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飘香(精品16篇)
玫瑰帶刺
2024-04-19 04:27:46
其它
其它

关于飘香(1)

虽然端午节还没到,可馋嘴的我已经忍不住粽子的诱惑(特别是咸肉粽子),不停的催促奶奶快包粽子。

菜场现在已经有粽叶卖了,但奶奶说菜场卖的粽叶不香,要自己去采,俗称“打粽叶”。这个星期六,奶奶要去乡下,正好顺便“打粽叶”,让我跟她一起去。“哦!奶奶万岁!”我欢呼雀跃起来。

登上了去水府乡的车子,颠簸了近2个小时,但我却一点也不觉得疲倦。一到地头,奶奶便牵着我的手,带我走到小河边,“好高的粽叶丛啊!好像一个个高大的汉子!”我不禁感叹道,不一会儿奶奶便把粽叶打好了,回到家后,我对奶奶说:“奶奶,让我们开始包粽子吧!”“不,不行,包粽子前还有几道工序。”只见奶奶把粽叶先放进锅里用开水过一遍,她说这样能保证粽叶的卫生,在煮粽叶的这段时间里,奶奶把肉切成小块,倒入酱油,放了味精、葱、生姜等佐料,腌了30分钟。这时,粽叶也差不多要煮好了,奶奶把粽叶放进凉水里,又拿来粽针,这才万事俱备,开始包粽子。老天爷啊!怎么这么麻烦,但是一想起香喷喷的粽子,我的心里便有说不出的激动。只见奶奶拿出三张粽叶,把它们捋平了,弯成一个斗型,然后倒入糯米,放入肉块,再把粽叶包严,用粽针把粽叶穿过粽子,打成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着奶奶那娴熟的动作,我也跃跃欲试,奶奶说:“我的小祖宗,你就歇歇吧,别再给我添乱了!”我嘴上答应,可心里却更痒痒了,于是趁奶奶上厕所的功夫,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粽子来,可米娃娃就是不听话,直往外爬,奶奶出来时看见了,把我狠狠pk了一顿,但是她让我帮她穿粽针,这活简单,我干起来得心应手。一直包到下午7点,才把粽子都包好了。

晚上吃粽子时,我觉得粽子比往常香多了,因为那里面有我的一份汗水啊!


关于飘香(2)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

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它成了我的一大困惑。通过上网搜索我明白了其中原因。大致有5种传说。

1、是因为要纪念屈原。

2、是因为要迎涛神。

3、是因为是龙的节日。

4、是因为是恶日。

5、是因为夏至到了。

端午节到了,我家也要做粽子了。我跃跃欲试,和大人一样,端坐在桌子旁边,开始了我的艰苦奋斗。

首先,我拿起3张芦叶,平铺开,并制成锥形。接着,把洗干净的糯米放入之前制成的锥形。紧接着,当糯米在锥形的1/3时,放入一块腌制完的瘦肉和一块肥肉。然后,用糯米把这个锥形放满。最后,用做锥形余下的芦叶盖住开口,用绳子扎紧,一个“可爱”的肉粽子便完成了。

用这个方法,我做了3个粽子。可惜,它们的形状不伦不类,我所使用的地方就像刚刚结束了一次战争“横尸遍野”惨不忍睹。等我们全部收工后,我就把所有的粽子拿到一个大锅里慢慢煮。那会时间非常的漫长,我不时打开盖子看粽子好了没有,四、五个小时之后粽子终于好了。我找出了我包的异形粽子,大口的咬了一口。哗,太香了!我差点也把粽叶一块咬下来。

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觉得它们美味极了。尽管它的形状不伦不类,但是我还是喜欢它们,因为它们是我自己做的。


关于飘香(3)

"布谷,布谷,"这个早晨是布谷鸟起的调,一缕缕炊烟盘旋在村子的上方,清新的海风在抚摸着大地。

"嘎吱……"奶奶正在生火,她走进我的小屋,用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我柔软的头发,"起床了一一"我睡意朦胧的张开眼,粽叶的清香在床前回荡着,原来今天是端午节。

