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禹州大美禹州(汇集4篇)
江畔旧时月
2023-12-05 03:21:20
初中
其它

大美禹州大美禹州(1)

我的家乡禹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许由、许地、许县、许都到现在的许昌。现在的许昌还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有春秋楼、文峰塔、霸陵桥我最喜欢的是文峰塔。

文峰塔在许昌市博物馆内,塔高五十二米,共十三层,每层的角上都挂着漂亮的风铃,每当微风吹过,便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好听极了!

走近文峰塔,首先看见塔前有三座石碑,其中一座石碑清楚地记载着,此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再向前走,便是高高的塔基,塔基是用条砖砌成。登上台阶,步入塔内,迎面是一尊慈祥的千手千眼观音佛像,环顾四周,墙壁上还有许多画像。塔内建有多级台阶,通过台阶,便可登上塔顶。

据说,这座塔原名叫文明寺塔,是为了振兴文运所建。我今天参观了文峰塔,希望文昌神能给我带来文运。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禹州,这里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希望大家抽空来许昌参观!


大美禹州大美禹州(2)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颍河自西至东横贯全境。紧邻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

郑石高速、永登高速公路交汇于此,禹登铁路、禹郸铁路、平禹铁路贯穿全境。距省会郑州70公里、新郑国际机场39公里。全市总面积1461平方千米,人口121万。城市规划区面积7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38万。禹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之根,被誉为华夏第一都,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产业优势,禹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2008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中名列第68位,全国中小城市100强第78位。

禹州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之根。禹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洪荒初开,人类祖先便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新、旧石器时代,就闪耀着华夏文明之光,为华夏文明的中心。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这里就是黄帝部落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后来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居住在今禹州市西北部和北部山区的具茨山。史书记载:帝启之岁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宴诸侯于钧台,诸侯从(《竹书记年》)。颍河上游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禹州自古称华夏第一都,大禹治水的政事在禹州广为传颂,禹州也因大禹治水、禹让位于启而得名,北京世纪坛铜柱历史纪年即禹州为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都之地。大禹因治水有功曾在此受封夏伯。禹子启继位后,于钧台大宴天下诸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从此,华夏五千年文明从这片热土开始。自夏始,经商、西周、春秋战国,曾三次为夏韩古都;秦以降,至顺治十八年(1661年)历时两千多年,均为京畿重地或一方一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汉为颍川郡,晋唐为阳翟,宋元明为钧州,清顺治年为禹州。

禹州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原始社会末期,它是夏部族活动的中心区域,又是中国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制社会,形成国家概念的第一座首都。据《史记夏本纪》载:禹在此受封为夏伯,夏者:帝禹封国号也。《郡国志》颍川郡条下载:阳翟禹所都。盖由禹始封于此为夏伯,禹的儿子启又于此创建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并大飨诸侯于钧台,举行开国典礼。帝相失国后,少康中兴,也由夏众灭浞,奉少康归于夏邑,诸侯始闻之,立为天子,而都于此。故在史籍中,早期多称禹州为夏邑。

禹州在春秋时,为郑之别都栎邑。战国初,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韩景侯虔在禹建都。史籍上自此称禹为阳翟。

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灭掉郑,遂迁都新郑。五年之后,在周烈王六年(公元前370年),韩复迁都阳翟。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使内史腾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颍川郡,郡治首府设在阳翟。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仍置都于阳翟。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立故韩王信为韩王,置都阳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徙韩王信于太原,复以韩国之地为颍川郡,郡治首府设在阳翟,领县二十(阳翟、昆阳、颍阳、定陵、长社、新汲、襄城、郾城、郏县、舞阳、颍阳、〓高、许昌、鄢陵、临颍、父城、成安、周承休、阳城、纶城)。新莽时期,王莽复古****,在天凤年间(公元914年),将颍川改为左队郡。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左队郡为颍川郡,治所仍置阳翟,领县十八。西晋时罢郡设阳翟县。东晋十六国时期,阳翟曾先后属前后赵、前后秦及前后燕。南北朝时期属魏。在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分阳翟、阳城部分地区,在阳翟境内的少康城设县,称康城县,该县划归阳城郡领属。在东魏孝静帝兴和元年(539年),又划阳翟东部部分地区,在黄台村设县,并于阳翟,设置阳翟郡,领阳翟、黄台二县。

在金代伪齐刘豫统治时期,在阳翟县设颍川军。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改军为州,称颍顺州。阳翟县仍为其附郭。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州有古钧台遗迹,改颍顺州为钧州。辖阳翟、新郑二县和一个郭店镇。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钧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销阳翟郡治。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划归襄城郡管辖。大业元年(605年),黄台县撤销。至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康城县也被废掉,恢复了原阳翟县的辖区。唐以后地方建制不再设郡,但阳翟县名一直被沿用。在金代伪齐刘豫统治时期,在阳翟县设颍川军。

