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地自偏(实用4篇)
青春最珍贵
2024-01-15 09:40:02
初中
记叙文

心远地自偏(1)

我抱着巨大行囊站在山脚下,抬头仰望“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嵩山。那天是一场寒雨后的大幅降温,许多游人一边缩紧了身子哆哆嗦嗦地搓着手,一边踮起脚寻找着自己的旅行团。

我此行的目的是中岳的佛寺。我身旁站着几个打扮花哨的女人,手上拎着的包一看便是动辄上千的。她们似乎有意往我这边靠,我很不解,便朝那边望了望。原来那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她手上的麻袋里,鼓鼓的都是塑料瓶。那些女人满脸的厌恶,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又故意做出一副骄矜清高的神态。

这时身后传来了一阵歌声,清扬而婉转。敢在公共场合这样唱歌的人并不多。我回头看见了一个年轻的女孩,正迈着大步走过来。她身上穿了一件有些老气的红毛衣,宽大的男式牛仔裤。但整体看来,她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很是活泼。

见我们都在看她,女孩便止了歌声,不以为意地耸耸肩,拿出相机开始拍照。她不拍人,只拍一些树木和建筑。她周围的人群吵闹而兴奋地议论着,拿着高档的相机乱拍一气。这并不像真正虔诚的旅行,倒像是炫耀般的乱逛。但我注意到女孩的神情,专注的样子仿佛一切与她无关,就像无意涉足凡间的仙人。

女孩的专注被打破。带着大袋子的老人从女孩身旁经过,不小心撞到了女孩。我看见她转过头来,看见老人,惊异的脸上竟有了一丝善意的微笑。身边有人低声骂着老人,老人低着头,拉着衣角嗫嚅着不知该说什么。女孩弯下腰去,帮老人捡起了一个掉在地上的瓶子。

老人不知所措地看着女孩,这或许是他从未受到过的礼遇。女孩笑了笑,转身进了寺院。

我跟着她走进去。四周都是庄重肃穆的建筑。我看见前面有一小段路,上面刻着典雅高贵的莲花,意为步步生莲。无数人走上去体验。我看见女孩在人群中,双手合十,目光虔诚,神情淡然,一步一步走在莲花之上。那一刻,她她四周嘈杂的人声,瞬间形同乌有。世间的一切,都是干净神圣的。

我看着她安然的身影,想起了儿时一段朗朗上口的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之淡然,得失无怨。这世间的纷扰与迷惘,只源于内心的挣扎。真正脱俗的人,内心自然平和无忧。就如这个女孩,善待众生,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心远地自偏(2)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们渴望远方,却无奈只能生活在喧嚣的都市。不能改变现实,就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海洋浩瀚无穷,但我们的心比海还要深;天空辽阔无际,但我们的心比天还要宽。若有一颗自由的心,现实这座大山,也只是一个小土堆而已。五柳居士身居喧嚣的人境,却仍能像一个隐士一样生活。虽每日辛苦劳作,依然悠然自得,陶醉于山水。因为有一份超出常人的心态,因为有一颗自由的心,他才不会为俗世的种种所牵连,身处困境仍高歌抚琴。

常言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超然的心态可以使你虽居闹市,但仍能活在向往的桃源。在它面前,恶劣嘈杂的环境不过是眼前浮云,挥之即无。所谓心中不快,亦是浮云。“仰天大笑朝天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笑置之就是最好的方法;一味的自怨自艾,执迷不悟,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只会让自己更加落魄,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是生命的一剂良药。

相由心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遭受过苦难,便以为生活中到处有挫折,终日战战兢兢,躲在自己的安全屋中不敢出去,浪费了大好时光。我们也曾笑杞人忧天,但却成了下一个他,我们的心态还不够。有人可以在逆境中涅槃重生,成为举世瞩目的传奇;有人只能越陷越深,直至黑暗将他吞没。马云几度创业,几经挫折,但他仍走到现在,走在所有人的前面。如果不是有一份心态在支持他,他恐怕也走不到今天,而是泯然众人矣。

东坡有言“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几度落魄,仍送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最美好的祝福,仍不忘造福一方。在他的词中我看到一个举剑向天、醉吟大江东去的英雄。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何谓心态。苏堤见证了苏轼,而我们将用自己的未来见证自己是否有那种超然的心态。

美好的自然环境,人心向往之。心中若有天地,又何必汲汲于外物。一份超然的心态让我们跨越钢铁的囚笼,找到精神归宿,看到绿林,听到声声鸟鸣。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远地自偏(3)