老家那儿,并没有什么赛龙舟的大场面,只有挨家挨户的包粽子、送粽子,这些看似平凡不奇的事情,却十分令人喜悦。

奶奶没有花花绿绿的配料,而只有红白绿的色彩,红枣是压箱底儿的、红糖是集市上刚买的,粽叶放在大锅里,有一股亦甜亦苦的清香,糯米浸在凉水中,似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而不消残酒。

令人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那细白的丝线,轻轻的将糯米洒进去,将红糖与红枣点缀在糯米上,再用手将粽叶来回翻转,让配料粘在粽叶上,轻轻的包成一个形似圆锥,却又不菱角分明、胖胖的粽子,十分可爱,这也是奶奶的粽子十分讨喜的原因。

吃过午饭,粽子包好了,奶奶将这一个个"胖小子"将其的堆放在那口农村特有的大锅之中,来回抽动着抽风机,让星火旺盛一些,没有计时器,奶奶拿捏着时间,让我先去午睡。

粽子该好了吧?已经许久了,从我的小屋就可以看见对面奶奶的厨房,只见一盘粽子已经端在木桌上了,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徘徊在院子的上空。奶奶正在用竹扇为它散热一一她知道我怕烫,扇凉点儿,不会烫口;一股暖流似乎在身体里流淌,像刚出炉的粽子一样。

“吃粽子喽!”奶奶叫着。在桌前,奶奶边剥棕子,边用方言讲:“你以后也要像这粽子一样,享一辈子福啊!”享福?幸福,是不是一辈子都吃奶奶的粽子?我幼稚地想。

我年年长高,门前小树盈尺。奶奶的头发也在灰白。粽子,这不仅是食材的相逢,更是祖孙之间说不完的幸福,不管哪里的粽子,却都不及奶奶那简单的粽子;韶光如流,流年似水,粽叶飘香……


关于飘香(4)

又到了粽叶飘香的端午节,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我决定向妈妈学习包粽子。

那天早上,妈妈把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有粽叶、洗干净的糯米、蜜枣和葡萄干,真是一应俱全啊!妈妈首先把粽叶从中间拧了一下,拧成了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放一些糯米,再放蜜枣和葡萄干,接着再放一些糯米,最后用多余的粽叶把糯米包严实。咦,怎么没有线绳呢?妈妈说:“可以用棉线来代替,也可以从粽叶上撕一长绺儿。”说着,妈妈就从粽叶的最上边撕了一长绺儿包好粽子,一个精致的小粽子就这样包好了。

后来,该我包了,我一步一步地学着妈妈的手法包粽子,在我辛勤的努力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完整的小粽子,虽然样子不怎么好看,但还是可以下锅里煮的。妈妈高兴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夸我了。

锅开了,妈妈把我们共同包好的粽子下到锅里,然后把盖子盖住,要煮半个多小时才能吃,妈妈就让我在客厅里等。在客厅里,妈妈开始给我讲吃粽子的习俗,原来人们为了纪念爱国的屈原才包粽子、赛龙舟,后来又演变出许多端午习俗。讲着讲着,我闻到了一股粽叶的香味和糯米加蜜枣的甜香味,原来锅里的粽子熟了。

我和妈妈赶紧到厨房去。一揭开锅盖,哇,好香啊!妈妈把粽子捞到了盘里晾凉,正当我迫不及待地要剥开吃时,妈妈却说:“先别吃,你和这几个小粽子合张影吧。”于是,我端起了盛着小粽子的盘子摆了个Pose让妈妈给我拍照,这可是我第一次包粽子,一定要留个纪念!

