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红楼(实用17篇)
寒光竹影
2024-01-20 03:26:38
其它
其它

梦回红楼(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场红楼中的梦事,写尽人间悲欢。——题记

红楼梦,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殊不知,是红楼中事如幽梦,还是梦中人欲梦红楼。四大府的荣辱兴衰。剧中人的多情变换,同造一场红楼粉梦!

两弯笼烟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生如灵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贾宝玉;身穿五彩绣衣,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王熙凤;品格端方,容貌美丽,待人随和的薛宝钗……

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有道是:大观园中写不尽悲欢事,沁芳亭里道不完诗词曲。当记否?潇湘馆中药香久,蘅芜苑内雅笑纯。始读红楼梦,曾经讨厌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宝哥哥和人说几句话也要哭闹,后来才明白林黛玉才是掀翻当时封建主义的勇敢者!曾经讨厌贾宝玉只爱粉色腮红,整日不务正业,后来才知道贾宝玉才是翻旧迎新的代表人。不禁深深感叹,作者的才情,不得不让我五体投地!

红楼梦中有风来仪,稻香村无敛粉意。大观园内诸景皆含情,衰败过后亡命花相依。读完后仍感意犹未尽,却不知人入梦里……不禁感叹作者文学底蕴之高!瞧,那景: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那人,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首《葬花词》道尽哀怨缠绵。“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只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因悲而起,以泪而收。好一个说梦者!自语:感而感,感不尽妙笔生花;叹复叹,叹不完玉名长存!真不知那痴人是醒来述梦,还是身在梦中言?

阅毕,方知夜色愈深,如梦初醒。于是,步出红楼……


梦回红楼(2)

今朝过,夜幕落。

谁能阻隔时间的长河。

红楼梦,夜半做。

不晓得尘世间起起落落。

月无痕,夜无边。

往事悠悠在枕边。

流光年,似画卷。

一曲梦回红楼拨动心弦。

不了解世间悲欢离合。

因此不想错过。

不懂得世间爱恨情仇。

因此难以割舍。

我心已疲倦却仍停留在那年。

红楼的香气依稀在浮现。

我用双眼却望不到边。

一场梦境,倒映一场人生。

我的梦回到了红楼。

红楼这场梦刻在我的心中!


梦回红楼(3)

题记: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望,那一纸天下;看,那半世繁华;品,那盛世烟花;听,那丝竹沙哑。原来,时光无声也叫人害怕。白驹过隙,已过千年,回首依稀可见城门下的厮杀。

为了天下,有多少人宁愿赌这个不确定的未来,却未曾想过身后妻儿的泪眼,未曾念一句回家。仰天长叹一声,血色染红了谁的薄纱?刀光剑影间,你我已生死无话,谁最后赢了天下?谁最后只得在江边黯然神伤?这江山为何如此重要?

名门闺秀中她脱颖而出,一举跃为金陵十二钗之首。一袭素衣,莞尔一笑生生勾去了俊公子的心。她的泪也注定为俊公子而流。那一夜与宝钗共点的红烛,你可否想过另一个佳人的肝肠寸断,终究逃不过香消玉殒的结局,香炉中的灰随风飘散了

宁教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曹操虽被后人称为奸雄,可他也只是为了心中的梦,平乱世,定天下。那一夜,血色染红天空,你我对视一笑,不枉多年来的努力,这三国终归一人,这江山对你来说终是梦。抬首望天穹,盛世烟花,浮生若梦,雍容背后,是叹不尽的寒。

她与他前世的宿命,她为他流尽了泪只为报答涌泉之恩。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似乎可见黛玉垂死时,无人问津。她恨宝玉辜负自己,却无可奈何,那一口鲜血既是葬花,也是埋葬了自己全部的真心。暴雨曾是他毕生的温暖,而那份田、甜沦为了苦涩。倒不如说《红楼》是林黛玉做的一个痴心梦。

说《三国》,谈《红楼》,尖顶之上,你我笑看风云变幻,把酒言欢,而后,携手共看海天一色!


