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过春节(1)
放寒假啦,我期待已久的春节来临了!我和爸爸妈妈早就约好春节要去厦门游玩。我们是自驾游去,听说厦门很美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出发的路上我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一路上没有堵车,经过十个小时的奔波我们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美丽的厦门。
我们先去了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漂亮极了依山傍海,根本不像一所学校,反而像一个度假圣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来参观。接着我们去了胡里山炮台,那里是抗击倭寇的地方,有群炮阵,还有雄伟的世界古炮王,让人叹为观止。我们还非常幸运的观看了真实的海上开炮演练的全过程,令我瞠目结舌。
第三天,我们又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非常有名的福建土楼群参观,这里有保存最完整上千年的土楼,它们和城市的高楼大厦完全不同,有圆形的有方形的,全部是用泥土铸造而成,每一栋土楼里都有几百户人家共同居住。最有趣的是我们晚上就住在这非常有特色的土楼宾馆。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又去了非常著名的太姥山,这是我印象中最好玩最刺激也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太姥山依山傍海云雾缭绕,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誉。太姥山以花岗岩为特色,融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总面积有86平方公里。其中最为惊险刺激的就是一线天了。一线天都是由非常狭窄高大的岩石组成的,最窄的地方只有20几厘米宽,游人必须要侧着身体收腹才能过去的。胖的人不建议去哦,否则会卡在石缝里出不去的。大家都排着队一个一个往前移动。终于轮到我了,我紧张的心砰砰直跳,我屏住呼吸,手紧紧的贴在石壁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挪动。石缝里又黑又暗什么都看不见,我只是能凭着双脚去探查前面的道路是否平坦,好几次都差点踩空摔跤了。就这样抹黑战战兢兢的走了十几分钟终于见到了光明。走出一线天之后我们来到到了更为惊险的地方——悬崖吊桥。这个桥一边是石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我看一眼就吓得两腿发软了,我几乎是在爸爸的搀扶下才经过了这个危险的吊桥。接下来进入了另个更加有趣的山洞。
葫芦洞里阴暗潮湿,长满了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打滑摔跤。它和一线天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由一个个又矮又圆的山洞组成,像一个大大的葫芦一样。我们要低着头弯着腰半蹲着才能通过。我们就这样穿过了许多个小山洞,好几次都撞到了头,碰的我眼冒金星,等爬出这些山洞的时候我们已经大汗淋漓。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喜欢这样刺激去探索感觉。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在外面游玩了好几天了,每一个地方都给我留下来深刻美好的记忆,这个假期非常充实有趣,我希望下次假期还能去更多好玩的地方。
我这样过春节(2)
“啊,春节!啊,春节!”这是一本书中的话,原文是“啊,爱!啊,爱!”我把它换成开头那句话。1年365天,盼个啥?春节呗!为啥?
首先,春节少不新衣服。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才行,臭美是人的天性,地球人都有。另外,春节不会遭受“暴打”,我会好受的多。而且,本人“瘾”太多:看电视看出电视瘾玩游戏玩出游戏瘾懒也懒成瘾……春节晚上有联欢会,有电视病的我怎能错过呢?第二天别想让我早起!好不容易盼来春节,不将懒瘾“发扬光大”怎么行?电脑也从“军事禁地”“转移阵地”到我的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就是这个意思。想不让游戏瘾“死灰复燃”都不行。重磅的当然是压岁钱。我只要说2、3句吉利话,红包就在我手。“发财!发财!”我小心翼翼的收好,免得被妈妈抢。夜里悄悄起来点钱,感觉成为大富翁。哈哈哈……
你是否和我一样盼春节呢?