吃着自己包的香甜的粽子,心里很高兴。粽叶飘香情意浓,粽子里包的不仅仅时好吃的粽子,也包含着我们看不到的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


关于飘香(5)

唯有你的光辉,像漫过山岭的薄雾,渗进空气,滋润万物,无声无息。

——题记

乌衣老巷深处,两个年过七旬的老妇人坐在门前的石凳上闲聊家常。虽然岁月在她们脸上刻下了沧桑,但抹不去她们平淡日子里简单的宁静安详,一切都是旧时模样。

我顺着青石板路慢慢走,来到那扇古朴的门前,把着门环轻敲了三下。等了一会儿,传来缓缓的脚步声,外婆笑意盈盈地打开了门,得意地说道:“我一猜就是你,只有你会这么有耐心!要是别人呐,肯定要催促了。也怪我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喽。”

我轻笑着扶外婆进门。院子里的石桌上正泡着一大盆粽叶,叶子浸润在水中,青翠水滑,上面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晃了我的眼。水珠所折射出来的光芒,似乎是外婆对我无尽的爱。

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我便跟随爸爸妈妈到外婆家。外婆家虽然离我家并不算远,却并不能经常回去。一进熟悉的小巷,空气中便氤氲着粽叶的香气,那是别人家的。外婆家的香气总是会等我们回去后才飘出来。我尤其爱吃外婆包的蜜枣粽,每年过端午都缠着外婆包。外婆总是会放下繁忙的农务,特地去摘新鲜的粽叶。那时外婆的腿脚还很好,只是这两年外婆的身体大不如以前,摘这一盆粽叶怕是费了她不少功夫,我不免有些动容。

当我回过神来,外婆已经坐在小凳子上包粽子了。她边包边缓缓地向我叙说这一年中小巷的变化和街坊的事情,那么亲切有趣,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暖阳下,月光里,依偎着外婆,听她讲故事。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只是外婆老了,两鬓苍苍,脸上岁月的痕迹再难抹去,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她对我的宠爱。

今天,又是粽叶飘香,外婆把她不老的慈爱揉进粽子,包成我喜爱的模样。但愿时间老人慢慢走,慢慢走,让我多陪陪她,也让她多陪陪我。


关于飘香(6)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吃粽子,而今年,我是自己学做粽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

首先妈妈给我买好做猪肉粽子的原料:糯米、五花肉、酱油等调料,还有用来粽子的粽叶、棉线等。

我和妈妈分工合作。她淘米,我切肉。妈妈把米淘好再泡两小时,并且米可以被手指捏碎。而我要切肉,要切成15克左右长方体的小块,可我切的形状不等,有圆的,有方的,有连刀的,可以说是样子千奇百怪,不过,我觉得只要可以吃就行,管那么多干什么?总之这个步骤算是马马虎虎的过去了。和米搓团,就这么一步一步顺利的完成了。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包粽叶。这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如果做不好,就会露米,如果包的不整齐,一锅就装不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首先一团儿,再叠最后一折,就包好了,可是妈妈包的样子精美,我包的每个角有大有小,样子十分难看,没办法只好重新包,第一次不行,重来!第二次还不行,再来!第三次……终于,我和妈妈包的一样好了。最后拿白棉线一系,放进锅里,蒸十五分钟就好了。啊!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吃着我亲手做的粽子,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在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里,通过亲手包粽子,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关于飘香(7)

