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的作文(必备18篇)
月中真情
2024-05-17 04:48:00
四年级
其它

乐山大佛的作文(1)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下面是写乐山大佛的作文,但愿对你有匡助。

作文一:乐山大佛

我先去看巨型卧佛,然后去看燃灯佛,最后看乐山大佛。

我走到了一座桥上,看到对面的半山腰有一座巨型卧佛。听说这个卧佛是过去打造的,藏在山里良久了,然后被洪水冲出来的,难怪那么逼真。

在连心山,远远地就能看见高高的台阶上,耸立着一尊大佛。我又上了170级台阶,才来到了燃灯佛的旁边。你知道为什么要走170级台阶,才能找到燃灯佛呢?燃灯佛经历了170个磨难才成为佛,所以要爬170级台阶才能找到燃灯佛。

最后我来到凌云寺,看到了闻名的乐山大佛。它的头发像一个个的大花卷,整洁的排列在头上。他的眼睛细细的长长的,看起来既和善又神秘,炯炯有神。然后我去栈道排队,从佛的头顶走到佛的脚下。栈道紧贴着石壁,是Z字型的走向,高70多米。我看见栈道边的石崖上雕刻着许多小佛,都被风化了,真可惜。我们在走栈道的时候,发现越往下走栈道越窄。我在上面的时候能走4个人,可是到了下面就只能通过一个人了。到了佛的脚下,抬头望去我看见那个佛坐在山边,与山一样高,好高大啊!好威严啊!真的是“佛如山,山如佛。”我和爸爸妈妈照了一张与佛的合影,留作纪念。

佛面对的是青衣江和岷江,汇合处两江一清一浊,在江里形成了一条细细的长长的、很显著的跟山分界线,顺着江水延伸到了好远好远……好神奇的天然现象呀!

作文二: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是个著名遐迩的大佛,它位于乐山市峨眉山上,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佛体坐像。

乐山大佛,有名凌云大佛,它神势肃穆、双手抚膝、足踏大江、临江危坐······大佛开凿是元年713年,完成与贞元803年,已有1210年历史,所以乐山大佛是世界上历史遗产文化大佛之一。

走进乐山大佛的大门,抬头一望,你就看见山上栽着一棵棵数不清的“绿伞”,原来那是一棵棵蕃庑的榕树,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枝繁叶茂。远看,就像一丛绿莹莹的树林;近看,仿佛趴在一片宽广的草地上似的。草地上长满五颜六色的小野花,轻风从左边的南岷江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往山上走,不一会儿就爬上了山顶。往左走,走在一条丛林小路上。城楼屋顶上镶嵌着一片片金黄的琉璃瓦,金光闪闪,毫光耀眼!

登上峨眉山,站在城楼前面往下望南岷江悄悄地躺着,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走下山坡,站在江两岸,就能看见小鱼们在欢天喜地地游来游去,满怀喜悦,好像心里怀着许多兴奋的事一样。再抬头一望,小鸟在树枝上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壮丽的乐山大佛呀!这真是峨眉天下秀,大佛天下奇!”

乐山大佛不仅著名遐迩,而且是世界上的唯一无二的大佛。而且仍是游玩的好去处!

作文三:乐山大佛

放暑假了,爸爸腾出空闲时间,带我去了乐山大佛。

我们买了票走进景区,来到了一个,上面有个佛子的墙壁上,我感到很奇异,就照了一张,接着走进了一个黑漆漆的深洞,感觉有点冒险的感觉,于是我小心翼翼的往前走,走到顶头发现里面有一个坐在一个胖胖的大佛,我觉得没什么,就和爸爸走了。我们逛逛看看,我发现了栈道旁边的石窝里立着形象不一的佛。

走完高高的台阶后。我们来到了凌云寺,在里面看了一圈,有十八罗汉,还有一个金色的佛,旁边有两个小孩,站在旁边,大概是观音菩萨,和两位幼童吧!

出了凌云寺,我们我们从九曲栈道走一步停好久,走一步停好久,不知走了多久,终于来到大佛脚旁了,仰望大佛,大佛非常高全身石头色上面,身上有些青苔,似乎形成了一个自然的绿衣服,各处多有一些碎裂。我靠在护栏上才能看清大佛的全貌,想轻微走近点一些,就不能看清它的全貌了,在大佛看来,我们就是小小的“蚂蚁”喽!让人觉得很高、很宏伟,有种庞大的气魄,令人震动。这应该是乐山大佛有名的原因吧!后来我听爸爸说:“乐山大佛高71米,旁边的九曲栈道共217级台阶呢!”

见了乐山大佛,我感触感染到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还知道了一些关于乐山大佛的知识。


乐山大佛的作文(2)

国庆的日子,阴雨绵绵。在乐山,雨正哗哗的下,天空中不见一丝阳光,而是被乌云浓浓地裹着,像穿上了一件不合身的布满补丁的衣裳。不过,就算天气再怎么不好,还是有一大群游人前去参观乐山大佛。我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登上那陡峭的石阶,往乐山的峰尖上走去。路上游人很多,只能一步一级,慢腾腾地往上挪。经过之处也没有什么风景。只见汹涌的岷江上,有几只雀鸟在空中盘桓。

随着人流往上慢慢地走去,经过一个古朴典雅的山门,那风景便有一些意味了。路边开始出现几尊古佛。它们或盘腿而坐,或挺直站立,或举目凝望,或闭目合十,方向总朝着江面,口总是张开的,像是在吟诵着什么,或在交谈些什么。它们无一不是僧人的装束,手里也都捏着一串佛珠。它们那栩栩如生的姿势,像是在向江面发出命令,让这汹涌澎湃的岷江安分守己,不再滋扰定居在这里的居民。

终于走到了大佛的头顶了。到了这里往下一看,原先的山石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令人发怵的峭壁以及那深深藏在山中的大佛。初看大佛,看不清它的全身,只看见它的头,那是什么样的一个头呀!长大概有十米,宽有六七米的样子,高就不一般了,起码得有十七八米!瞧,这绝壁是多么陡峭!那山中的佛像又是多么壮观!只见它眼睛微闭,鼻梁高挺,嘴巴微微张开,慈祥地俯瞰着山下芸芸众生。它那精致的五官,都是古代工匠智慧的完美结晶……

