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千山(汇总3篇)
再见昨天
2024-04-19 02:38:37
其它
其它

关于千山(1)

经朋友推荐,看了匪我思存的《千山暮雪》,虽然只看了十章,但还是发表一些看法吧!最先喜欢的`角色是萧山,因为发现他与我有许多共同点,比如说都爱用最简单的方法做数学题,而不去理会老师的方法,都爱张扬。为了能更多的了解萧山,我继续看下去,却发现我错得那么彻底,他太决绝,太狠心,那么格格不入,其次是童雪,如果说她奠定了全文的悲情基调,那她的悲情,三分是因为自己,三分是因为绍谦,三分是因为萧山,剩下的一分留给要反驳我的人,最后,我不太习惯思存安排的人物出场方式,总觉得那太突然,太干净,我不知道她得穿越写得如何?但至少她写现代言情的文笔不习惯。好吧!我又在吐嘈了,思存的铁杆粉丝尽管把板砖砸过来吧!


关于千山(2)

辽宁看山须鞍山,鞍山之颠在千山。

假日的第一天,经过四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鞍山。办理了宾馆入住手续后,我们就赶往鞍山的著名景点:千山。一进山门,知了的歌唱,树木的清香,大山的威武,都像有一种吸引力使我迫不及待地坐上观光车,在微风的陪伴下快乐地向大山脚下进发。这四周浓重的山味,那些活泼的自然泉眼;左边木屋小桥,流水高山,右边行人缆车,树木雕像……真是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呀!

终于到了山脚下,我们选好路线就开始爬山啦!开始是一些平缓的小台阶,我心里不免有些小小的得意:这小小台阶也没什么难度呀!可是不爬不知道,一爬吓一跳。两三个小台阶后是一个急转弯,接着是两个特高的大台阶。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一个超大石阶,一会儿又一个急转弯,高低不平,十分陡峭,我真怀疑我们走错了路———我们只好手脚并用,真的是“爬”山呀,都把我折腾得找不着北了!本来还想要用照相机拍下景色,留住这美好的瞬间。可是现在我手和脚都没空,眼睛也得忙着看路,耳朵还要听着爸爸告诉我的爬山技巧,就连大脑也要飞速地运转去思考下一步怎么走……哪有时间照相、看景呀!

啊!我们经过了层层考验,终于到达了著名的五佛顶。向下看,朦朦胧胧,像置身于仙境一样,真美!看来费劲上山还是值得的。可上山容易下山难,山十分陡峭,台阶还小,走错一步都容易滑下来。下山时,我双手紧紧地拉住扶手,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脚下,全身处于紧张状态,生怕滑了下去。唉!这与当年走十万里长征没啥区别呀!原来我以为千山只是一座山,没想到放眼望去是一座连着一座,连绵不断,名副其实的“千山”呀!我只好咬咬牙继续爬……天色渐暗,一直没有找到下山路的我们,只能沿着小路不停向下。终于,爸爸发现了可以下山的一条小路,我一下子来了精神,脚也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飞奔”着下了山,可没想到这路是个大斜坡,一跑又停不下来了,那叫一个惊险!那上山与下山的路上留下了我们无尽的欢乐与感悟……

千山之行实在是太难忘了!除了那些惊险难忘的瞬间,最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面对“难题”时的心境,那就是努力登攀,永不退缩!


关于千山(3)

千山,一处古老而又不失绮丽的风景。它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相传明君唐太宗曾来此处征东,士兵在此处的泉水泡过之后,立即疼痛全无,这里也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先哲老子曾来此处炼丹。

千山这个名字很是悦耳,不知为何,总觉得富有梨花般的诗情画意,一个梨园便陶冶了我的心扉。梨园的林荫碎路上种着娇媚而斑斓的梨树,那淡雅的黄色盈溢着花瓣,奶黄色的,不知不觉便让人回忆起春天。娇嫩的花瓣似乎含着纯净无暇的瑶池水,大多垂下来,棕色的树干妩媚地摆出仙姿,似一个美人在淋浴,挺着胸,柔美地沐着瑶池水的天然滋养,四面的鸟仿佛是歌姬,为“杨玉环”的出浴而翩翩迎奏。叶片上有的还带着斑纹,你可曾想象,一阵风吹过,落下来的,便是五彩缤纷而又柔韧精美的绸缎了,飘逸娴雅至极。不远处还有精致的木亭,更添诗意。妖娆的梨树,清越的歌曲,姹紫嫣红的花丛,精巧的木亭,与蜿蜒的小碎道,净化了我的心窗、心旷神怡。

