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讲解(集锦5篇)
晴天雨水
2023-10-22 04:10:46
其它
其它

优秀作文讲解(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宽窄巷子。

俗话说得好,“时光从不败美人”,同样,他也从来不败风景。宽窄巷子的历史已逾数百年。大家看这老街青瓦灰墙,水洗过似的灰色砖块,凸拱起来的瓦片像鱼鳞般随意叠积在屋顶,连脚下也是灰黑的砖,是不是很有历史的年代感?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

关于宽窄巷子的来历,众说纷纭,但最有说服力的一种是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噶尔的叛乱后,选留数千名士兵驻守成都,这才修建了宽窄巷子。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好玩的说法。传说民国的工作人员在度量之后,便随手将宽一点的巷子标注为“宽巷子”,窄一点的就是“窄巷子”,有井的就是“井巷子”。是不是很随意呀?

宽窄巷子的入口,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只有当我们真正走进去了,才能体会到那一种从过去而来的不败的光。

曾经有一位游客游览了宽窄巷子以后,留下了一首诗:

一路寻芳宽窄巷,满清遗迹阅沧桑。

扬名中外繁华景,见证灰青古韵墙。

川味初尝迷食客,蜀风细品暖心房。

夜深别去情难尽,襟上仍余此地香。

在每个人心中,这条巷子是活的,虽然拥挤,却有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与和谐,热火朝天,喧嚣扰攘,尽在宽窄巷子之中了。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宽窄巷子,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两边的围墙上都刻着很多浮雕,有各类花草,市井民风等等。那时手艺人雕工精湛,精致的图案里有着行云流水的往事光阴,为整条巷子添了几分淡雅。其中,最著名的是巷子里那浮雕的马。马眼底隐约显现的宁和光芒投在地上,那是不为人知的历史的光芒。一会大家自由活动的时候可以找个地方拍几张照片,凑满你们的九宫格。

巷子里还有成都的名小吃:三大炮。制作的师傅找准时机,忽地手一翻,用力往上一抛,手中的三个小团便直直地飞上了天,用正宗地道的川话吼一声,娴熟地接住,不偏不倚。小团一个接一个撞向桌面的铜鼓,三声“咚咚咚”,撞在人心上,这个就叫三大炮。等白洁的团上粘褐色糖粒,三大炮就算是成了!来宽窄巷子一趟,看一趟这表演,吃一次三大炮,才算是不虚此行。

现在就让大家自己去探索这如画的,处处闪现着光芒之美的宽窄巷子吧。


优秀作文讲解(2)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李华。想必经过了那么久的车程,大家已经有些疲惫了吧,那么先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雁荡山。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1亿2000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火山。

没错,雁荡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我们虽然看不见远古时期那样磅礴喷发的炽热场面,却能在一亿多年后的今天瞻仰冷凝下来无数巍峨的岩石,这真是大自然的馈赠呀!

来,顺着这石阶向上走,有没有感觉到夏日酷暑被一洗而尽了呢?没错,迎面飘拂而来的就是来自大龙湫的水汽。诗《诺矩罗赞》中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今天虽然没下雨,我们也能感觉到水汽朦胧的独特氛围,这意味着我们离大龙湫不远啦!大家加把劲!

大家再往上走,有没有听见似沉龙呼啸般的水声?转过这个角,我们就要见到大龙湫的真面目啦!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笔下是这样的:“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号称“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瀑布是雁荡山中最有名的。你瞧!水流从连云嶂奔泻而下,高度达一百九十米,气势非凡。清代袁枚为其赋诗:“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常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你们看这大龙湫的水多么清啊!这是因为龙湫水来自云深不知处,奔流不息东到海,今天的水是今天的独一无二的水,到了明天,这里的水又是新的,所以请大家好好享受每一天的生活,也享受这样美好的夏日清凉吧!

“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没错,沈括告诉了我们连谢公都没享受过的雁荡山,今天的旅程可谓仙气十足,愿大家在旅途的尾声能有一颗纯净似龙湫水的心,再见!


