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作文(汇总10篇)
英雄有梦
2024-05-24 03:58:08
小学
其它

《理》作文(1)

看遍四季的繁华,在周而复始的交错更替下,那些不小心的笑声和那些被模糊的辨不清样子的脸,会在风干温柔的装进记忆的匣。

那些人,那些事,曾鲜活的出现在我的世界里,那样清晰、那样深刻。可是转瞬,它们不见了,我不相信它们只是匆匆驻足的观光者,我想挽留它们,想唤醒那些沉睡的记忆。于是,我开始扯着嘶哑的喉咙大声的呼唤,在黑漆的泥泞上摸索着向前。不懂十八岁的花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忧伤、有那么多的感伤。在年轻的心房,慢慢蔓延,只是充塞了我们的整个心灵空间。于是,习惯了一个人独处时回放那过往的一幕幕;于是,习惯了看一眼看不到天际的天,直至深邃的宝蓝深深刺痛我们灰白的眼;当习惯变成了一种戒不掉的理所当然,我们会不会在这日复一日的习惯中,渐渐长大,渐渐老去?褪去可稚嫩的大衣,穿上了刀枪不入的软猬甲,夹起行囊在一战又一站的站牌前,演绎一场又一场的'离别。

还记得不久前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天使常伴左右,当你不高兴的时候,他就会变成你的情人、朋友、亲人抑或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带给你快乐,知道你遇到了那个真正让你获得幸福的人,在悄悄离开。”其实每个人出现我们身边的人,都是天使,不仅仅带给我们快乐,更多的则是教会我们成长、教会我们爱。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石台第二中学高一:周炀


《理》作文(2)

徜徉在月的纤纱下,感触着这旎旖柔和的月光。思绪在月光的丝绒中暗结绮罗,情愫在月影斑驳中萦绕。

我的双眼细细端详这月光,仿佛也霎时间注满了空灵和美好。那月,或高悬于晶莹的夜幕,或徘徊于树叶的婀娜摇曳,或倚靠在暗淡的屋檐。时而圆满,时而月阙,让人陷入沉思;时而朦胧,时而历历,让人缠绵悱恻。月也是慷慨的,容许我从容地品尝她的微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引起了我对人生的思考。盈虚者如彼,而莫尝往矣。苏子以月自比,感慨人生如流水般川流不息,物我皆无尽;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更把月提炼成一种量度时空轮回的坐标,问人生之长短,叹自热之永恒;单单观察月的形状,那和谐而缜密的圆就包含了多少数学的精华。……月,是理性的产物,是思维跳跃的空间。

我的思绪变得平淡,然月光却使唤晚风,为我送来浓浓的秋波,心儿又不禁泛起了阵阵涟漪。

月,也是多情善感的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那轻歌低吟中,几多了多少故乡的愁思;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又是李白多么雄奇壮阔的想象;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独坐幽篁,以月为友,独享自然与生命的安逸闲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笔下的月,更是满心的祝愿……

多少人曾对月贯注了想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又名曰玉盘、白玉、月兔、天镜;月之神话甚多,吴刚伐桂,嫦娥玉兔。一个个美好的称呼,一段段美丽的传说,又寄托了多少人的'邂逅?

又联想起某个夜晚,月色怡人,月下老人庄严、慎重地把泛着月光的红线套在男女二人的手中,以月为誓,与子偕老。多么浪漫的夜晚,多么美丽的爱情,也只能在感性的月下找到归依。

我豁然开朗,月的感悟,便是情和理的感悟!月是理性和感性结合的产物。放眼当下,亦是如此:嫦娥一号、二号相继升空,谁能否认这不是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晶?中秋佳节,家人团圆,赏月圆,品月饼,岂不是把月作为情感的化身?月的理和情,洗涤了多少代中国人的心,澄晰了多少中华民族的魂?——月也是中华民族的寄托,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徜徉在月的纤纱下,感触这般柔和的月光。月,理,情,照亮了我的心。

石门中学高一:罗嘉键


《理》作文(3)