当我乘坐江上游艇时,才第一次看到大佛的全貌。船只飞速驶过,完整的大佛才映入我的眼帘。啊!那是多么雄伟壮丽!在我面前的大佛端端坐于山中,高耸入云。我们从它的脚下驶过,看清了那细致入微的纹饰,饱经风霜的身躯和它宏大威严,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壮观。虽说坐在窄小的船内,我也深深感到了无比的震撼。

船只离开乐山大佛,渐行渐远。但它那威严的气势、庞大的身躯、慈祥的面容,已深深刻印在我的心间……


乐山大佛的作文(3)

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四川省乐山市,在那里我们游览了闻名的“乐山大佛”。这个景点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乐山大佛修建于公元713年,完成于803年,历时约90年,属于国家5A级景区。下面,就让我变身小导游,带你去一探究竟。

首先,我们进入大佛所在凌云山上的凌云寺,熙熙攘攘的游人和当地居民,在那里烧香拜佛祈福,以求家人健康平安。

往里走去,隐隐约约看到大佛的头顶,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走近前来,站在大佛头部位置,放眼望去,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交汇,江水颜色各不相同,形成了一幅奇妙的画卷。

据记载,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修建的。

顺着大佛两则的陡峭楼梯,往下走,大佛的全身,慢慢印入眼帘,下到最底层,抬头仰望,一尊气势磅礴的弥勒佛像,巍然而立。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站在大佛脚边,显得人特别渺小,听说光是大佛的脚面就可以围坐百人以上呢!

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还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能使佛像不为雨水侵蚀……

好啦,关于“乐山大佛”我就介绍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呢?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来游览一番,那将会是记忆深刻的一次旅行。


乐山大佛的作文(4)

在外婆家,妈妈决定带我去一次乐山大佛,那里有一个大佛像,比全世界任何一个佛像都要大。激动与兴奋使我晚上睡不着觉。

第二天早上,我们便出发了。刚刚到达目的地,我三步并作两步的跳下车,疾步跑向大门口,我看见一个木牌上清楚刻简介二字,后面写到;乐山大佛是三江交汇之处,分别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当我们兴高采烈的带着门票给验票员时,听说现在是长潮的大好时机,便像打了鸡血一样,“飞到了观景台”上。三江汇合之处扬起了一朵一朵的浪花,“啪啪”的打在一起,而且后来江水越来越汹涌,江边上可怜的小石子儿也被打掉了许多。三条江扭“打”在一起,活像三个调皮的小孩为了某一样玩具打架一样。

再往上面走,就是大佛身像之处了。有一条通道可以直接到大脚底处。在通道顶端可以看到大佛头像;它慈爱的目光总是盯着一个点不动;它的耳垂是那么长,足足有一个客厅那么大!在通道中间可以看见大佛的身子平,它的身子整整有一座山那么大;在通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可以看见大佛的脚背,脚背足足可以放四张桌子,大佛的脚趾上都可以坐四至五个人。

忽然,我在一旁的石壁上发现了各式各样的石人。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品茶、还有的在认真读书。石壁上还刻着如来佛祖、南海观音、镇元大仙等等各各鼎鼎有名的神仙。

在山下,我正在膜拜佛祖,希望我能在新学期里天天向上、学习进步、每次考试一百分。

在走出大门以前,大佛的样子让我回味无穷。乐山大佛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乐山大佛的作文(5)

世界的雕刻艺术品数不胜数,在我国,一个佛教雕刻艺术品可谓举世闻名,这就是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坐像,历经三代工匠九十年的时间才雕刻竣工。它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南边,脚下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交汇处,背后是凌云山。乐山大佛北面是眉山市,东面是自贡市。

大佛头顶有一千多个螺髻,可以放一个大圆桌;耳朵有7米长,耳朵洞都可以装下两个人;嘴巴和眼睛有米长,眼睛的下眼皮儿可以横躺两名成年男子;肩宽28米,可以并排坐下五、六十个人;手指有米长,看到这巨手,我想到了《西游记》中如来佛的手掌;脚有米宽,可以围坐下一百多个人,光是一个脚趾甲盖就可以坐下七、八个人呢!乐山大佛高71米,而整座山才72米高,当地人用“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形象说法来称赞乐山大佛的高大雄伟。

大佛的脸雕刻得十分精细;它的鼻子鼻梁上有一小块突起,那是人鼻子上的鼻梁骨;而大佛的鼻孔也像真人一样,是圆三角型。

公元713年,海通和尚为了逼退凌云山下的洪水,便让众人募化银两,召集壮丁修筑大佛。海通和尚死后,他的弟子接手了工程,直到公元803年,乐山大佛才修建完工。

乐山大佛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它有一套精妙的排水系统。大佛是由容易被风化的红砂岩雕刻的,一有大雨来袭,损害不少。于是,人们在大佛身后修建了许多排水沟,以便把雨水及时流到江河中,减少风化。

乐山大佛不仅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标志,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的“悬崖上的奇迹”,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壮观的景色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乐山大佛的作文(6)

早上6点我们就起床了,妈妈说早点去不用排队买票,我还不相信,不相信会有那么多人。到了乐山,已经快7点了,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乐山大佛风景区。到了那儿,买票的队伍已经排得像蜿蜒的长龙,看来还是妈妈有先见之明。经过漫长的等待,票终于到了手,呵呵,可以一睹乐山大佛的真容喽!

进了景区,向远处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绵延的群山,山上覆盖着大片的绿,有树还有草,有的山上还坐落着小亭子,为绿色的青山上点缀了一点红,显得格外醒目。随着人流,我和妈妈继续往里走,来到了一个悬崖边上,沿着崖边的小路往崖壁上看,看见了一个巨大的坐着的石佛——乐山大佛。我瞪大了双眼,惊奇地看着这巧夺天工的石像,竟说不出话来。这个石像高71米,刻得栩栩如生。大佛慈祥地看着我,看起来很有灵气,我在它的面前许下了心愿,渴望这个愿望能够实现。除了这尊大佛,在山的另一面还有一尊卧佛,不过这尊卧佛现在只能看见头和脚,身子的那一部分被茂密的树木给遮住了。

幸运的是,这次的导游是一位佛学知识很渊博的阿姨,她给我们讲述了很多佛学知识,其中蕴含了不少人生哲理,让我们的旅途避免了像一些游客那样“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了家啥都不知道”情况的发生。观赏了乐山大佛,还了解了许多佛学知识,我感到这次旅途很开心。


乐山大佛的作文(7)

