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优质12篇)
光辉岁月
2024-02-16 05:03:01
小学
读后感

犹太人(1)

文章讲了犹太人很爱读书。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子女。犹太人要让他们的小孩感到读书是甜的。在犹太人的家庭里,书可以放床头,不可以放床尾。因为他们认为书是最神圣的。

文章讲犹太人那么爱读书。现在犹太民族很强大,出了很多世界著名的人物。大家熟悉的爱因斯坦和马克思都是犹太人。我想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吧!令我佩服的是犹太人对学习和知识的执着与不懈。我们应该向犹太人民学习。学习他们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犹太人(2)

最近,我看了《犹太人在上海之项链密码》这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动画电影后,感慨万千......

故事主要讲了犹太人瑞娜一家受尽了德国人的折磨,登上了远去的轮船,不料妻子被德国人拉走。丈夫也没能登上轮船,瑞娜带着妈妈给她的项链,和弟弟米沙利几经辗转来到了上海,他们认识了长根等人。爸爸也救出了两个同胞,一个叫鲁道夫,还有个哑巴。跟瑞娜团聚,他们在此期间发现爸爸救出的鲁道夫是邪恶的纳粹。而项链上面有犹太人的巨额资金,他们奔赴大卫拉比并在码头展开激战,最终纳粹、长根连同项链一起掉入江水中,不见踪影。

当我们还在无止境的嬉笑玩闹时,故事的小主人公却在为正义殊死搏斗着,其精神可嘉!在最困难的时候,中国男孩以真诚和真挚的友情来接纳犹太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更令人感人肺腑、记忆犹新!反而更加衬托出纳粹的丑陋面目,其用心人人得而诛之,所以交朋友一定要慎重啊,否则后果无法想象!

为了保护财产不落入纳粹的手中,为了避免更多人惨遭纳粹的毒害,瑞娜和长根与鲁道夫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较量。最终,财产得以保全,但阿根却在战斗中生死未卜......让人遗憾不已!

走在回家的路上,电影的情节在我脑中徘徊,挥之不去,心情也久久无法平静......


犹太人(3)

初为父母的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充满了疑惑、不安、焦虑,不知如何去教育他们,怎样与他们正确相处。既不想让他们走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老路,又不想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被选择的境地。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让我在书中学习了很多,希望能对我有所有所帮助。

一直以来,犹太人都被认为是一个充满色彩的群体,他们饱受战争的灾难,却没有在历史上消失,而在全世界生根发芽,充满活力,为人类贡献大批杰出人才,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和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分别从美德、独立、健康、交友、处事等方面揭示了犹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为孩子制定规矩,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小诀窍。

在美德中强调了氛围,对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我家孩子是一名转学生,转入到现在的学校后,我明显的感觉到她的变化。在放学前大部分作业已在学校完成,因为身边的同学利用空余自习时间在写,受同学们影响,互相查漏补缺,你追我赶,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在生活中也是互相帮助、尊重长辈,最明显的变化是现在主动和同学长辈间打招呼,而不是怯怯的走开。我们在生活中强调要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德,不是嘴上说说,必须在行动上展现,我们父母更要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明白美德是什么,同时也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比如看望生病的同学,把孩子通过劳动挣来的零花钱用于帮助失学儿童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让孩子独立要学会放手,我们现在的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做的太多,既怕孩子不会做,又怕孩子做得不好,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自信心。我想我们父母只需教会孩子正确的判断力和鼓励孩子去做的勇气。其实这些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小事就可以体现了,比如让孩子自己判断参加社团活动穿什么衣服,让孩子布置自己的卧室,让孩子养成能为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的一种意识。

希望我们能学会聪明人的家规,从中得到启迪,让我们的期望变成现实!


犹太人(4)

今天,我读了《犹太人的赞美》后,感受十分深刻。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犹太人要搭车去伦敦,下车时赞美了司机:“搭你的车十分舒服,谢谢!”司机只是一笑。后来他又夸奖了很多他遇到的人。有人问犹太人为什么这样做,犹太人却只是说:“我习惯了待人和气,多赞美他人。”“这样有什么效果呢?”有人问。他说:“我相信一句赞美能让人一天都心情愉快。如果他今天载了10位乘客,他们受了司机的感染,也会对周围的人和悦。这样算来,我的好意可传达500人。”

我觉得犹太人的做法很“给力”!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着多赞美他人。例如:给邮局的员工说一句“辛苦了!”,给建筑工人说一句“你们的工作一定很危险吧!修建这么大的楼房,你们一定引以为荣吧!”。

读了这篇文章,我更深切感受到:批评别人,说出尖酸刻薄的话去伤害别人十分容易。只要一句话,就可以使别人痛苦一生。赞美别人,用心去感受别人内心深处的那份美,这很难。因为我们都太自私了,根本就无视他人的存在更别说去发现他人的亮点了,而坚持赞美他人,就更难了。所以,赞美他人体现的是博爱的精神,彰显的是大海一样的宽广胸怀。


犹太人(5)

《犹太人智慧全集》是一本好书,我非常喜欢看。犹太人是世界上最懂得赚钱和享受人生的民族。他们也是拥有卓越商业财富和精明教育智慧的人。

在书中记载了所有犹太人成功的经验与方法。比如,他们的名言:没有金钱的人生是万万不能的,多么启迪人。追求财富,理念先行。商道传奇,经营有术。苦难是人生的一味良药。闪光的品性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写的:一位意大利商人和一位犹太商人签订了10000箱鸡肉罐头的合同。这份合同上言明:每罐约100克。但在出货的时候,意大利人由于疏忽把10000箱150克的鸡肉罐头发给了犹太人。但他却拒绝收货。意大利人无奈地表示,超出的50%重量不收取额外的费用。即使这样,犹太人依然还是不同意,并要求对方赔偿,理由是违反了双方之间的合同。后来,犹太人得到了应有的赔偿。

犹太人告诉我们,在经营活动中,双方都要遵守合约。

比如,还有一个故事中一个人的一生是这样的:22岁时经商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又失败;25岁去当州议员落选了;26岁未婚妻去世;29岁竞选州议员的发言人失败;31岁和29岁一样;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7岁当上国会议员。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和46岁一样,他总是在失败中度过。51岁终于当上美国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这故事告诉我们,苦难是人生的一味良药!