梦回红楼(4)

红颜一笑几多愁胡灵灵一、宝黛篇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凄婉的歌声出自一个千古闻名的女子——林黛玉。黛玉的一生是悲苦的。幼年失去双亲,千里迢迢赶来投靠老祖宗,最后却又含恨而终,困死在大观园内。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她是那么的美,那么的聪慧。可在那个时代,女子是没有地位的,总是她有再好的才情,最终也只能像落花一样被埋没。不得不承认,黛玉很聪明。“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寄人篱下的悲苦,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所能感受。所以黛玉察言观色,步步惊心,因而养成了敏感,多疑的性格。也正是这种性格,是她在大观园中过的艰难万分。下人们都嘲讽她,背地里取笑她,叫她“多病西施”。可这样聪明绝顶的女子,却被当时腐朽灰暗的社会埋没了。我又不得不承认,她很笨。因为她虽聪明,却不懂得掩饰自己的缺点,导致下人对她产生不满。要知道,小人物要帮忙很难,可要陷害人就厉害多了!黛玉终是离开了,带着对这个社会的仇恨而离开了。黛玉前世本为绛珠仙子,她是为了还雨露之恩而来的,可我还是落泪了,纵然在开始就知道最后的结局,知道一切的结束,我还是落泪了。还记得柔弱纤瘦的那个女子,身着一身青衣,在漫天的花雨中,独自垂泪默泣……

而有谁理解,记忆深处,曾有一个女子,大方知礼,温和宽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滚滚红尘中向你步来。她是薛宝钗,其实,有时候,她才是真正的悲哀。黛玉受尽了苦难,在十几岁的花龄里香消玉殒,最终随风逝去,结束了短暂的一生。黛玉博得了后世人的同情,可宝钗呢,有谁真正理解宝钗?宝玉因黛玉死了难以释怀,最终遁入空门。徒留宝钗一人独守空闺,这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人生几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可宝钗要挨过这无边的寂寞,可是多么的难过。注定了,宝钗一生孤寂,“金簪雪里埋”,道的便是这悲凉境况。二、晴雯篇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一个聪慧尖刻的女子,一个大胆泼辣的女子,一个美丽灵巧的女子。她虽是奴仆,却从不作奴仆状。她不会点头哈腰,不会卑躬屈膝,更不会阿谀奉承。因为她有尊严,有志气!她倔强,她灵巧,她是个难得的女子。只是正是因为这样的难得,才令她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最终被封建社会的腐朽制度扼杀了。正如她的判词上边,只是“满纸乌云浊雾而已”。“霁”象征着光明,象征着希望。她太过光明,太过通透,因而无法生存于这无边的黑暗,最终被吞噬。她胆大心细,她能病补雀金裘,她能撕扇只为千金一笑,也只有她敢!晴雯在离开大观园时是多么的不舍啊。这是她从小成长的地方,可却被王夫人一句话断送了。她是那么的恨,那么的无奈,满腔怨怒终是化作一腔辛酸泪。她走了,没有留恋的走了。原来,光明面对黑暗有时是那么的束手无策;原来,当一切化作尘埃,大家才能明白,曾经失去的是什么;原来,命运总是注定好了的,只是当局者迷,不懂这个道理罢了。

人间风情月债,尘世女怨男痴。因因果果,最终随着一江春水东流。梦回红楼,红颜一笑几多愁,了却这段尘缘……


梦回红楼(5)

轻轻,启卷,那个体弱多病,纤细微喘的女子站在荣国府的门框里,像我投来哀怨清愁的一瞥,那眸子中的凄凉不禁让我身陷其中,呆呆地立在那里,听她细细的声音回响在墙壁四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不错,和书中一样,她正在葬花,不同的是,这次宝玉没有陪在她身边。

梦回红楼,看尽世态炎凉,林黛玉与贾宝玉被“困”在封建社会中,最终全都破碎了。薛宝钗在夜色中,是否也会凝望明月,独自寂寞地想着曾经“海棠社”的红火与热闹?

看过那么多遍《红楼梦》,黛玉在我心中逐渐由一个尖酸刁蛮的小姐变成了一个寄人篱下,敏感较弱的女子,她的尖刻,她的任性是由于她自己内心的不确定啊!她不确定别人是否会轻视她,因此用挑剔和任性来伪装自己的自卑。她是个感性的人,她总会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一颦一笑中捕捉到些许细腻的色彩,可是这怎能怨他?在大观园内,也只有贾母一人疼她,她不得不学会了察言观色。

宝钗最为大气体贴,她永远是那么识大体,懂礼仪,最后却独守空房,凄清地当着她的宝二奶奶。她有着太多的俗气与世故了。熙凤最为有趣,她满肚子的笑话和谜语,堪称举世无双,但她有着太多的阴毒与无情,纵使最后都是替人作嫁,可她的贪婪竟在我的脑中永不褪色了。

再往前走,我看见一个长的极为出挑的女孩,正在一旁将扇撕得极响,这个会闹笑的女子让人过目不忘。可是,请问啊,你可曾料到过自己日后病死在一间简陋的茅屋中吗?

转了一圈,我却终于没有发现宝玉的影子,那个带着些痴气的宝二爷呢?蓦然回首,才看见他跟着一个和尚与一个道士,不知正要往哪里去......