乐山大佛高七十四米,一个耳朵就有十多米,是一座山雕刻成的。令我惊讶的是,大佛闭过三次眼、流过三次泪。大佛是石头雕刻的,怎么会闭眼呢?听人说,四川以前经常出现灾害,死了很多人,由于没有地方埋,所以就只能扔进河里,大佛不忍看满河的尸体这样悲伤的场景,闭着眼睛哭了。最后人们花了巨大的一笔钱,才让大佛再次睁眼。你看,大佛脸上还有泪痕呢。在游玩过程中,导游开玩笑说,乐山大佛的脚是世界上最臭的,几百年都没有洗过!我发现,乐山大佛的左右,分别都有一座小佛。这两个小佛是做什么的呢?我盯着他们看了半天,想啊想啊……,最后觉得可能是保护大佛的。

这次去看大佛,我知道了大佛虽然是一块石头,但是很有感情,如果没有感情,怎么会闭眼流泪呢?但是我又想,大佛是石头雕刻的,怎么会闭眼流泪?可能这只是一种想象,其实是人们自己心里悲伤,所以看大佛也是悲伤的。


乐山大佛的作文(8)

进入景区大门,我们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看着路边石壁间已风化的石刻雕像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历史的沧桑。相传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他不辞辛苦化来巨款,整整花了20xx年时间,后来又为了保护巨款自毁双目才得以有了今天的乐山大佛。

我们沿着窄窄的陡峭的九曲栈道往下走,完整的大佛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大佛两手放在膝盖上,坐在山中,眼睛向外看去,注视着江水,守望着对岸的居民。乐山大佛真的好壮观啊!它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仅其一双脚背就可围坐数百人!当我和妈妈走到它脚边的时候,显得我们十分的渺小。大佛依山面水,气势磅礴。难怪乐山的人们都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导游还告诉我们说:“大佛的身体与两边石壁上面有许多的圆孔,这些独特的设计是工匠们为了保护大佛不受雨水的侵蚀而巧妙设计的排水设施,隐而不现。在大佛的发髻与衣襟部分都修建了排水沟,所以千年来一直保持了大佛的原貌。”真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点赞!

看完大佛再来到天下闻名的古寺——凌云寺。踏进大门就看到栩栩如生的木刻四大天王,他们两眼圆瞪,威武而庄严。走过四大天王,寺里人山人海,香火旺盛,我们也点蜡烧香,以表诚意。

坐在返回成都的大巴车上,我们仔细回味着乐山大佛,感叹着它的雄伟壮观!


乐山大佛的作文(9)

船慢行至大佛脚下,大佛的左右两边石壁上分别有两个武士,因为年纪太大所以脸已经看不清楚了,但还是蛮威武的。

大佛是坐着的,双手放在两膝之上,双脚向外分开,目视正前方。样子十分威武,镇静。我觉得大佛身上的衣服最有趣。从远处看大佛的衣服,会看到好几个小洞。你肯定会以为那是年久失修。不,其实那几个小洞是鸟儿们的窝,鸟儿们常常在佛头上转几圈然后又飞回窝去了。以前,还有些人,出于好奇,爬上去看个究竟呢!

大佛的脸刻得十分精细。其中大佛的鼻子是最符合实际的。在鼻梁上你会发现有一小块突起,那就是人鼻子上的鼻梁骨。而大佛的鼻孔也是像真人一样的圆三角型。

人们为什么要建大佛呢?大佛又是一座什么佛像呢?这是因为再乐山以前经常发大水,淹没了很多地方,死了很多人。那时的人又信奉佛教,认为建了大佛就能镇住大水了。所以不惜人力,物力,建了整整90年,才建好了这座弥勒佛,它高71米,赢得“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盛誉。也不知怎么了,建完大佛之后,还真没发过大水呢!

乐山大佛不仅是中国西南旅游标志,还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篇二:乐山大佛

弹指之间沧桑巨变,风生水转惊涛震撼。中国,有着许多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圆明园、故宫……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乐山大佛了,因为当我站在佛前,突然觉得我好渺小。

乐山大佛是四川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频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

我看着这尊佛像,眼前浮现了当时人们造佛场景。有许多能工巧匠聚在一起雕琢大佛,老百姓也来帮忙。有的烧茶,有的送饭,凌云岩上人来人往,锤声如雷,岩片似雨。人们一只手拿着雕琢的刀,一点一点的雕刻、雕琢着。住在岩下深潭里的水怪,每天被岩石上的石块打得胆战心惊,眼看巢穴快要被填平了,它涌起千丈巨浪,想把工人们从岩上卷到水里淹死。石工们眼看怪物涌起水来,就纷纷捡起岩上的石块向它打去。岩石像冰雹一样,不一会儿,就把水怪埋葬在乱石堆里。从此大佛岩下,风平浪静,而大佛的样子也一天天显露出来。人们每日每夜,时时刻刻都在建佛,有时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有时累得气喘吁吁。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经过了九十年,大佛终于建成了。

传说唐朝初年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凌云寺中的海通和尚见三江水势如此猖獗,水中必有水怪,在岩石上刻佛像借菩萨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于是他请了两个有名的石匠来商量了刻佛像的事,然后去化缘了。谁知化缘回来,爱财如命的官吏恐吓老和尚,要是不交钱,就挖去他的双眼,老和尚自己挖去了双眼保护修大佛的钱。官吏因吓住而往后退,结果身后是悬崖,就摔死了。那眼睛又飞回了老和尚的眼眶,从此谁也不敢敲诈老和尚的钱。经过九十年,大佛终于完成了。

我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这尊大佛像,心情汹涌激荡,这么大的佛像,古人可以在九十年里完成,这是多么不容易啊。能修出这么大的佛,一定是古人凝聚了聪明和血汗辛勤的。此时此刻,我骄傲我是炎黄子孙。

俱往矣,凌云险阻乱云飞渡,挡不住横空出世的乐山大佛,若雪山上的雄鹰振貉着钢铁的羽翼,扞卫者中华“三江汇流”的安宁和祖国神圣的尊严。

篇三: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是我们到四川游览的第一个景点。说真的,前几年修复乐山大佛时的电视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也就从那时起,我便对乐山大佛产生一种向往。没办法,我就是遗传了老妈的一点“迷信思想”,对佛非常虔诚与喜爱。因此对这次游览,感到非常期待。

