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奶奶(精品20篇)
蝴蝶飞飞
2023-12-25 05:25:54
小学
写人

想起奶奶(1)

重阳节到了,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在我12岁的时候离开的人世,每年到她生日那天我都会到她的坟前祭奠。奶奶很爱我和我的两个姐姐,我们也爱我们的奶奶,可是奶奶过世了。

奶奶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最好的老人,爱听戏,爱给我们讲故事。

不知道奶奶在天堂过的好吗,她一定很幸福的,没有疾病,没有痛苦,奶奶操劳一辈子也没怎么过傻瓜好日子,在好日子来到的时候却突然的离开了我们。奶奶过世多年,她的照片我一直在我的相册里保存着。

我喜欢奶奶笑,喜欢抱着奶奶的胳膊睡觉。奶奶的脚是旧社会时候裹的小脚,直到离开也没有恢复过来。

奶奶她在天堂笑了。


想起奶奶(2)

我的奶奶是一为助人为乐又很幽默的人,她满头银发,眼睛看起来大大的,你别看她老,可是个火眼金睛,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整天唠叨个不停。

记得有一次,我和奶奶上街时,看见了一位中年人站在人群中,东看看,西望望,突然,他走到了一位正在买菜的妇女身边,用夹子夹那位妇女的皮包,机灵的奶奶一看“小偷”,情不自禁喊了出来 旁人一看连忙抓住了小偷,那位妇女连忙来谢奶奶,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还有一次,我和奶奶在家中看电视,电视上正在放一位妇女在买菜,小偷把那位妇女的钱给偷了,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抓了那小偷,奶奶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小偷被抓了,听到这声音,奶奶连忙笑起来“玥玥,你看那不是我吗,我们在菜市场把那小偷给抓了”,我听得前俯后仰的大笑,奶奶看见我笑得那么开心,不知不觉也笑了起来,整间房屋充满了我和奶奶的笑声,以后奶奶一出门就要和街坊邻居说她抓小偷的事邻居们听了都夸她,奶奶整天乐呵呵的。有一回,邻居家的电表突然坏了,爱帮助人的奶奶一听,来不及吃饭,马上跑到了邻居家,要帮邻居修电表,你们看她那么老了,还要爬上高高的楼梯帮人修电表,哎,没办法奶奶就是这一个人,助人为乐她开心,像吃了蜜似的,比帮助自己还高兴。

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时间流逝,我渐渐长大了,而奶奶已经去逝五年了,但她助人为乐懂得精神永远留在我记忆的脑海中,每当想起奶奶,我总会留下几滴冰冷的眼泪。


想起奶奶(3)

每到晚上,奶奶便会过来陪我,给我讲故事。每一次我都很期待,因为我喜欢奶奶讲故事的样子。

奶奶是一个非常喜欢怀旧的人,而且和别人大不一样的是她从不照着书读。奶奶书读的不多,但她记性很好,说话很有道理,每一次都可以把事说的明明白白,从不含糊。

每当讲起故事,她就眉头微皱,双手放在腿上,以那种温柔、和谐的语调,细细诉说原来的一些大事或者爸爸、姑姑和她的成长史。每一次,我都像着了魔似的听着,双眼一直盯着她。当奶奶讲到伤心的地方时,就把身体侧到一边轻声抽泣,我也跟着伤心;当她讲到开心的地方时,就好像遇到了什么高兴事,像小孩一样“咯咯”笑起来,我的心情也马上好了起来。

有时候,奶奶会出去旅游,每次奶奶出远门,晚上便会给我打电话或视频,和我一起分享她的旅游趣事。讲到有趣的地方时,我们便会一起哈哈大笑。一直聊到妈妈来叫我睡觉,这才和奶奶依依不舍的道别。

奶奶不光爱讲故事,还很爱听故事,爸爸给奶奶买了一个新手机,她便赶紧下了一个叫“喜马拉雅”的APP,听了好多好听的故事,有时还和我一起听。

现在,每当想起奶奶讲故事的样子,我便迷恋万分,想起奶奶那感情丰富的语句,我也很陶醉。希望奶奶可以一直这么给我讲下去。


想起奶奶(4)

