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集合8篇)
努力才幸福
2024-03-29 01:18:12
其它
其它

名作(1)

一双书写英雄的手和一双紧握钻杆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28日下午,76岁的老作家魏巍在他的寓所会见了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模范团长”李国安。

老作家握着李国安的手高兴地说:“你的事迹我都看了,很感人。你是改革开放年代的英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人向钱看,有人说空话,你是无私奉献,为老百姓办实事,扎着‘钢围腰’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是新的万里长征。我们的时代需要你这样最可爱的人。”

“老首长,我从小就读了您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在志愿军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起了老前辈,想起了舍生忘死的志愿军英雄。”李国安崇敬地对魏老说。

看着挂满军功章的李国安,魏老若有所思。一会儿,他感慨地说:“6年前,我的一个老朋友也坐在你这个位置,他叫李玉安,是‘活烈士’,是战争年代的英雄;你叫李国安,是和平时期的英雄。你们都是英雄,是两个时代的英雄。你们都在实践我军的宗旨,都是最可爱的人。”李国安说:“谢谢老前辈的鼓励,我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谦虚谨慎,为人民办更多的实事,为人民再立新功。”

离别时,魏老将自己撰写的们《地球的红飘带》一书和一幅亲笔题词交给李国安,上面写着:“李国安同志:你是和平建设年代最可爱的人。”


名作(2)

最近我们学习了韩愈的《马说》,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多次上书宰相请求录用,“而志不得通”,所以,他创作了这篇名作。他以“马”为“说”的对象,借马的遭遇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看法。表明他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的美好才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从现代的眼光来看,这种观点是并不完全正确的。因为别人不知道你的才华,他不可能赏识和重用你,所以你要“毛遂自荐”。

我还听说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在大街上出题招才,有两个才华出众的人看见了此事都想参加面试。那个国王又故意刁蛮:“答题者,答对封高官,赏金千两,答错者,则逐出京城。”其中一个听了此话,有些犹豫,他生怕出丑,可另一个人毅然决然走上台。他一看这道题他熟悉,便提笔解答,最终,他得到了国王的赏识和重用,国王封他为宰相。自己退出的那个人追悔莫及,可有什么办法呢?他已经错过了良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要不断学习,使自己出类拔萃。我想如果韩愈老先生还健在的话,他用现代的方法展示自己,推销自我,他或许是一位著名大学的学者或教授吧!


名作(3)

在我心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和愿望。但在我心里有一个最好最大的愿望是当名作家。作家在我的心目中是很有本事,也是最有才的人。

我想:有很多人都想当作家,成为让世界上尊重,敬佩的人。作家在别人的心中有很多的才干。作家写的文章好,有特点……作家也是名诗人,他们的诗词写的非常好,都是那么有特点,有意思。让人都很敬佩。如果我是名作家,我会写出更多有意思,更有才干的作家。我要让人敬佩。

如果我长大后当上作家,我会培养更多的人当上作家。让他们成为有才的人,让所有人都敬佩他。每当我想起我当上了作家,我就会兴奋。如果我以后当上了作家,我会帮助更多的人,去鼓励他们,让他们也成为作家。我当上了作家,我要鼓励我自己,走下去吧!走下去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我要告诉我自己要走下去这个路。我衷心祝愿我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作家,我当上后我也会全力以赴。自己也会鼓励自己的。


名作(4)

当渔夫看见了躺在床上的两个孩子,平安无事地熟睡着时,他忐忑不安的心才平静了下来,紧缩的眉头才缓缓地舒展开来,嘴角浮起了一丝微笑:“还好孩子们都没事!”渔夫轻轻拉下了帐子。

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海面上风平浪静,似乎昨晚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桑娜拨开黑沉沉的窗帘,一缕光芒从窗外照射进来,渔夫拿了块黑面包便出海打渔了。桑娜则在家为别人做些针线活。

渔夫刚走不久,西蒙的两个孩子醒了,哭闹着要找妈妈,桑娜不忍心说出实情,只好对他们说妈妈出去工作了,很晚才回来。

自从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渔夫更是早出晚归了。有时甚至连早餐都舍不得吃。风暴来临时,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打渔。就这样,孩子们慢慢长大了,上小学了。