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改军为州,称颍顺州。阳翟县仍为其附郭。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州有古钧台遗迹,改颍顺州为钧州。辖阳翟、新郑二县和一个郭店镇。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钧州改领阳翟、新郑、密县3县。明洪武初年,撤销阳翟县制并入钧州州治(沿用1700余年的阳翟县名,至此告终),仍辖密县、新郑二县。

州改领阳翟、新郑、密县3县。明洪武初年,撤销阳翟县制并入钧州州治(沿用1700余年的阳翟县名,至此告终),仍辖密县、新郑二县。

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为避神宗朱翊钧名讳,改钧州为禹州。闯王李自成曾一度将禹州改为均平府。

清初沿袭明制,清初仍改为禹州,属开封府,至雍正二年(1724)升禹州为直隶州,十二年降为散州,乾隆六年(1741)复隶属开封府。

民国时期改禹州为禹县。

中华民国1913年3月1日,禹州改为禹县,隶豫东道。1914年6月2日,改隶开封道。1932年9月27日,改属河南第一行政督察区。1946年河南又划成12个区,禹县属第一区。

另,1945年以后,共产党曾分别在禹县、郏县交界设禹郏县;在城北扒村一带设禹北县;在禹县、密县和新郑交界设密禹新中心县;1948年在许昌、禹县交界设许西县。存在时间较短,多未形成真正的建置和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仍设禹县,先后隶属河南省许昌专署和许昌市。

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禹县改为禹州市,为省直辖县级市,计划单列。


大美禹州大美禹州(3)

大美禹州作文400字

我们的学校虽然不像其他的学校那样有高楼大厦、宽广的操场、优美的自然的环境,但是我们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也在逐年得到改善,我越来越热爱我们美丽的校园。
  以前,学校的状况十分恶劣。大晴天,一阵风吹来,灰尘如同波浪一般荡漾起来,我们简直睁不开眼。下雨天,放眼望去,操场好似被稀泥覆盖。上操时,大家只要做跳跃运动,尘土立刻满天飞扬。在教室上课时,不仅灯光暗淡,一阵风吹过,窗子沙沙的颤动,好像随时可能掉落。夏天上课,热不可耐。冬天上课,寒风刺骨。
  如今,我们的的学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操场一部分已经是水泥地,另一部分用了一种颗粒较大的泥沙覆盖,所以,操场非常不容易出现“沙尘暴”。学校又盖起了新的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教室里灯光明亮,窗子是隔音玻璃,我们在教室里上课已经是冬暖夏凉了。每天早晨以及中午,还可以吃上一顿美味的饭,就不用让父母每天早晨和中午急急忙忙的做饭,也不用饥肠辘辘的跑回家吃饭。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每间教室还安上了由电脑和投影仪组成的电子白板,这样就能丰富我们的课堂,使我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校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我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三每个班的“故事大王”“学习标兵“”劳动之星“。除了这之外,还有名人名言,给了同学们知识的熏陶和启迪。 每当上课时,琅琅的读书声从这里传出,荡漾在宽广又美丽的校园中。  
这就是我们的校园,一个美丽而又温馨的校园。我爱我们的校园!
【第四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祖国争光,国旗的两旁各立着一颗苍翠的冬青,犹如两个身穿绿衣的军人 守护着国旗。  
  接下来就是操场。我们的操场是椭圆形的,铺着塑胶草皮,走上去柔软极了。操场上有两个正规的篮球场和一个多功能网球场。上课时,它们是同学们健身的天堂。下课了,它们是同学们玩耍的世界。上体育课的时,同学们整齐的走在被白粉分隔开的跑道上。不时传来响亮的口号声。下课了同学们欢快的奔跑着,做着各种有趣的游戏。做操时同学们做着各种动作,做的认真整齐,有的同学脸上还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  
  向前看,一座高大的教学楼,上课了,同学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仔细听着老师讲课,还不时传来悦耳的读书声,老师提问时大家积极发言。在一间办公室里老师们在桌子前忙个不停,有的在看作业,有的在整理课件,有的在写着什么……  
  我们的校园多姿多彩,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有趣的事,我喜欢它。
【第七篇】:我们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已有74年历史了。  
  进入大门,我们可以看见操场上蓝白相间的方砖,就像许多穿着蓝衣与白衣的两个小朋友在跳集体舞。对了还有宣传栏,有的同学一边读,一边频频点头。在操场上的同学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同学在跳皮筋,还有的同学在玩其他的游戏。学校的绿化带也很有趣。杜鹃开了花后一片火红,非常好看,成为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还有几棵不知名的树,它们像小哨兵似的,好像在守卫着我们的校园。告示牌上面提醒着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月季花也是很有趣的,为什么呢?因为它和杜鹃是好姐妹。铁树和它的名字一样,不怕风吹,不怕雨淋。竹子长大后好看得很,左边一片叶子,右边一片叶子,仿佛那是它的头发。梧桐树就像一位满脸皱纹的老爷爷,每时每刻都在看着我们。  
  再往里走,就可以看见既庄严又神圣的升旗台,立着三根不锈钢的柱子,当国旗冉冉升起时,我的心里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因为那是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走过升旗台,就看见了天桥。  
  天桥连接着教学楼与综合楼,上面有火红的八个字——文明、进取、博学、创新。它很大就是为了让我们记住。  
  我爱这美丽的校园!因为它给予了我知识与快乐。
【第八篇】:我们的校园  
  在湖北省潜江市章华中路有一所美丽的学校,叫江汉油田物探学校,它是我们的学校,是我们求知的殿堂。  
  走进学校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环形的塑胶跑道和宽阔的操场。操场中间是一个篮球场,是同学们做早操,也是同学们课间打篮球,玩耍的地方。操场的北面还有个健身器材场,课间同学们在那儿玩单杠、 双杠、跷跷板等,开心极了。  
  操场的正东方是升旗台,每到星期一上午九点,同学们都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目送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升旗台的四周是草坪,它们像一个个坚强的卫士守护着国旗。草坪的旁边还有四个乒乓球台,课间,还有中午,你会看到有很多同学在这儿奋战。  
  操场北面是小学楼,小学楼一共有四层。一楼有阅览室,中午经常有一些同学在那里看书。一楼还有个小卖部,在那可买到我们需要的学习用品。二楼有音乐室,是同学们上音乐课,唱歌的地方。四楼还有美术室,课外活动时,很多同学在那画画,练书法。其它的就是我们的小学教室了,每间教室都贴了一些名人画像,激励着我们好好学习。  
  小学楼的对面是初中楼了。初中楼也四层,除了初中用的教室外,还有放映室、电脑室 、实验室、家长学校室等等……  
我在这样美丽的地方学习,真是无比幸福。