那年,我三岁,奶奶五十岁。奶奶最喜欢干的事便是唱秦腔,每天下午,奶奶便拿着小凳子急匆匆地赶到墙角下听秦腔。

奶奶和许多人一起建了一个“自乐班”,每次去都要拿着一个精致的小本子,本子里的内容不是别的,正是唱戏的戏文,上面有奶奶秀气的小字。虽然奶奶脸上布满了皱纹,可她还是爱演秦腔中的小旦。奶奶用婉转动听的声音唱曲子,完全没有一丝苍老的表现。

奶奶的自乐班,每个人都精通戏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天都很热闹。每次该奶奶的时候,她都是一甩水袖,踩着小碎步,翘着兰花指上场。她的头发上插着珠珠串串,脸上涂着胭脂水粉,涂着红唇。奶奶唱的字字句句都像春水一样,把台下所有观众的心都收走了。有的小孩骑在墙头上观看,有的懒汉站在土堆上观看,台下有时还会响起阵阵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这几年,我在渭南学习,和奶奶联系的时间也少了。但是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和奶奶通电话。电话里,奶奶会说:“我身体很好,每天还要和我的那几个姐妹唱戏呢!”我听了便哈哈大笑,奶奶那边也跟着笑起来。

奶奶进城了,可她却并不怎么高兴,因为城里没有唱戏的地方。不过,奶奶很快便找到宝贝——收音机。她每天都抱着收音机接听信号,有时还把收音机放在耳朵旁听。

有一天,奶奶兴冲冲地对我说:“你猜猜我找到了什么?"还没等我回答,便接着说,“我在公园找到了自乐班,今天还给她们露了一声,她们说我唱得好,让我明天继续去呢!”奶奶说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每当我想起奶奶唱秦腔的样子,我的眼睛便出现了奶奶戴着珠珠串串,踩着小碎步,翘着兰花指神情投入的样子。那是一个老人最迷人、最自信的样子。


想起奶奶(5)

抱着被子我又想起奶奶。

听大人们说我小时候奶奶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抓着奶奶的衣角寸步不离。奶奶也是到哪里都带着我,从没让我离开过。每次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是奶奶替我出头。

因为没有人喜欢我,我就拼命的学习,于是每次考试我从没下过前三名,因为奶奶说,你不漂亮又不聪明,人又性子倔,你不好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婆家也是要受气的。于是我就拼命的学习。后来考上乡里的最好的初中,要住校,每星期回家,奶奶都为我擀一大摞饼,每个饼都擀得薄薄的,叠好给我装在兜里,这就是我一个星期的干粮。初中三年我不记得奶奶为我擀了多少个饼,但我到现在仍记得奶奶在昏暗的灯光下为我擀饼的身影。记得每周末回家奶奶总是在胡同口的一个废旧的石碾上等着我。也记得奶奶生病时我担惊受怕的心情,我害怕失去奶奶,因为失去她我就失去了整个世界。

很可惜,奶奶在我考上高中的那年因病去世,临死还记挂着我,抓着我的手。我知道她是放心不下我。她在担心我以后怎样生活 。奶奶去世后,我更加发狠的学习,终于考上大学,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我终于可以告慰奶奶的在天之灵,丑小鸭终于可以快乐的过自己的生活。


想起奶奶(6)

重阳节到了,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在我12岁的时候离开的人世,每年到她生日那天我都会到她的坟前祭奠。奶奶很爱我和我的两个姐姐,我们也爱我们的奶奶,可是奶奶过世了。奶奶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最好的老人,爱听戏,爱给我们讲故事。

不知道奶奶在天堂过的好吗,她一定很幸福的,没有疾病,没有痛苦,奶奶操劳一辈子也没怎么过傻瓜好日子,在好日子来到的时候却突然的离开了我们。奶奶过世多年,她的照片我一直在我的相册里保存着。我喜欢奶奶笑,喜欢抱着奶奶的胳膊睡觉。奶奶的脚是旧社会时候裹的小脚,直到离开也没有恢复过来。奶奶她在天堂笑了。


想起奶奶(7)

