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印象(合集6篇)
不悔的年代
2024-03-25 00:07:12
四年级
写景

故宫的印象(1)

暑假里妈妈、爸爸带我去北京玩,我印象最深的是故宫。

到了故宫,妈妈告诉我故宫是明朝和清朝皇帝的住宅,我看见屋顶上一片片明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房梁上各种各样的图案,真美!

在大殿里我看见里面有许多东西,床、图画、宝座……我印象最深的是乾清宫,正中间皇帝的宝座金光闪闪,垫着明黄色的坐垫,上面还有一块很大的匾,上面是字是乾隆皇帝写的,妈妈说有好几百年了。看着这个大殿,我好像看到了皇帝坐在宝座上威武地发号施令。

我们还去了钟表馆。在那里我看见了一座座奇形怪状的钟,有的像鸟笼、有的像梅花树、有的像小女孩……非常精美。有一座有几层楼那么高,还有楼梯可以走上去呢!在珍宝馆里,里面闪闪发光的钻石、五颜六色的凤冠、翠绿的猫眼和玉镯……,真漂亮啊!还有三层楼高的戏台、金壁辉煌的九龙壁、亭台楼阁的御花园、神秘的军机处……故宫里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眼睛都转不过来。

逛了一天,回到宾馆我已经累瘫了,妈妈告诉我故宫有八千个房间,我们去的只是开放的宫殿的三分之一呢!故宫真大啊!


故宫的印象(2)

那日游览故宫,我的相机紧紧攥在手中却从头到尾没有动——我没有拍一张照片,也不敢拍一张照片。我害怕在多少年之后我只能翻看尘封的相册来证明自己曾去过那里,我只想把最能引起灵魂共鸣的图景印在脑海里,珍藏在心里。

初见故宫,只觉得它气势恢宏。站在汉白玉高台上,目极是正午阳光下大片大片金光灿烂的琉璃瓦殿顶,抬头是苍穹正中静卧的洁白云团,俯瞰是阔大石砖地上蝼蚁般的人群。一时间,仿佛天地之大,唯我独尊。却不知在数百年前的今日,是否会有一位身着龙袍的天子也站在这里凭栏远眺,接受朗朗乾坤的洗礼,接受众多臣子的朝拜,然后依旧自负地沉浸在那个神话般构筑的帝国梦里。

渐渐深入其中,看到的自当是另一番风景。长直的空道尽头,一棵叫不上名来的古树微微倾斜地倚靠在殿宇宫闱之间的高墙上。午后明媚的光线钻过层层叠叠的枝叶的间隙,碎金般撒了一地,映着中国红的墙,泛着灰蓝的大石板,画面和谐而美好。像是已经这样定格十分久远了,不论天上云卷云舒,庭前花开花落,不论历史沧桑,荣辱兴衰,不论面前匆匆而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们有没有多投来一瞥,它们就这样安静地存在。

最难忘的是在日暮西沉时分,偶然拐进了一处居处,让我看到了故宫金碧辉煌中的突兀存在。那是怎样的屋檐啊,与几道朱墙外高大的金銮殿相比,这些屋顶简直要没进泥土里去——在这个几乎是用房舍的高低来彰显其主人身份地位的皇宫里,这里住的恐怕是那些最下等的奴婢们吧。皇帝妃子们宁肯令自己偌大的行宫空空荡荡,也吝惜分给整天辛苦卖命的下人们多一寸砖地。人在这里静伫一会儿,会因为空间的阴暗狭隘感到深深压抑甚至窒息,会嗅到空气里弥漫着的潮湿霉味,会听到这片土地兀自吟着一支幽怨的曲。


故宫的印象(3)

我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但在我大脑中印想最深的是故宫。

故宫是我国古代皇上住的地方能不美么!故宫有:天坛、回音壁、皇上的书房等等许多美丽的地方。天坛里有五颜六色的花,非常美丽。奇花异草和着名的花草里面都有而且都数不胜数,非常美丽,远远望去像一朵五颜六色的大花在开放。如同来到了人间仙境。那么美的天坛是哪位着名的画家也画不出来的。

