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过去(精编5篇)
清茶
2024-03-20 01:14:26
其它
其它

历史过去(1)

在春天的脚步声中,我们漫步在闽江河畔边,听历史讲那过去的事情。

那时候,一件衣服,小孩子们又争又抢,总想自己穿上这件衣服,一件衣服,兄弟姐妹们得轮流穿。刮破了,用针缝,身上的补丁一块又一块。在他们眼中,只要有得穿就够了,哪儿管这件衣服是新是旧。而我们,衣柜里的衣服数不胜数,全都是崭新的,没穿过几次,就被遗忘在了某个角落。

那时候,一顿饭,只有一碗米饭和一些青菜,大伙从来不挑食,见什么吃什么。到过年时,才能吃上一顿肉。在他们眼里,有得吃就够了,哪管是什么。而我们,山珍海味吃不尽,总是挑食,喜欢吃肉,青菜一盘,我们几乎没动过,一句话:挑食。

那时候,一座房子,一家人住在里面,不管是土屋还是茅屋,他们都不嫌小,都不嫌旧。在他们眼里,只要有的住就够了,那儿管他是什么房。而我们,住在又大又宽敞的房子里,跟他们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总是嫌这个嫌那个,不知足。

那时候,零花钱,小朋友们没有,也从没向父母要过。在他们眼中,只要父母能让自己上学就够了,有没有都无所谓。而我们,无时无刻向爸爸妈妈要钱,买零食,买玩具,不珍惜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让父母的努力付之东流......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让我想起了我们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更让我想起了我们伟大的母亲——“祖国”是祖国母亲让我们走出了贫穷,奔向小康;是祖国母亲,帮失学的小朋友们重新背起书包,重新走进课堂;是祖国母亲,送来了“蛋奶工程”......

我们坐在闽江河畔边,听历史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歌声回荡在闽江河畔,我们的笑声回荡在闽江畔。我们坐在闽江河畔边,听历史讲那过去的事情......

五年级:林蔚杰


历史过去(2)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对我国进行了野蛮的侵略,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他们野蛮成性,大量杀害中国平民,实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到处杀人放火,使我国广大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拿起枪杆子,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全民总动员,老少齐参战,采用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术,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损失惨重,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中国人们拿起枪杆子浴血奋战的结果,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青少年一代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和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不会被别人欺负,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


历史过去(3)

央视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在看完《开学第一课》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我将牢记。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将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4个篇章,是为了配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宣传工作。它通过一个个英雄故事的真实讲述,让我们共同回顾历史。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泸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军士奋起抵抗,拉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序幕。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的抗战。


历史过去(4)

“历史之下,每个人的面孔都是模糊的”。

诚然,时代的浪潮奔涌不息,鲜活的生命被不可避免地标签化,即使是苏轼、李白这般时代的星辰,在岁月的洗练中也浓缩为教科书上的符号,成为普罗大众眼中所谓“诗意”的代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的话语被奉为箴言,苏轼却真正用其一生为这句话作下注解。

身染凡尘,心向光明,作为一名仕途上的失意者,他做出了与逃避背道而驰的抉择,以诗意荡涤人性的污浊,让我们明白所谓美好俯仰即是,即使漂泊一生,亦可笑言“此心安处是吾乡”。

“诗不在远方,她流淌在我们的骨与血,从笔下流淌的只是词藻,没有灵魂便算不得诗。”

试观当今社会,当“诗与远方”的美好被片面理解为对现实的逃避,当田园生活被城市工薪阶层视作虚无缥缈的“桃花源”,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是否眼前的苟且注定与美好水火不容,是否诗意仅能存在于遥不可及的远方?

夜夜高悬的明月可以触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浪漫,随处可见的江河可以滋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慨然;逢冬叹“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遇春赞“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苏轼跨越千年留与后人的答案。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前,在新时代的天空下,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投身时代的浪潮,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与此同时,亦不能忽视本性对美好的追求向往,将自身的生命降格为乏味的机器。

顾城的思想与苏轼的情操不谋而合。


历史过去(5)

在春天的脚步声中,我们漫步在闽江河畔边,听历史讲那过去的事情。

那时候,一件衣服,小孩子们又争又抢,总想自己穿上这件衣服,一件衣服,兄弟姐妹们得轮流穿。刮破了,用针缝,身上的补丁一块又一块。在他们眼中,只要有得穿就够了,哪儿管这件衣服是新是旧。而我们,衣柜里的衣服数不胜数,全都是崭新的,没穿过几次,就被遗忘在了某个角落。

那时候,一顿饭,只有一碗米饭和一些青菜,大伙从来不挑食,见什么吃什么。到过年时,才能吃上一顿肉。在他们眼里,有得吃就够了,哪管是什么。而我们,山珍海味吃不尽,总是挑食,喜欢吃肉,青菜一盘,我们几乎没动过,一句话:挑食。

那时候,一座房子,一家人住在里面,不管是土屋还是茅屋,他们都不嫌小,都不嫌旧。在他们眼里,只要有的.住就够了,那儿管他是什么房。而我们,住在又大又宽敞的房子里,跟他们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总是嫌这个嫌那个,不知足。

那时候,零花钱,小朋友们没有,也从没向父母要过。在他们眼中,只要父母能让自己上学就够了,有没有都无所谓。而我们,无时无刻向爸爸妈妈要钱,买零食,买玩具,不珍惜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让父母的努力付之东流。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让我想起了我们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更让我想起了我们伟大的母亲——祖国。是祖国母亲让我们走出了贫穷,奔向小康;是祖国母亲,帮失学的小朋友们重新背起书包,重新走进课堂;是祖国母亲,送来了蛋奶工程。

我们坐在闽江河畔边,听历史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歌声回荡在闽江河畔,我们的笑声回荡在闽江畔。我们坐在闽江河畔边,听历史讲那过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