偷得浮生半日闲。翻开日记本,纸张已微微泛黄。看着曾经稚嫩的字体,一片梧桐叶书签掉了出来。阳光透来,斑斑驳驳的光点下,那手掌一样的书签宛如一件古董。轻轻地把它放在我的掌心里,凝视着,回忆渗入“手掌”的纹理……
奶奶家门前有一棵非常繁茂的梧桐树。小时候,梧桐花开,奶奶总是抱着我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淡淡的花香中,透着奶奶择茴香的味道。我喜欢梧桐花,总觉得它和奶奶有几分像。梧桐花不艳,颜色很淡,香味也淡,但它有自己独特之处。白的,紫的,都很不起眼。但那花香随了风,飘到跟前,便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有着可以渲染万物的力量。我总是深深呼吸一口,然后窝在奶奶怀里,“奶奶,您好香呀!”奶奶便停下手中的活儿,粗厚的手掌轻轻抚着我的脑袋,“傻孩子,是梧桐花又开啦!”
秋风乍起,梧桐树渐渐长大。临别的几天,奶奶则会拉着我到梧桐树下捡树叶,然后做成书签。为了不让叶子在风干的时候开裂。奶奶总是把手在凉水里泡上一段时间,然后把叶子粘在手心里。我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我来牵大手!”奶奶攥着我的小手笑眯眯的。奶奶的手凉凉的,红红的,手上的青筋突起来,像梧桐叶上的叶脉一样,我心疼坏了,对奶奶说:“奶奶,咱们不要做书签了,您的手会冻伤的。”但她总是摇摇头,微微地笑着说,那是我对这个童年小院最好的回忆了。
寒风不住,凛冽的风吹得我泪滴盈眶,梧桐树的叶子也凋零了很多。我没有收到奶奶寄过来的书签,而那年冬天,奶奶静静的,安详地睡着。从此再也没有人陪我闻花香,陪我做书签了……握着那梧桐叶书签,坐在冰凉的石凳上,泪水止不住的流下,心里空荡荡的,哀伤都填不满,泪水止不住的流下。
风雪载途的冬季,梧桐的树枝颤动着向我挥别,而我却再也见不到那宽厚的手掌了……我盯着小院的大门,仿佛有一个身影走出来,对我说:“乖孙女,快进来,奶奶给你做了好吃的。”我虽然知道这一切不会再有了,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跑了过去。
奶奶,梧桐树又过了一个轮回了,花儿也开了,天上也开花了吗?让它们把我的思念说给您听吧,“奶奶,我想您了……”

想起奶奶(8)

聚散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红,知于谁同?时间谈去的只会是彼此的改变,却谈不去那份难忘的真情!我又想起了卖豆腐花的老奶奶。

但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没有听到推车吱嘎的声音了,当我打开书包时,那熟悉的脚步声和推车声在我的耳边盘绕,我欣喜万分,拿起碗,带好钱,一个劲的往楼下冲,当我说要买豆腐花是,老奶奶说:”对不起呀小朋友,豆腐花卖完了,没有了。“

我听到这话时,心里十分失落,当我准备掉头而走时,老奶奶叫住了我,”小朋友,我家里还有剩余的豆腐花财务回去给你拿过来,你在这等等我。“

”没关系的,不用了,没事。“老奶奶便拿起了我的碗,走了,我在风雪陌陌的等着······突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眼前,是那位老奶奶,她走在积雪深厚的地方不容易绊倒,吧豆腐花紧紧放在怀中,怕一不小心把他给倒了,当她把豆腐花给我时,我才反应过来。

她对我说:”每天和一碗豆腐花对身体又好又有帮助!“那位老奶奶推着车又消失在茫茫大雪中,那时后再也没看见那位卖豆腐花的老奶奶了,我开心的笑了笑。

每当楼下道路上传来吱嘎吱嘎的声音时我又想起了卖豆腐花的老奶奶,心中就有感觉格外温暖!

湖南邵阳大祥区大祥区向阳小学六年级:向阳小学136班黄宇轩


想起奶奶(9)

两年来,我经常凝神注视着奶奶的遗像,心中总是涌动着难忍的悲伤。奶奶那不再变化的笑容,总让我想起我那温馨而又充满趣味的童年生活。

轻轻地抚摩着奶奶常坐的藤椅,我的耳边又响起了那熟悉的声音:“鼠、牛、虎、兔……”就是在这里,奶奶教会了我十二生肖。当了一辈子纺织女工、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奶奶,提着笔,费力地写着,嘴里喃喃地念着,我懵懵懂懂地看着、听着。至今还记得奶奶那一双皮肤皱皱的、青筋突起的手,她握着笔,一笔一画吃力地写着:“龙、蛇、马……”写到“羊”时,她会忽然停住,自言自语道:“羊和猴哪个在前?”才六岁的我,很认真地摇了摇头。奶奶望着无奈的我,忽然兴奋起来:“你大表哥属羊,你小表哥属猴,对对对,羊在前!”听了这话,我高兴地拍起了小手,从此,十二生肖便刻进了我的脑海中,而且是那么自然,毫不牵强。