我这样过春节(3)
【第1篇】
我的春节这样过
过春节时,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很多东西,你看大街上的人人山人海显得喜气洋洋。妈妈和我去买年货,我们买了春联买了年货等很多东西。最让我高兴的是我买了一些鞭炮。妈妈还给我买了新衣服。年货买回来了,我们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妈妈一早就把灯笼挂了起来,爸爸也把春联和福字帖到门上,我把干果都放进盘子里,摆放的整整齐齐的。
年三十那天,妈妈给我穿上了新衣服,我高兴极了!下午的时候爸爸、妈妈一起做好多我爱吃的菜,一起吃团圆饭时全家人都很开心。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节日很精彩,有小品、有歌曲、还有歌舞。大人们都在包饺子。快十二点了,外面响起了鞭炮声。我和爸爸拿着鞭炮下了楼,到了楼下我闻到了烟火味,我们放了很多鞭炮,我 还 放了一个烟花。刚一点就连忙跑了回来,等了一会还没着就问爸爸怎么还没着啊!我去看一看吧!爸爸说:“不行小心崩着 ”,我说:“我会小心的 ”我去从点了一下,终于点着了,那五颜六色的鞭炮就像在空中盛开的花朵,美丽极了。放完了鞭炮,我们吃起了饺子,开始拜年了,每人都给了我压岁钱。
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全家人都能幸福。希望我的学习进步。
【第2篇】
我的春节这样过
春节时,我干了很多事:先看了看春晚,然后放鞭炮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放鞭炮了。午 夜 十二点时,我们一家三口一边抱着鞭炮,一边向大门走去。我慢慢地把沉重的鞭炮搬到了大门的左边,爸爸轻松地把鞭炮抬到了大门的右边。爸爸把手中的打火机递给了我,对我说:“今年的开门炮还是你来放吧。”“啊?”我吃惊地叫道。我右手接过打火机,跑到鞭炮旁。打火口对准鞭炮线,右手按住打火机的按钮,一团火窜了出来,我立即连滚带爬的跑回了爸爸的身旁。爸爸说:“有什么好怕的,男子汉,大丈夫。”我回到了鞭炮旁,拿起打火机,对准鞭炮线,按下按钮,用左手挡风,不一会儿,响起了“兹兹”声。我立即收起打火机,跑到了安全区。过了一会儿,想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我这个春节很开心。
【第3篇】
我的春节这样过
春节,大家不陌生吧?在春节里我打算去保国寺游玩,这是爸爸的主意弟弟听了,闹着也要去那就去吧!爸爸是个急性子,马上做好了出发时准备,上路了,一路上东瞧西望,到了那儿,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脚下仿佛一朵云。
进了山门,映入眼帘的的是一条上山的小路。我的兴致顿时被扫了一半:还要爬山啊!哎!累!好不容易到了保国寺,可全是些无聊的东西。最好玩的莫过于打鼓了,我们来到钟鼓楼上,看见一面大鼓,红色的鼓身,蒙着白色的鼓面。鼓面的直径大约有1.5米长,比我人还长。真是漂亮又气派。我好想听它敲起来的声音啊!不过得付钱,我以为爸爸不会同意。没想到他痛快的答应了。不过只能敲九下,我和弟弟先是每人三下。弟弟先来三下后把鼓槌新闻稿去,我一边打一边数:“一下、二下……”调皮的弟弟也打了我一下,还一可恶地学我的样儿嘴里念着:“一下、二下……”。被我抓了个正着。
快乐的一天就样过去了。快乐的春节就在快乐的每一天中结束了!
我这样过春节(4)
我的春节这样过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非常隆重。那一天,在我家发生了很多趣事。
趣事一:禁止吃鱼
春节,中午吃饭时,有一条红烧鱼。我们几个小孩很想吃,但大人却说这鱼不能吃,只是代表“年年有鱼”。我的两个馋猫表弟连声叹气。其中较小的一个总是忘记那鱼不能吃,会去夹鱼肉,快碰到肉时才反应过来,把手缩了回去。而那个大的呢也会像小表弟一样,但他反应过来后,会巧妙地转移方向,好像本来就要去夹其它菜。我呢,也很馋,但不会冒失地去夹鱼,只是偶尔看看那鱼。谁让冒着香气,看起来十分美味呢!
趣事二:牙齿风波
吃饭时,我以前松动的牙齿不听话,“跑出了窝”,却不下来,卡住了。“大年初一不动刀”,只能徒手把牙齿拿下来。但它滑滑的,不容易抓,更别说拿下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没抓到。最后,由妈妈上阵,轻松把牙齿拿下。为什么妈妈很轻松呢?因为妈妈很有经验,以前我的牙齿都是妈妈拿下来的,除了几颗意外掉落牙齿。牙齿拿下后,我照照镜子,发现有点儿血,我紧张的要命,因为这次掉的磨牙,出血有点儿多。我把冰水含在嘴里,过一会儿吐出来,再照镜子,血没有啦!