在大观园众多女子之中,我竟觉得惜春是最有远见的了,她没有走上姐妹们的旧路,而是去当了尼姑。“可怜侯门绣户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她,可我竟觉得她余生的清静是其他人所远远不及的。静静地坐在观中,参禅悟理,离那些火坑远远的,安静地过完余生。

轻轻,合卷。我回忆着黛玉的破碎,宝钗的叹气,熙凤的呻吟,晴雯的笑音,黛玉本是仙草,她还了眼泪,报了雨露之恩,又回她的幻境中去了,通灵的宝玉也已归还天界,惜春在古佛旁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巧姐和刘姥姥在乡间安度余生......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梦回红楼(6)

夜晚,月明星疏,我合上《红楼梦》,把它放在一边,盯着窗外,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宝二爷,快醒醒,今儿是林姑娘入府的日子!”一睁眼,一张俊美的脸映入我的眼帘。宝二爷?林姑娘?莫非我成了贾宝玉,而今天正是林黛玉入府的日子,面前这位就是传说中的袭人?

我急忙站了起来,屋里又涌进了一群姑娘。她们替我换上华丽的衣裳,系上玉腰带,戴好香囊,脖子上挂着一块宝玉。这感觉,真是一言难尽。好不容易穿戴完毕,我被簇拥着急急忙忙往外跑,这跟上学快迟到的感觉别无二样。唉,看来我天生是着急赶时间的命!

走进一个类似大厅的地方,看见里头有一个银发飘飘的老太太和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姑娘。她们抱在一起痛哭流涕,这大概就是贾母和林黛玉吧。站在他们身边的,应该是王熙凤、迎春、探春和惜春。果然名不虚传,真是个个都能在选美比赛中摘得桂冠呀!

我转念一想,对了,我的台词还没说呢!我正要开口,黛玉却先说话了。“这个哥哥我好似曾经见过。”贾母拍了拍她的手,“胡说,你在哪里见过?”黛玉又说:“虽然没见过,但看着面熟,倒像是和他久别重逢。”贾母高兴的说:“好!好!这样今后在一起就和睦了。”她……她怎么说的是我的词!算了不和她计较。看着她坐到我身边,我惊得目瞪口呆。“哥哥可有玉?”黛玉细声细气的问。我拿出一个正面写着“通灵宝玉”四个字的玉。黛玉则拿出一个金锁片,写着“不离不弃”我顿时愣住了,这金锁不应该是薛宝钗的吗?

天哪!我居然改写了《红楼梦》!我正暗自得意,忽然耳边传来妈妈的声音。“你怎么还在睡觉?该起床了!”我猛的一睁眼,看见了妈妈那熟悉的脸。哎,这终究是一场梦啊!


梦回红楼(7)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场红楼中的梦事,写尽人间悲欢。-----题记

红楼梦,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殊不知,是红楼中事如幽梦,还是梦中人欲梦红楼。四大府的荣辱兴衰。剧中人的多情变换,同造一场红楼粉梦!

两弯笼烟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生如灵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贾宝玉;身穿五彩绣衣,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王熙凤;品格端方,容貌美丽,待人随和的薛宝钗。

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有道是:大观园中写不尽悲欢事,沁芳亭里道不完诗词曲。当记否?潇湘馆中药香久,蘅芜苑内雅笑纯。始读红楼梦,曾经讨厌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宝哥哥和人说几句话也要哭闹,后来才明白林黛玉才是掀翻当时封建主义的勇敢者!曾经讨厌贾宝玉只爱粉色腮红,整日不务正业,后来才知道贾宝玉才是翻旧迎新的代表人。不禁深深感叹,作者的才情,不得不让我五体投地!

红楼梦中有风来仪,稻香村无敛粉意。大观园内诸景皆含情,衰败过后亡命花相依。读完后仍感意犹未尽,却不知人入梦里。不禁感叹作者文学底蕴之高!瞧,那景: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那人,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首【葬花词】道尽哀怨缠绵。“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只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因悲而起,以泪而收。好一个说梦者!自语:感而感,感不尽妙笔生花;叹复叹,叹不完玉名长存!真不知那痴人是醒来述梦,还是身在梦中言?