我拿起那个小板凳,回味着当初依偎在奶奶身旁的情景:我坐在小板凳上,靠在奶奶的膝头听故事。奶奶爱听评弹,爱给我讲传统的评弹故事,尤其是讲到《啼笑姻缘》,讲到大军阀为讨女子的欢心,想尽办法输掉麻将的滑稽场面时,我会似懂非懂地笑得前仰后合。如今,每当晚饭过后,我就会注视着奶奶曾坐过的那个藤椅。这时,我仿佛又看见奶奶手捧着大大的半导体收音机,两眼微闭,专注于她钟爱的评弹节目。“噔,噔咯力咯噔……”熟悉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祥和的气氛在房间里弥漫,现在,奶奶虽然已经走了两年了,这个画面却早已定格在我的脑海中。现在,我也常收听收音机里的评弹节目,随着那熟悉的旋律,我又找到了那份难舍的亲情。

我的奶奶是那样普通,她用普通而平凡的方式关爱着自己的儿孙,启蒙着自己的儿孙。直到今天,我才渐渐地体味到其中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原来,普通并不仅仅是普通!


想起奶奶(10)

一缕缕灰色的发丝,一道道浅浅的皱纹,一丝丝淡淡的愁容,铸就了奶奶慈爱而朴实的模样。想起了奶奶,泪光点点,沧桑在目,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思念之情油然而升。

想起奶奶,那饭菜的香味便开始绕鼻不息。记得小时候,父母都出门打工了,照顾我的重担便落在奶奶的肩上。每次放假回家,享不尽的美味滚滚而来,幸福而又自豪的感觉更是浸满心头。这时我在桌前陶醉着,奶奶却在灶前忙碌着……偶尔我也走进厨房,靠在门上,看见一缕缕油烟不断地从锅里飘出,熏过奶奶蜡黄的脸,再漫过奶奶灰白色的发丝,最后,弥漫在空气中。每当这时,奶奶总是眯着眼睛转过头,对我说:“娃儿,快出去,别呛着了。”现在想起,心中涌现起无限的愧疚。

想起奶奶,那片片肥沃的庄稼地又映入了眼帘。记得父母走时,叮嘱奶奶不要累着了,不要种太多地,可奶奶偏偏“不听”说庄稼人不种地干什么?于是,奶奶每天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烈日下,茂盛的高粱像一片汪洋,淹没了奶奶瘦小的身躯,一片片宽大的高粱叶割着奶奶的肩背,一道道红红的痕迹便记录下了奶奶的辛酸。我望着奶奶的身影感到心痛,却又望日止步。阴雨天,想帮奶奶,她却不让,说高粱林里太闷热,蚊子多,我会受不了的,我无语。高粱地固然大,天气固然热,蚊子固然多,但奶奶还是走遍了每一个角落,并为一颗高粱锄了草添了肥。秋天,庄稼熟了,村里人都说奶奶能干,奶奶望着沉甸甸的高粱穗,笑了,一年的辛酸与劳累全然消失了。可我望着奶奶额上深深浅浅的痕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想起奶奶,那团圆的情景又浮现眼前。记得那时,父母常年在外,我和妹妹上学,家里只剩下奶奶孤零零的一个人,于是全家团聚便是奶奶最大的心愿。这时奶奶是最快乐的,她总是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让我们尽情享受……

想起奶奶,那痛心的一幕又跳出心头。记得那天奶奶含着泪离开了家,又重新进了新家,虽然我不舍,但为了奶奶的幸福,我还是放开了手……

暑假时,我遇到了奶奶,依然是那么慈爱,但头上的白发仿佛更多了,额上的皱纹仿佛更深了。

奶奶,你可知道孙女在想你吗?你也在想孙女吗?朦胧中又仿佛看到奶奶那布满愁容的脸,一滴泪悄然而落。

奶奶,孙女真的好想你!想起奶奶,心欢、心酸,一涌而起……


想起奶奶(11)

有一次,我怎在看书,看着看着,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奶奶的爱’这篇文章深深的感动了我。由不得想起我的奶奶。

那天,下着鹅毛大雪,雪纷纷扬扬地落到地上,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放学了,奶奶和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天气很冷,我穿得又薄,所以被冻得直打哆嗦。奶奶见我那副痛苦的样子,就马上把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了下来,说:“是不是很冷啊?来,把外套穿上,这样就不冷了。”顿时,我的鼻子一酸,流下了两行感动的泪水。