话题:感悟自然

徜徉在月的纤纱下,感触着这旎旖柔和的月光。思绪在月光的丝绒中暗结绮罗,情愫在月影斑驳中萦绕。

我的双眼细细端详这月光,仿佛也霎时间注满了空灵和美好。那月,或高悬于晶莹的夜幕,或徘徊于树叶的婀娜摇曳,或倚靠在暗淡的屋檐。时而圆满,时而月阙,让人陷入沉思;时而朦胧,时而历历,让人缠绵悱恻。月也是慷慨的,容许我从容地品尝她的微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引起了我对人生的思考。盈虚者如彼,而莫尝往矣。苏子以月自比,感慨人生如流水般川流不息,物我皆无尽;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更把月提炼成一种量度时空轮回的坐标,问人生之长短,叹自热之永恒;单单观察月的形状,那和谐而缜密的圆就包含了多少数学的精华。……月,是理性的产物,是思维跳跃的空间。

我的思绪变得平淡,然月光却使唤晚风,为我送来浓浓的'秋波,心儿又不禁泛起了阵阵涟漪。

月,也是多情善感的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那轻歌低吟中,几多了多少故乡的愁思;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又是李白多么雄奇壮阔的想象;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独坐幽篁,以月为友,独享自然与生命的安逸闲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笔下的月,更是满心的祝愿……

多少人曾对月贯注了想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又名曰玉盘、白玉、月兔、天镜;月之神话甚多,吴刚伐桂,嫦娥玉兔。一个个美好的称呼,一段段美丽的传说,又寄托了多少人的邂逅?

又联想起某个夜晚,月色怡人,月下老人庄严、慎重地把泛着月光的红线套在男女二人的手中,以月为誓,与子偕老。多么浪漫的夜晚,多么美丽的爱情,也只能在感性的月下找到归依。

我豁然开朗,月的感悟,便是情和理的感悟!月是理性和感性结合的产物。放眼当下,亦是如此:嫦娥一号、二号相继升空,谁能否认这不是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晶?中秋佳节,家人团圆,赏月圆,品月饼,岂不是把月作为情感的化身?月的理和情,洗涤了多少代中国人的心,澄晰了多少中华民族的魂?——月也是中华民族的寄托,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徜徉在月的纤纱下,感触这般柔和的月光。月,理,情,照亮了我的心。

上海黄浦区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一:君无戏言


《理》作文(4)

时间的河道似乎是广阔的,是深入的,有人在水面上笔直航行,有人在水面下匍匐而息,一切之理恰恰蕴含在薄薄的一层水面之中,水上的人无法触及,而水下的人只能渴望着仰视,这种长远的对视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世界,水面之下的人,在渴望与狂热中,渐渐的被时间挫败,就像河道中暗流一般,无法反抗的掉入黑暗的深渊,寒冷的.水与厚黑的泥涌入他的鼻腔与身体,进而封闭了心灵,憔悴的灵魂被无言的黑暗所统一,从此他变得沉默寡言,希望对他来说是种讽刺,是长期渴望却从未有过,到今天将他变这副模样的凶手,一面他质疑希望的存在,一面又庆幸自己从蒙骗中醒悟,他或许明白这是不安,但他无法镇定,他外表麻木,但心中又隐晦着自己都察觉不到忐忑,他鄙视那些对希望抱有天真的人,进而慰藉自己心中不满,因为,这样才能使他觉的“自我”是在清醒的状态,而那些人还在继续幼稚的愚昧。

人有九流的说法;而那些水面之上的人,在外人的眼中是“上流者”,是一种至极与“九流之下流”的对立,他们辉煌,因为他们是成功者,他们豪迈,因为他们有大气的资本,他们与水面之下的人截然相反,他们相信希望,所以努力了,进而成功了。一切都很完美,直到从水中来到水面上的一刻,他明白了,原来水面之上,还有天空的存在,一种白云飘拂连亘的“水面”,那种瞬间出现的疑惑,紧接着变成深深的怀疑,他想超越天空,却又明白突破地心引力的禁锢是多么困难,那是连“水”都可以束缚的能力,于是他舍弃了努力,进而去找寻其他的力量。

其实有些事物可以溶解在水里,而水可以在热情的温度下蒸发成的朦胧气体,进而飘向天空。

高一:杨裕源


《理》作文(5)

我的理想是当个画家。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每当我有空不是在纸上就是在黑板或地上画呀画。我最喜欢画孙悟空,刚开始,我不懂得怎样画经过老师的指点我画的孙悟空还真会七十二变哩。      我读了《画鸡蛋》这个故事,知道了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首先,要做到能听老师的话。第二,要做到无论画什么都要认认真真。达·芬奇就是这样才成为一名著名画家的。      有一天,老师忽然要求我画一张风景画。回家后我顾不上吃饭,就跑到门外老榕树下给榕树爷爷画像。      第二天,我把榕树爷爷的'画像给老师看,老师笑说:“美琪呀,榕树爷爷的胡须哪里去了?”我说:“嘿,我真糊涂!”      中午,我又认认真真的给榕树爷爷画好了胡须。榕树爷爷看着我满意的笑了,我看榕树爷爷也笑了。      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勤学,也一定能像达·芬奇一样,成为一位杰出的画家。