阅毕,方知夜色愈深,如梦初醒。于是,步出红楼。


梦回红楼(8)

《红楼梦》乃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曹雪芹花了大半辈子写了这本名着,里面个个人物都描写得十分细致,栩栩如生,泼辣张狂的王熙凤、大气温柔的薛宝钗、愚顽痴情的贾宝玉等等人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清丽脱俗的林黛玉。

就在《红楼梦》的第三回中,有这一段描写林黛玉的话: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子胜三分。一看这话,就体现出林黛玉虽久病缠身,但也长得十分动人秀丽。

林黛玉虽然长得楚楚可人,但她的性格里有着些许叛逆,和一些孤傲,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样子。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现象,都体现出林黛玉就像一朵悠然怒放的荷花,始终执着自己的那份清纯。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她,最欣赏的还是林黛玉的诗情画意。林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

虽然,林黛玉的才艺让我们没话说,但是,只要你仔细品读,你总感觉林黛玉的话语中,总是会听出酸酸的语气,这个,就对应了她孤傲的性格。就因为她的孤傲、叛逆的性格,也使她和贾宝玉两个有情人并未终成眷属。

相对而来,薛宝钗的大气温柔,给贾母留了个好印象,认准了她是自己的孙媳妇,也正因为如此,就在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礼的时候,林黛玉发病,贾母对她身边来报的丫鬟只是敷衍了事。

在红楼梦中,爱情故事真是数不胜数,但在其中,就属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最为纯洁。两人从素不相识,到青梅竹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雪芹就是顺水推舟,让这则爱情故事很自然的出现了。可是,就在我看到了贾宝玉娶薛宝钗的那一段时,我不禁有点埋怨曹雪芹:为什么不让贾宝玉和林黛玉终成眷属呢?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最后的结局尽是这样的凄凉,原本,他们俩的爱情是美好的,纯洁的,可是,就是林黛玉的性格害了她和贾宝玉,贾母也渐渐和她疏远了,最后,王熙凤的偷梁换柱之计,使两人都痛失所爱,林黛玉含恨而终,从此,她和贾宝玉,就阴阳相隔了。

她本是冰雪聪明的女子。与湘云月下吟诗的才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她将无人能比的才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令数千万人为其痴迷。但细细品来,感伤的字句后,又隐藏了多少眼泪,多少心酸?

我曾感叹结局的悲惨,心生疑惑:难道,人世间只有伤心和忧愁的泪雨吗?原本,林黛玉的身世和她的性格,她注定要孤独终老一生,可是,谁知道,就进入贾府之后,林黛玉竟对疯疯傻傻的贾宝玉产生了感情,就是她的这段感情,才使林黛玉含恨而终。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想抄一类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最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悲惨结局。

五年级:刘韵瑄


梦回红楼(9)

疫情宅家期间,我读了被誉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曹雪芹对这本著作倾注了大半辈子的心血,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描写得十分细致,栩栩如生。有泼辣凶狠的王熙凤、大气温柔的薛宝钗、任性乖僻、自由不羁的贾宝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端庄大气、清丽脱俗的林黛玉。

林黛玉虽然是书中的女主角,但曹雪芹并没有给她光鲜亮丽的女主光环,反而使她一出场就蒙上了一层不幸的面纱。林黛玉虽然长得娇丽婉约,但她的性子里却有着些许的叛逆和孤寂,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显得十分傲骄。在大观园中读《西厢记》,毫不避讳,言随其心,单薄名利……。种种现象都体现出她的清纯与人格的高尚。用一个学生的眼光眼光去看她,最崇拜的还是林黛玉的诗情画意。她因父母双亡无人做主,自比落花,作了一首《葬花词》,其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二句最妙,而且每每与姐妹们吟诗作对,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但诗句的绵延与轻柔并不能改变她自生的高傲,就因为她的孤傲、叛逆最终使她和宝玉那美好、纯洁的爱情变成了“人间悲剧”

相对林黛玉的孤寂、自傲,薛宝钗的高雅、温柔、善解人意给贾母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也正因为如此,她渐渐疏远了黛玉,在黛玉病重之时,贾母对她身边来报的丫鬟只是敷衍了事。

在《红楼梦》中爱情故事数不胜数,比起司棋与表兄潘又安那双双殉情、轰轰烈烈的爱情,我更喜欢看宝玉与黛玉那份纯真、质朴的爱情,但这份爱情最终却物是人非,我不禁在心中埋怨:为何贾宝玉与林黛玉不能终成眷属呢?他们二人最后的结局竟是如此的凄凉。但是他们的爱情却始终是美好的。最后,王熙凤的偷梁换柱之计,使两人都痛失所爱,就此阴阳两隔。不难想象,在那时还有多少才情兼备的女子被封建社会的黑暗所淹没,在苦难中挣扎。多少才子,厌恶官场,落得一生贫困潦倒。曹雪芹是否把自己的痛思寄托在这个女子身上呢?无人知晓。

放下这本书却放不下一腔忧愁: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封建、冷漠的大家庭中,只能凄婉的吟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诗句。但这也不过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罢了,但是谁解其中味的觉悟,只有细细品读才知道。