大美禹州大美禹州(4)

范文一:大美禹州

走近文峰塔我的家乡禹州,首先看见塔前有三座石碑,每当微风吹过,有春秋楼、霸陵桥……我最喜欢的是文峰塔。再向前走、许县。登上台阶,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便可登上塔顶,希望文昌神能给我带来文运,这座塔原名叫“文明寺塔”,步入塔内,共十三层。现在的许昌还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我今天参观了文峰塔,便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此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塔高五十二米、许地,是为了振兴文运所建,通过台阶,便是高高的塔基。文峰塔在许昌市博物馆内,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许由,每层的角上都挂着漂亮的风铃,塔基是用条砖砌成。据说,墙壁上还有许多画像。塔内建有多级台阶,希望大家抽空来许昌参观、许都到现在的许昌,环顾四周、文峰塔,迎面是一尊慈祥的“千手千眼观音”佛像,好听极了,这里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其中一座石碑清楚地记载着。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禹州

范文二:大美禹州

家乡是温暖的港湾,又是一个令人眷恋的字眼。在游子的心里它是一份浓浓的乡愁;在孩子的心里它是童年的记忆;在老人的心里它是永远的根。我们虽不曾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苦难,不曾看见过家乡昨日的沧桑,但我们却亲眼看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之快令人惊叹,原来路又窄灰又多,现在是路又宽树又绿,原来路上都是骑自行车的,现在小轿车越来越多,原来休息日无处可去,现在公园绿地处处都是,还有体育馆、博物馆。三十年的变化使莱州从一颗花种长成了一朵美丽的鲜花。我相信,再过几年,我们的家乡一定会有更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这儿的房屋是那样的残残旧旧,又低又矮,房顶是用干草做成的,一下雨,那干草又不结实,水就从干草里往下滴,令人烦心。

这房子也发生了变化,低矮潮湿的砖瓦房被拆除了,盖上了幢幢的楼房大道,那楼房不像从前那样只用砖瓦做成,只有一层楼,现在已经改用钢、水泥、瓷片……又有七八层楼那么高,还有楼台花园呢。周围都种上了一些花草树木,说是净化空气。家家户户都装上窗,让人们看到外面的世界。一年四季,花草树木给房子带来了美。

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抚今追昔,顿时心潮澎湃,思绪带领着我不自觉地去

范文三:大美禹州

我的家乡位于禹州市苌庄乡柏村,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里不但景美、人美,而且有一处名胜古迹。

我们的村子被群山环抱,很美。这里有一百多户人家,村里虽然不富裕,但是很平静,天蓝、草绿,空气新鲜。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但乡土气息浓郁,我很喜欢。

在村子的南边,有一座很大的墓,据说是五代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墓。墓坐北朝南,高大的陵墓坐落高垄之上,紧接绵延的大龙山。墓上的柏树长得十分苍翠,墓旁有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有对刘知远及其陵墓的简介,墓高八米,周长60米,墓四周100米处均有一对残存的石狮,墓前有一正方形的石柱。听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说,本来墓周围有东、西、南、北四大石门,墓前的道路两旁摆设有石雕:有石人、石狮、石虎、石羊、石猴等,用来象征帝王生前的仪卫,但现在遭到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