《理》作文(6)

每当我看到头戴大沿帽身穿警察服叔叔执勤时,骄傲、自豪的感情立刻涌上心头,我几乎想向他们招手致意,高声问好。为什么这样呢?这是因为我爸爸也是一名警察,更重要的是,我真正地理解了爸爸和叔叔们。

我爸爸是搞侦破工作的,一天到晚老是忙,有时晚上我都睡觉了,他还没回来,就是星期天也常常不在家,要想跟他下棋,打羽毛球,到公园玩,那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搞侦破工作的,一定有很多惊险的故事,有时他在家,我让他讲故事,他老是说:“爸爸有事,等有时间,爸爸一定给你讲!”可是,爸爸从来也没有时间,我从来也没听成故事,我对爸爸意见可大啦!

去年秋天,爸爸一连几天没回家,妈妈说爸爸有病住院了。星期天,妈妈带我去看他。到了医院,只见爸爸躺在病床上,身上盖着白被子,消瘦的脸又黑又黄。别看我平时抱怨他,这时却止不住流出泪来。爸爸看见了,笑着说:“哭什么?我这不好好的吗!男子汉还哭鼻子,没出息。对了,你不是想听侦破故事吗?这回爸爸有时间了,我给你讲。”我一听讲故事,忙擦擦眼泪坐在爸爸身边。爸爸说:“前几天夜里,我们小组正在街上巡逻,突然,我发现前面一个商店有亮光闪了一下,我说:‘有情况!’我一挥手,我们四个人就分头悄悄地包围上去。”“真有坏人吗?”我担心地问。“是的。”爸爸接着说:“这是一个盗窃团伙,正在作案,这帮家伙还留下一个在门外放哨,没等我们走到近前,这家伙发现了我们。他吹了一声口哨,撒腿就跑。紧跟着又从里面钻出几个人影,这帮家伙真狡猾,他们向几个不同方向逃跑。我忙说:‘别都追,包围那个矮胖子!’经过几分钟的追截,我们抓获了那个矮胖子’。”“那,那几个跑了?”“跑了!哈哈,根据矮胖子的口供,三天内,四个坏蛋全部落网。”我望着爸爸,开心地笑了。

爸爸的`故事讲完了。然而,他们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平时我总想听他讲故事,却得不到满足。可今天我却听不下去了。想起自己平时对爸爸的抱怨,我感到对不起爸爸。看着他那慈祥的面容,似乎看到了他和许多叔叔们正在现场量脚印,察指纹,拍照片,紧张地工作着;似乎看到他和叔叔们正在与罪犯进行生死搏斗。难怪他和叔叔们节假日都很少休息;难怪他和叔叔们贡献出了自己全部心血和力量。

我爱爸爸,我爱人民警察。


《理》作文(7)

我的理想是当个画家。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每当我有空不是在纸上就是在黑板或地上画呀画。我最喜欢画孙悟空,刚开始,我不懂得怎样画经过老师的指点我画的孙悟空还真会七十二变哩。      我读了《画鸡蛋》这个故事,知道了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首先,要做到能听老师的话。第二,要做到无论画什么都要认认真真。达·芬奇就是这样才成为一名著名画家的。      有一天,老师忽然要求我画一张风景画。回家后我顾不上吃饭,就跑到门外老榕树下给榕树爷爷画像。      第二天,我把榕树爷爷的画像给老师看,老师笑说:“美琪呀,榕树爷爷的胡须哪里去了?”我说:“嘿,我真糊涂!”      中午,我又认认真真的给榕树爷爷画好了胡须。榕树爷爷看着我满意的笑了,我看榕树爷爷也笑了。      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勤学,也一定能像达·芬奇一样,成为一位杰出的画家。


《理》作文(8)