梦回红楼(10)

每每翻开《红楼梦》,泪便会涌上来。红,一个绚丽而鲜艳的字眼;梦,一个虚浮飘渺的词汇 ;倚望红楼,一个悲剧的起始;一个悲伤的结局。红楼梦,牵连着太多的是非纷争,也酿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以梦开始,以幻结局。无非始于荣华,终于憔悴,一串串,串出了红楼儿女的无奈;金碧辉煌,粉饰了一个虚荣富贵的家;这使这个家权力如此之大。但不知,灾难降临了它。喜笑颜开,点缀了一群心怀叵测的人;这使他人羡慕不已。但不知,却谱写了失败的结局。

在我看来,贾府不过是一个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府中的男女老少,无一不被封建的思想压迫着。他们像是一只只被囚禁的鸟儿,永生不得离开。女子,被束缚着;男子,被强迫着;卑微的下人,被忽略着。即使是德高望重的贾母,也会有着说不出的苦衷。而大观园的男男女女也是令人牵挂的。

性格决定发展,决定一生。人的性格决定了命运。大观园的人便是如此。

贾宝玉,怕读文章,愚顽不灵,在世人眼中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林黛玉,多愁善感,体弱多病,孤僻高冷;薛宝钗,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善解人意。

性格决定发展,决定一生。人的性格决定了命运。大观园的人便是如此。

黛玉,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他就是一从清高孤傲,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她不自信,反之,她有着一种自卑。在她心里,她觉得自己在荣国府就是一个局外人。而她的这种想法,他人不理解她的原因。因为家庭,黛玉是自卑的。她的自卑情结是命运之赐,同时也谱写着她的命运。

宝玉,不是大户人家嚣张跋扈的富家公子。他有着平易近人的性格。因此,他常与丫鬟们嬉闹。这是他的特点,也是家人眼中的缺点。宝玉与黛玉,原本快乐的二人,却最终不能幸福。

宝钗是位讨人喜爱的女子。深得贾母之宠,又有“金玉”一说使她更为尊贵。因为比黛玉平易近人,所以无一不喜爱她。宝钗在处事方面,比黛玉优秀百倍。为自己庆生,在点菜点戏时,挑选了贾母所喜欢的,赢得了众人的心。

红楼梦中描写了个性鲜明的人物,有血有肉的人让这本书充满了传奇色彩。这种种,都是那时候社会的黑暗。无耻、堕落最好的写照。虚伪、冷漠是最有代表的特点。封建社会的黑暗,富贵家族的腐朽是作者曹雪芹所身处的环境。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构建了四大家族最后的失败。当时社会的争斗是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那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为了名誉,为了地位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宝黛二人的悲剧就在这黑暗的生活中上演,他们在上演了一部部悲伤恋歌。不管是《枉凝眉》的“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还是《葬花词》中的“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都是凄惨无比的。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如梦如幻,精彩绝伦。它的精神会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它富有内涵的语言、高尚之至的情操才使它驻足于世界文林。它将会永远散发着不朽的魅力!


梦回红楼(11)

人生能有几何,岂能白走一遭?数不清已经是第几次在哀叹中放下《红楼梦》,像林黛玉这样如玻璃易碎的女子,仿佛存活于世就是个错误。一夕之间,我好似回到了那个时候,看着这些,一幕幕重演。

锣鼓喧天的贾府此时热闹至极,喜庆的红色张扬着,这正是贾宝玉成亲的日子。想到这个糊涂的男人……我心中一紧。若不是他,黛玉岂会伤心?若不是他的愚钝,黛玉岂会郁郁而终?抑住滔天的愤怒,我此时正身处于贾府大门口。大门敞开着,两边的小厮正热闹地招呼着每一个进去的客人。罢了,既然来到这里,看看也无妨。我大步走进大门,小厮们却视我为无物。我顿下脚步,在小厮面前晃了晃,他们却好像看不见我一样。太好了,这么说我就是透明的!顾不得其它,直奔大厅。

大厅内喜气洋洋,王熙凤正热情地招待着客人。一双丹凤眼妩媚而不失凌厉,笑语晏晏地与客人打趣着。看着大厅里热闹的气氛,我便想到了黛玉的悲伤。并未多想,我便往黛玉住所而去。与大厅不同,那里冷冷清清,透露着萧瑟。房中隐约有火光闪现,那是林黛玉正在一点一点把东西烧尽。那书信,那物件,无一不与贾宝玉有关。

失神的双眸透露出绝望,泪珠不停地滚下面颊,面色苍白如纸,瘦弱的身躯止不住微微颤抖。她现在就像一朵花,一朵快要凋零的花。“为什么,为什么宝玉你要如此待我,我们明明这样要好。可你如今,却娶了其他女人。我活着还剩些什么,我还活着干什么……”樱唇启启合合,话语中透出的绝望让我心颤。黛玉本就是个悲观的女子,而现在我觉得,她是死在自己的悲观里的。待那些都化为了灰烬,她的泪还是没能停止。我好想大声告诉她,宝玉想娶的是你,他并没有不要你!他只是被那些人欺骗了。可,我的嘴巴发不出一丝声音。只能看着她的生命如流星一般从此降落。或许,是她自己都没有求生的信念了吧!