奶奶是一把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奶奶是豆荚,我们就是豆荚中的豆子……

奶奶的爱,多如繁星,数也数不清。我永远爱我的奶奶。


想起奶奶(12)

重阳节到了,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在我12岁的时候离开的人世,每年到她生日那天我都会到她的坟前祭奠。奶奶很爱我和我的两个姐姐,我们也爱我们的奶奶,可是奶奶过世了。
奶奶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最好的老人,爱听戏,爱给我们讲故事。

不知道奶奶在天堂过的好吗,她一定很幸福的,没有疾病,没有痛苦,奶奶操劳一辈子也没怎么过傻瓜好日子,在好日子来到的时候却突然的离开了我们。奶奶过世多年,她的照片我一直在我的相册里保存着。
我喜欢奶奶笑,喜欢抱着奶奶的胳膊睡觉。奶奶的脚是旧社会时候裹的小脚,直到离开也没有恢复过来。
奶奶她在天堂笑了。


想起奶奶(13)

偷得浮生半日闲。翻开日记本,纸张已微微泛黄。看着曾经稚嫩的字体,一片梧桐叶书签掉了出来。阳光透来,斑斑驳驳的光点下,那手掌一样的书签宛如一件古董。轻轻地把它放在我的掌心里,凝视着,回忆渗入“手掌”的纹理……

奶奶家门前有一棵非常繁茂的梧桐树。小时候,梧桐花开,奶奶总是抱着我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淡淡的花香中,透着奶奶择茴香的味道。我喜欢梧桐花,总觉得它和奶奶有几分像。梧桐花不艳,颜色很淡,香味也淡,但它有自己独特之处。白的,紫的,都很不起眼。但那花香随了风,飘到跟前,便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有着可以渲染万物的力量。我总是深深呼吸一口,然后窝在奶奶怀里,“奶奶,您好香呀!”奶奶便停下手中的活儿,粗厚的手掌轻轻抚着我的脑袋,“傻孩子,是梧桐花又开啦!”

秋风乍起,梧桐树渐渐长大。临别的几天,奶奶则会拉着我到梧桐树下捡树叶,然后做成书签。为了不让叶子在风干的时候开裂。奶奶总是把手在凉水里泡上一段时间,然后把叶子粘在手心里。我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我来牵大手!”奶奶攥着我的小手笑眯眯的。奶奶的手凉凉的,红红的,手上的青筋突起来,像梧桐叶上的叶脉一样,我心疼坏了,对奶奶说:“奶奶,咱们不要做书签了,您的手会冻伤的。”但她总是摇摇头,微微地笑着说,那是我对这个童年小院最好的回忆了。

寒风不住,凛冽的风吹得我泪滴盈眶,梧桐树的叶子也凋零了很多。我没有收到奶奶寄过来的书签,而那年冬天,奶奶静静的,安详地睡着。从此再也没有人陪我闻花香,陪我做书签了……握着那梧桐叶书签,坐在冰凉的石凳上,泪水止不住的流下,心里空荡荡的,哀伤都填不满,泪水止不住的流下。

风雪载途的冬季,梧桐的树枝颤动着向我挥别,而我却再也见不到那宽厚的手掌了……我盯着小院的大门,仿佛有一个身影走出来,对我说:“乖孙女,快进来,奶奶给你做了好吃的。”我虽然知道这一切不会再有了,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跑了过去。

奶奶,梧桐树又过了一个轮回了,花儿也开了,天上也开花了吗?让它们把我的思念说给您听吧,“奶奶,我想您了……”


想起奶奶(14)

聚散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红,知于谁同?时间谈去的只会是彼此的改变,却谈不去那份难忘的真情!我又想起了卖豆腐花的老奶奶。

但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没有听到推车吱嘎的声音了,当我打开书包时,那熟悉的脚步声和推车声在我的耳边盘绕,我欣喜万分,拿起碗,带好钱,一个劲的往楼下冲,当我说要买豆腐花是,老奶奶说:”对不起呀小朋友,豆腐花卖完了,没有了。“

我听到这话时,心里十分失落,当我准备掉头而走时,老奶奶叫住了我,”小朋友,我家里还有剩余的豆腐花财务回去给你拿过来,你在这等等我。“

”没关系的,不用了,没事。“老奶奶便拿起了我的碗,走了,我在风雪陌陌的等着······突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眼前,是那位老奶奶,她走在积雪深厚的地方不容易绊倒,吧豆腐花紧紧放在怀中,怕一不小心把他给倒了,当她把豆腐花给我时,我才反应过来。

她对我说:”每天和一碗豆腐花对身体又好又有帮助!“那位老奶奶推着车又消失在茫茫大雪中,那时后再也没看见那位卖豆腐花的老奶奶了,我开心的笑了笑。

每当楼下道路上传来吱嘎吱嘎的声音时我又想起了卖豆腐花的老奶奶,心中就有感觉格外温暖!


