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雁(热门4篇)
青山绿水
2024-01-20 09:04:11
四年级
写人

领头雁(1)

2月21日-24日,我参加了全县农村“领头雁”培训班第二期学习。通过培训,我对村干部这个岗位更加珍惜,强化了我为民干事的信心,干好工作的决心,促进帮助农民增收的雄心。我对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把几天来的学习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以汇报。

一、抓班子、带队伍,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新一届两委会的班长,要在县委、县政府、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党员教育管理为基础,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要建设一只好的村干部队伍,必须加强村干部的学习培训,努力构建团结协作的村“两委”班子,同时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发展有潜力、有文化的年轻同志纳入到村级后备干部行列中来。

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掌握理论武器,学习现代管理的基本技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干好自己的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达成一片,遇事多和群众商量,从本村实际出发,理出一条符合我村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努力做到民主决策。以身作则,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努力做到兢兢业业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无愧于全村父老乡亲的信任和重托。

二、抓经济、促发展、保稳定。

认真学习落实上级会议精神,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这根主线,着力提高村干部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政策观念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抓好学习教育。

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基层干部的基本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发展农村的新政策,结合几年来我的农村工作经历,一是做好群众工作,大力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引导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项目,使农民尽快增产、增收。二是合理规划养殖小区,提高档次、扩大规模,把更多的农户吸引到养殖小区,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拉长产业链,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会议,理出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拿出规划,在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村容村貌等方面有新突破。三是依托我村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行新农村建设,同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大的平台。

村级管理方面,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用制度规范每个村干部的言行,充分发挥村农廉网的作用,把村各项事务至于广大村民的监督之下,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提高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

今后的三年,我要带领“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务实忠干,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上下互动,形成合力,使各项工作积极争先进位。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争做一名优秀村干部,向上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村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领头雁(2)

我们班的班长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她德才兼备,是大家的“领头雁”。
班长长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乌黑的眼珠像两颗黑色的钻石,她个子高高的,许多男生站在她旁边都矮一大截,所以她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班长有着百灵鸟般的嗓音。音乐课上,老师问道:“谁能上台展示一下歌喉,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同学们霎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们班谁唱歌最好听?”菲菲问。“当然是胥雨含了。”大家异口同声地推选胥雨含,她只好上台为大家演唱了一首《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刚唱了一句,同学们就被他悦耳动听的歌声吸引了,那声音真好听,和电视上唱的一样,老师也一直面带笑容地听着,眼里满是惊喜。后来我们才知道,电视里放的这首歌就是她唱的,我们班出了一位小歌星,大家今后可有耳福了。一曲唱完,掌声经久不息,她那甜美的歌声仿佛一直在教室上空回荡,简直有余音绕梁之感啊!
胥雨含不仅歌声动听,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上次模拟考试,很多题型大家都没见过,一个个抓耳挠腮,考完后愁眉苦脸。可胥雨含却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考完后也像往常一样自信。试卷发下来,她又考了全班第一,九十九分,好多同学都只得了七十多分,她主动为大家讲解题目,分析的头头是道,像个博学多才的小老师,我打心眼里佩服她。
多才多艺,品学兼优,胥雨含真不愧是大家的“领头雁”。

领头雁(3)

各位同学,上午好!

遥望春秋烽火,内心慷慨激荡。多少英雄豪杰,让人高山景行:谋略盖世的管仲、心胸宽广的鲍叔、九合诸侯的齐桓公……他们在春秋乱世中纵横捭阖,建功立业,读完史书后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要说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齐桓公。

不可否认,齐国能从内乱之国变成春秋霸国,管仲和鲍叔出力甚多,功劳不小。但是,火车快不快,要靠车头带。作为一国之主,齐桓公就是齐国的火车头。正是在他的带动和领导下,齐国才高速发展,最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了春秋首霸之国。