我一直以为乐山只有一个大佛,没有其它景点,因此很纳闷为什么入口建在与大佛相隔半坐山的地方。为了赶紧看到大佛,我全速往前冲。哎,好奇怪的岩石,怎么这么像人,头身分明,后面有一个光圈,双手(尽管一点也不明显)合十,像是祷告些什么。我不由地将手伸去想要摸一摸,导游制止了我,并告诉我这些是佛像,守护着乐山大佛。只是长年的风化作用,使它们变成了这副模样。果然,再往前走,一路都是这种佛像。可有些佛像被侵蚀地很厉害,有些已经不成样子了。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很快,经过了青龙潭和白虎潭,我们来到了乐山大佛的有关资料所在地。它告诉我们一些乐山大佛显灵的事情。其中佛光是可以用科学角度来讲解的。可是佛像在人类的灾苦之年闭眼睛一事却没有正确的答复。虽说是可能被风化的,可是为什么其它更容易风化的地方没有风化,偏偏只风化了眼睛呢?这仍然是个迷。

过了博物馆,往前走去,呀!好大一颗脑袋啊!我终于看到大佛了。耳朵垂到了下巴,头上发冀数不清,鼻子挺直,嘴巴微笑着,只是这凿开的眼睛,呈八字型,好象带着一种悲伤。再往下走佛像就多了,大佛周围嘛!拉着扶手走过了陡峭的山路,啊!完整的大佛终于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两手放在膝盖上,坐在山中,眼睛向外看去,守望着居民。它可大了,就拿我面前那双脚吧,仅一片小拇指,就可以放上一张正规的方桌,旁边再做四个人也很宽阔。前面的那个鼎太高了,香我插不上去,只得在大佛的前边插香,祷告全家平平安安。它四周的山上步满了大大小小的佛像,可真谓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篇五:乐山大佛

国庆节那天,妈妈说要带我游览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最大的佛,那就是乐山大佛。第二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旅程,乐山大佛究竟有多大呢?

早晨,爸爸开着车,妈妈,妹妹和我坐在车上,迎着朝阳,穿过繁华的城市,来到了成雅高速公路上。郊外的空气格外清新,路两旁的田园、村庄、野花、树林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一掠而过,汽车带着我们飞奔向乐山大佛。

“到了,到了!”妈妈欢呼着,我也非常激动得大叫起来。一下车我们就来到了乐山码头,坐上轮船在江上远观睡佛和大佛。这可是我第一次坐轮船呀!我当时的心情又激动又害怕,但是终究兴奋战胜了害怕。我小心谨慎地来到船顶,原来船顶上已经有很多游客了。这时,船开了,江上泛着水花,鸣着汽笛驶向大佛,爸爸这时拿出摄像机,对着美山美水一阵猛拍。导游小姐也开始介绍乐山大佛,原来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佛像有71米高,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正在这时神秘的大佛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座大佛居然和凌云山一样高耸,多么雄伟壮观啊!我仰起头凝视着大佛,心里无比激动,这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游船逐渐远去,一座巨大的睡佛不可思议的显现了,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山联襟而成,气势恢宏,惟妙惟肖,堪称天然绝妙奇观。船到岸了,我们决定近距离接触乐山大佛。

来到山脚下,我们沿着青石台阶,参观了一个个的风景名胜,但我最想看的还是大佛,随着人流我们终于来到了大佛的脚下。这时的我更加缈小了,好像一只小蚂蚁,我爬呀爬呀,在父母的帮助下,我终于站在大佛的小脚趾上了,爸爸不停地给我摄影,生怕漏掉最难忘的时刻。神秘的大佛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整个大佛是面向江水正坐着,两只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细长细长的,表情很严肃,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雕像,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下,大佛显得更加壮观,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乐山大佛。

天色暗淡下来,我此刻的心情平静了下来,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汗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又该为后人留下什么呢?

篇六:乐山大佛

去年秋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乘车去游览了乐山大佛,乐山大佛镇壮观啊!

乐山大佛是一尊唐代摩岩石刻弥勒佛坐像。它位于凌云山上,坐东向西,注视着岷江上来来往往的游船。乐山大佛坐高71米!

大佛头顶有一千多个螺髻,都可以放一个大圆桌。大佛的耳朵洞都可以装下两个人,眼睛的下眼皮儿哪里都可以横躺两名成年男子。站在九曲栈道上,大佛能看见的风景,我们也可以看到,大佛在这里看了一千多年,景色震得很不错!

乐山大佛的肩宽28米,可以并排坐下五、六十个人呢!大佛的手指长8米,看到它,我想到了《西游记》中无尽大的如来佛的手掌,的确很相似哦,它们都那么大。这双手可以抓到所有的犯罪分子,普渡他们成为善良的人。

大佛得脚背宽约8米,可以围坐下一百多个人,光是一个脚趾甲盖就可以坐下七、八个人呢!我心想:要是我能拥有这么一双脚,我一定可以走遍天下。

乐山大佛气魄雄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坐佛。我喜欢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的作文(10)

拂晓,我们匆匆吃过早餐,便急切的登上旅游车,从成都出发前往乐山。

刚进入大门,乐山大佛景区就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特色。汹涌澎湃的岷江与大渡河、青衣江汇集于此,从乐山城边奔腾而过。湍急的江水好似一群难以驯服的野马,愤怒地冲向岸边的岩石,在上面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后,调转龙头,卷入这浩浩荡荡的江水中去。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人被喜怒无常的岷江吞噬。于是人们修筑大佛,祈求平安。

拾级踏上布满青苔的石板路,看着路边石壁间或而现的石雕,给人带来了历史的浑厚与沧桑,我的思绪已穿越时空,回到了一千多年前唐代的嘉州大地(乐山古名为嘉州)。那时,岷江水更加汹涌,没有人敢靠江而居。每当到暴雨季节,江水猛涨,河堤崩塌,给两岸居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凌云寺有一位僧人叫海通法师,他把这些灾祸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海通决定修佛消灾。但是,小小的嘉州哪里有这么多钱呢?于是,海通云游四方,历经风风雨雨,终于筹集到修建巨佛的善资,历经八十一年,三代人的坚守,终于在凌云山上,岷江岸边建成了通高七十一米的弥勒佛巨像。

从此乐山大佛安详地坐在江边,抚慰苍生,保佑人间不再受洪水的侵扰。

时间一步步推移,我已来到凌云山顶,乐山大佛已就在眼前,我的思绪又被拉回了现实。啊,好大的一尊巨佛呀!就连站在山顶往下望,也瞧不见大佛的脚趾头。他慈眉善目地坐在江边,数千年的风吹雨打也不能使他庞大的身躯有丝毫动摇;原本漂亮的袈裟虽然已布满青苔,但也不能阻止他镇守岷江的决心。这就是乐山大佛,一位慈祥的守卫者,庄严地履行着自己地职责。

我们沿着古老的凌云栈道拾级而下,右边的岩石上布满了被大自然侵蚀的石刻,它们模糊不清的轮廓,在向人们无言地诉说岁月的无情。而乐山大佛不一样,他经受住了时光老人的魔法,最终修成正果,仍安然无恙地坐在江边。我不禁感叹大佛坚强的毅力,我们做人做事,为何不学习大佛的坚守与执着呢?