端午节到了,今年我们家计划过一次特别的节日,自己动手包粽子。

一大早,我和妈妈一起采购了糯米、粽叶、红枣等原材料。我们先用水泡上糯米,再把粽叶和红枣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开始包粽子了。在妈妈的指导下,我首先挑好了三片粽叶,按照正反面排好顺序,然后将粽叶向里卷一个角,放上一点泡好的糯米,放上一颗红枣,再用糯米填满整个小角,把剩余的粽叶像盖子一样盖住角,顺着包起来。哎呀,粽子的两个角都漏米了,怎么办呢?妈妈提醒我,看看是米多了还是少了。我反复试了试,噢,原来是米太多了!于是我又去掉一些,总算是包起来了,还挺像样呢!可是最后一关又把我难住了,我可是不会用绳绑住粽子啊!一不小心,我的粽子又全散开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重新开始,一次次练习,终于,一个完整的粽子诞生了。虽然它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第一次的杰作啊!于是,我又坚持包了一个又一个粽子,它们的模样真是越来越好看了。你瞧,有的肚子鼓鼓的,像是要涨破似得;有的粽叶没扎好,像是长了一对翅膀;还有的咧着嘴,正朝你笑呢。看着一排排的胜利果实,我和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经过四个小时耐心的等待,粽子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扒开就咬,哇,黏黏的糯米和着飘香的粽叶,真是天下美味啊!

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而特别的端午节。体会到了辛勤劳动换来累累硕果的喜悦!也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关于飘香(8)

六月的雨,像泪水一样,一样,落下,落下……

林雪想,往年这时候,母亲也应该包粽子了。林雪用力晃了晃头,撑起一把伞,默然走进泪幕……

走,一直走,走进小巷,土黄色的路泛起了小泡泡,偶尔有一两只蛤蟆跳过,也是唯一有生气的东西,而那像发霉的红布似的墙壁,发出了更难闻的味道。看了看十几年如故的景象,林雪苦涩地笑了笑。

也是在去年冬天,母亲在这里倒下……

在林雪的记忆里,母亲瘦瘦的,矮矮的,还有那粽子,其它,也只是模糊的概念。

去年的六月,端午节,那时,林雪正在准备中考,入夜,母亲端着粽子给她,望着女儿慢慢地咽下粽子,欣慰地笑了,说:“林林,再读一会书。”原来就十分苦恼的林雪一下子激怒了,冲着母亲大喊:“读书,读书,你还知道啥!”说完还打碎了盘子。母亲被这突如而来的愤怒愣住了,许久,许久,才蹲下来拾碎片……林雪很想说对不起,但咽在了嘴边又放下去了。

第二天,林雪心里十分不安,但她还是没有说出口。

但是,下午,老师突然跑到教室,气呼呼地对林雪说:“你,你,妈妈出车祸了。”

顿时,天塌地陷……

是因为,因为自己,母亲才出车祸的……

林雪流泪了,尝了尝,是苦涩的……

今天,粽叶飘香……


关于飘香(9)

每年的端午节又要来到了,妈妈带我到菜场去买粽叶。我和妈妈挑选了两捆便回家了。

一回到家,妈妈便说你去把大盆子拿来。我把粽叶选一下,我拿来盆子,妈妈都已经把粽叶洗好了。于是我和妈妈在盆子里放了一大盒水。然后便开始包粽子,我对妈妈说:“妈妈,你多包点葡萄干粽子,因为我喜欢吃葡萄干粽子。我看着妈妈那矫健的身手,突发奇想的说:“妈妈,你教我包棕子吧!”妈妈说:“好吧,我先演示一遍给你看看。”只见妈妈先把一张粽叶放在它的根部五分之一折成漏斗形,把漏斗形的搭头放在左手心靠手腕处,用大拇指按住,再用四个手指托住粽口的尖部,往漏斗里加上适量的糯米,在糯米中均匀的放入两三个葡萄干就一举两得了。我按着妈妈的样子,可不知道怎么把叶子系好?妈妈又说:“噢,我忘记了,要把糯米和葡萄干压在粽叶中间放妥,就开始从粽叶的尖部向根部回折。一般的葡萄粽子形状都是枕头形,所以也称“枕头粽”。我按照妈妈的话,真的包好了。妈妈说粽子包好后,要放入清水中浸泡5分钟,为的是让糯米有适当的膨胀。浸泡好了的粽子再放入高压锅煮20分钟就好了。啊,原来包粽子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啊!

粽子包红了,妈妈还没有把粽子煮好,我都已经闻到粽叶经过高温而散发出的陈陈浓香了。粽子的味道真香啊!