一次,两个孩子好奇地问道:“桑娜阿姨,我们的妈妈到底去哪儿了?您说她出去工作了,怎么一直没见她回来呢?”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眼神,满心的`期待,桑娜更无法说出妈妈已经去世了的消息,她一把抱住孩子们,温柔的说:“孩子们,你们的妈妈去了一个很遥远、很美丽的地方为你们祈福。你们看不见妈妈,但妈妈一直陪在你们身边。”桑娜深情地抚摸着孩子们的脸。孩子们轻轻地依偎在桑娜身上,桑娜闪着泪光笑了。

几年后,孩子们都考上了大学,这天,孩子们都外出读书了,家中却传来一个噩耗——桑娜去世了。

孩子们闻讯赶回家中,却还是来不及看桑娜最后一眼。

只见桑娜平静地躺在床上,依然穿着那一身熟悉的衣服,嘴角依然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渔夫倚在墙角,黯然落泪,孩子们则抱着桑娜大哭起来。

孩子们抽泣着问渔夫:“怎么了……怎么突然间会……”渔夫深深吸了口气说道:“桑娜一次外出途中感染了疾病,可是她不让我告诉你们,她说,她不想让你们伤心,想给你们留下最后的最美好的印象……”

望着桌上的遗书:孩子们,我要和你们的妈妈一起在天上祝福你们了!孩子们走到了窗边,望着天上那颗最耀眼的星星,悄然落泪。


名作(5)

小苗因为有了理想才能长成大树,小鸟因为有了理想才能展翅飞翔。我也有自己的理想——我要当一名作家!

小时候,我喜欢看书,由于知识面的狭窄,只能看一些带有插图的故事书。我按照拼音费力地拼出每一个字,用它们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幅图画,以便理解。每当我看完一本书后,我总会对故事中的人物遭遇牵肠挂肚,惊叹作家们怎么会有如此绝妙的文采。那个时候,我总幻想着有一天,我能和那些作家们一样,坐在书桌前,安安静静一个人,用那灵动的笔尖来倾诉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那该有多好啊!几年后,我可以愉快地翻开那些本子,轻轻地,还是一个人,在淡淡的墨香中寻找儿时的回忆。

从那个时候起,一颗名为“作家梦”的种子轻轻悄悄地埋在了我的心田。但真正使它得以浇灌、生根发芽的,却是我那次的经历。

长大后,我的班主任娄老师总爱向我们提起她上一届的学生汪筠,夸她作文写得好,文笔很棒,甚至夸她从五年级起就开始写小说了。这些不经意的夸奖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我的心灵,仿佛春雨洒遍春泥,我心中的“作家梦”扎下了深深的根。娄老师每一次给我们读学姐的优秀美文,我都会睁大求知的眼睛,竖起耳朵,认真聆听,汲取养分浇灌我心中的小树苗。学姐的作文行云流水,每一句话都是那样的通顺自然,并且十分优美。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啊!学姐的文采怎么这样好呀!仿佛看不到任何破绽似的。她的文采,不就是日积月累,每天不知疲倦看书的来的吗?想到这儿,我恍然大悟,猛地一拍脑袋,想到自己也应该为了理想做些什么才是呀!

又一次,我去书城买书,忽然眼前一亮,我发现了一本同龄人写的书!我惊喜地跑过去,捧起那本书,如饥似渴地看起来。看了一半,我该回家了。路上,我不住地惊叹:“啊!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我年龄相仿的同龄人写的,但她却能写得这么好,真是太厉害了!”我又突然想到:“我也要写作,我也要出版属于自己的小说!”想到这儿,我仿佛被灌了许多能量般,一下子有了信心。我的思绪飘到以后,我长大后,回到家乡,一个人静在儿时的.书桌前,翻开自己写的作文集和小说,回忆当时的童真童趣,时不时呵呵地傻笑一阵。这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啊!

于是,我天天向着理想靠近,天天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我为了理想,每天晚上我都要花四十分钟阅读名著,积累自己的语言。我还按照娄老师的要求,常常写微作文,记录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积累写作素材,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为此,周末我一有空便一头扎进书海,品读中外名著。遨游书海,我与书中的主人公奇妙邂逅;遨游书海,我获得了无穷无尽的知识与快乐;遨游书海,我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优美词句;遨游书海,我丰富了视野……坐在书桌前,闻着淡淡的书香,把自己的灵魂融合于书中,一点点把作家的写作方法和优美语段牢记心中,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细心培育心中的种子,用细腻纯真的笔描绘自己波动的情愫,这对我来说,也许就是最大的快乐了吧!

