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理(精选8篇)
光辉岁月
2023-11-30 02:18:07
高一
其他

情与理(1)

情理合,人之常情哉;情理分,各有所谓乎。

——题记

情理,可二字合为一词,常用于平常言语之中。人们遇事兴叹:“合乎情理哉。”以鄙人之见,这倒是一种极为中肯的说辞,不偏袒这两字中的任何一个。若是兴起,将这词拆为两字,倒是各有千秋了。

情,是跳动着的热情四射的火焰;理,有时候却是扑灭火焰的一泉冰冷的水。

论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多少英雄豪杰,纵览大局,却败在了一个“理”字上。我最钦佩诸葛亮,他有着满腹的壮志豪情,居草庐之中掌天下大事,“卧龙”二字名不虚传。他曾经要替刘备“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重情重义,尽心辅佐“扶不起的阿斗”,末了,还是未了夙愿,抱憾而终。或许,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他自己是伟大的、不朽的。我并不否认这一点,因为他确实拥有满腔的热情与理想,可是呢?现实无情地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浇灭了他满心的希冀。或许,这就是他熠熠生辉的一生中的一点美中不足罢。他注定是在现实中过完一生,逃不过历史的轮回。这看似遗憾,却代表着自然规律的更替,这就是“理”所带来的。天赋异禀如何?机关算尽如何?巧舌如簧又如何?败,也就败在了一字之下。可悲否?可叹否?

谈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们常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纵览现在的一些高材大学生,身姿略显些高傲,毕竟曾经鹤立鸡群,受众人仰慕的灼灼目光,不愿放低身段求职。他们怀揣梦想,热情满满,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应聘时,对工资的要求自然是高了些,却惨遭碰壁,自己竟不知晓其中问题之所在。这,就是十分典型的被“情”冲昏了头脑,沉浸在自己“孤傲清高”的世界之中无法自拔。可气否?可怜否?

允我抒己之见,此社会现象就是轻“理”而空有情,感性超过理性,被感情左右了自己的大脑。试想,那些“天之骄子”若是可以放下身段,勤勤恳恳,定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来。那么,何乐而不为之呢?“言必行,行必果”。

当然,情与理也并非无时无刻都是水火不容,那倒也显得过于针锋相对了。两者也可以相辅相成,互为表里。那么,情是令人动容潸然泪下的清唱,理就是悠扬舒缓,平添几分韵味的伴奏,谱一曲,其声传遍华夏大地。

论事要有根据,还是要从生活中去发现。以我们所熟悉的法庭简而为例。在人们日常定式思维之中,法官往往铁面无私,像包青天一般,凡事只认准一个“理”字。然而在我看来,并非尽是如此。法官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既然是人,就有着人的七情六欲,又怎能做到完全的铁面无私呢?那冰冷的法律是死的,一字一句定在那里。可是,常谓:法律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法官若是完全按照法律,一板一眼地判所有案子而不去结合实际情况和背景资料,是极容易出现错判、误判一类的冤假错案的。而要去考虑一些人之常情,就是情与理的结合体了,判案自然就不会显得略微草率而且死板了。既然如此,就会增添一份生的希望、一个改过自新的良机,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情与理,还可以是两条平行线,不论在不在同一个平面内,都没有交点。

有些人重“情”,很感性。会因“梦里花落知多少”而默默伤感,会因“黄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而联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豪情壮志,悲喜之情,溢于言表,倒也活得了无羁绊,潇潇洒洒。

有些人重“理”,很喜欢侃侃而谈大道理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就是尊重客观规律,自然发展,潜心修学之事,满腹经纶,也是过得充实啊。

情与理,依社会现状来看,常人偏重于其一,贤者两者兼修,然得一者且知晓,已实属不易,得两全者,内外兼修,可成大器哉。


情与理(2)

