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郭敬明(必备3篇)
探戈
2024-03-26 07:26:18
高二
书信

致郭敬明(1)

郭敬明先生: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犹豫该如何称呼你,作家、导演抑或是老板,你的头上有着太多的光环,太多的荣耀,你的成功也使得无数少年们为之疯狂,妄想一举成名,而我,并不是你疯狂的迷恋者,我只是单纯地喜欢你的文字,喜欢你对青春的诠释,仅此而已。

你的文字中有着一股淡淡且明媚的忧伤,就如同一首青春的挽歌。还记得最初认识你是《夏至未至》,被你那宁静而透彻的文笔所吸引。直到如今,依旧记得泛着热气的浓郁的香樟,也依旧记得身着白衬衫带着一身微光的傅小司,依旧记得笑起来坏坏却纯粹的陆之昂,而故事的最后,是再也到不了的夏天,除了记忆以外,什么也不能永久。这场青春的盛宴,最终悄然散场。

最喜欢的是那句“那些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些女孩,教会我爱”,每当想起,便会不自觉泪如雨下,这是他们的青春,也是我们的青春。

也曾拜读过你的《小时代》,也曾去电影院欣赏过它,这部被批得体无完肤的电影,被批宣传拜金主义观,情节空洞,赚粉丝钱的电影,我只是看到了四个女孩的青春、友谊和梦想,主人公林萧其实是我们每一个平凡女孩的原型,而幸运的是,她拥有三个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姐妹。当四姐妹为了南湘的梦想赤着脚在雪地里奔跑的时候,那一刻,我看到的是无论任何阻力都击不垮的友情。友谊万岁!

剧中确实给我们呈现了上海的繁华以及那令人目不暇接的奢侈品,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给了一些少年们负能量,但我想,也许我们可以将其当作美景来欣赏,我们更需要学习的,是四个女孩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曾经,你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作者,但如今,你却在青春文学开创了属于你的大好版图。我想,这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有你自己才知晓。我也不会去模仿你的成功,每个人的梦想不同,追求不同,你走过的路就算再便捷,也不一定适合我。

谢谢你曾带给我们对青春美好的诠释,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谢谢你带给我们的缥缈纯净的文字,谢谢你让我们的青春有了明媚的色彩,我的青春,定会光彩夺目!

一位普通的读者


致郭敬明(2)

郭先生,首先请原谅我的冒昧。我并非你的读者,却是你诚挚的听众,在此之前,除了你的名号,我一无所知,我冒昧地用旁观者的身份来谈谈自己对于你的感受,来解读我对你的“所知”。

今年初,我在一位朋友家里无意中看到一本名叫《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书,经过朋友的一番讲述,我才知道原来这本书的作者便是近些年来在众多80后作家中脱颖而出的名作家!可见当时我对你知之甚少,也不曾去拜读过你的作品,更不曾知道你的境况。直至朋友对我讲起你的经历,关于“抄袭”事件。现在,听过你的讲座之后,我觉得自己有必要代表那些未曾读过你作品的人群来发表一些看法。

是的,仅仅是看法而已,不代表你的仰慕者的拥护和赞美,也不代表你的批判者的诽谤和中伤。

我并不确切地认为作品的雷同属于“抄袭”,也不妄然肯定或是否定你的“抄袭”事件。古语有云: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可以是借鉴和模仿,却不是一字不漏地偷偷受用。要鉴定“抄”与否,就必须考察来处。“老杜作诗,退之,无一字无来处。”这是黄庭坚赞美杜、韩之高明,也即是他们模仿和借鉴的高明。而借鉴和模仿,可以是素材、结构、和语言的借鉴和模仿,这是自古以来的学者都大力提倡的。纵观古今诗词作品,这一手法显而易见。因此,在尚未目睹《梦里花落知多少》与其他作品完全雷同之时,任何人都不能断言你确实抄袭其他作品。