关于飘香(10)

多想回到那一年,再次品味那粽叶包裹着的浓浓亲情。

还记得那年端午来临时,外婆包的粽子,那种味道一直在我脑海中不愿散去。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蘸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外婆喜欢一边包着粽子,一边唱着童谣。我也喜欢一边看着外婆灵巧的双手包着粽子,一边哼唱着童谣。

我最喜欢的便是外婆包粽子的过程。外婆包粽子时是不喜欢别人插手得,生怕旁人做坏了品相和味道。三层粽叶交错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一弯,便弯出一个圆锥形的小漏斗。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内,然后把一块肉和蛋黄放在米的便在院中上面,在把一小撮米覆盖在上面。

粽子下锅后,是外婆最悠闲的时候。外婆便在院中抱着我坐下,唱起童谣来。而那最好的伴奏,便是粽子在锅内咕咚咕咚响起的声音。

粽子出锅后,我便迫不及待的捧起一只粽子。轻轻一拉,绳线便脱落下来,展开粽叶,精致的四角煮的透亮。轻咬一口,便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在嘴中许久不愿散去,它就像一双灵巧的手,撩拨着我记忆的深处,牵引出一段清香的祖孙情。

又是一年端午,却再也吃不到外婆包的粽子。我吃过八宝粽、鲜肉粽、蛋黄粽,吃过竹简粽、迷你粽、什锦粽,也吃过烧肉粽、火腿粽、辣粽,却都没有外婆包的粽子的那种清香。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却不在。


关于飘香(11)

咦,这阵清香从何而来?哦,原来是四年级二班在包粽子。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天经地义。亲自包粽子,你尝试过吗?快来,跟随着这群信息十足、“有备而来”的同学,加入到包粽子的行列中吧。

我们把材料准备好以后,就着急着等候老师“发号施令”了。终于听到老师一声令下,我们的活动开始了。先由邓鹏昆的奶奶为大家介绍包粽子的注意事项,“把粽叶弯曲成盒子状,尖上一定要密封,否则就漏米了……”嘿,原来这么简单。我早已忍耐不住,赶紧拿起一片粽叶,细腻清晰的纹理游离在手指间,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好爽呀!我先把它弯成小盒子未盖盖的样子,用勺子舀了糯米和一个大红枣放在里面,看它与粽叶的线平行了才够。放好后,我把“盒子盖”盖上,稍作处理,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便放在桌上,跑去那边拿绑粽子的线。没想到的是,那没绑上线的“粽子宝宝”像没刚睡醒的娃娃般,伸开了双腿,怀里沉睡的米自然是蹦蹦跳跳的到处乱窜了。

心急火燎的我赶忙向李成亮的奶奶请教,奶奶笑着说:“孩子,你还没绑,它还能不松开?你看,就这样……”说着,她便拿起一片粽叶,耐心的教起我来。我仔细的看她每一个步骤,又试着拿起一片粽叶,舀上馅,然后小心翼翼地盖上盖,一只手紧紧地抓着,眼睛着盯着粽子,另一只手去拿线,我灵巧地按住粽子把它放在桌子上,绑上线。咦,淘气的米粒还试着往外跑,仿佛在说:“快放开我,我要自由!”呵呵,这次我可要成功了,于是我用线困了好几圈,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总算“出炉”了。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我用心的数着我的成果,生怕漏掉一个。

活动结束了,但我的收获却是很大的,不管干什么事,万事开头难,开始做不好没关系,不要气馁,只要勇于尝试总会成功的。


关于飘香(12)