感情是雨露,滋润着天下万物干涸的心;感情是生命长河中动人的乐章,喜、怒、哀、乐、愁,是其永恒的话题;感情是失落者的太阳,照亮了他们未来的方向。然而感情也是自私的、唯心的,它会多多少少的蒙蔽我们的双眼,影响着我们对这个社会理性的判断。
放眼如今的大千世界,我们会发现总是有一些人在玷污着这个社会。
上到政府官员受贿,爱财如命,这种人是现如今中国最大的耻辱,外表华丽夺目,内心却肮脏不堪。败坏社会风气,严重损害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气,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下到普通百姓,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对这个社会缺乏理性的认识。为了上网打游戏,不惜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甚至辱骂,殴打父母,有的父母不给钱的,竟毫无人性的将其父母杀害。
历史上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令人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终至亡国。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误国,终遗恨千古。
从古到今。这些事,都是没有超越感情的结果“理智是一座堤坝,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会造成堤坝的坍塌,行为的迷茫,以至酿成大祸。
感情犹如一匹野马,需要你去驯服。理智则是它的缮绳。以理智面对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
莎士比亚说:“如果我们生命的天平秤上,一边没有‘理智’的秤盘平衡另一边‘情欲’的秤盘,那么我们身上下流的欲念就会把我们引导到荒唐透顶的结局。”意思是人们应该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欲”,如果放纵情欲,那么我们身上下流的欲念就会把我们引导到荒唐透顶的结局。
总而言之,情感需要理智的约束,理智需要情感的点缀,谁也不呢不能失去谁。在情与理的天平上,他们是平衡的。


情与理(3)

于情于理。事物的复杂,有时候超出人的想象。情与理,似乎是一阵迷雾,理也理不清。也根本无法理清。或许是对立,或许还可以融会贯通来理解。没有人会为此作书立传。但是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情是什么?人的标志。区别于茹毛饮血的野兽。浑身长毛的四足动物。以及无情无欲的万物。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没有思想,那就与尘土散石没有区别了。没有情,也与枯草朽木是没有区别的。七情六欲,贪嗔痴恨,是人的基本情感,无法逃避。虽然世间没有绝对的事物。淡雅超脱的世外高人也是有的。虽然不是很多。寥寥几个。然而即使是尊为师表的孔圣人,也是食人间烟火的。他最后也只能无奈的说:食色性也。色者,与情,脱离

不了干系。虽说没有绝对的事物。万事万物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可是没几个人能超脱情欲掺杂的尘世。皓月当空,月亮倒是清澈,晚上静悄悄盯着无知的世人,一直沉默寡言。似乎在宣誓一个真理:真理,只不过是抬头看见的一瞬间的月光罢了。

理,顾名思义,道理。也指公理。人们打交道时,常说要讲道理。可是这东西没有什么统一的解释和定论。纠纷中用到理,没理无法占上风。运算中要算法,要严谨。算法也是理。虽说只是固定的程式。理是庄严的,也是死板的。在中国的历史上,无疑也产生了许多理学家。他们假借孔孟之学,包装理学。文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实际上只是遏制甚至消灭假借孔孟之学,包装理学。文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实际上只是遏制甚至消灭人正当的私欲和情欲。所以情与理在这里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对于理,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其是绝对精神。也有人认同理学是崇高的学说。然而真理。大概只如周敦颐爱莲说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如同飘渺的月光一般不可捉摸。真理或许是空中的楼阁。抑或许是池中的月亮。

有情不一定有理,有理不一定有情。至于他们的关系,无人能说清。抽象力很重要,但是不一定思考得出。至于何人能下一个准确的解释,我们也只有期盼未来了。


情与理(4)

亘古不变以来人们徘徊于情理之中,其中的不可解是世世代代所难言的题,殊不知却忽略了情理之间本身就如血肉交融而不可分,如唇齿相依而不可离,二者本身就是一体。

窃以为,情则是人对万事万物的一番感性,可谓人生七情六欲,是一个人所生来具有的,它被立足于人的思想,反映在主观之中。当我们以情为主导时,于是便出现了楚霸王“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江,看似壮烈的英雄不返,我却仍不失悲叹,一个气概一世的豪气英雄,自我精神的国王,若是理性的反观于实际,又怎会英年早逝。必得以东山再起。又如尼采的“超人思想”,或许本身具有极大的感观主义,但又缺乏于实际,人固然能超人,但终究不能违背宇宙间的物质规律,这仿佛又变成了无稽之谈,由此可见,人终究不可极度以情感来感观世界。

而从另一个角度上我们又可观得,理性是对规律孰是孰非的感知并反映,就犹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确,理性地结合于实际,仿佛就是处事的正确之道。实则不然,理性固然能使人正确认识物质规律,然而却不知所谓的“胜不骄败不馁”的淡然,及卖油翁“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其本身是对生活的消极与不作为。以理性看待世界,却缺乏了生活的色彩,当我们千篇一律地回答世界时,我们却缺失了一种我们生来具有的个性,而成为一只只所谓的“优秀的绵羊”,一台台单板的血肉机器,这个世界将失去色彩,无感情的灰色,是冰冷的,所谓“群氓”,也便是如此。所以说失去情感理念的的极度理性化,世人啖之乏味,皆远离。