想起奶奶(15)

回忆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给我们勇力,给我们光明。

——题记

时近盛夏的一个夜里,很热,一家人在阳台乘凉。屋里的灯光和着夜色伫留在奶奶的脸颊,紧偎奶奶而坐的我蓦然觉得,像这样在奶奶羽翼下,已有好多年。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在这里……”奶奶坐在床上,手摇着蒲扇,用最温和的声音哼唱着哄我入睡。当我调皮地睁大眼睛的时候,奶奶就靠近我的耳畔“嘘!再不睡觉,夜猫子就把你抓走!”我倾着头问奶奶:“夜猫子是啥呀?”奶奶笑着说:“夜猫子就是偷小孩的小猫!”我立刻乖乖闭上眼睛,在假寐中入睡。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奶奶教我背诗的场景历历在目。是啊!这么长的诗一度成为七八岁的我在别人面前炫耀的资本。在别人的掌声与笑声中我骄傲地看着奶奶,而奶奶更是用那慈爱的满含笑意的目光温和地望着小小的我……

奶奶会把柳条围成花环,还会采几朵栀子花别在我头上,也会在自己的白手帕里变出几袋零食。那时,我会高兴的飞起来。在奶奶身边生活总是多姿多彩,即使摔倒了,也会在奶奶的注视中,含泪笑着……

年华似水,匆匆流过。多少过往,涌上心头。

“雁羽,傻啦?走,睡觉了!”奶奶低下头,拍拍我。那张脸,笑靥如花,也如风干的橘子……

时光啊时光,你慢些走吧!不要再让奶奶变老了,我愿用我的一切,换取她的岁月长留……


想起奶奶(16)

我六岁时,奶奶已经六十多岁了。她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许多。放学回家,我经常看见奶奶搬个小凳,认真地坐在院子里洗衣服。

奶奶往一个大洗盆里倒些水,再把洗衣粉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把它们搬到院子里,又急忙回去拿搓衣板。一切备齐后,她又拎着一些脏衣服,像孩子似的蹦蹦跳跳地从家里出来,将衣服一下扔到大洗衣盆里,撒上洗衣粉,把搓衣板放在盆中,调整好位置,就开始一丝不苟的洗起衣服来。当时因为我年纪小,不但不帮忙,还在一边自顾自地玩耍,边玩还边喊:“奶奶加油,奶奶加油!”

只见奶奶皱起眉头,吃力地搓起衣服来。太阳把她的脸照的通红,就像只勤劳的大公鸡。不一会儿,盆里起了的许多泡沫,把下面的衣服都覆盖得不见了。她将洗好了的衣服再用清水一冲,扭干,晾在我家院子的晾衣架上。奶奶洗了一件又一件,她的手上先是起了泡,那密密麻麻的泡光看着就让人感到不舒服,后来泡破了,流了血,她却不以为然的摆摆手说:“没事没事,涂几天药就好了!”

奶奶不会溺爱我,她教育我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于是在我七岁时,奶奶就教会了我洗衣服。记得那天奶奶教我洗衣服时,刚开始我搓不出泡泡,她就温柔地看着我,耐心地手把手教,我吃力的搓了几下,泡沫竟从衣服中钻了出来,可是用清水怎么也冲不干净,奶奶告诉我,冲的时候一定要一边揉一边冲,这样才能干净。

想起奶奶洗衣服的样子,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我忘不了奶奶的耐心教导,感谢奶奶为整个家付出的一切!