回音壁真是声学的奇迹,那还真是古代工匠的杰作。回音壁的墙砖和别处的不一样,特别结实。那是专门用山东临清地方的澄浆造的。澄浆砖细腻、结实敲上去有金属的声音,俗称金砖。如果你在回音壁内大喊一声,回音会很强。

百闻不如一见,有机会的话你也去看一看吧,相信那里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的。


故宫的印象(4)

故宫,明清皇宫,皇帝的办公室兼会议室兼起居室。面积725000平方米,房间9999.5间。如果从出生起每天住一间房,到27岁才住完,可见面积巨大,最称奇的是里面藏珍宝190万件。

看过故宫简介,我被这气势磅礴的天文数字镇住了!我边拿着硕大的地图,边念叨着多个宫殿的名字,走过了天安门,眼前又是一座恢弘的宫门,红漆黄瓦,蓝色匾写着“午门”二字,呀!这不是推出午门斩首的地方么?光身边的围墙就有数十米高,门更需要完全仰起脖子才能看完。接着是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面积2377平方米。正前方是大殿正门,用三层九米高汉白玉阶托起,更显巍峨高大。栏杆上都雕刻有精美图案,柱头则是一条盘旋的龙,龙鳞的细处历历可见,整个龙栩栩如生,无数柔软的云彩与花朵环绕着,刀法行云流水,更显出龙的神采奕奕。栏杆的艺术不止于此,栏壁上也雕上了圆润饱满的荷花,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壮丽的大殿周围。二三层玉阶左右翼分别刻有吐水的龙头,地面中间为二龙戏珠,下方是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花草、云纹、水波以及边角的装饰,无不细致传神。我为古代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瞠目结舌,像这种精湛的雕饰,在故宫随处可见。

到了故宫,珍宝馆是必去的。金胎掐丝珐琅执壶、玛瑙葵式托碗、翠玉兰花式花插、镶金珐琅壶镂空雕玉盖、金八宝双凤纹盆……,各种器具不是镶金就是戴玉,各种造型令人眼花缭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镂空镶金边的玉雕,名曰:玉如意。它的用处居然是抓痒痒,哈,真有意思!

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钟。走进钟表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的震惊!迎面一座塔式钟,比人高两倍,数不清多少层,金阶金顶,底座为檀木,围栏雕满花纹,可以踩着木梯爬到最上面调指针,简直是塔的袖珍版;教堂钟的钟面上方有小亭,四角飞檐挂着金铃,亭柱是玉雕饰,亭中立着玉石雕刻的孔雀,正点金铃铛自动伴随雀鸣作响;此外还有女童牧羊钟、镜子钟、胜利女神钟、别墅钟、热气球钟……

故宫的精华无穷无尽,怪不得叫“故宫博物院”!在游览参观的每分每秒我都瞪大眼睛,恨不能将一切装入脑海。出门已是傍晚,爬上景山鸟瞰紫禁城,夕阳下的它宏伟神圣,这时我的胸中忽然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和自豪!


故宫的印象(5)

故宫,明清皇宫,皇帝的办公室兼会议室兼起居室。面积725000平方米,房间9999。5间。如果从出生起每天住一间房,到27岁才住完,可见面积巨大,最称奇的是里面藏珍宝190万件。看过故宫简介,我被这气势磅礴的天文数字镇住了!我边拿着硕大的地图,边念叨着多个宫殿的名字,走过了,眼前又是一座恢弘的宫门,红漆黄瓦,蓝色匾写着“午门”二字,呀!这不是推出午门斩首的地方么?