于是乎,我又曾想,如果世界真就如雪莱所言是一方深潭,那无论是喧哗的浅水还是沉默的深水,我都不愿置身于其中一处,我更宁愿身处于其间的分界线上,享受更倾于感性化的理性主义,也正如苏格拉底幽默自认为的“一无所知”,才使他更热衷于去追求真理的自我。在情理的辩证之中,无论是情还是理,其本质都是对社会价值观的一番实现,帕斯卡尔所定义下的人,就如一株脆弱的芦苇,那么理性教会他的是如何生存,而感性主义则是教导它如何热衷于阳光,只有二者互相结合,便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懂得“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骁勇向前,如何在范瓦伦笔下的"红皇后假说"的世界中不断得以前进。于最终完成人的价值--觉醒和思考的能力。由此看来,人类所需要的不是一个极致的情与理,而是一个血肉交融不可分离的情理结合体。

在现实中,却又有如佛经有云"世间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雾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本就是几度秋凉的梦幻泡影,现实生活的将来本就是虚无而又缥缈无实,我们难免被遇见情与理像冲突之时,就如同现在社会上所纷扰的一个现象,当亲人违背于法,我们到底是报还是不报?一方面是情感的孝道之义,另一方面是法律的铁面无私,确实难以取舍。同样是面对于他人的失利,林肯却能写信而焚,这种理性的控制于情感,又是常人之可及的?相同而言,看似贸然的破釜沉舟,内在却具有理性的一番周密谨慎,情与理的结合,以理驭情,以情达理,才是"不可沽名学霸王。"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搏击,感性便是其最锋利的刀刃,理性便是持刀的气力,从而更趋于海明威的桑提亚哥,即使被毁灭,也不可被打败,便是"物与我皆无尽"之境。

历史永远立足于真理,所以董仲舒把法家的法理与儒家的爱众相结合的新儒学才得以影响后世。"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这便是苏格拉底对世人的一番质疑,或许只有将情理紧密结合,理性的控制于情感,并用情感对理性施以生命,才能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感。


情与理(5)

常常听到长辈们说:“中国是个人情大国,走到哪儿都得或多或少地讲点人情。” 诚然,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人治”时代,重人情轻道理的观念根深蒂固。也许正因为这样,重人情千百年来逐步形成了一种人的文化、社会的文化,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文化。帝君主身边有宠臣,父母膝下有宠儿爱女,感情的亲疏,确实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俗话说“虎毒不吃儿”,身边至亲近的人,当然也是至可信赖的人,这确是无可厚非。记得在看一部电影时听到这样一句对白:“中国人和洋鬼子有什么不同?就是中国人有人情味!”这句话我记忆犹新,我常常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有机会体验人情味这种炎黄子孙所独有的文化而自豪。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所学的知识的增多,我对“人情重于道理”、“不讲人情”处处路难行”这些看似实在的论断产生了怀疑。社会上充满了情与理的抉择,我们应该怎样去作出判断?是讲人情,还是重道理?我深切感受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感情亲疏不应继续成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信奉道理在我这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眼中是应当高于一切的。 最近湖南省掀起了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活动,有记者便专门采访了他的家人。其中,他儿子的一番话令我深有感触。他说:“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想过要凭借父亲的职位去帮助自己干什么,走进社会后也没想过靠关系,因为我知道一到了父亲这一关,我肯定是过不了的。”感情亲密,并没影响郑培民清醒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旧踏实勤恳、无私奉献。他们父子的这种高洁情操,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 尽管中国有悠久的“人情大国”的历史,但我坚信,感情亲疏将不会成为我们新一代接班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 情与理,并不难作出抉择。虽然把“重人情轻道理”变为“道理高于人情”这条路十分漫长,也将会十分难行。但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翁的我们,拥有决心,拥有魄力,必定会将这条真理之路走阔、走好! [简评] 本文属议论文写法的一等卷。开篇分析了中国是一“人情大国”的历史,然后提出人情不应成为正确认识事物的障碍,举了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例子,分析紧扣话题,最后提出自己的呼吁。 判分:内容:24分;表达:25分;发展等级打在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10分,总分:59分。

情与理(6)

常常听到长辈们说:“中国是个人情大国,走到哪儿都得或多或少地讲点人情。”