几个企业高管,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一路攀登,一路微博直播。殊不知,这只是一场虚伪的形式,他们的心灵依旧沉浸在都市的生活定式中,肉体虽然远离纷繁,可灵魂却被一条名为“网络”的绳索牵绊。

当他们身处山顶时,仍然不忘摆弄手机,这说明他们根本没有从都市中“逃离”出来,逃不出心灵的禁闭,又怎么能算真正的逃离?纵使风景莽莽苍苍,他们也领略不到大自然真正的风光,那是独属于淡泊者的风光。

真正的“逃离”不应该仅仅是口头上的,更应该是心灵上的。那无关乎地点环境等一切外在因素,只源于“心远地自偏”内心嘈杂,即使身处山林,亦不能平静,因为内心对外界的牵绊依然没有斩断。内心安静,即使身处闹市,亦可以自成一片清净天地。“逃离城市”应该是一次全身心的放松,忘记外界的俗世尘埃,脱离社会的层层迷雾,当自己站在什卡山巅,举目仰望四方的无垠白雪之时,便可找到自己心灵的安宁,领略天地之浩大。

我们即使身处俗世,但却万万不可做俗世的奴隶,否则即使我们是肉体的主人,可心里却被一条名为“习惯”的锁链所禁锢。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记住保持自己心中的纯然与宁静,人生道路还长,只要守住心中信仰,即使环境再为混乱也不会迷失自己。

陶渊明伴随着一园菊花,周敦颐守护自己的一池白莲,苏轼遥望天边的皎月。即使前路迷茫,狂风暴雨,可他们却巍然屹立,只因为内心的安宁,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能坚定的踏出脚步,稳步前行。

旅行,给自己压抑的神经放个假,忘记那些不快与烦恼,痛苦与压力,纷繁与紧张,想着自己是一个游侠,独行与天地之间,仰视日月山川,聆听风啸雷鸣,从钢筋与水泥的世界中解脱出来,真真正正了解这个广大的世界,感悟自己的人生。


心远地自偏(4)

我抱着巨大行囊站在山脚下,抬头仰望“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嵩山。那天是一场寒雨后的大幅降温,许多游人一边缩紧了身子哆哆嗦嗦地搓着手,一边踮起脚寻找着自己的旅行团。

我此行的目的是中岳的佛寺。我身旁站着几个打扮花哨的女人,手上拎着的包一看便是动辄上千的。她们似乎有意往我这边靠,我很不解,便朝那边望了望。原来那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她手上的麻袋里,鼓鼓的都是塑料瓶。那些女人满脸的厌恶,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又故意做出一副骄矜清高的神态。

这时身后传来了一阵歌声,清扬而婉转。敢在公共场合这样唱歌的人并不多。我回头看见了一个年轻的女孩,正迈着大步走过来。她身上穿了一件有些老气的红毛衣,宽大的男式牛仔裤。但整体看来,她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很是活泼。

见我们都在看她,女孩便止了歌声,不以为意地耸耸肩,拿出相机开始拍照。她不拍人,只拍一些树木和建筑。她周围的人群吵闹而兴奋地议论着,拿着高档的相机乱拍一气。这并不像真正虔诚的旅行,倒像是炫耀般的乱逛。但我注意到女孩的神情,专注的样子仿佛一切与她无关,就像无意涉足凡间的'仙人。

女孩的专注被打破。带着大袋子的老人从女孩身旁经过,不小心撞到了女孩。我看见她转过头来,看见老人,惊异的脸上竟有了一丝善意的微笑。身边有人低声骂着老人,老人低着头,拉着衣角嗫嚅着不知该说什么。女孩弯下腰去,帮老人捡起了一个掉在地上的瓶子。

老人不知所措地看着女孩,这或许是他从未受到过的礼遇。女孩笑了笑,转身进了寺院。

我跟着她走进去。四周都是庄重肃穆的建筑。我看见前面有一小段路,上面刻着典雅高贵的莲花,意为步步生莲。无数人走上去体验。我看见女孩在人群中,双手合十,目光虔诚,神情淡然,一步一步走在莲花之上。那一刻,她她四周嘈杂的人声,瞬间形同乌有。世间的一切,都是干净神圣的。

我看着她安然的身影,想起了儿时一段朗朗上口的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之淡然,得失无怨。这世间的纷扰与迷惘,只源于内心的挣扎。真正脱俗的人,内心自然平和无忧。就如这个女孩,善待众生,随心所欲,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