香,真的很香。

婆娑的树影,将光阴细细密密地编织成一个宁静的午后,有几朵云悠闲地飘过,我漫步在这层层阶梯上,嗅到了缕缕的幽香。

沿着台阶,我又朝前走了几步,香味愈发浓郁。我抬起头,望见一大簇粲然绽放的桂花,她们紧紧挨着,细密的花瓣,在风里舒展着美丽的身姿。

我沉醉其中,贪婪地吸了一口,记忆便仿佛随着这丝丝缕缕的芬芳飘散开来,将我整个笼罩。

我从来都不知道桂花是何时开的,就像我从不知道第一片枫叶是何时红的,学习与生活的.压力,让我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脚步,所以,每每闻到桂花的香味时,她们都已是开了大半,直到顽皮的孩子把细密的花瓣纷纷扬扬地洒满一地。

直到今年的某一天,当我漫步在经常走的一段长长的阶梯时,我突然停下了脚步——我嗅到了一丝极淡的但又不容忽视的香味,这香味使我忍不住转过身。

十几个零星的小花苞隐在层层绿叶里,细小的花瓣还未完全打开,只有淡淡的鹅黄色,然而有一朵却抢在秋天的前面,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丝丝缕缕的柔风里,颤动着。在那一瞬间,我的心里升起一个奇妙的念头,仿佛这小小的花里承载着一个世界。

于是,这段我曾经无数次走过的阶梯,无数次错过的美丽,终于在这丝丝缕缕芬芳中,与我邂逅。

时间如水,这满路的桂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我仍然是一次又一次地路过,只是每一次我都会抬头看看,那细碎却动人的小花,在无声的岁月里,静静地诠释着另一种美丽。


关于飘香(13)

只要一驳回桂花,我的脑海中马上显露出有一种讨人喜欢的小花。它貌不扬,但清香扑鼻,人们常把它挂在带水的花瓶里,这样,满屋芳香。它,就是我讨厌的.植物——桂花。

我们校园里也种了几棵桂花树,它不低,和旁边的大雪松一比,出了小弟弟。桂花树的叶子翠绿,阔叶的,两头尖尖,特别繁茂,常年郁郁葱葱。中秋前后,桂花竞相对外开放。那花上进在树叶之间,金黄金黄,很细小,花瓣仅米粒般大。那花上密密麻麻,一簇连着一簇,远远望去,仿佛绿叶丛中点缀着碎金。秋日的阳光下,满树的桂花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特别引人注目,特别美,在我眼中没任何一种花树能与它相媲美了。

八月桂花香,一到这个季节,桂花树周围常常城外了很多同学。这难得的香味太诱人了,一下课,大家纷纷回到树旁,大口大口地排便着,仿佛要让整个肺里都灌满这馨香。上课时,我们跪在教室里,忽然,一阵微风刮起来,风中带着桂花的清香。啊,好梨的风呀!

这时,你不会实在特别脱俗,连脑子也特别好使。

春节时,有一次吃糕,我忽然气味一阵桂花的香味,这么泠的天哪里来桂花呢?细看,原来是糕的表面点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桂花。妈妈告诉他我,把丢弃在地上的桂花搜集一起,再展开加工就出了今天吃又梨又辣的桂花糖糕了。啊!

桂花还有这样的贡献,我对桂花可不更加敬佩。

我讨厌桂花,这种金黄色的小不点儿。


关于飘香(14)

每次路过邻居家,总能闻到一股清香,我想一探究竟。越往邻居家走,香气越来越浓,我走得越来越快。

邻居家有两棵桂花树,周围围上了围栏。桂花从围栏里面伸出枝来,远看桂花像圆圆的白点,密密麻麻地藏在绿叶中,随风舞动。风大的时候,花飘像雨一样落下来,随风飘来一阵香气。

我想仔细看看那些桂花,然而,隔着围墙,又看不太清楚。妈妈走过来问我:“你在干么呀?”

