是抚摸着我被汗水打湿的脸心疼地说:“然然,等我腿好了,我天天去接你!”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我在愿望纸上写下了一行字:外公,快点好起来吧!


写我的外公(6)

从狭窄乡村走来的外公,带来了无妨根除的“傻劲儿”,着曾是我十分反感的。

外公邋遢。他的脸由风雕琢,由汗水冲刷,最终如皱缩的核桃般沟壑纵横。胡子拉碴如粗汉收割过的庄稼,灰白的头发下,皮肤永远是干泥的黄几几的颜色,灰堆在角落。他的所有的衣服一律灰扑扑、皱巴巴的,全像一张废纸,洗不净,外公一只鞋的鞋帮总被他踩在脚下,像是一只脚套在拖鞋里。走路时,他的背弯成弓形,大脚在地上磨蹭,每走一步,头小鸡啄米般向前一探,仿佛身后拖了一辆旧社会的洋车。

外公无知。他老做客时,我正写着作业。他饶有兴趣地粘在我身后,耷着脑袋看我解题。看不懂,他依然哼哧哼哧笑道:“初中就教学生画图啊,还把减号画那么大,还有个小尖!”我吧,正看着几何题和数轴呢,听此,好气又好笑。

晚上,我和爸妈围着电视看《星光大道》总决赛,正欣赏选手动听的歌声,倏地,一个不和谐音符自一旁飞出。又是外公,又是那哼哧哼哧的笑:“那女的像大脚奶奶,旁边那男的像村东头那家的小二子……”外公一辈子蜗居的小村,是他衡量世界的唯一标尺,我,也只有一笑了之了。

蓦然忆起,外公是能识文断字的,幼时,初学绘画的我迷上了天使,整天涂画的,都是带翅膀的小孩,“你外公会读《圣经》,里面有小天使呢。”母亲无意地提醒,竟让外公焕发了生机。他刹那间挺起背,拖了两个板凳,又努力爬到柜顶拿书,兴冲冲地给我说起了《圣经》,书是方正的黑色大部头,外公的声音有时那么粗重、滞笨,如一股浊流,与小天使可爱、灵巧的样子毫不相称。我,看是东张西望了。我先观察外公,他的头深埋在胸前,呈在我面前的是落满积雪的头发和几乎折成环形的身躯。阳光,斜斜地倾泻下绿叶间隙,在地上画了一丛丛小黄花,院里,又是一潭阳光,清风徐来,水波不惊。一切静谧,一切安好。如今,《圣经》我早已忘记,只记得外公那“C”形的身躯。

暑假里,我要去同学家玩。外公坚持陪我去。其实同学家我已去过几次,自然不必担心。一边,暗笑他的迂,一边,我与他一前一后出了门。打扮一番的外公仍是灰暗的农民相,到达楼下,我便催促他离开。他嗯嗯地应着,弓着背走了。玩了三小时,我心满意足地往家走。一瞥,我在明媚的街道上发现了一个黯然的身影——外公,正所在街边一点可怜的树荫下。“外公!”我小声呼唤着,不由得加快脚步。外公像是被从梦中惊醒,猛然回神,看着我,若无其事地笑道:“玩好了?那我们回家吧。”弓着身要走,汗渍在他的背上狰狞地张牙舞爪。“你,在太阳下晒了三小时……你……傻不傻?!”“有什么办法?回家路上出事了怎么办?”外公的声音低沉了。我发现,他的背影很矮小,似乎仔仔一点点萎缩下去。我的眼眶湿了。

外公真是傻吗?与泥土为伴的经历给了他朴实,对我的关爱给了他倔强。读外公,我渐渐感到深厚的乡土气息渗入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