人要乐观,不能一昧的消极。生活中并不是没有快乐的事,而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的乐观。


梦回红楼(12)

充满了荒谬的话语和苦涩的泪水《窦娥冤》的作者疯了。谁知道味道?《红楼梦》,写的是人类所有的悲欢离合。

《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伟大文学作品。殊不知,是《红楼梦》像一场梦,还是梦的人梦见了《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兴衰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创造了一个《红楼梦》和《粉红佳人》。

两条弯弯的笼烟眉毛,一双有情的眼睛,安静得像花儿一样照耀着水面,动作像风中柔弱的柳林黛玉;天生如玉贾宝玉,脸如中秋,色如春晓。她穿着五颜六色的绣花衣服,看上去像个仙女公主。一双丹凤眼,两道弯弯的柳眉,粉嫩的脸蛋带着春光不露,红唇不启先笑闻王熙凤;薛宝钗,性格优雅,外表美丽,为人随和

人物鲜明逼真。俗话说:大观园里有无尽的悲剧和欢乐,秦方亭里有无尽的诗和歌。你还记得吗?潇湘馆中的中药长久以来都是芳香的,而吴恒花园中优雅的微笑是纯净的。当我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我曾经讨厌林黛玉的尖酸刻薄。我的兄弟包和其他人会哭,即使他说几句话。然后我意识到林黛玉是那个时候推翻封建制度的勇敢的人!我以前很讨厌贾宝玉唯一喜欢的粉红色腮红,他整天不干活。后来我才知道,贾宝玉是反旧迎新的代表。不禁深深叹息,作者的才华,不得不让我喜出望外!

在《红楼梦》中,风来自乐器,但稻香村无意采集粉末。大观园里的所有场景都充满了感情。衰落之后,绝望的花朵互相依赖。读完之后,我仍然觉得我还没有读完,但我不知道人们在梦中会情不自禁地感叹作者的文学之深!看,这一幕:柳树在河岸上蜿蜒,借三根杆子种上翠绿,河岸另一边的花朵分享着一股清香。那个男人,一缕甜蜜的灵魂随风而散,悲伤的夜梦远去可以说,所有的场景都充满了情感!一首诗《葬花》哀婉动人。今天埋花的人愚蠢地笑了。他埋花的时候认识谁?只有叹息:我没有悲伤的歌,我不知道是花落了还是人死了!因为悲伤,才落泪而闭真是个梦想家!给自己:感觉和感觉,感觉不是最好的笔花;叹息一声又一声,永远叹息不完的玉名!我真不知道那个白痴是醒来做梦还是在梦里说的。

当我读完时,我知道夜越黑,我就越像梦一样醒来。


梦回红楼(13)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场红楼中的梦事,写尽人间悲欢。——题记

红楼梦,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殊不知,是红楼中事如幽梦,还是梦中人欲梦红楼。四大府的荣辱兴衰。剧中人的多情变换,同造一场红楼粉梦!

两弯笼烟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生如灵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贾宝玉;身穿五彩绣衣,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王熙凤;品格端方,容貌美丽,待人随和的薛宝钗……

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有道是:大观园中写不尽悲欢事,沁芳亭里道不完诗词曲。当记否?潇湘馆中药香久,蘅芜苑内雅笑纯。始读红楼梦,曾经讨厌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宝哥哥和人说几句话也要哭闹,后来才明白林黛玉才是掀翻当时封建主义的勇敢者!曾经讨厌贾宝玉只爱粉色腮红,整日不务正业,后来才知道贾宝玉才是翻旧迎新的代表人。不禁深深感叹,作者的才情,不得不让我五体投地!

红楼梦中有风来仪,稻香村无敛粉意。大观园内诸景皆含情,衰败过后亡命花相依。读完后仍感意犹未尽,却不知人入梦里……不禁感叹作者文学底蕴之高!瞧,那景: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那人,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首《葬花词》道尽哀怨缠绵。“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只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因悲而起,以泪而收。好一个说梦者!自语:感而感,感不尽妙笔生花;叹复叹,叹不完玉名长存!真不知那痴人是醒来述梦,还是身在梦中言?