光身边的围墙就有数十米高,门更需要完全仰起脖子才能看完。接着是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面积2377平方米。正前方是大殿正门,用三层九米高汉白玉阶托起,更显巍峨高大。栏杆上都雕刻有精美图案,柱头则是一条盘旋的龙,龙鳞的细处历历可见,整个龙栩栩如生,无数柔软的云彩与花朵环绕着,刀法行云流水,更显出龙的神采奕奕。栏杆的艺术不止于此,栏壁上也雕上了圆润饱满的荷花,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壮丽的大殿周围。二三层玉阶左右翼分别刻有吐水的龙头,地面中间为二龙戏珠,下方是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花草、云纹、水波以及边角的装饰,无不细致传神。我为古代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瞠目结舌,像这种精湛的雕饰,在故宫随处可见。到了故宫,珍宝馆是必去的。

金胎掐丝琅执壶、玛瑙葵式托碗、翠玉兰花式花插、镶金琅壶镂空雕玉盖、金八宝双凤纹盆……,各种器具不是镶金就是戴玉,各种造型令人眼花缭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镂空镶金边的玉雕,名曰:玉如意。它的用处居然是抓痒痒,哈,真有意思!

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钟。走进钟表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的震惊!迎面一座塔式钟,比人高两倍,数不清多少层,金阶金顶,底座为檀木,围栏雕满花纹,可以踩着木梯爬到最上面调指针,简直是塔的袖珍版;教堂钟的钟面上方有小亭,四角飞檐挂着金铃,亭柱是玉雕饰,亭中立着玉石雕刻的孔雀,正点金铃铛自动伴随雀鸣作响;此外还有女童牧羊钟、镜子钟、胜利女神钟、别墅钟、热气球钟……故宫的精华无穷无尽,怪不得叫“故宫博物院”!

在游览参观的每分每秒我都瞪大眼睛,恨不能将一切装入脑海。出门已是傍晚,爬上景山鸟瞰紫禁城,夕阳下的它宏伟神圣,这时我的胸中忽然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和自豪!


故宫的印象(6)

今年寒假,我去参观了北京故宫。

故宫是明清时期二十四位皇帝的宫殿城池,建于永乐1406年至1420年,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国家5A级景区,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木质建筑群之一。

站在故宫的南面,高大的午门立即映入眼帘。午门高达三十八米,相当于十五层大楼,顶上有一颗明亮的金珠,金光闪闪,仿佛是她的眼睛一般。沿着午门是长长的城墙,层层包围,这便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两边的门红黄相间,再加上红墙金瓦,鲜明而又和谐。

一直往里走,穿过太和门,一座巨大的木质建筑立即呈现在面前,这就是著名的太和殿,是皇帝上朝和举行各种庆典的地方。高达35。5米的太和殿是紫禁城内最大最高的宫殿,十分庄严宏伟。众多高大粗如孙悟空金箍棒的柱子给人一种顶天立地、坚不可摧的感觉。正中间有一张纯金打造的龙椅,上面盘旋嘴叼龙珠的金龙,两只龙爪搭在椅背,雕刻得极为精巧。据导游讲述,龙的肌肉、尖利的指甲、金丝一般的龙须,铁钉一般令人生畏的利齿,无不是清清楚楚。到了这里,游客无不惊叹:“这些古代的工匠,没有现代那么先进的工具,是如何打造出如此精美的椅子?”也许当时的工匠知道,接受这样的工作无异于刀尖上跳舞,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可谓:稍有不慎、脑袋搬家。金砖铺满了大地。可以想象,每天皇帝上朝,天子坐在龙椅上,高高在上、傲视群臣,那是何等的风光与骄傲!

穿过保和殿迎面就是乾清宫。乾清宫是我国十四位皇帝的卧室,直到雍正时代才迁到养心殿。这里共有27张龙床,几乎都是用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打造而成,雕刻的各种动物同样无不是栩栩如生。

故宫建筑独具匠心、规模宏大,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每一位来过的有个也无不赞叹它的宏伟,故宫不愧是世界五大宫之首!我为它历史深远所折服!我为它宏伟壮观而折服!我也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