你的读者迷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所以他们用放大镜看你;而你的批判者眼里也容不下一粒沙子,所以他们用显微镜看你。然而,舆论是那些批判者所用的最坚利的武器,他们只要在你身上找到一点的不和时宜,便大肆渲染、制造舆论。旁观者自然清,只有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原委,摒弃自身信仰和情感障碍,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我是旁观者,大可不必用哥白尼、布鲁诺的事迹来对你无尽赞美,也不必用尼采的狂傲来诋毁你,只能以柯南道尔的推理来讲述一些事实。近年来,我发表了一篇关于“小人”的文章,拙作是有感于余秋雨先生《历史的暗角》,当时就有读者指出其雷同之处,我欣然回答,那便是《历史的暗角》的读后随笔。很可能是因为出自无名小卒之手,所以没有引起什么波动。但由这件事我又想起了你,想起关于你的舆论,想起那些有褒有贬的评价。世人是没有权利否定你的文才的,他们职责你的错误,应当有理有据,而当我问及其他人你的作品时,他们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关于“抄袭”也道不出原委。这也是我所为你感到气愤的地方。稍有智慧的人便可明白,这只是无根据的判断。我想,大概你也正愁苦于这种随波逐流的舆论。

提及你,便不可以逃离“青春”和“忧伤”这个话题。你的作品弥漫着青春的气息,道尽了青春的忧伤,如诗一般的语言,感染了无数读者。那是种凄美,足以侵临世界;那是种热情,足以燃烧岁月。我仅凭着直觉来感受你轻灵的语言、新颖却不脱离现实的思维,我想这是远远不够的,它让无数读者重复咀嚼和品味着青春之美。80后作家的情感体悟也大多如此:忧伤、淡淡的愁绪、真挚的青春体验。然而这些是吾辈所望尘莫及的,我不得不叹服你高洁的创作笔调,那种略带着稚气的纯情、正在萌芽的写作激情,触手可及的80后之美。你颂扬青春的明媚,毫不掩饰其忧伤,这是难能可贵的。我认为,一部作品是否能真正地具有影响力,在于它是否能真实地描述生活、感悟生活,而你的作品恰恰是具有影响力的,它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因此对于“抄袭”诽闻,你大可不必去理会,那些社会角落里的批判,随着时光的流逝也就销声匿迹了。一件美好的东西最终只会得到好评,无须我们去祈盼,无须我们去宣传。

我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旁观者,并没有言过其实地对你进行夸耀或是吹捧,也没有刻意去批判你,仅对你作一些未知的解读。就如同你我之于生活、人类之于宇宙,总要去寻觅和探讨。你的学识甚是渊博,有很多地方是寻常作家所不能及的,近来你主编的《最小说》很优秀,内容的包容性很大,闲暇之余我会去探究一下。

谨以此琐碎的文字仰望你的明媚与忧伤。


致郭敬明(3)

我们青春时,心中都有一朵凋零的紫堇。我们曾经站在自己内心的最高处,向着世界呐喊。多想有那落拓的一笑,多想在那凄冷的空气中感受到,氤氲着,只有我们才能感受到的——孤独。

我们都是以孤独者的身份,在被世人不理解的目光下,登上无尽的炼狱之塔,睥睨着这尘世,用我们,孤独的双眼,审视这喧嚣的人间。我知晓我与你之间的鸿沟,是天堑,难以用距离形容。但,孤独者的心,谁能懂?

《假如明天没有太阳》你是否会在《路上,对自己说》:“只是站在《爱与痛的边缘》?”又是否会向往着梦境中的《幻城》?但愿一切只是《迷藏》,使我迷失在《小时代?虚铜时代》的深渊,多想《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与你签订生死之约,又不曾想到会《悲伤逆流成河》。这,只是孤独者的内心独白……

你的作品,是智慧的星光,也是青春的魔法球,记载见证了我们的过去——苦涩而又绚烂的青春。恒定不变的记忆,是你深邃之眼对时光的定格。我,又怎能遥遥期望,拉近这距离。我只会,以我的笔,给我的青春缀上几朵孤零的紫堇,随着时光,陪我慢慢凋零。

心中银白的安琪儿之翼啊,带着我这孤独者,带着三十五度的微笑,在污浊的空气中,划出一道光弧,迎接,无悔的曙光。

孤独的凄凉之夜,浅唱着孤独之歌,谁懂吾心?只有寒夜与寂静相陪,微微衬托我灵魂的高贵,使灵魂在黑夜中,睁开黑色之眼,感受这黑夜之痛,飘荡在十三号街道的上空。

听,那是桑提亚哥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