优秀作文讲解(3)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这次大龙湫之行的导游小李。希望大家在这一次大龙湫之旅中,身心都融入我们美妙的大自然,体会到为古今人所赞叹的龙湫之美。那么,现在准备好被打动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好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景区。大家看向我们面前这座直插云天的山峰。形如其名,这就是大龙湫著名的剪刀峰,清代诗人袁枚看了后咏叹“远望双峰截柴霓,尖叉棱角有高低。倘非山中藏刀尺,那得秋云片片齐。”不知道大家在刚刚景区门口有没有注意到,那时侯这块岩石的形状就像一只仰头的鳄鱼。其实,这块奇异的岩石从不同的部位看,有八种不同的形状。假如苏轼到雁荡山一游的话,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不能不用于此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哦。

我们再往前走吧。接下来让请看向我们右侧的岩壁。你有没有发现,上面伏着一个个小球,就像一个个小丸子一样。这些泡泡曾经引起各位老百姓的猜测。有人说这是恐龙蛋,有人说这里面有宝贵的矿石。其实啊,它是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熔岩在流动的过程中气体局部聚集,形成有空腔的球泡。球泡周围岩石纹理为熔岩流动的遗迹,称为流动构造。

请大家继续跟随我的步伐吧。看到我手指的岩石了吗?(此时小李往天空某处灵魂一指)这是不是很像一只啄木鸟伏在树干上工作着?不瞒你说,它曾经是剪刀峰。继续往前走,还会看到含苞欲放的玉兰花,以及憨态可掬的狗熊岩哦。怎么样,有没有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恩,现在我们来到了大龙湫瀑布啦。看这悠悠坠下的水帘,不知你是不是想到了天宫仙女缓缓飘下的丝带,或是从天中直冲入碧潭的白龙。正如清诗人袁枚诗中描绘:“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大龙湫瀑布如仙似境,难怪古人在大龙湫不是提笔叹“欲写龙湫难着笔”,就是说“春夏秋冬变幻多,阴雨雪奇景浓”。此外,近代康有为等名流还留下“白龙飞下”、“千尺珠玑”、“飘渺空濛”、“矫若游龙”等题字,给瀑布的姿态作了形象的概况。古今的文人墨客无不为雁山的大龙湫所折服。

时光飞逝,我们的大龙湫之行就到此结束啦,希望大家下次再来龙湫沉醉自然。


优秀作文讲解(4)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千万重,我岿然不动……”学过毛主席这首大气磅礴的《西江月·井冈山》,井冈山便刀砍斧楔般留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如今记忆穿过历史的轴线被我们的脚步丈量,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就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聆听历史的回声,追寻红色井冈山。

现在我们位于第一站黄洋界,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主席的呐喊犹在耳畔回响。看,我们即将到的最高处,便是黄洋界纪念碑屹立不倒的圣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八个字在叠翠的山峦间着放着灿灿金光。静下心来吧!阳光闪烁着1928年的辉煌,纪念碑下的一门铁炮昂首嵌于山石之上,正对着峭壁下的山谷,仿佛还在向着来犯之敌咆哮。云雾蒙蒙,好像是炮弹炸开烟雾怒号延续的威风。我们是否能感受那个众人引吭高歌同舞红旗的胜利之夜?一定能!肆意极目远眺吧,让胸中豪情一发不可收拾吧,俱往矣,我们不知道风流人物的名字,但他们的鲜血不会凝固,永远随着我们的脉搏同频共振。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此行第二站龙潭,它由五龙潭和金狮面两个景点组成,是以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古老的树木好似病室尪羸的老人,一翕一呼之间尽与自然合流。世界都为它的弥留之际缓缓踯躅,从云罅里拈来金色的圣花,送走一切的哀愁和幽怨,留下静穆和虔诚。再听!人未近而声先至,氤氲水汽携势生风,在心扉间洒下扑面而来的宝石。踩着滚滚红尘的缱绻悱恻,神女瀑布犹如通体雪白的仙女在翩翩起舞,衣领衣带飘零秀美;又似从天而降的九爪蛟龙,带着四溅纷飞的水滴,吞云吐雾,抛珠撒玉,摄人心魄。此一遭,正是革命先辈董必武评价的“四面重山峦,五溪曲水萦”一番对人间阆苑的由衷赞叹。