趣事三:放烟花
这可是一件真正的趣事。晚上吃完饭,我和表弟去放烟花。我们放的是棒棒烟花,点上火,挥来挥去,就像在空中画画一样。“画笔”时而红色,有时绿色,还有可能“沾”了黄色“颜料”。
除了这些事,我的春节还有其它有意义的事。你有一个怎样的春节呢?
我这样过春节(5)
说起春节,大家一定知道,过春节可以去好朋友家串门,还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红包!总之,就是快快乐乐的玩几天。
可是,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吗?不知道?不用着急,让我慢慢告诉你:传说,在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
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后来,人们为了驱赶年兽,在
年兽来到的那一天,便在门前贴上红纸,张灯结彩,后来就渐渐地形
成了现在的春节!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过春节时,我们的爸爸妈妈会在门前贴上一对红色的纸,红纸上面写满了字,那叫什么呢?那叫春联! 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很重视神荼、郁垒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个节目的仪式:每当除夕时,各家各户在自家门口立下两个桃木神像,在门相上悬挂苇子编的绳索,在内门上画老虎,以此来镇邪,求得来年的幸福。 这个习俗在汉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汉代以后,门旁的桃木神像逐渐演变、简化为桃木板,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时,叫人在两块桃木板上刻了两句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联。由于桃木是红色的,以后便被用纸写的字代替,一般对联都用红色的纸写成。由此以后,逐渐演变成今日的形式。
过春节时,大人们会买来很多花生瓜子这类零食招待前
来拜访的好友,并买来火红的灯笼挂在阳台上。而我们
小孩子就伸手要压岁钱或者跑到大街上和好朋友手牵
手去看花灯。在家乡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花灯:有正
在飞腾的龙,有在拜年的小孩!人们也高兴极了,喜
气洋洋地观赏美丽的花灯。大街上,所有的店铺都挂
上了大红灯笼,所有的人都在互相说着吉利的话:“恭
喜发财,万事如意!”广场上,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在
放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映红了半边天,有“萤火虫”。
“小星星”……小孩子们可高兴了,穿着父母为他的买
的新衣服,绕着广场跑来跑去,却不知道自己的小脸儿都红了!
与此同时,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了。先拿出一片饺子皮,往里面放一点已拌好的饺子陷,再蘸一点水,往旁边涂一圈,一捏,一个精美的饺子就做好啦!做好一堆饺子后,就把这些饺子倒进煮沸腾的水里。随着一声:“开饭啦!开饭啦!”全家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餐桌上,品味着美味的饺子。
说起饺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
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过去,春节只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跟外国根本扯不上什么
关系;可如今,外国人也过上了中国节,可见,这几十年来,中
国在世界的地位是节节高!
哈哈,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怎么样,挺好吧?最后在这里
祝贺大家春节愉快!
我这样过春节(6)
春节带着一种莫名的期待悄悄的潜伏在我们的身边。然而从人们忙碌的身影中,我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它也慢慢的替代了时间老人,让时间加快了步伐!
今年是蛇年,我和爸爸妈妈决定在外婆家过年。所以去年(龙年)的一月二十八日,我们一家三口便踏上了前往广西南宁的飞机。我的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外婆家位于宾阳县的一个村庄中。后面有一片幽静的竹林,小鸟有时在这儿开茶会;风儿有时在这儿卷起一阵沙尘;雨点儿有时将竹叶当作琴键,弹起一曲小令。
年三十的早晨,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对联。真是“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啊!然而年三十晚那接二连三的鞭炮声、烟花声彻底打破了这村庄原本的宁静!