转瞬间,我们已来到大佛脚下,他的脚前有个香台,前来烧香拜佛求平安的人络绎不绝。从下往上看,大佛变得更加宏伟了,但是,他的神情由慈祥转变成了严肃。如果说从上往下看的大佛是位性格温厚的老人的话,那现在的大佛就是一位威猛严厉的将军。他的眼睛注视着前方,身体浑然不动,警惕地观察着岷江的变化情况,不让它再祸害人间。这就是乐山大佛,一位严格的训练家,每天鞭策着岷江,使它改恶从善。

岷江现在似乎顺从了起来,正拍手欢迎游客的到来。滔滔岷江,正向我们讲述着乐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乐山大佛的作文(11)

作文一:乐山大佛

我先去看巨型卧佛,然后去看燃灯佛,最后看乐山大佛。

我走到了一座桥上,看到对面的半山腰有一座巨型卧佛。听说这个卧佛是过去打造的,藏在山里很久了,然后被洪水冲出来的,难怪那么逼真。

在连心山,远远地就能看见高高的台阶上,矗立着一尊大佛。我又上了170级台阶,才来到了燃灯佛的旁边。你知道为什么要走170级台阶,才能找到燃灯佛呢?燃灯佛经历了170个磨难才成为佛,所以要爬170级台阶才能找到燃灯佛。

最后我来到凌云寺,看到了著名的乐山大佛。它的头发像一个个的大花卷,整齐的排列在头上。他的眼睛细细的长长的,看起来既和善又神秘,炯炯有神。然后我去栈道排队,从佛的头顶走到佛的脚下。栈道紧贴着石壁,是Z字型的走向,高70多米。我看见栈道边的石崖上雕刻着许多小佛,都被风化了,真可惜。我们在走栈道的时候,发现越往下走栈道越窄。我在上面的时候能走4个人,可是到了下面就只能通过一个人了。到了佛的脚下,抬头望去我看见那个佛坐在山边,与山一样高,好高大啊!好威严啊!真的是“佛如山,山如佛。”我和爸爸妈妈照了一张与佛的合影,留作纪念。

佛面对的是青衣江和岷江,汇合处两江一清一浊,在江里形成了一条细细的长长的、很明显的跟山分界线,顺着江水延伸到了好远好远……好神奇的自然现象呀!

作文二: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是个闻名遐迩的大佛,它位于乐山市峨眉山上,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佛体坐像。

乐山大佛,有名凌云大佛,它神势肃穆、双手抚膝、足踏大江、临江危坐······大佛开凿是元年713年,完成与贞元803年,已有1210年历史,所以乐山大佛是世界上历史遗产文化大佛之一。

走进乐山大佛的大门,抬头一望,你就看见山上栽着一棵棵数不清的“绿伞”,原来那是一棵棵茂盛的榕树,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枝繁叶茂。远看,就像一丛绿莹莹的树林;近看,仿佛趴在一片宽阔的草地上似的。草地上长满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微风从左边的南岷江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往山上走,不一会儿就爬上了山顶。往左走,走在一条丛林小路上。城楼屋顶上镶嵌着一片片金黄的琉璃瓦,金光闪闪,光芒耀眼!

登上峨眉山,站在城楼前面往下望南岷江静静地躺着,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走下山坡,站在江两岸,就能看见小鱼们在欢天喜地地游来游去,满怀喜悦,似乎心里怀着许多高兴的事一样。再抬头一望,小鸟在树枝上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壮丽的乐山大佛呀!这真是峨眉天下秀,大佛天下奇!”

乐山大佛不仅闻名遐迩,而且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大佛。而且还是游玩的好去处!

作文三:乐山大佛

放暑假了,爸爸腾出空闲时间,带我去了乐山大佛。

我们买了票走进景区,来到了一个,上面有个佛子的墙壁上,我感到很奇特,就照了一张,接着走进了一个黑漆漆的深洞,感觉有点冒险的感觉,于是我小心翼翼的往前走,走到顶头发现里面有一个坐在一个胖胖的大佛,我觉得没什么,就和爸爸走了。我们走走看看,我发现了栈道旁边的石窝里立着形象不一的佛。

走完高高的台阶后。我们来到了凌云寺,在里面看了一圈,有十八罗汉,还有一个金色的佛,旁边有两个小孩,站在旁边,大概是观音菩萨,和两位小童吧!

出了凌云寺,我们我们从九曲栈道走一步停好久,走一步停好久,不知走了多久,终于来到大佛脚旁了,仰望大佛,大佛非常高全身石头色上面,身上有些青苔,好像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衣服,各处多有一些碎裂。我靠在护栏上才能看清大佛的全貌,想稍微走近点一些,就不能看清它的全貌了,在大佛看来,我们就是小小的“蚂蚁”喽!让人觉得很高、很雄伟,有种庞大的气势,令人震惊。这应该是乐山大佛有名的原因吧!后来我听爸爸说:“乐山大佛高71米,旁边的九曲栈道共217级台阶呢!”

见了乐山大佛,我感受到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还知道了一些关于乐山大佛的知识。


乐山大佛的作文(12)

游乐山大佛

今天,我们一大早就开始动身了,因为今天的目标是游神秘的乐山大佛。

我们坐了三个小时的车,终于来到了我向往的大佛那里。据了解,乐山大佛位于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之处的凌云山下。佛高71米,是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像。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师发起建成的。工期整整90年。其浩大工程,令今日游客对古代劳动人民深感敬佩。相传海通法师不辞辛劳,宁愿割去双眼,也要保卫这批善款。其精神至今令人仰慕。

大佛依山面水,气势磅礴。仅其一双脚背就可围坐数百人。人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尤其神奇的是,凌云山整体像一座硕大无比的卧佛。游客从岷江向对岸眺望。只见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长卧,其壮美称“天下一绝”

乐山大佛体现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令人难以忘怀。使我大饱眼福,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游乐山大佛

妈妈决定带我去四川乐山大佛玩,乐山大佛可壮观了!