目之所及,哪里都流露着古代的气息。财神庙更是如此。财神庙当中分别供奉着文财神比干与武财神关公。比干被雕刻得眉清目秀,一把白胡须垂在脖子边,身着一身洁净的白袍,头上戴着纶巾,风度翩翩;关公面红如重枣,一双瞪着的凤眼神采奕奕,英姿飒爽虎背熊腰,胡须也若长柳似的,大将风范油然而生,他稳操夺劵器宇轩昂地手握一把亮铮铮的青龙偃月刀,从容不迫,真不禁想起他在战场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壮气魄。唇若涂朱,威武至极。那里是一处为两位财神烧香的胜地,在此省略。

山,是这个大型公园的主角,山当中应属佼佼者的便是“小黄山”了,当爬到小黄山时,我已汗流浃背,大汗淋漓了。我还是在坚持着,一阶一阶地向上爬,当我走到一个山峰,本想小歇几分,可是却突然被眼前的景观震撼了:远处的高山上的葱翠树木仿佛把精巧的扇子,团团又如伞的帷盖。山的顶峰像是鹰尖锐的嘴,雄峻异常,大片大片的绿柔和地飘在大山上,一层一层地覆盖在上面,绿得浓重,绿得深邃,绿得井井有条。大山此时仿佛穿着一身大衣,由内而外突现出了一种深沉广博的气质。山的顶端仿佛挂着一段优柔的弧线。一股白茫茫的雾气缭绕在顶峰上,更显出了其朦胧缥缈,也为此让人感觉到这里覆盖着仙气,在柳荫下望着,穿过挡着的几片绿叶望着,发现被雾萦绕着的山峰是如此的绮丽。山身上有时还会装备着棕黄色的巨石,形状怪异,似飞云,似鸟翼,似雄狮,更有趣的是似巨人栩栩如生的头颅!爬行的石阶是陡峭怪异的,山顶上的木栏也是斜着建的,斜着看,山是稍微直的,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凶险与峻拔。总而言之,从山顶至山脚,无不流露着壮丽与巉峻!不知不觉间疲惫全无。山的后面还是巍峨的山,便一代代地传了下去,数以百计,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直至只能看到某一座山的那巍峨峻峭的山顶为止,此时估摸已经绵延到了几百里,乃至方圆几千里了,逶迤起伏。站在上面,只觉得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壮自豪之感,不禁让人赞叹起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瑰奇与秀色可餐。

千山可谓是宝中藏宝,明潭更是在人疲惫的时候最佳的歇息胜地。一潭清湛的湖水,一面奔流不息的小瀑布,一座精巧的湖中小桥,夹杂着丰茂翠郁的树木,便镶嵌出了这颗天然的宝石。湖水是湛蓝透明的,在青翠的树木的映衬下,好似一颗碧绿的翡翠。鲜丽的红鲤鱼在水中敏捷自在地游弋,左边的水域夹杂着艳丽的几条,右边的水域夹杂着艳丽的几条,无不显露出了那种不拘束十分和谐的美,湖水在红鲤鱼的点缀下更显美好。望眼欲穿,只见一片蓝悠悠的湖面,顷刻间觉得心中无比坦荡。水不是太广,却有大海般的浩渺,有河流的清冽,更有西湖的静谧。清风拂柳,柳树婀娜娇娆地轻歌曼舞。桥修建得十分精美,站在上面观景大是适合,凉风逸逸,清波涟涟。被太阳照射的湖面,焕发出了亮丽的光辉,顿时波光粼粼。我离近一看,水是如此的蓝,湛蓝湛蓝的,可能是被蓝天感染的原因吧,霎时扫除了我心中累累的尘埃。水天一色,那种旖旎的境界恐怕永世难忘。

灵岩寺算是佛家代表性的一项建筑了,在那里有着佛教的历史渊源的说明。在这座寺庙的正中间写着“禅”这一遒健的大字,可见佛家历史的雄浑,左面的墙上刚劲地写着著名佛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铭文,第一个寺庙是供奉如来、观音等佛像的寺庙,她们面目都很慈蔼;第二座寺庙是供奉佛界护法四大天王:魔礼青、魔礼寿、魔礼红和魔礼海的庙宇,他们面目都很威严,足以表明了他们执法的严正,旁边还摆着十八罗汉的雕像。两座庙宇都修建得富丽堂皇,表明了信仰佛教的人对他们崇尚的敬意。

坐在石椅上,望着那绮丽的湖水,不知不觉便沉醉在其中,心中无比自豪。似水流年,愿一些秀美的景区可以永驻人间,千山一碧万古长青,如此一来,便可以继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