我们也不甘示弱,抱着大桶小桶的烟花,冲上楼顶!呀!楼顶真是个发烟花的好地方,不仅场地宽阔,还可以与那天上的“花”更进一步的交流。这天上竞相开放的五颜六色的“花”不正是人们赠予我们的一份礼物吗?所以礼尚往来,我们呀!必须再回赠一份,不是吗?所以我摆好烟花,由爸爸和舅舅轮流送出这份大礼。烟花直窜云霄,在空中展现出最美丽的一面……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鲜花”也参加了这次春节的“选美比赛”。看着这一朵朵绚烂夺目的烟花,不禁使我感叹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我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那份迫不及待,赶紧拿起一根小烟花让舅舅帮我点火。但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等了半天烟火都没窜出来,我使劲摇晃那根烟花棒,就在我认为烟花棒没有用了的时候,突然,小火苗钻出了身,吓了我一大跳!随之,我欣喜若狂地跳了起来,挥舞着的烟花棒……
等到东方吐白,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就唤醒了新年的第一天。我从睡梦中爬了起来,踏着家门口那由鞭炮屑组成的“红地毯”,嗅到了新年的味道。然后我又赶紧跑回外婆家,将新年的第一声祝福送给外婆,当然我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这个。没错!哈哈哈!俗话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其实我是要红包去了。没想到事情竟如此顺利,红包轻而易举的.到手了。哈哈哈哈!一天中我就收到了许多红包呢!
这次放烟花,我受益匪浅呐!放烟花就像我们做事一样,要一件一件来,不能急于求成!就像放烟花,一朵开完才能迎接下一朵的盛开!
经过鞭炮声的洗礼,我明白了春节的真正意义。以前的我只是天真的认为,春节是吃好吃的佳肴,穿漂亮的新衣服,到处游玩。现在我晓得了春节代表着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是一个全家团聚的日子;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我这样过春节(7)
初一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外婆家,吃饭前,阳阳阿姨和我们说:“反正下午没什么事,天气又好,要不我们去大外婆家的地边挑马兰吧。”“好呀,好呀。”我才不会错过一个不用做作业的机会呢!我心想:马兰长在哪里?马兰是什么颜色的?马兰好不好吃?马兰……
终于,他们都吃完饭了,阳阳阿姨我和妈妈带上了剪刀和塑料袋出发了。
走过了一条小河,沿着小小的田耕路,来到了大外婆家的田附近,感觉阳光温暖的抚摸着我,满眼的绿色让我心情十分开心,不禁哼起了小调儿。终于走到了大外婆家的田,我十分失望,因为马兰都长在田埂路的边上,不是很好找,但是找到了就有一群。马兰绿油油的,嫩嫩的,十分小巧可爱,风一吹,马兰们随风舞动,像是一支舞团正在伴着音乐跳着舞。
开始挑马兰了,我拿起剪刀,向一株比较大的马兰剪去,只能一声“咔嚓”。我把马兰拉起来了,下面怎么掉了好几片叶子,原来这株马兰也挺大的,结果被我这么一剪就剩下两片叶子了,这还能不能吃,估计塞牙缝也不够呢!妈妈见了,对我说:“啊呀,你剪的太上面了,应该这样。”说完,边拿起剪刀,选了一株合适的,把它的叶子轻轻拉起,直到能看见它的根,从根那里剪掉,一株完美的马兰就出来了,妈妈继续说:“还有特别大的特别老,咬不动,要挑这种不大不小的,懂吗?“”哦。“虽然没怎么听懂。我试着做了几次,成功的挑了几株马兰后,终于领会了妈妈说的话。看来挑马兰也挺简单的嘛!