乐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旁,那里风景如画。一颗颗大树整齐的排好队,给人们带路;一朵朵花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犹如仙女在跳舞;一阵阵微风吹来,为这美景又增添了淡淡诗意。

漫步在乐山大佛的山中,就好似漫步在仙境。矮小的瀑布,形态各异的假山,一个个精美绝伦的铜像、石像等……都令人陶醉。

乐山真是个佛教文化的圣地。半山中有一个宏伟壮观的寺庙“凌云寺”。里面摆满里精心雕刻的一座座佛像;一个个形状不一的香柱。还有与众不同的佛教文化,随处可见。

乐山大佛足足有一座大山高,栩栩如生的神态,色彩鲜明的衣着,好似一个弥勒佛。我和妈妈走下去看,显得我们十分渺小。这是,妈妈告诉我说:“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又望了望乐山大佛,心想:“乐山大佛有着巧妙的排水系统,那还会不会有什么巧妙的机关呢?还是自己慢慢去发现吧!”

乐山还有一座塔,名叫“灵宝塔”又称“凌云塔”。共有13层,每一层都挂满“铃铛”,宏伟而又高大,像一个巨人站在那里守护着乐山。

看,乐山大佛是多么美丽,这次游记使我看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的结晶,古代人民可真伟大啊!

游乐山大佛

爸爸带我游览了无锡灵山大佛。大佛所在位置系由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灵山大佛是太湖明珠——无锡的标志之一。

灵山大佛坐落于山清水秀的无锡太湖之滨,大佛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由1560块6-8毫米厚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总用铜量达到了700多吨,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到35公里。

大佛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慈颜微笑,广视众生,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大佛右手指天,称为“施无畏印”,那是大佛在为众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称为“与愿印”,那是在保佑众生平安快乐。

我爬到佛基来到佛脚下靠近大佛向上仰视,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让人产生佛在“动”的感觉。抚摸大佛身体各部匀称适度,衣饰褶纹明快流畅、飘逸灵动,更增加了大佛的动感,使远观近瞻都十分相宜。可以说,灵山大佛是集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大型艺术珍品。

从佛脚下下来,我虽然感到很累,但我内心还是异常地开心和激动。心想: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还要来无锡灵山,再抚摸灵山大佛,抱抱佛脚,这可是唯一能够亲近大佛的方式。


乐山大佛的作文(13)

乐山大佛

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游览乐山大佛。

走了四个多小时的“免费按摩”路,我们终于到达乐山大佛景区的大门。一进大门,一个有许许多多的鲜花组成的一个巨大的“佛”字映入眼帘。这个“佛”字似乎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提醒人们在这里无论如何都要信佛。

随后,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大佛所处的山上。这时,导游说:“大佛临江依崖凿造,高71米,有‘佛是一座山,山势一尊佛’之说。由于乐山市是‘佛教之国’,所以这里的楼房都不能超过71米。它竣工时全身贴金嵌玉,金碧辉煌,但如今的大佛已经风化的很严重。”

我们来到乐山大佛旁的九曲栈道,栈道有九个弯,陡峭又狭窄,只能容一个人的宽度。道壁上刻着许多精美的佛像,但已风化得看不清了。沿着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抬头仰望大佛:它安详的坐落在山坳中,神情庄严、肃穆。它心脏部位有许多小洞,导游说那是修建时放了很多石头做的菩萨。据说,在大佛手上可以放两张桌子,许多人围着桌子喝茶,还挺宽敞;大佛的脚上足以一个老师给二十多个学生讲课的空间。三江汇合之处正好从大佛面前流过,分别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

饱览了大佛过后,导游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在历史上,大佛有过显灵的记载,所谓‘显灵’就是闭眼睛。”者,干妈困惑地说:“这明明是石头,怎么回闭眼睛呢?”“是啊,这令所有人都无法解释。最近三次是在1962年、1976年和20xx年,其中20xx年那次还伴有白色的佛光出现,长达三小时。并且都是自动睁开的。这些全是真实的。”

我们在这儿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大佛的行为让我非常震惊。我国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次旅游,使我更加热爱祖国。

乐山大佛

四川乐山市的乐山大佛是举世无双的一座雕像。

大佛的嘴巴很长,长得让你想象不到,有33米呢!它的头高14.7米肩宽24米,连眉毛都长得很,竟然有5.6米!它的耳朵真是招风耳,长整整有7米!单是脖子就有3米长,比我们两个孩子的身高还要多。它的脚板很宽,一边脚板就相当于两个 足球场呢!全身与兵马俑的一号俑坑差不多大。

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师发起建成,其目的是消减水患,造福于民。大佛开工于唐玄宗开初年公元720xx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820xx年。相传海通法师不辞辛劳,广募善款之后,曾有官吏强行逼索,法师宁愿被剜去双目,也不愿屈服,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建佛善款。

乐山大佛不仅起誓雄壮,而且风景如画。

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岷江的水真绿啊,绿得象一块碧玉 ;岷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象一面镜子,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都倒映出来了,太阳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旧是风平浪静的、纹丝不动的,阳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着一件闪闪发光的袈裟。近看大佛,只见大佛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视着远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

乐山大佛被世人称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句话形象地概括出了乐山大佛气势磅礴的特点。

尤为奇特的是远眺大佛的时候,它又象一个卧佛,游客从岷江对岸眺望,只见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长卧,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

乐山大佛

乐山,一个令每个游览者惊叹的地方。并不是因为它的和平宁静,而是在这里有一尊堪称奇迹的大佛——乐山大佛。今年暑假,我慕名而来,想要看看这尊名扬四海,雄伟壮丽的大佛。

拂晓,我们匆匆吃过早餐,便急切的登上旅游车,从成都出发前往乐山。

刚进入大门,乐山大佛景区就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特色。汹涌澎湃的岷江与大渡河、青衣江汇集于此,从乐山城边奔腾而过。湍急的江水好似一群难以驯服的野马,愤怒地冲向岸边的岩石,在上面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后,调转龙头,卷入这浩浩荡荡的江水中去。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人被喜怒无常的岷江吞噬。于是人们修筑大佛,祈求平安。