话题:感悟自然

徜徉在月的纤纱下,感触着这旎旖柔和的月光。思绪在月光的丝绒中暗结绮罗,情愫在月影斑驳中萦绕。

我的双眼细细端详这月光,仿佛也霎时间注满了空灵和美好。那月,或高悬于晶莹的夜幕,或徘徊于树叶的婀娜摇曳,或倚靠在暗淡的屋檐。时而圆满,时而月阙,让人陷入沉思;时而朦胧,时而历历,让人缠绵悱恻。月也是慷慨的,容许我从容地品尝她的微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引起了我对人生的思考。盈虚者如彼,而莫尝往矣。苏子以月自比,感慨人生如流水般川流不息,物我皆无尽;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更把月提炼成一种量度时空轮回的坐标,问人生之长短,叹自热之永恒;单单观察月的形状,那和谐而缜密的圆就包含了多少数学的精华。……月,是理性的产物,是思维跳跃的空间。

我的思绪变得平淡,然月光却使唤晚风,为我送来浓浓的秋波,心儿又不禁泛起了阵阵涟漪。

月,也是多情善感的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那轻歌低吟中,几多了多少故乡的愁思;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又是李白多么雄奇壮阔的想象;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独坐幽篁,以月为友,独享自然与生命的安逸闲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笔下的月,更是满心的祝愿……

多少人曾对月贯注了想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又名曰玉盘、白玉、月兔、天镜;月之神话甚多,吴刚伐桂,嫦娥玉兔。一个个美好的称呼,一段段美丽的传说,又寄托了多少人的邂逅?

又联想起某个夜晚,月色怡人,月下老人庄严、慎重地把泛着月光的红线套在男女二人的手中,以月为誓,与子偕老。多么浪漫的`夜晚,多么美丽的爱情,也只能在感性的月下找到归依。

我豁然开朗,月的感悟,便是情和理的感悟!月是理性和感性结合的产物。放眼当下,亦是如此:嫦娥一号、二号相继升空,谁能否认这不是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晶?中秋佳节,家人团圆,赏月圆,品月饼,岂不是把月作为情感的化身?月的理和情,洗涤了多少代中国人的心,澄晰了多少中华民族的魂?——月也是中华民族的寄托,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徜徉在月的纤纱下,感触这般柔和的月光。月,理,情,照亮了我的心。


《理》作文(9)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好包袱再上路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气球,吹到极限,便会爆炸,人同样如此。

生活中,我们总是急于求成,忙碌的追赶着,被一件又一件事情交错缠绕着,明明很想把事情都做好,到头来却又是一团糟。

可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人说:凌乱的书桌,我们应当时常顺理一下,这样可以赏心悦目:杂乱的房间,我们应当时常整理一下,这样可以清新怡人,纷乱的思绪,我们应当时常清理一下,这样可以让自己轻装前行,健步如飞,只有腾出更大的空间,才能接纳更多的东西。

“手机内存已满,请清理后再启动程序”这大概是很多人的手机都会出现的信息,手机因为被各种压缩包,文件,软件挤压着,到了它不能承受的程度上,便会发出此类警告,手机如此,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更是如此,如果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挤的毫无逻辑,章法而言,那么做什么事的结果都会是“剪不断,理还乱。”

我是一名文科生,数学一向很差,对于数学,完全可以是“一问三不知,”每临考试说的夸张些,我都是“心如刀绞,”当看到他人不断挥舞的笔头,当听到他人的笔尖在试卷上与纸张沙沙作响时,我都深感无力心头仿佛被一根根针轮回扎动着,细细麻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非常痛苦,我又回下定决心去学数学,为此制定许多的计划,挤满了一页纸张。

可是到下一次你的`成绩公布时,成绩仍是不如人意,手里被捏成一团的试卷,仿佛是捏着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我百思不得其解。

同桌凑过来,轻悄悄的提醒了我一句“因为你太挤了,总是不会适当的整理一下”我坐了下来,细细的思考着,我的房间和课桌总是很乱,每每被他人问到是,总是以“太慢了,没时间”来当作理由,人生不能直视马不停蹄,我恍然大悟。

渴望成功的心固然是要有的,人生的路也要走,但一定要理好包袱再上路。


《理》作文(10)

我这人吧,经常让爸妈感到头痛。因为每次我与爸妈争辩时,我都能占到理,把爸妈要对我进行的一系列妙语连珠炮弹式攻击给噎回去。爸妈说我是“常有理”,我说自己的口才好,能言善辩。你同意谁的说法呢?这样吧,你看看这三个镜头。