在充满青草气息的大自然中挑马兰,让我不仅没感到累,而且心情非常的放松,晚上吃着香干拌马兰,心里甜滋滋的,感觉今天这碗菜味道特别好
我这样过春节(8)
大年初三,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鄞江镇,那是爷爷的家乡。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那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
伴着那清新的空气,迈着这轻快的步伐,我走在这古香古色的小巷中,突然面前出现了一条河,中间有用石头搭成的桥。我看见人们低头在数些什么,突然我想起了奶奶告诉过我,去它山堰一定要亲自数一数那里的石阶,因为每个人数出来的都不一样。
于是我也与他们一起数。站在最前端,我迈开步子,埋头苦“数”,我看见了灰黑色的石头上布满了条纹,杂斑。有一些凹进去的地方还有一些雨水与小石子。我一步半米,但是石阶可不一样,有的与我的半个步子一样,有的却是一个成人的两个步子那么大。有些时候我突然迈过了一个石阶,于是一转身跨一步,又回去了,可我早已把数字抛之脑后,于是又得重新来了。
就这样,我一遍一遍地数,终于成功了,我数出了一个离正确答案极度接近的数据——152。当地的村民说正确答案是153!真是太可惜了,如果我下次还能去那里,我一定要再数数。
我这样过春节(9)
我的春节这样过
放寒假啦,我期待已久的春节来临了!我和爸爸妈妈早就约好春节要去厦门游玩。我们是自驾游去,听说厦门很美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出发的路上我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一路上没有堵车,经过十个小时的奔波我们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美丽的厦门。
我们先去了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漂亮极了依山傍海,根本不像一所学校,反而像一个度假圣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来参观。接着我们去了胡里山炮台,那里是抗击倭寇的地方,有群炮阵,还有雄伟的世界古炮王,让人叹为观止。我们 还 非常幸运的观看了真实的海上开炮演练的全过程,令我瞠目结舌。
第三天,我们又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非常有名的福建土楼群参观,这里有保存最完整上千年的土楼,它们和城市的高楼大厦完全不同,有圆形的有方形的,全部是用泥土铸造而成,每一栋土楼里都有几百户人家共同居住。最有趣的是我们晚上就住在这非常有特色的土楼宾馆。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又去了非常著名的太姥山,这是我印象中最好玩最刺激也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太姥山依山傍海云雾缭绕,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誉。太姥山以花岗岩为特色,融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总面积有86平方公里。其中最为惊险刺激的就是一线天了。一线天都是由非常狭窄高大的岩石组成的,最窄的地方只有20几厘米宽,游人必须要侧着身体收腹才能过去的。胖的人不建议去哦,否则会卡在石缝里出不去的。大家都排着队一个一个往前移动。终于轮到我了,我紧张的心砰砰直跳,我屏住呼吸,手紧紧的贴在石壁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挪动。石缝里又黑又暗什么都看不见,我只是能凭着双脚去探查前面的道路是否平坦,好几次都差点踩空摔跤了。就这样抹黑战战兢兢的走了十几分钟终于见到了光明。走出一线天之后我们来到到了更为惊险的地方——悬崖吊桥。这个桥一边是石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我看一眼就吓得两腿发软了,我几乎是在爸爸的搀扶下才经过了这个危险的吊桥。接下来进入了另个更加有趣的山洞。
葫芦洞里阴暗潮湿,长满了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打滑摔跤。它和一线天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由一个个又矮又圆的山洞组成,像一个大大的葫芦一样。我们要低着头弯着腰半蹲着才能通过。我们就这样穿过了许多个小山洞,好几次都撞到了头,碰的我眼冒金星,等爬出这些山洞的时候我们已经大汗淋漓。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喜欢这样刺激去探索感觉。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在外面游玩了好几天了,每一个地方都给我留下来深刻美好的记忆,这个假期非常充实有趣,我希望下次假期还能去更多好玩的地方。
我这样过春节(10)
我的春节这样过 春节,大家不陌生吧?在春节里我打算去保国寺游玩,这是爸爸的主意弟弟听了,闹着也要去那就去吧!爸爸是个急性子,马上做好了出发时准备,上路了,一路上东瞧西望,到了那儿,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脚下仿佛一朵云。
进了山门,映入眼帘的的是一条上山的小路。我的兴致顿时被扫了一半:还要爬山啊!哎!累!好不容易到了保国寺,可全是些无聊的东西。最好玩的莫过于打鼓了,我们来到钟鼓楼上,看见一面大鼓,红色的鼓身,蒙着白色的鼓面。鼓面的直径大约有1.5米长,比我人还长。真是漂亮又气派。我好想听它敲起来的声音啊!不过得付钱,我以为爸爸不会同意。没想到他痛快的答应了。不过只能敲九下,我和弟弟先是每人三下。弟弟先来三下后把鼓槌新闻稿去,我一边打一边数:“一下、二下……”调皮的弟弟也打了我一下,还一可恶地学我的样儿嘴里念着:“一下、二下……”。被我抓了个正着。
快乐的一天就样过去了。快乐的春节就在快乐的每一天中结束了!