拾级踏上布满青苔的石板路,看着路边石壁间或而现的石雕,给人带来了历史的浑厚与沧桑,我的思绪已穿越时空,回到了一千多年前唐代的嘉州大地(乐山古名为嘉州)。那时,岷江水更加汹涌,没有人敢靠江而居。每当到暴雨季节,江水猛涨,河堤崩塌,给两岸居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凌云寺有一位僧人叫海通法师,他把这些灾祸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海通决定修佛消灾。但是,小小的嘉州哪里有这么多钱呢?于是,海通云游四方,历经风风雨雨,终于筹集到修建巨佛的善资,历经八十一年,三代人的坚守,终于在凌云山上,岷江岸边建成了通高七十一米的弥勒佛巨像。

从此乐山大佛安详地坐在江边,抚慰苍生,保佑人间不再受洪水的侵扰。


乐山大佛的作文(14)

游乐山大佛

过年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喜迎新年;大家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祝新春佳节玩的愉快,也祝愿新的一年红红火火。今年,住在远方的表哥、表姐一家也第一次来到成都过年,在大年初三、我们经过商议,决定和他们去乐山大佛游玩。

经过了两个小时的漫长路程,我们终于到了乐山大佛,跨进山门,就有清幽的感觉。一路上有三百三十三个台阶,暗合佛家道理;山崖壁内刻有佛龛,供着大大小小的佛像,随处可见名人题字。还有与众不同的放生池,这放生池里,雕刻着一只“怨龙”,这只龙被镇压在此处很多年了,心中充满了怨恨,因此大家都叫它“怨龙”。

不一会儿,我们登上了山,来到了天下闻名的古寺:凌云寺,右脚刚踏进门,就看到栩栩如生的木刻四大天王,他们两眼圆瞪,威武而庄严。走过四大天王,寺里香火鼎沸,人山人海。我们也点蜡烧香,以表诚意。

出了凌云寺,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佛的头部了。咦?旁边怎么这么多人,我十分好奇,一打听才知道,要想看大佛全身,就必须排队,唉!无奈,我们只好踏上了漫长的“排队的征途”。

过了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开始下山了。我本还以为下山的人会少点的,谁知下山的人也不少,简直像一条长龙,我们只能一点一点的挪动到大佛脚下。又过了三十分钟,我们终于看到了庄严又慈祥的大佛全像。大佛的雕刻巧夺天工,十分壮观。他的耳朵长七米,脖子高三米,一个指甲上就能站三到四个人,一只脚上就更可以站一百多个人。整个大佛高七十一米,上下相当于上四十八层楼。后来我才知道,这大佛的修建用了近120xx年,历经三代人才得以完工;第一代修建人是海通禅师,他不辞辛苦化来巨款,整整花了20xx年的时间,后来又为了保护巨款自毁双目,才得以有了今天的乐山大佛。

在下山的路上,我买了四个纪念品,分送给我和表哥表姐,祝愿他们平平安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希望新的一年我的学习好,身体棒!

乐山大佛一日游

第二天,我们来到乐山大佛游玩,我们来到了大门,然后把票买了,我刚进大门就感觉一阵清凉,我们请了一位导游,一路上导游给我们详细的讲解着,突然我看见一个被囚禁的龙,我刚想过去照,相导游却说:“不能照!如果照了,就是身陷龙潭,因为龙的爪子和头是露出来的。”就因为这样,我就没有照相了。

我们继续走着,突然我看见一个弥勒佛,它开怀大笑着,仿佛在对我说:“欢迎来到乐山大。”这时导游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些佛前面没有香吗?”我们说:“不知道。”导游说:“因为这些佛没有开光!拜了也没用。"

我们又继续走,走到凌云寺,我们看到牌匾上的凌是个错别字,凌的偏旁多了一点,本是是两点水,牌匾上却是三点水,导游叔叔说:“凌和灵气的灵是谐音,它多一点,就表示多一点灵气的意思。”进到凌云寺一看,四大天王威武的站在我的面前,导游叔叔说:“这四大天王都是用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在四大天王的中间是个拿佛珠,穿着黄金镀成的衣服的弥勒佛。我们还去摸了佛珠。

大家又进了里面的大殿,这间大殿一共有十三扇门,十三在佛教里是个很吉利的数字,表示功德圆满的意思。妈妈还在大殿外面给我点了智慧灯,希望我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走出凌云寺,我看到了一个净瓶,里面还冒着水呢!我问导游叔叔:“为什么净瓶里会有水呢?”导游叔叔回答:“净瓶里面的水是从下面三江汇流的地方抽上来的水,不但可以洗去手上的污渍,传说还洗掉自己的霉运。”

来到净瓶旁边的栏杆边,我看到了大佛的头,再看下去,很远的地方才是大佛的脚,大佛一共有70多米。这时我感觉劳动人民的伟大。

最后我们去坐了船,看大佛的全景。

这次游玩让我觉得,人类虽然渺小,但却能造出这样的大佛!

游乐山大佛

劳动节的前一天,妈妈说要带我游览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最大的佛,那就是乐山大佛。第二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旅程,乐山大佛究竟有多大呢?

早晨,爸爸开着车,妈妈,妹妹和我坐在车上,迎着朝阳,穿过繁华的城市,来到了成雅高速公路上。郊外的空气格外清新,路两旁的田园、村庄、野花、树林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一掠而过,汽车带着我们飞奔向乐山大佛。

“到了,到了!”妈妈欢呼着,我也非常激动得大叫起来。一下车我们就来到了乐山码头,坐上轮船在江上远观睡佛和大佛。这可是我第一次坐轮船呀!我当时的心情又激动又害怕,但是终究兴奋战胜了害怕。我小心谨慎地来到船顶,原来船顶上已经有很多游客了。这时,船开了,江上泛着水花,鸣着汽笛驶向大佛,爸爸这时拿出摄像机,对着美山美水一阵猛拍。导游小姐也开始介绍乐山大佛,原来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佛像有71米高,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正在这时神秘的大佛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座大佛居然和凌云山一样高耸,多么雄伟壮观啊!我仰起头凝视着大佛,心里无比激动,这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游船逐渐远去,一座巨大的睡佛不可思议的显现了,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山联襟而成,气势恢宏,惟妙惟肖,堪称天然绝妙奇观。船到岸了,我们决定近距离接触乐山大佛。

来到山脚下,我们沿着青石台阶,参观了一个个的风景名胜,但我最想看的还是大佛,随着人流我们终于来到了大佛的脚下。这时的我更加缈小了,好像一只小蚂蚁,我爬呀爬呀,在父母的帮助下,我终于站在大佛的小脚趾上了,爸爸不停地给我摄影,生怕漏掉最难忘的时刻。神秘的大佛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整个大佛是面向江水正坐着,两只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细长细长的,表情很严肃,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雕像,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下,大佛显得更加壮观,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乐山大佛。

天色暗淡下来,我此刻的心情平静了下来,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汗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又该为后人留下什么呢?