俗话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与其天天想着如何一步实现理想,还不如每天一步一个脚印,努力细心地浇灌心中的小树苗,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坚定地走下去。我相信,只要我不懈地努力、付出,我的作家梦就一定会实现,我心中的小树苗就一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名作(6)

归来后,还演绎了一曲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童话”,那就是我锈迹斑斑的牙齿,昔日刷牙都无法让它由黑变白——回到京城,面对镜子,我惊愕地叫了一声:“啊!五十八年吸烟历史、凝固在牙齿上的黑黄斑痕,怎么一下子变白了?”静思之后,答案终于浮出水面:那就是“南水北调”的汉江之水,对我的恩赐……

到了襄阳,让我勃然心动的是这座城市的风情:一条清波碧浪的汉水,从美丽的城市中间穿行而过;南边是城,北边还是城。抵达入住的南湖宾馆,打开水龙头洗脸时,发现这里的水,比北京的水清亮许多。因而当天下午在“人文汉水襄阳笔会”启动仪式上,我倾吐出初识襄阳的感受:我和湖北的缘分很深,去过武汉等多个城市。这些城市都曾给我人文启迪——但让我一见钟情的,却是大美的襄阳。当天晚上,我和文友们登上一叶小舟在汉江上夜游,两岸灯火映照下的古城亭台和现代楼阁相辉映的画面,让我当真产生了相见恨晚的痴醉之感。

正是出于这种痴爱在内心的穿梭,一种忧郁之情突然从心底升腾而起。来襄阳之前,我读到过如是一条新闻,今年襄阳雨水偏少,水位下降致使江中鱼类繁殖率下跌,这对襄阳人民生活来说,已然是个负面信号。汉江今年本身就水脉欠缺,还要为更为缺水的北方“补血”,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自残之举吗?

两天后,我们登上了丹江口水库大坝。当文友们纷纷拍照时,我却避开众人,想找个地方尝上一口水库的水。

无计可施之际,只好向讲解员求救。她问我喝过“农夫山泉”没有,我说喝过。她说部分瓶装水就是从库区深水岩洞中灌的。我十分惊愕,讲解员为我压惊说:“经过专家检验,库边之水因与堤岸相接,属二类净水;库心的水,仍为一类最佳水质——这种优良水质,已经连续保持六年了。”接着,她对我谈起襄阳和当地为了保护丹江口水质,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从20xx年起,在总干渠两侧先后关停并转了三百多家冶炼和造纸企业,现在水源保护圈高达三千多平方公里。

归来途中,赵丽宏等几个年轻的文友,正在讲述着他们的汉水情话:他们居然穿上泳装,表演了一场泅渡汉水之举。我想参与到车上的欢声笑语之中——但到底年纪老了,没有高声说话的底气,因而只能对身旁的文友低声抒发我对汉水的情怀:“我不会游泳,但也尝到了汉水之美味,在南湖宾馆我尝了几口自来水,这不算新奇——新奇的是,采风团只有我喝到了汉江的圣水。”

“圣水?你不是说梦话吧?”身旁的文友不解地询问我。

我诙谐而幽默地说:“汉江圣水偏爱老人。为了照顾采风团里年纪最大的我,当地专门开来一辆车,送我提前到了山上的鹿门寺。这儿是唐朝诗翁孟浩然少年读书之地,曾给后人留下《春晓》名诗。能到他的故土,寻觅他的形影,内心十分激动……”

“你喝了那儿的水了?”文友问我。

“让你猜着了,我喝了鹿门寺的水!”

他说:“那也不能称其水为圣水呀?”

“你听我说下去么。进了这个寺院,正好碰上一位僧人,用一只水桶在岩洞口提水。我向那位老僧说想喝上一口你打上来的水。老僧绽露出一丝笑意,但并没答应我的要求,而是用手指了指岩洞旁悬挂的另一只小小水罐,让我自己动手舀水。我拿起水罐从岩洞里舀上水来,一扬脖子喝了下去:“你想,千年前的诗圣孟浩然,在这儿耕读挥墨多年,一定喝过这洞中之水;现在寺院的僧侣们,又用其水制其禅食,称其为圣水,不是挺合适的吗!”