我这样过春节(11)
春节是我们最传统的节日,也是每个家庭的节日。大家要准备鞭炮,春联,年画,食物,灯笼,衣服。每次过年,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东西。你可以看到街上的人群喜气洋洋。我和妈妈去买年货,我们买了春联,年画等很多东西。最让我开心的是买了一些鞭炮。我妈妈也给我买了新衣服。我买了年货,我们要打扫房子。我妈一大早就挂好了灯笼,我爸把春联和祝福贴在门上。我把所有的干果都放在盘子里,放得整整齐齐。
第30天,妈妈给我穿上新衣服,我很开心!下午爸爸妈妈一起做了很多喜欢吃的菜,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很开心。团圆饭后,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这个节日很精彩,有小品、歌曲和舞蹈。大人在包饺子。快十二点了,外面响起了鞭炮声。我和爸爸带着鞭炮下楼。当我们下楼时,我闻到了烟火的味道。我们放了很多鞭炮,我也放了一个烟花。一到那里,我就飞快地跑回来。等了一会,我问爸爸为什么没有。我去看看!爸爸说:“不,小心点。”我说:“我会小心的。”我去点着,终于点着了。五颜六色的鞭炮就像空中盛开的花朵,非常美丽。放完鞭炮,我们吃了饺子,开始过年。大家都给我压岁钱。
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全家幸福。我希望我的学习会有所提高。
我这样过春节(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0xx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也已步入20xx。在这个寒假里,我品尝了美味的八宝菜,点燃了寓意“红红火火”的鞭炮,还领到了压岁红包。可令我最难忘的,还是在除夕那天“守 夜 ”啦!
那天晚上,我早早地上了床,拿开电视,等待着八点的'到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流淌着,就如小溪在潺潺流淌。八点啦!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春晚这个节目。
一开始,我精神抖擞,兴致勃勃。几个小品逗得我哈哈大笑,忍俊不禁。可这种感觉到了十一点以后就一散而尽了。十一点以后,节目都转为歌舞类节目,我最讨厌了,很无聊。这是我的心里又开始争执了:一面说:睡觉吧,反正看与不看也没什么区别,又不重要!睡了更舒服。而且这些歌舞类节目看起来也没意思,睡了也无妨。而另一面则对我说:别睡!你可别忘了你看春晚的初衷!不就是为了等到十二点来体验一下“守 夜 ”吗?如果你这时候半途而废,不就前功尽弃了吗?2面争执不下,可我仔细琢磨了一番后,终于决定继续撑下去,直至十二点!
我的春节是这样过的,你又是怎样过的呢?
我这样过春节(13)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把爷爷、奶奶接到了宁波,带他们去奉化滕头村好好玩一回。
到了滕头村,首先到达的景点是热带植物园。里面的花朵千姿百态,有的含苞待放,像一位怕生的小姑娘,缩着脑袋;有的微微开放,像一个害羞的小宝宝;有的花亭亭玉立,真美啊!这里的花有:墨兰、大花蕙兰、虎皮兰……里面的树也很好看;有一种树叫“酒瓶兰”,树干底部是鼓起来的,远远望去,像极了一个酒瓶。还有一种树叫“滴水观音”,它每天早晨都会有一滴水从叶子中间的叶脉顶流下来,真是太神奇了。
接下的景点是婚育新风园,里面有心心相印石、山盟海誓石、祥云桥……还有一石头,名字叫“甜蜜的爱”。先来讲心心相印石吧!那是一个心形石,是黄色的。上面写着四个红色大字:心心相印。紧帖着心心相印石的后面有一个莲花台,莲花台是粉色的。“山盟海誓石”是一个大石头,上面写着“山盟海誓”这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白色的。祥云桥是一座红色的小桥,上面写着的“祥云桥”这三个字是金色的。上面讲过还有一块石头叫“甜蜜的爱”。千百年来,石头见证了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原始步入现代的漫长历程。这块石头雕得是一位男子目光凝视着远方,一位年轻的母亲呵护着他们可爱的女儿。
第三个景点是动物乐园,我第一个看到的是小松鼠,我想:我给它喂点吃的吧!于是我拿出一只草莓,贴住铁网。马上就有一只贪吃的小松鼠跑来了,如果我把草莓往后拉一点点,它就会把舌头伸得长长的。真可爱呀!第二个小动物是孔雀,拍照时,爸爸希望孔雀能开屏,可是爸爸用了很多办法,就是不行。我想,夸夸它,看它会不会开屏呢?果然,它展开了自己的羽毛。
到了该走的时候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那里。告诉你们喔,去婚育新风园是因为这一天是爷爷奶奶40周年结婚纪念日。
我这样过春节(14)
正月一,是新年。家家庆贺,处处暄阗。依旧习,余随父母省亲,拜会亲友。乡邻亲友欢聚一堂,共庆新年笑语哗。黄发听闻戏剧,垂髫杂耍鞭炮。林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门前鸟嬉于翔,或歇于树梢,喜鸣春晓,时闻鸡犬啼吠声声传,耋耄小童争向相望。