乐山大佛的作文(15)

进入景区,一拐弯便能看见苏轼所题写的大红“佛”字,佛教的气息扑面而来。沿着上山的阶梯,我们一路拾级而上。山道边,不仅有观音洞,兜率宫,载酒亭等各种古迹,还有龙湫虎穴等自然景观,令我目不睱接。

走过阶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寺——凌云寺。从外观上看,这座凌云寺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寺内的一座祖师殿让它出了名。祖师殿内,供奉着乐山大佛的三位建造者——海通法师、唐代四川官员章仇兼琼和韦皋。当年,海通法师见到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之处水势湍急,常出现船毁人亡的事故。于是,他决定在山壁上凿一尊大佛,保佑众生平安,并将凿出的石土用来填河道,以缓解水势,减少事故。大佛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20xx年)正式开凿。但过不了多久,海通法师圆寂,大佛的建造被迫停止。此后,多亏章仇兼琼和韦皋的倾力相助,大佛才得以在贞元十九年(公元820xx年)凿成,前前后后共经历了90年。

在凌云寺后面,还有一座巍峨的宝塔——灵宝塔。它由石头砌成,共有十三层,每层都供奉了一尊佛像。这座宝塔是一座多功能塔,不仅有宗教功能,还有镇水功能,保佑这一方土地免遭洪水之灾;更还有导航功能,为南来北往的船只指引方向。千百年来,它屹立在凌云山顶,造福着三江两岸的百姓。

参观完凌云寺,我们便赶紧加入寺门前看佛的长队,等待下九曲栈道。

炎炎烈日下,我们虔诚地、耐心地等待着,终于,轮到我们下栈道了。这条九曲栈道早在唐朝就已修建在这大佛身边的峭壁上。栈道边的石壁上,雕刻着许多小形佛像,但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打,早已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出人形。走在这千年栈道上,看着身旁这尊71米高的大佛,心生感慨,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要想凿出这样一尊佛,是多么不易啊!我不禁对古人肃然起敬。

一步步走下九曲栈道,我们离大佛越来越近。千百年来,大佛身上已有些斑驳,一些小草在大佛身上冒出,随风飘摇。其实,大佛建成时,周身曾罩着一座十三层楼高的大佛阁。保护大佛免遭外界的风吹雨打。可惜,大佛阁在明末时毁于战火。得益于当初大佛阁的保护,以及历朝历代无数工匠对它的维护保养,如今,我们才有机会瞻仰这尊神圣的大佛。

听着讲解,不知不觉,我们已来到了大佛脚下。抬头仰望,大佛端坐于山间,面容庄严而又慈祥,眼睑微微下垂,仿佛在俯视众生,保佑着这片川蜀大地的平安。

参拜完大佛,我们沿着大佛右边的栈道回到了景区门口,怀着对大佛的敬仰离开了乐山。

“头大与山高,足宽踏浪涛。千年仍未老,静坐看朝朝。”千百年了,乐山大佛就在这三江之畔,亲眼见证了多少沧桑田,迎来送走多少人来人往。它经历过无数风霜雨雪,却仍然屹立在这儿,至今仍在谱写着传奇。


乐山大佛的作文(16)

大家看,大佛,体态匀称,雍容大度,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气势磅礴。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家跟我来,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大家庭小心一点,路很窄,人很多。注意安全。看啊,栈道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前几年,有游客发现它所处的凌云山整体又如一尊硕大无比的卧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

游客们,现在我们顺着又窄又高的栈道往下看,呵呵,你看,下面的游人像不像小不点?好了,大家跟我来,现在我们到了大佛的脚下。我们抬头仰望,大佛简直顶天立地啊!你看,那些摆着的照片为什么游人能摸着他的鼻子、脸、耳坠?哦,大家明白吗?其实,选个好角度,就可以构造出来了!大家跟随我来,呵呵,摸着大佛的脸了,照张相吧!好了,就地解散拍张照啊!二十分钟后在这里集中。


乐山大佛的作文(17)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他造型广严,设计巧妙,以他不变的体态和姿容,给人以无穷的思索和遐想。

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导游,这次我们到的是世界遗产之一——乐山大佛。好,我们出发吧!

游客们,这里是乐山的港码头,请看对面的山,那就是凌云山。请仔细观察,那就是乐山的巨型睡佛,又叫隐形睡佛。它位于乐山城侧的三江(岷江、大渡河、青依江)汇流处,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东岩连襟而成,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余米,头南足北仰卧在三江之滨。巨型睡佛的胸部就是世界有名的乐山大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游客们,我们来到了大佛的脚下,请往上看,大佛通高71米,肩膀宽24米,头直径10米,耳朵有7米,劲高3米,指长8.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嘴巴和眼睛的长度3.3米,头上有1021个发根。现在大家亲眼目睹了,名不虚传吧!

据传: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2017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依江汇合于此,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凌云寺的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至到82017年,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他造型广严,设计巧妙,以他不变的体态和姿容,给人以无穷的思索和遐想。据传:他老人家为镇住水妖,历经千年风霜雪雨,自今仍端坐在滔滔江水畔,静观人间沧海桑田。他老人家建国后两次显灵,1963年乐山地区饿死人无数,飘尸从老人家眼前流过,老人家不忍看,一夜之间闭上了眼睛。所以,现在你们手里拿的大佛是闭上了双眼。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新文组织列为世界级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他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级的璀灿明珠。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以下请你们慢慢欣赏大佛。请不要在景区乱涂乱画,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谢谢。


乐山大佛的作文(18)

春节,爸爸开车带我和妈妈看乐山大佛,一路上风景都很漂亮,高速公路两旁都是金黄色的油菜花,经过2 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在停车场两边,有好多好多漂亮的玩具,我真想要。我们从景区大门进去,先是爬了336 级的台阶,然后经过2 个小时的排队后,我们终于可以通过一条很窄很险的栈道下到大佛的脚下,看到大佛的全身了,大佛真是又高又大,非常好看。今天虽然很累,但是通过我的努力我可以看到大佛,我很开心!果然像妈妈说的那样,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