想起奶奶(17)

想起奶奶讲故事的样子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糊口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想起奶奶讲故事的样子作文,欢迎阅读与珍藏。

每到晚上,奶奶便会过来陪我,给我讲故事。每一次我都很期待,由于我喜欢奶奶讲故事的样子。

奶奶是一个非常喜欢怀旧的人,而且和别人大不一样的是她从不照着书读。奶奶书读的不多,但她记性很好,说话很有道理,每一次都可以把事说的明明白白,从不含糊。

每当讲起故事,她就眉头微皱,双手放在腿上,以那种温柔、和谐的语调,细细诉说原来的一些大事或者爸爸、姑姑和她的成长史。每一次,我都像着了魔似的`听着,双眼一直盯着她。当奶奶讲到伤心的地方时,就把身体侧到一边轻声抽泣,我也随着伤心;当她讲到开心的地方时,就似乎碰到了什么兴奋事,像小孩一样“咯咯”笑起来,我的心情也马上好了起来。

有时候,奶奶会出去旅游,每次奶奶出远门,晚上便会给我打电话或视频,和我一起分享她的旅游趣事。讲到有趣的地方时,我们便会一起哈哈大笑。一直聊到妈妈来叫我睡觉,这才和奶奶依依不舍的作别。

奶奶不光爱讲故事,还很爱听故事,爸爸给奶奶买了一个新手机,她便赶快下了一个叫“喜马拉雅”的APP,听了好多好听的故事,有时还和我一起听。

现在,每当想起奶奶讲故事的样子,我便迷恋万分,想起奶奶那感情丰硕的语句,我也很陶醉。但愿奶奶可以一直这么给我讲下去。


想起奶奶(18)

想起奶奶小学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糊口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流动。你写作文时老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顿的想起奶奶小学作文,供大家参考鉴戒,但愿可以匡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奶奶是那样普通,她用普通而平凡的方式关爱着自己的儿孙,启蒙着自己的儿孙。直到今天,我才徐徐地体味到其中丰硕而深邃的内涵,原来,普通并不仅仅是普通!

两年来,我常常凝神凝视着奶奶的遗像,心中老是涌动着难忍的悲伤。奶奶那不再变化的笑脸,总让我想起我那温馨而又布满趣味的童年糊口。

轻轻地抚摸着奶奶常坐的藤椅,我的耳边又响起了那认识的声音:“鼠、牛、虎、兔……”就是在这里,奶奶教会了我十二生肖。当了一辈子纺织女工、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奶奶,提着笔,费力地写着,嘴里喃喃地念着,我懵懵懂懂地看着、听着。至今还记得奶奶那一双皮肤皱皱的、青筋突起的`手,她握着笔,一笔一画吃力地写着:“龙、蛇、马……”写到“羊”时,她会突然愣住,自言自语道:“羊和猴哪个在前?”才六岁的我,很当真地摇了摇头。奶奶望着无奈的我,突然高兴起来:“你大表哥属羊,你小表哥属猴,对对对,羊在前!”听了这话,我兴奋地拍起了小手,从此,十二生肖便刻进了我的脑海中,而且是那么天然,绝不牵强。

我拿起那个小板凳,回味着当初依偎在奶奶身旁的情景:我坐在小板凳上,靠在奶奶的膝头听故事。奶奶爱听评弹,爱给我讲传统的评弹故事,尤其是讲到《啼笑姻缘》,讲到雄师阀为讨女子的欢心,想尽办法输掉麻将的滑稽场面时,我会似懂非懂地笑得前仰后合。如今,每当晚饭过后,我就会凝视着奶奶曾坐过的那个藤椅。这时,我仿佛又看见奶奶手捧着大大的半导体收音机,两眼微闭,专注于她钟爱的评弹节目。“噔,噔咯力咯噔……”认识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祥和的气氛在房间里弥漫,现在,奶奶固然已经走了两年了,这个画面却早已定格在我的脑海中。现在,我也常收听收音机里的评弹节目,跟着那认识的旋律,我又找到了那份难舍的亲情。

我的奶奶是那样普通,她用普通而平凡的方式关爱着自己的儿孙,启蒙着自己的儿孙。直到今天,我才徐徐地体味到其中丰硕而深邃的内涵,原来,普通并不仅仅是普通!


想起奶奶(19)

我的奶奶是那样普通,她用普通而平凡的方式关爱着自己的儿孙,启蒙着自己的儿孙。直到今天,我才渐渐地体味到其中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原来,普通并不仅仅是普通!