今欣欣向荣,宜易之,欲与亲友结伴远足以庆春节,然皆因处处人满而踌躇却步。忆去夏,父延友同赴北京,虽随同数日赏游,然余最忆畅游欢乐谷,各式项目,历历在目,意犹未尽。是故禀父曰,“今畅游欢乐谷,可否?”父略思忖,欣然允之,即备前往。
是日,初进欢乐谷时,吾连叹其万顷之浩瀚,待入时,又祗游人之众。上有伛偻,下至提携,若夫小生,不胜一一举之。忽见入口侧,有一队伍,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心料斯必甚好。翕趋走,俟于队末。待多时,仍不及吾,心生烦感,慕艳前者,弗能安泰,遂乃叹何穷也?又多时,卒及余。吾摩拳而擦掌,跃跃欲试,及待坐入其位,忽生退意,心忧俶尔坠落,每每确绳是否系全。弗等余思,其如离弦之箭般冲出,有乘奔御风之疾,跌撞若置之千里马背。俶尔左晃,俶尔右斜,颠簸无外乎。
及至最高峰,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下视其屋,其人,祗一点一粒。其间烟雾缭绕,若霪雨霏霏,待初晴,便是长烟一空,曦光普照。倏然,无兆骤落,笔直而下,速之疾,如穷冬烈风,若觉脸皲裂。及下,心尤颤惧!
吾等此之过春节,实为乡里新潮,虽无三姑六婆而伴,颇有别样别意别新之感。
我这样过春节(15)
可是,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吗?不知道?不用着急,让我慢慢告诉你: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
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后来,人们为了驱赶年兽,在
年兽来到的那一天,便在门前贴上红纸,张灯结彩,后来就渐渐地形
成了现在的春节!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过春节时,我们的爸爸妈妈会在门前贴上一对红色的纸,红纸上面写满了字,那叫什么呢?那叫春联!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很重视神荼、郁垒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个节目的仪式:每当除夕时,各家各户在自家门口立下两个桃木神像,在门相上悬挂苇子编的绳索,在内门上画老虎,以此来镇邪,求得来年的幸福。这个习俗在汉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汉代以后,门旁的桃木神像逐渐演变、简化为桃木板,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时,叫人在两块桃木板上刻了两句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的第一副春联,也是我国历最早的对联。由于桃木是红色的,以后便被用纸写的字代替,一般对联都用红色的纸写成。由此以后,逐渐演变成今日的形式。
过春节时,大人们会买来很多花生瓜子这类零食招待前
来拜访的好友,并买来火红的灯笼挂在阳台上。而我们
小孩子就伸手要压岁钱或者跑到大街上和好朋友手牵
手去看花灯。在家乡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花灯:有正
在飞腾的龙,有在拜年的小孩!人们也高兴极了,喜
气洋洋地观赏美丽的花灯。大街上,所有的店铺都挂
上了大红灯笼,所有的人都在互相说着吉利的话:“恭
喜发财,万事如意!”广场上,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在
放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映红了半边天,有“萤火虫”。
“小星星”……小孩子们可高兴了,穿着父母为他的买
的新衣服,绕着广场跑来跑去,却不知道自己的小脸儿都红了!
与此同时,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了。先拿出一片饺子皮,往里面放一点已拌好的饺子陷,再蘸一点水,往旁边涂一圈,一捏,一个精美的饺子就做好啦!做好一堆饺子后,就把这些饺子倒进煮沸腾的水里。随着一声:“开饭啦!开饭啦!”全家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餐桌上,品味着美味的饺子。
说起饺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东汉末年,“医圣”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
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过去,春节只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跟外国根本扯不上什么
关系;可如今,外国人也过上了中国节,可见,这几十年来,中
国在世界的地位是节节高!
哈哈,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怎么样,挺好吧?最后在这里
祝贺大家春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