或许有同学会说,齐桓公确实是车头,但齐国能称霸,首要功臣是“司机”管仲,连孔子都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诚然,管仲的谋略是齐国称霸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但是,良驹需要伯乐,能臣需要明主。如果没有齐桓公的宽宏,管仲极有可能作为公子纠“同党”而身首异处,或者“牢底坐穿”。就算侥幸得脱,如果没有齐桓公的重用,那他也只能四处藏匿,老于户牖之下,又何来日后的名闻天下呢?总之,没有齐桓公的“再造之恩”,就没有管仲的“传奇之名”,这是必然的。

那么,是不是没有管仲的才能,同样也就没有齐桓公的霸业呢?非也非也!齐桓公作为一国之君,可以有多种治国方式。亲力亲为是一种,知人善任也是一种。相比前者,后者更轻松简便,当然,也更需要智慧。因为,识别和驾驭能臣,让其为我所用,需要胸怀和见识。“不会带兵”的刘邦能擒获战神韩信,“不懂信息技术”的马云能够成功做出阿里巴巴,就在于刘邦善于“将将”,而马云总能让技术大咖为我所用,两者都具备上述胸怀和见识。从这个角度说,齐桓公其实也具有“才能”——一种结合了胸怀和见识后能识人用人的大才能!有了这种才能,即便没有管仲,也能有“张仲”、“李仲”、“马仲”,对不对?

或许会有同学说,不对,你搞错了,真正能识人的,是鲍叔,不是齐桓公!因为,鲍叔对桓公说过,“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之后齐桓公才重用管仲。是的,鲍叔确实推荐了管仲。但是,这只是“建议”,不是“决策”。历史上,不听谋臣建议而错过牛人的,比比皆是:鲁穆公不听谋臣的忠告,放走吴起;魏惠王不听公叔座谏言,错失商鞅……反观齐桓公,首先能选出鲍叔做“左膀”,接着又能听信鲍叔所言,识别管仲并让其充当“右臂”,如此慧眼识珠,又怎能不让人感触深刻呢?

俗话说,“鸟无翅不飞,雁无头不行”。管仲和鲍叔,就像齐国的两只翅膀,齐心协力,最终让齐国抟摇直上。而齐桓公则是“领头雁”,以其宽宏的胸襟、犀利的眼光和独特的才能,带领齐国踏准方向,行稳致远。相比“翅膀”,还是“领头雁”对我触动更大,因此也对其印象最深。


领头雁(4)

盼望已久的春节如期而至,可是随之而来的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打碎了我们的喜悦。我只是一个小学生,还不懂这个新名词的含义,但是每天看到大人们严肃的脸,每天听着新闻的播报,我才明白,可怕的瘟疫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

病毒肆虐,病情蔓延,人人都不敢出门。新闻里,我却看到了许多最美逆行者。80多岁的钟南山爷爷来到抗击疫情的一线,给国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福建医界天团支援武汉,援助湖北抗击新型肺炎疫情;我们身边的社区干部和小区的保安叔叔们,放弃休息时间,值班宣传,为打赢这场战役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我身边,有这么一位不起眼的老人,她默默地为小区的住户送酒精、送口罩。她六十多岁了,在小区大门口,一站就是一整天。每天早晚两次,带着消毒工具,为我们一整栋楼消毒,从一层到十二层,电梯里、走廊里、每一户家的鞋柜,从里到外一处也不放过。她就是我的姥姥。我问她:“姥姥,您不怕病毒吗?”她回答道:”怕!但是,老人家不爱戴口罩,我在这里宣传并分发口罩,能为大家出一份力,号召大家齐心协力,这场瘟疫就能早点过去。”我的姥姥,她是抗疫情的卫士,是我们小区防疫一线的领头雁。

看着姥姥忙碌的身影,我想说:“姥姥,我长大也要像您一样,做一个身居小家,心怀大家的人。”现在我们能做的是不给大人添乱,乖乖在家,停课不停学,多阅读,多锻炼,宅在家里为国家做贡献。

我相信,我们会看到胜利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