“我在观察桂花,但墙那么高,我看不清楚。”

“右转弯,路边有桂花树。”妈妈用手指着路的那边。

“真的吗?”我顺着妈妈指的方向,兴奋地跑了过去。

哇!这么多桂花树!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我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一棵桂花树。

笔直的树干,一米左右的地方刚好有八个大的叉枝,叉枝向上继续分叉,像一把大伞。花就长在长叶的小树枝上,叶子的叶根处,一簇簇桂花大小不一,有的七八朵,有的五六朵。有一片叶子落在了地上,我便把他们捡起来,它们的顶部尖尖的,看上去像刺猬遇到敌人把身子缩成一团往下滚。我正想着树叶的时候,发现桂花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

这时,几个老奶奶走过来说,这棵是金桂,花是金黄色的,特别香。还有一种桂花是白色的。另外还有月月桂,每个月都会开一次花的,花香很淡。

这金桂花那么香,我忍不住采些回家。旁边的爷爷告诉我,要留着绿叶香气才会持久些。


关于飘香(15)

远处走出家门,似乎隐隐约约闻到了一缕芬芳的香气,断断续续地绵延着,若即若离

深深地吸一口气,当我正想仔细闻一闻时,但是香气却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轻轻的吸一口气,失望的转身欲走时,那一缕芬芳的香气却有传到我的鼻子里,是我忍不住贪婪的呼吸起来。在不经意间,我看见了那一棵棵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的桂花树。

我渐渐走近那一棵棵桂花树,仿佛自己走进了一片桂花的海洋。刹那间,花香已不在是一缕一缕漂浮着的幽香了,而是一股一股浓郁的花香了。

那股浓郁的花香朝我铺天盖地的袭来,将我笼罩在了其中。此时,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带到了我的身边。此时此刻,似乎我也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桂花树,身上那一朵朵小巧的桂花,好似一个个小精灵在微风当中翩翩起舞。

令我大吃一惊的是,散发出如此浓郁的幽香的香气的.,竟然是由一朵一朵小小的花儿散发出来的,花儿也是出奇的小,虽然只有小拇指的三分之一大,但是这些花儿们十分的团结,一朵紧挨着一朵,每一小簇都是由十几朵甚至几十朵组成的。它们奉献出自己的香,拧成一股结实的“香绳”,令人流连忘返。花儿的颜色也很朴素,金桂是一朵朵橘黄色的小花,而银桂是一朵朵略带淡黄的白色的小花,美丽极了!

美丽的花朵,一定有绿叶的衬托。荷花的叶子是翠绿色的;栀子花的叶子是墨绿色的;而桂花的叶子是深绿色的。一阵风拂过,叶子在风中舞蹈好似一只只深绿色的小船,载着小花远航。叶子是椭圆形的,细长的叶脉清晰地刻在叶子的脸庞上。那深深沉沉的绿色把叶子变成了一个不在童稚的少年。桂花的绿,既不是可以滴出水的翠绿,也不是可以浓得化出墨的墨绿,而是安静的深绿。它可以驱除人心中的杂念,净化人的心灵和思想,使人烦燥的心灵平静下来!

多么可爱的桂花啊!它是秋天心灵孩子,我心中的心。



关于飘香(16)

清晨,一阵浓郁的糯米夹杂着粽叶的香味儿把我从梦中唤醒,啊,今天是端午节!

我再也在床上待不住了,一骨碌爬起来,就往饭厅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兴奋不已,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有鲜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枣粽、白粽……数都数不过来,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馋得我直咽口水。

我赶忙坐下来,顾不得担心冒着热气的粽子烫到手,匆匆地剥开一个粽子碧绿的“外衣”,香味儿扑鼻而来,只见一个黄灿灿的饭团就像一个吃饱了的小猫肚子一样滚圆,把粽子掰成两半,露出了里面鲜美诱人的肉馅,我再也受不了种诱惑,大喊一声“吃粽子喽!”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鲜肉粽,我感觉还没解到馋,又剥开了一个我最爱吃的白粽,轻轻沾上一点糖,然后大口咬进嘴里,哇!那甜蜜的感觉直浸肺腑,真是绝世精品呀!

真难忘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