友人笑了,说了一句文学行话:“你真富有文人的想象力……”

水——又是水。不管是南湖宾馆还是鹿门寺的水,其根脉都离不开浩浩荡荡的汉水,因而我深感不虚此行。我深知水对中华民族的分量,它是流淌于一个国家体内的血液。作为一个国人理应关注水情,如今许多省份都在闹水荒,没有想到的是,汉水是这么义重情深,将远行一千多公里,向贫血北方输血。

直到两天后,长途行车返回襄阳——我可是一个抚摸过整条汉江的文化水痴。因而在与襄阳的告别晚餐上,八十一岁的我连连高歌,以抒发一个文人难以忘却的汉水情怀……


名作(7)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

【人物介绍】

贾平凹(拼音:Jiǎ Píngwā,1952年2月21日-),原名贾平娃,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中国大陆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xx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xx年,凭借《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xx年,凭借《古炉》获施耐庵文学奖 。20xx年,凭借《老生》入选20xx年新浪年度十大好书之首。[1]20xx年1月22日,贾平凹入选20xx“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评选小说家榜前五名。

【人物故事】

贾平凹的个性

贾平凹曾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包括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现为西安市文联他妻子韩俊芳同是丹凤县棣花镇人,两人婚姻之美满在贾平凹的文中表露无遗,女儿倩情亦是贾平凹之深爱。贾平凹喜吃杂粮野菜,不动膏粱腥荤。平生无什么特别嗜好,唯独喜爱每日转动笔杆子,硬使当今文坛浪飞潮涌,无日安宁始心足。国外人士均誉他为中国大陆文坛的“独行侠”。

贾平凹散文的特点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小品,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等;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

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那份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等性格,亦是他赢得读者的方法之一。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他不单只在乎自我领略,亦愿把这审美路径向读者介绍及实践。

贾平凹(1953-)的散文以率直、坦城、不故做高论、不拿架子的风格而打动人心,著有《月迹》、《商州散记》等散文集。

他散文的内容极为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

除游记外,贾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哲理的诠释过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极富情致和个性,代表作有《丑石》、《一棵小桃树》、《文竹》等。这些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动听,从容不迫,决不自以为是,不炫耀、不张扬。

贾平凹的艺术感觉细致灵敏,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现实生活里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在他的《静》、《静虚村记》、《夜游龙潭记》等篇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艺术特质。

贾平凹的故事

都快8岁了,他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算得一塌糊涂。父亲把正在墙根下玩打石头的他拽起来,给了他一个书包说,上学去吧。

那年秋天,他蘸着黑墨水,在自己家的围墙上画了一个四角的亭子,几棵高树,还有一些波光粼粼的水。邻居说,这孩子画得不赖,将来当个画匠吧。他以为,他将来能当走村串户的画匠了,就有意无意地留心看画匠干活儿。那年,有一个人给他大舅家画墙围子,也画了一处水,还题了“桂林山水贾天下”几个字,他明知道那个“贾”字错了,但没敢讲出来。

就在他还不能确定是否能当画匠的时候,父母又发现了他的另一个“长处”。有一次他和隔壁的男孩儿,剪下许多猫猫狗狗的纸样,拿着手电钻进鸡窝里“放电影”。在浪费了好几节电池之后,父亲去公社找放映队的人,看能不能给他找下一个营生,哪怕打打杂、抱抱片子什么的都可以。后来公社倒是给了他们村一个名额,不过,不是给了他,而是给了村支书的儿子。

眼看当画匠无望,又当不成放电影的,父母盘算着该让他回家种地了,并预谋着要为他订下邻村的一个女孩儿。就在这时候,他竟然稀里糊涂地考上了县里的高中。父亲一下子发了愁——上吧,不但会误了田地的活儿,而且还会错过邻村的女孩儿,更要紧的是,村里边从来没有谁考上过大学,于是父亲坚信,自己家的祖坟也不会有这根草。父亲说,别上了。母亲见他支支吾吾的,说,上吧,走一步算一步。他考上了一所三流的专科学校。那时,学校办着一份自己的报刊,一个月要出一两期的,他常常见有同学的文章在上面发表。他想,在毕业之前,自己要完成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一定要在校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他开始疯狂地写东西,写完后,就拿去让教写作的老师看,有得到赞许的,就投给校报编辑部。到后来,老师也不愿给看了,他就埋下头来自己琢磨。他为此看了许多的书,也浏览了不少报刊。然而,投给校报的稿件都如泥牛入海。