阅毕,方知夜色愈深,如梦初醒。于是,步出红楼……


梦回红楼(14)

读了三遍红楼,从少儿版的到文言文,至今我不解的还是黛玉,黛玉的美,颦儿的才华,令我折服、惊叹。即使不解,她仿是红楼中的一枝奇葩;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江南女子的缩影。

颦儿,你的一生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苦,自幼丧母,后又寄篱下,但清高自傲,不肯随波逐流。只是你的倔强又谁会懂。一曲《葬花吟》唱出你那“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秉性;我虽不大懂,却也听出了七分惆怅,还有那三分遗憾。你素不知那些文人墨客,只看到了你的脆弱,你桀骜不驯的性情,却从未想到你身后有一座困住你的大牢笼。颦儿,你是否也曾迷惘过?你是否也望着四角的天空出神,然后假想自己是外面的一朵野蔷薇,我懂,你也挣扎过,只是你这冗繁的法世折了你的翅。最终你与花同眠了,我不更愿意相信,你做了一个最好的选择,你本不属于凡间,只为了还一个夙愿而来,黛玉,你知道凡间最终只是一场浮光韶华的梦,只等你醒了。

颦儿:“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之两不知”;你的一生恰若夏花,像那清高自傲的野蔷薇,始终不适合在那争奇斗艳的大花园里,只适合在寂寞的`夏天,迎着暴风雨,开得轰轰烈烈,无怨无悔。你的才情傲气,使你倾尽了一世泪水,却也浇注了永世不谢的奇葩,正像那“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的野蔷薇,即使脆弱也要坚强。

我又梦回了红楼,无论怎样,你依旧是那个“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谁迟”的黛玉,是那大观院中的野蔷薇,亘古不变的美。你是拂晓前的第一束阳光,即使短暂却绚烂无比。三百年后的今天,我依然祝福你,为你骄傲。

颦儿,拭去你的泪水,做一朵夏天的奇葩,盛开在我们的心中吧。


梦回红楼(15)

充满了荒谬的话语和苦涩的泪水《窦娥冤》的作者疯了。谁知道味道?《红楼梦》,写的是人类所有的悲欢离合。

《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伟大文学作品。殊不知,是《红楼梦》像一场梦,还是梦的人梦见了《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兴衰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创造了一个《红楼梦》和《粉红佳人》。

两条弯弯的笼烟眉毛,一双有情的眼睛,安静得像花儿一样照耀着水面,动作像风中柔弱的柳林黛玉;天生如玉贾宝玉,脸如中秋,色如春晓。她穿着五颜六色的绣花衣服,看上去像个仙女公主。一双丹凤眼,两道弯弯的柳眉,粉嫩的脸蛋带着春光不露,红唇不启先笑闻王熙凤;薛宝钗,性格优雅,外表美丽,为人随和

人物鲜明逼真。俗话说:大观园里有无尽的悲剧和欢乐,秦方亭里有无尽的诗和歌。你还记得吗?潇湘馆中的中药长久以来都是芳香的,而吴恒花园中优雅的微笑是纯净的。当我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我曾经讨厌林黛玉的尖酸刻薄。我的兄弟包和其他人会哭,即使他说几句话。然后我意识到林黛玉是那个时候推翻封建制度的勇敢的人!我以前很讨厌贾宝玉唯一喜欢的粉红色腮红,他整天不干活。后来我才知道,贾宝玉是反旧迎新的代表。不禁深深叹息,作者的才华,不得不让我喜出望外!

在《红楼梦》中,风来自乐器,但稻香村无意采集粉末。大观园里的所有场景都充满了感情。衰落之后,绝望的花朵互相依赖。读完之后,我仍然觉得我还没有读完,但我不知道人们在梦中会情不自禁地感叹作者的文学之深!看,这一幕:柳树在河岸上蜿蜒,借三根杆子种上翠绿,河岸另一边的花朵分享着一股清香。那个男人,一缕甜蜜的灵魂随风而散,悲伤的夜梦远去可以说,所有的场景都充满了情感!一首诗《葬花》哀婉动人。今天埋花的人愚蠢地笑了。他埋花的时候认识谁?只有叹息:我没有悲伤的歌,我不知道是花落了还是人死了!因为悲伤,才落泪而闭真是个梦想家!给自己:感觉和感觉,感觉不是最好的笔花;叹息一声又一声,永远叹息不完的玉名!我真不知道那个白痴是醒来做梦还是在梦里说的。

当我读完时,我知道夜越黑,我就越像梦一样醒来。


梦回红楼(16)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场红楼中的梦事,写尽人间悲欢。-----题记

红楼梦,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殊不知,是红楼中事如幽梦,还是梦中人欲梦红楼。四大府的荣辱兴衰。剧中人的多情变换,同造一场红楼粉梦!

