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 黄鹤楼(汇总5篇)
退却了浮华
2024-05-07 06:23:15
其他
其他

描写 黄鹤楼(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想起这首诗就会想起我的家乡武汉的一处景物——黄鹤楼。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飞檐5层,葫芦形宝顶,金色琉璃瓦屋面,共高51.4米。全楼各层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白天的黄鹤楼游人如织,蓝天白云将它映照得分外清晰。

夕阳西下,黄鹤楼后红霞满天,此时,倘若你登上楼顶,眺望长江,远望龟山,心情一定十分舒畅。

夜幕降临,黄鹤楼上灯火通明、金光闪闪,仿佛是用金子彻成的一幢楼。碰到月圆之夜,月亮高高的挂在天空,像个大玉盘,黄鹤楼有它作伴,显得更加金碧辉煌。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美丽的黄鹤楼!


描写 黄鹤楼(2)

黄鹤楼,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镶嵌在美丽的江汉平原上,她令中外无数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漫步黄鹤楼,走过上书“三楚一楼”的牌坊,迎面是一对一米多高的铜铸黄鹤,鹤的全身金灿灿的,体态轻盈,一只向远处眺望,一只低头默想。

绕过铜鹤,我们便来到黄鹤楼前。黄鹤楼有五层,约50多米高。每层楼的檐角上都挂着风铃,每当夜幕降临,晚风徐徐吹来时,风铃清脆的叮当毕声,使黄鹤楼显得更加古老庄严,整个黄鹤楼顶全是油亮的黄琉璃瓦,在阳光下金光耀眼。

第一层楼周围用汉白玉栏杆围绕,上刻花虫鸟兽,栩栩如生。楼内,中央藻井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四周还有姿态各异的白鹤雕塑。金锁窗、朱漆门,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周围有几根很大的红柱,正面墙上有一幅高九米、宽六米的陶瓷巨型壁画,画上一位鹤发童颜的仙人,银须飘飘,乘着白鹤,横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意。白鹤在黄鹤楼旁盘旋。少女们挥动长袖载歌载舞,青年们举杯相祝,老人们翘首长天,举着果品,似乎在表达对仙人无限感激之情,又像是希望他早回黄鹤楼,重登黄鹤楼。看着这些作品,令人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

沿着迁回的楼梯看完二楼历代丹青妙手的作品之后,到了三楼。绕过影壁,就看到了两幅仿汉壁画,粗看仿佛是一幅直线条的壁画,右边是吴王在黄鹤楼大宴群臣的情景;大臣们向吴王举杯庆贺,像是在歌颂吴王的功绩,又像是在赞美黄鹤楼的壮观,吴王举杯含笑倾听着。一旁侍女们翩翩起舞。楼外战旗飘飘,侍卫们来回踱步,战马奔驰……再看左边一幅画,已完全不是刚才那华丽的场面了,是劳动人民修建黄鹤楼的情景:烈日当头,一群百姓正在忙碌。有的在拖木头,有的在刻木雕,有的在刷彩漆。一个拖木头的老公公敞着怀,枯瘦如柴,腰弯得像张弓,旁边的监工用鞭子使劲抽打着他……

登上五楼,凭窗远望,秀美的东湖宛如一块无瑕的碧玉嵌在江汉平原上。晴川历历,芳草萎萎,真是一幅难用笔墨描绘的图画。


描写 黄鹤楼(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著名的黄鹤楼。黄鹤楼周边树荫成林,风景如画,旁边就是那奔流不息的长江,正如李白笔下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更凸显了黄鹤楼的雄伟、壮观!

我们一买好票,便迫不及待地乘上游览车,向黄鹤楼驶去。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看着路上的一草一木,仿佛它们也想上车去看看黄鹤楼的真面目。

来到黄鹤楼跟前,我抬头仰望,黄鹤楼与天峰塔相似,也是有好几层组成的。来到黄鹤楼的第一层有一张很高大的挂画,画中许多人望着一个骑仙鹤的老人,栩栩如生,虽然我不知道这幅图的确切含义,但却让我也有了许多幻想;紧接着来到二楼,沿着围栏边往下望,近处的美景仿佛一幅山水画瞬间展现在我的眼前,煞是令人陶醉;缓缓来到三楼,四处转了一圈,发现三楼主要以小店为主,店里陈列着有关黄鹤楼的纪念品,玲琅满目;走上四楼,终于登上了五楼,五楼就是黄鹤楼的最顶层了,从这里往下望,黄鹤楼下的绿树红花和长江相互辉映,犹如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黄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今天身临其境,果然名副其实,难怪有那么多的伟大诗人运用大量的诗句来赞美黄鹤楼,令人浮想联翩!