他不想把这些凝聚着自己心血的文稿扔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向本市的日报社投去几篇,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的文字竟然出现在了日报上。再后来,他的名字相继出现在了省内外的报刊上。从此以后,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更加勤奋了,因为他发现,他还有着一项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才能。

这个人就是贾平凹,在一次笔会上讲出了上面的经历。讲完后,他颇有感慨地说,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是被别人安排着过完一生,被安排着学哪门技术,被安排着进哪个学校,被安排着在哪个单位上班……却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安排一件事情去做。人在这时候,最需要有一只凳子,你站上去,才会发现,你还有着许多没有挖掘出来的才能和智慧。而这只凳子,就是突然闯进你心中的一个想法,一个念头。

最后,他笑着说,没有这个凳子,你永远看不到梦想,更别说拥有它。

贾平凹的经典语录集锦

1.不敢表白,是因为喜欢得还不够。

2.病是生与死之间的一种微调,它让我懂得了生死的含义,像不停地上着哲学课。

3.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4.“其实我最怕的就是记者听不懂我的话,这样会引起很大的误会,而这样的误会又最不好解释。”贾平凹在担心记者不懂西安话时说。

5.“我自己只是一般的作家,文章写得不好,要说对自己的文章篇篇满意,我不敢说这样的话。”贾平凹谦虚地自我评价。

6.“写作是一种爱好,每个人开始写作都是因为爱好。不管外面的人写啥,我自己有什么感想就写出来。”贾平凹谈对写作的看法。

7.“在小说界、诗歌界很难有永久的知名人士,因为淘汰太快。但是散文家不一样,很多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家,现在依然很有名。”贾平凹谈散文家。

8.把擀杖插在土里,希望长出红花。把石子丢在水里,希望长出尾巴。把纸压在枕下,希望梦印成图画。把邮票贴在心上,希望寄给远方的她。

9.曾经也有一个笑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是最后还是如雾般消散,而那个笑容,就成为我心中深深埋藏的一条湍急河流,无法泅渡,那河流的声音,就成为我每日每夜绝望的歌唱。

10.尘世是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嫉妒引发的诽谤,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超越了,众生便尊你为神圣,神圣才是真正的孤独。

【创作特色】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

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在他的《丑石》、《静虚村记》、《夜游龙潭记》等篇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艺术特质。他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

贾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哲理的诠释过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极富情致和个性。

【人物评价】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贾平凹这人说话时陕西味十足,他的眼睛非常亮,很有观察力,事实上,他的农民模样掩盖了他的精明、智慧。他是个聪明、善于不露痕迹搞幽默的作家。

贾平凹的《秦腔》,从表述方面来说,他的语言表达很圆熟,但是,我从中看不到一个站在中国文学高峰上的巨著所应该具有的品质和内涵。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琐碎的、低迷的、阴暗的、甚至猥亵的写作趣味。


名作(8)

《岳阳楼记》分叙事、写景、议论三部分。文章一开头作者略叙创作这篇文章的缘由:“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址,刻唐贤今人诗文于其上,嘱余作文以记之”。之后,用浓墨重彩,出色地描述了在岳阳楼上所能见到的景物,通过不同的景物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对比描写,借文中“古仁人”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胸与抱负,这种人生理想对后世有志之士有永久的鞭策作用和鼓舞作用。

在妈妈的教导下,我很小就会背诵这篇文章,今年的寒假,妈妈又让我重温了《岳阳楼记》,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身居朝廷高位,为平民担忧;独处边远江湖,为君主分忧,这就是进京做官也担忧,退隐江湖也担忧,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说“当天下人还没有感到担忧的时候我就为他们担忧,而当天下人都安居乐业感到快乐之后,我才敢快乐”吧!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们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一员,就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努力学习,以天下民族和国家利益为己任,等将来长大后回报社会,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的最大快乐。这才是一种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