两弯笼烟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生如灵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贾宝玉;身穿五彩绣衣,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王熙凤;品格端方,容貌美丽,待人随和的薛宝钗。

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有道是:大观园中写不尽悲欢事,沁芳亭里道不完诗词曲。当记否?潇湘馆中药香久,蘅芜苑内雅笑纯。始读红楼梦,曾经讨厌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宝哥哥和人说几句话也要哭闹,后来才明白林黛玉才是掀翻当时封建主义的勇敢者!曾经讨厌贾宝玉只爱粉色腮红,整日不务正业,后来才知道贾宝玉才是翻旧迎新的代表人。不禁深深感叹,作者的才情,不得不让我五体投地!

红楼梦中有风来仪,稻香村无敛粉意。大观园内诸景皆含情,衰败过后亡命花相依。读完后仍感意犹未尽,却不知人入梦里。不禁感叹作者文学底蕴之高!瞧,那景: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那人,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首【葬花词】道尽哀怨缠绵。“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只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因悲而起,以泪而收。好一个说梦者!自语:感而感,感不尽妙笔生花;叹复叹,叹不完玉名长存!真不知那痴人是醒来述梦,还是身在梦中言?

阅毕,方知夜色愈深,如梦初醒。于是,步出红楼。


梦回红楼(17)

《红楼梦》,被称之为古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它没有其它三大名著那种大气的故事内容以及恢宏的场面,只是描写富贵人家的兴衰荣辱,同时也藉以讽刺了当时的社会,与其它的作品相比,它所描写的是女子闺阁内的事,也许有些小家子气,但却获得了如此高的称赞,自然有它的独特之处。《红楼梦》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林黛玉、贾宝玉之间的那种朦胧的爱情,贾宝玉、林黛玉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互生爱意也是情理之中,直到黛玉死后,宝玉才追悔莫及,宝黛二人的悲剧,二人不愿把先把事挑明是一个原因,但最终原因还是封建礼教对二人的摧残,使这两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有时我在想,如果二人能够互相道明自己的心意,如果薛宝钗没有被指给宝玉,也许林黛玉就会打开自己的心结,就会好好休养,就会如疯道士与和尚所言终生不流泪,她和宝玉就会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吧!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这三人的名字撞在一起时,也许就已经暗示了这三人之间有算不清的债。人都说黛玉爱使小性子,尖酸刻薄,但也说明了黛玉有一丝率真。父母双亡,寄居于他人屋下,黛玉也只好慎言慎行,生怕有了什么小差错让人说三道四。相比之下,薛宝钗呢,人都说她深明大义、懂事理,但为什么在她落选女后,在得知宝玉生下来便有一块玉后,薛姨妈便在贾府有意无意提及自己女儿有一金饰并大说“金玉良缘”呢?宝钗在无意间听到小红的事后,为什么说出来的是黛玉而不是别人呢?我是否可以说她有一丝虚伪呢?最终“木石前盟”到底是败给了“金玉良缘”。书中的黛玉是多愁善感的,黛玉葬花便是最好的例子,《葬花词》更是充满了伤感。但黛玉自幼丧命,后来父亲也去世了,自此寄居贾府,寄人篱下为免他人说闲话,她的心思自然要比一般人要细腻,父母双亡,自己又体弱多病,她对生命的感触自然比他人更加敏感。娇艳的花朵在这明媚的春天里凋谢了,铺满了一地,引发黛玉对芳华易逝的感触,做了花冢,以表自己对芳华早逝的伤感。追根究底,林黛玉为贾宝玉流尽一世眼泪仅是因为自己还是绛珠仙草时神瑛侍者对它有灌溉之恩,以此体现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但宝玉乃是顽石化成,并非当初的神瑛,那真正的神瑛侍者又在何处呢?我想大家忽略了,文中还有一位宝玉,他与贾宝玉长相一模一样,性情也十分相似,我想他才是神瑛侍者,是“真”宝玉。可怜的绛珠仙草,为报恩流了自己一世的眼泪,但最后却是为了一个错误的人,真是造化弄人。宝黛爱情逝去不久,荣国府也接近衰败,这一切的结局早在开篇宝玉梦游仙境时提及,荣国府树倒弥孙散,几乎所有人下场都不是很好,随着宝黛爱情的逝去,宁荣两府这名门望族也逐渐陨落下来,眨眼间,红楼梦醒,过往的一切似乎烟消云散,悲欢离合也都化作一场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