描写 黄鹤楼(4)

黄鹤楼位于长江大桥边的蛇山上。黄鹤楼共有五层,一共有40个棱角。这不论是飞檐流阁、和雕梁画栋,还有竖在门前的石狮子,都气派十足,巧夺天工,无比壮观。

看到黄鹤楼外景。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荷花坛,坛中央有两只仙鹤停留在荷花坛戏水。荷花这是正是开的娇艳的时候,有枇杷黄、玫瑰红、雪花白……各种各样的颜色应有尽有。但站在坛里的仙鹤就不大好看了,因为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都掉了原本的光泽。

观看黄鹤楼,门前顿时映入眼帘的是“气吞云梦”四个镶嵌在牌坊的镀金大字,这种气势和气魄犹如给你磅礴的感觉。进到里面,一幅用瓷砖拼成的仙鹤图,仙鹤飞翔在云雾迷茫的黄鹤楼间,显得有几分神秘。古人崔颢也在这里题诗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游赏黄鹤楼,展现在眼前的是黄鹤楼全景。能看得到巨大无比的铜钟,听说这有10吨多重,高两米半。古色古香的铜钟上雕刻着一些图画、古汉字。在这还能看到滚滚的长江,和雄伟的长江大桥。和俗话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描述了长江的本色。

走过黄鹤楼历史。古时候,传说黄鹤楼来过一位老人,黄鹤楼里的主人非常热情的款待了老人。一天老人即将远行,为了感谢黄鹤楼的主人,老人提笔画下了一只黄鹤,只要主人需要黄鹤起舞表演时,黄鹤就会从画中出来引颈高鸣,偏偏起舞。从此这只黄鹤文明远外,许多人慕名而来观赏……有一天老人回来了,笑着问道:“请问施主用这只黄鹤赚回酒钱没有?”主人回答道:“赚回了!”这时老人一挥手只感觉到一阵大风吹来,老人便坐着仙鹤远处。主人为了纪念这位老人和这只仙鹤。从此在这便盖了一栋举世闻名的“黄鹤楼。”

看到黄鹤楼外景、观看黄鹤楼、游赏黄鹤楼、走过黄鹤楼文化,“黄鹤楼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结晶,”更是智慧的结晶,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


描写 黄鹤楼(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曾无数次将我的思绪引到武汉的黄鹤楼。今年暑假,我终于有幸来到了武汉,实地参观了李白诗中的令我魂牵梦绕的黄鹤楼。

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渺。中央主楼两层,全体层顶错落,翼角嶙峋,气势磅礴。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奇多彩。尤其是楼阁下的花坛上,一只高大、雄壮、体态丰盈、昂首挺立的黄鹤站立于龟背蛇身之上。整个雕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随着人潮,我们来到了一楼大厅,大厅中央的一幅黄鹤壁画,霎时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导游的声音缓缓响起:“厅中这幅高9米、宽6米的大型彩瓷镶嵌壁画叫《白云黄鹤图》,以白云、江水、仙鹤表现浪漫意境,它还有着深层的含义。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了为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画上画了一只鹤,告知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满盈,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发家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这便是黄鹤楼的.由来,同时这壁画展现的也是仙人驾鹤西去的画面。黄鹤楼的名声也主要得之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人们潘然醒悟,随着导游的步伐依次上楼。通过导游的介绍我了解到,第一层的主题时神话;第二层主题是历史,厅中展示着唐、宋、元、明、清及现代黄鹤楼的仿制模型;第三层主题是人文,唐宋时期13位文化名人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其诗词分列左右;第四层主题是传统,各种仿古雕花隔扇和红木屏风把整个大厅布置的古色古香;第五层主题是永存,长江源流、三峡风光、庐山奇景等等,一幅幅镶嵌的风景都用它们的磅礴和持久诠释着一个主题,那就是永恒。

抬首远望蓝天,那仙翁似正乘着黄鹤飘飘而来,我也多想上去同他们一起到天宫作乐。忽而,一阵长远的鸣笛将我从梦境中惊醒,乘风破浪的航船正向着码头呼号,风驰电掣的列车正从大江之上驶过。低头俯瞰,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汉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氛、神韵。

这是我初见黄鹤楼,却已然成为我心头的一颗“朱砂痣”,难以舍去。明年的三月我再来这里,看能不能碰上乘鹤的仙翁,约上李白,一起醉卧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