第三站是大井,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故居。沧海横流,桑田变幻,历经战乱,这里仍保留下往昔的原物——“读书石”,形似巨蟾。凝目,不语,我们仿佛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毛委员,面对群山开卷,点烟,逡巡在浩瀚的学海,深思着革命的前途和方向。追忆峥嵘往昔,我们也忘不了2020的每一瞬,今年我们格外尊重每一颗眼泪,当然哭泣是每个人的权利。可曾记否,井冈山上的他们也直面生死,炮火纷飞声音的下一秒可能就是灰飞烟灭。不正是他们逼自己坚强,为了世界大同崇高理想而不惜流血献身,才让我们想哭就哭吗?虽然一切都是艰苦的,但是他们的心中、脸上还有歌声里洋溢着的是对美好未来的执着和甘舍生命的追求,他们每个人都装有为全国工农群众得解放的凌云之志,用舍身取义点燃星星之火,用前仆后继汇成燎原之势,烧红了湘赣边界,烧红了江西大地,直至烧遍了全中国至今生生未息。这就是无数井冈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淬炼而成的井冈山精神的神圣力量!

本次旅行已接近尾声,既前行,不忘来路,聆听历史的回声,追寻红色井冈山,更要昂首启航新征程。


优秀作文讲解(5)

如果说兵马俑是秦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那么你知道唐人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瑰宝是什么呢?我告诉你,是敦煌莫高窟!今年我有幸去敦煌,那形态各异的石窟、栩栩如生的佛像、美轮美奂的飞天着实让人震撼、让人惊叹。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石窟群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多米,上下排列5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从1600多年前到现在,保存完好的洞窟有492窟,而每人供游客参观的只有8个窟。

石窟壁画上形态各异的佛像成千上万,难以计数。光彩色佛像就有两千多尊,最大的佛像高达33米,最小的仅十几厘米。

我紧紧地跟在讲解员姐姐的身边,认真地听着,唯恐少看一眼珍贵的塑像和壁画,少听一句精彩的讲解。佛像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第328窟的释迦牟尼佛像慈眉善目,他坐在莲台上,他的袈裟裙摆经过了1600年的洗礼,仍是错落有致,轻盈而飘荡,连皱褶纹理都清晰可见。站在他身边的大子弟迦叶,双眉紧锁,表情严肃,显得老成持重; 而小徒弟阿难则面部圆润,一只眼睛眯着,似乎已经走神。听着讲解,我禁不住赞叹古人智慧超群,手艺精湛。这些塑像是用木头做构架,用草木灰和上泥土打底,经几层粉刷,最后上颜料,就能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保存至今。

当参观到96窟时,最高的佛像展现在我的眼前,高达米的坐像,我仰着头往上看,原来坐像是从脚部开始往上雕刻的,到头部时石料高度不够,难怪头小,身体比例有些不协调,但也是那样的庄严肃穆,线条流畅,表情丰富。第148窟是个睡佛,是释迦牟尼的涅槃塑像,佛身长米,在他的周围站立着的72弟子,形态各异,表情都不相同,通过每个人的表情表现出对佛祖涅槃的不同理解,简直太精彩了!可惜佛祖身体破坏较严重,在清朝时大部分修复过,看他的眼睛闪着光,那是清朝修复时在眼中镶嵌了琉璃珠,这可是分辨唐朝原版和清朝修复版的诀窍,讲解员姐姐告诉我们后,我立刻指给同伴哪些佛像是清朝修复过的,还有点小得意呢。

洞窟中的壁画宏伟而瑰丽,如果把莫高窟的壁画排列起来,能伸展30多公里,那可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我最欣赏的是飞天。莫高窟的飞天可是全世界闻名,她们身材修长,腰系长裙,肩披彩带,逆风飞翔,身轻如燕,分别演奏着琵琶、腰鼓、拍板、长笛、横箫、芦笙、阮弦、箜篌等乐器,周围花团锦簇,云蒸霞蔚,美轮美奂。

记得参观前妈妈还特意在莫高窟带我观看了《又见敦煌》的大型场景剧表演,那些漂亮的飞天姐姐们问我们“你们觉得,我美吗?”下面观众大声回答“美!”“我在这里等了你们一千年了,可是今天我不美了,我的脸在发黑,请帮帮我!帮我保持美丽!”这一声声乞求,震撼着我的心灵。原来人长时间在洞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加剧颜料颗粒溶解,致使壁画画面脱落。了解到这些后,我几乎不敢多停留,只想尽量屏住呼吸,我要爱护飞天姐姐们!爱护祖国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