镜头一:看电视

每到星期天,我都会打开电视机,尽情的“watch TV”,让我的全部身心都泡在电视里。每到这时,俺那老妈便会出来唠叨了:“你怎么一有空就看电视啊?都要小学毕业了,多学习会对你不好吗?还不快去巩固一下数学,你数学不行哟!你有严重的偏科哦!而且看电视对身体也不好,在学习上也没用……”眼见老妈那唾沫星子四处飞溅,在N小时候便会汇成一条河流,俺得使出杀手锏了——回击!“妈,其实看电视也有益于大脑适当放松,如果成天学习的话,大脑就会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像一根绷紧的弦,您一定不忍心看到你的女儿学习到那种程度吧。而且在电视上也能学到许多东西,比如了解国家大事啦,了解自然界啦,而且综艺节目也会让我知道很多学问,现在国家也提倡让孩子劳逸结合呢,您说呢?”我得意地扬了扬眉,见我那老妈被问得哑口无言,心中便一阵暗喜:嘿,瞧我多机灵,立马把老妈给拍下场去了。老妈呢,则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嘴里还嘟哝着:“现在孩子咋这么机灵呢?”看着被赶走的老妈远去的背影,我开心极了,俺又占了一次理。

镜头二:睡懒觉

早晨6:30,烦人的闹钟又来不厌其烦地催我了,那刺耳的声音,把周公也给吓跑了,真烦人!我用力一按,以解心头之狠,继续和周公下棋去了。这时老爸走过来,又拿起闹钟,在我面前摇晃。可我依旧外甥打灯笼——照旧,无济于事。这下,老爸不依了,揭开了被子,我感到一阵冰凉,又一阵剧痛,“呀!”我急忙睁开眼睛,只见老爸脸色铁青,气得七窍生烟,头上熊熊燃烧的烈火居高临下的望着我。又使出一阵河东狮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olle Kitty呀?!太阳都晒屁股了,你睡什么懒觉。我见势不妙,立刻正襟危坐,又打开了嘴闸子,话像滔滔江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流了出来:“老爸呀,你听咱说那,这睡觉呀,有助于青少年长身体那。人睡眠充足才能长成大高个儿啊……”我还没说完,老爸就给打住了我的话:“打住,我告诉你,别给我讲长篇大论的,我没你妈那好耐性,你给我下床读书去。”完了,完了,这回俺可占不上理了。不行!俺可是常有理呀!嗯,我得想个法子。有了,我乖乖地套好毛衣,下了床,装腔作势的拿起一本人体的奥秘高声大嗓的读了起来,边读边摇头晃脑,以表示我读书读得非常投入,忘我。(嘿,其实都是装的。嘘,你可别透露了风声)过了一小会儿,我又开始了嘴巴运动:“老爸老妈,请认真听我说,这书上说9到12岁的少儿睡眠时间应该是9到10小时,而我恰好11岁,我昨天晚上10:30睡的,今天6:30就给你们叫起来了,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呶,你们瞧我的黑眼圈。”我边说边悄悄瞧了瞧他们,只听厨房里传来了老妈的声音:“书上那是瞎说的。”我立刻反驳道:“妈,你怎么能轻易否认书呢?”“哦——”老妈沉吟了一会儿,“那你快睡去吧,小心学习精力不足,毕竟也是星期天。”“哦耶!老妈万岁!我又可以扑进我那魂牵梦绕的床阿姨的怀抱喽。”谁知得意忘形,脚底一滑,便四只爪子朝上了……

镜头三:磨磨蹭蹭

老妈最近一直嫌我做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不干脆利索,穿个袜子都要花上半天功夫。这不又来跟我唠叨了:“你说你,做事咋就那么磨蹭呢,咋就不能干脆点儿,本来花十分钟就能做完的事儿,你就得花上半个小时,我真为你感到头疼,哎,你看看人家,学生好,做事快,又毫不含糊,再瞧瞧你,你俩真是没法儿比哪!唉~”我听了,立马做出反对状态:“哪有?妈,我想你一定是误解我了吧,我呢,做起事来的确是慢了点,不过那不叫磨蹭,叫细心。因为如果做事快的话,往往会心急而粗心,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粗心大意的习惯,那样很不好哦。”老妈听了后,目瞪口呆,摇摇头,双手一摊,便又 忙活起来了……

怎么样?你们也认为我在家里是“常有理”吗?

指导老师:李美霞

本文作者:应县四小五(2) 班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