两年来,我经常凝神注视着奶奶的遗像,心中总是涌动着难忍的悲伤。奶奶那不再变化的笑容,总让我想起我那温馨而又充满趣味的童年生活。

轻轻地抚摩着奶奶常坐的藤椅,我的耳边又响起了那熟悉的声音:“鼠、牛、虎、兔……”就是在这里,奶奶教会了我十二生肖。当了一辈子纺织女工、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奶奶,提着笔,费力地写着,嘴里喃喃地念着,我懵懵懂懂地看着、听着。至今还记得奶奶那一双皮肤皱皱的、青筋突起的手,她握着笔,一笔一画吃力地写着:“龙、蛇、马……”写到“羊”时,她会忽然停住,自言自语道:“羊和猴哪个在前?”才六岁的我,很认真地摇了摇头。奶奶望着无奈的我,忽然兴奋起来:“你大表哥属羊,你小表哥属猴,对对对,羊在前!”听了这话,我高兴地拍起了小手,从此,十二生肖便刻进了我的脑海中,而且是那么自然,毫不牵强。

我拿起那个小板凳,回味着当初依偎在奶奶身旁的情景:我坐在小板凳上,靠在奶奶的'膝头听故事。奶奶爱听评弹,爱给我讲传统的评弹故事,尤其是讲到《啼笑姻缘》,讲到大军阀为讨女子的欢心,想尽办法输掉麻将的滑稽场面时,我会似懂非懂地笑得前仰后合。如今,每当晚饭过后,我就会注视着奶奶曾坐过的那个藤椅。这时,我仿佛又看见奶奶手捧着大大的半导体收音机,两眼微闭,专注于她钟爱的评弹节目。“噔,噔咯力咯噔……”熟悉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祥和的气氛在房间里弥漫,现在,奶奶虽然已经走了两年了,这个画面却早已定格在我的脑海中。现在,我也常收听收音机里的评弹节目,随着那熟悉的旋律,我又找到了那份难舍的亲情。

我的奶奶是那样普通,她用普通而平凡的方式关爱着自己的儿孙,启蒙着自己的儿孙。直到今天,我才渐渐地体味到其中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原来,普通并不仅仅是普通!


想起奶奶(20)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想起奶奶包的香肠写人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提起过年,我总忍不住嘴谗,因为我又想起奶奶包的香肠。

在家里我排行最小,上面还有表哥表姐。每当离大年初一差不多一个星期时,奶奶就会到菜场买肉回来准备包香肠,而我从来不喜欢这时陪奶奶去菜场,因为她总是精挑细选,我可没那个耐性。而每当这个时候,也是我和哥哥姐姐最兴奋的时候,不仅因为要过年了可以得到朝思暮想的红包,还因为奶奶包的'香肠实在是太好吃了!奶奶总是先在菜场把肉绞碎,回到家后,我也没注意她往里面放了些什么调料,用筷子调均匀后,再把碎肉放在一个洗干净的小盆子中,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开始往事先准备好的肠里“灌“肉了。

当然,我和哥哥姐姐也不是能闲着的料,姐姐就负责帮奶奶一起灌香肠,剩下的工作也只有两样了,一是用针扎已经灌满了肉的香肠,原因好象是为了让香肠“透透气“,奶奶以前包香肠的时候说过,只不过我记不太清楚了;二就是用很细的绳子把已经灌好了肉的香肠“密封“起来。第二项工作是最无聊的了,我和哥哥往往会为了谁去干第一项工作而争吵,而我每年都会以惨败的结果告终,乖乖地去找绳子来系香肠。

等所有的香肠都包好了以后,我们总是累出一身汗,其实包香肠本来并不那么累,我和哥哥的汗水是因为疯打造成的,而奶奶则是满屋子追我们叫我们不要疯打造成的。

奶奶把所有的香肠都放进一个竹篓里,要背出去请人加工一下。以前都是爸爸替奶奶背去,但今年爸爸加班就没能回家。看着奶奶背上竹篓,沉重的竹篓使她压弯了腰,我和哥哥姐姐都很心疼奶奶,争着要去背奶奶背上的竹篓,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很固执,非要自己背,只是对我们说:“不用了,奶奶知道你们乖!“看着奶奶额头上的汗珠,我十分心疼,其实我知道,她只是怕沉重的竹篓会闪到我们的腰。

过年时,我们就吃到奶奶包的香肠了,在丰盛的餐桌上它显得十分耀眼。香肠肥而不腻,瘦中也夹杂着些许肥,味道适中。我从奶奶包的香肠中不仅“闻“到了年味,也“吃“到了奶奶的关怀,“尝“到了奶奶的那份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