诚然,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人治”时代,重人情轻道理的观念根深蒂固。也许正因为这样,重人情千百年来逐步形成了一种人的文化、社会的文化,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文化。帝君主身边有宠臣,父母膝下有宠儿爱女,感情的亲疏,确实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俗话说“虎毒不吃儿”,身边至亲近的人,当然也是至可信赖的人,这确是无可厚非。记得在看一部电影时听到这样一句对白:“中国人和洋鬼子有什么不同?就是中国人有人情味!”这句话我记忆犹新,我常常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有机会体验人情味这种炎黄子孙所独有的文化而自豪。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所学的知识的增多,我对“人情重于道理”、“不讲人情”处处路难行”这些看似实在的`论断产生了怀疑。社会上充满了情与理的抉择,我们应该怎样去作出判断?是讲人情,还是重道理?我深切感受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感情亲疏不应继续成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信奉道理在我这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眼中是应当高于一切的。

最近湖南省掀起了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活动,有记者便专门采访了他的家人。其中,他儿子的一番话令我深有感触。他说:“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想过要凭借父亲的职位去帮助自己干什么,走进社会后也没想过靠关系,因为我知道一到了父亲这一关,我肯定是过不了的。”感情亲密,并没影响郑培民清醒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旧踏实勤恳、无私奉献。他们父子的这种高洁情操,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

尽管中国有悠久的“人情大国”的历史,但我坚信,感情亲疏将不会成为我们新一代接班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

情与理,并不难作出抉择。虽然把“重人情轻道理”变为“道理高于人情”这条路十分漫长,也将会十分难行。但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翁的我们,拥有决心,拥有魄力,必定会将这条真理之路走阔、走好!

[简评]

本文属议论文写法的一等卷。开篇分析了中国是一“人情大国”的历史,然后提出人情不应成为正确认识事物的障碍,举了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例子,分析紧扣话题,最后提出自己的呼吁。


情与理(7)

情与理的讨论

于情于理。事物的复杂,有时候超出人的想象。情与理,似乎是一阵迷雾,理也理不清。也根本无法理清。或许是对立,或许还可以融会贯通来理解。没有人会为此作书立传。但是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情是什么?人的标志。区别于茹毛饮血的野兽。浑身长毛的四足动物。以及无情无欲的万物。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没有思想,那就与尘土散石没有区别了。没有情,也与枯草朽木是没有区别的。七情六欲,贪嗔痴恨,是人的基本情感,无法逃避。虽然世间没有绝对的事物。淡雅超脱的世外高人也是有的。虽然不是很多。寥寥几个。然而即使是尊为师表的孔圣人,也是食人间烟火的'。他最后也只能无奈的说:食色性也。色者,与情,脱离

不了干系。虽说没有绝对的事物。万事万物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可是没几个人能超脱情欲掺杂的尘世。皓月当空,月亮倒是清澈,晚上静悄悄盯着无知的世人,一直沉默寡言。似乎在宣誓一个真理:真理,只不过是抬头看见的一瞬间的月光罢了。

理,顾名思义,道理。也指公理。人们打交道时,常说要讲道理。可是这东西没有什么统一的解释和定论。纠纷中用到理,没理无法占上风。运算中要算法,要严谨。算法也是理。虽说只是固定的程式。理是庄严的,也是死板的。在中国的历史上,无疑也产生了许多理学家。他们假借孔孟之学,包装理学。文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实际上只是遏制甚至消灭假借孔孟之学,包装理学。文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实际上只是遏制甚至消灭人正当的私欲和情欲。所以情与理在这里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对于理,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其是绝对精神。也有人认同理学是崇高的学说。然而真理。大概只如周敦颐爱莲说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如同飘渺的月光一般不可捉摸。真理或许是空中的楼阁。抑或许是池中的月亮。

有情不一定有理,有理不一定有情。至于他们的关系,无人能说清。抽象力很重要,但是不一定思考得出。至于何人能下一个准确的解释,我们也只有期盼未来了。

高二:小提琴的悲伤


情与理(8)

理智,是一朵花,盛开于智慧的春风申;情感,是一阵雨,常常将这一朵花摧残。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

一、渴望真情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李白,面对贵姐研墨,力士脱靴,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莆人",从此寄情山水,便有无数华彩奇章流传于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说:雨后的青山,像泪水洗过的`良心。她告诉我们:惟有真实的情感,才是一生无悔的追求。倘若将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二、超越感情

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令人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终至亡国。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误国,终遗恨千古。

这些,都是没有超越感情的结果"理智是一座堤坝,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会造成堤坝的坍塌,行为的迷茫,以至酿成大祸。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驾驭感情

感情犹如一匹野马,需要你去驯服。理智则是它的缮绳。以理智面对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达。

范仲淹遭贬,然而他仍旧胸怀天下,以理智的大脑,平静的眼光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智者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啊!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情与理相伴相生,互为两极。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显智慧,愿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浇灌理智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