犹太人值得我们学习。


犹太人(6)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了四,五年级去看电影。经过半小时的时间,终于到了宝山文化馆准备观看电影------《项链密码之犹太人在上海2》 。

电影主要讲在20世纪的德国码头,犹太女孩瑞娜和弟弟米沙利跟随父母准备逃离欧洲,前往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接纳他们的地方------中国上海。不料,德国纳粹正在打算夺取犹太人索菲亚·沃伦斯基家族巨额,不幸被纳粹逮捕。可瑞娜带着财产密码和她弟弟漂洋过海来到了上海。他们四处流浪,有时站在一家香肠店门前都能看好久。看到这儿,我鼻子酸酸的,瑞娜和她弟弟真可怜啊!艰苦的岁月中,上海男孩阿根向瑞娜姐弟伸出了援助之手。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德国间谍鲁道夫悄声无息地潜入了位于上海的犹太人,想办法捉到瑞娜和她的财产密码。为了保护财产不落入间谍手中,为了避免更多的老百姓惨遭纳粹的毒害,瑞娜和阿根与鲁道夫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战争。最终,财产得以保全。但阿根却在战斗中生死未卜。看完这部电影,我被阿根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了。阿根为了保护巨额财产的密码奋不顾身地与鲁道夫搏斗。终于,财产保护过去了,可阿根和鲁道夫就这样葬身在这冰冷的江水中------当然,这部电影也告诉我们:呼吁和平,制止战争,不要再让那罪恶的子弹,去糟蹋娇嫩的和平之花!


犹太人(7)

最近,我经常读《十万个为什么》,我对里面其中一篇《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最感兴趣,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解决了以前我很多迷惑、不解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有600多万犹太人惨遭杀害。原来在德国及其它欧洲国家,有很多人从事商业和金融业,经济实力很强。希特勒执政后,为了增加军费开支,扩大侵略战争的物质基础,全面掀起了排犹、反犹浪潮,借机大肆侵吞犹太人的财产,要彻底把犹太人从德国的经济生活中排挤出去。为了掩饰对犹太人的迫害,希特勒把犹太民族说成道德败坏的劣等民族。从此,德国法西斯踏上了屠杀犹太人的罪恶道路。

读完书后,我非常同情犹太民族那悲惨的命运,因为执政者的残暴、不仁,不计其数的犹太人惨死在他们的屠刀下,一间间集中营成为了人间的地狱,无数犹太人的尸骨堆满了每个角落,成为了犹太历史上充满痛苦与血泪的一页。直至今天,地球上还有一些国家处于炮火分飞的环境,许多无辜的生命在战火中灰飞湮灭,许多家庭支离破碎,留下了无限的痛苦与哀伤。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才不会有战争?什么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犹太人(8)

《犹太人与书的故事》这是一篇激发人们去读书的短文,它通过写犹太人的有关书的习俗去教育人们: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还活着,智慧永远跟随你。是啊,知识属于自己的时候,就任何人都抢不走,只要还活着,知识就永远是自己的,知识会使我们终身受益。可是,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知识,是靠人们努力得来的,怎么努力?就两字“读书”,只有努力读书才能获得知识,你不努力读书就没有知识,读书还得灵活点,要灵活运用书的知识,即使有读书但是读"死书"也是没有用的。知识能给你带来什么呢?知识,它的作用是无限的,它可给你带来金钱以及解决生活中遇见的困难,这就是金钱的作用.

读了这篇短文,不仅启发我要努力读书,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犹太人并对他们产生了崇敬之情。

读了这篇短文,也让我想起了一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的“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哦你过得智慧“。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会死去,而智慧却是无穷无尽的,让我们去读无穷无尽的书,当一个有知识的人吧!


犹太人(9)

1.开会的目的要明确。 2.大家先思考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先写下来。 3.不要问“为什么”,而是要问“怎么才能解决” 4.大家要树立短期一个明确的目标, 5.开始以前就要立好规矩,如休息和准时到场。 6.明确发言的时间,如一分钟。 7.为达成目标做好计划,定到人和截止时间。 8.推进计划的管理方法。 9.多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10.如果大家有人反对,请提出替代方案。 11.大家是带着紧张感聚集在一起的`。 12.需要掌握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发言的方法。 13.由原来的被迫参加,转变为感到“我该做点什么”


犹太人(10)

犹太人赚钱的哲学是一本很不错值得学习思考的书籍。以前也看过这类有关的书籍,但最看好就是这本书了。反复的看了几遍,总结了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这本书讲述的不单单是金钱有关的还涉及到理财,信仰,交友及商业道德和个人尊严。里面讲述了许多经典案例值得我去借鉴。

比如一位孩子父亲有十个儿子,跟他10个儿子说过死后每个孩子可分到1000美元钱的财产,但现在只有9500美元.最小的儿子只能得到500美元,还要花掉200美元的安葬费,最后只剩下300美元。父亲对小儿子说,但我有10为很好的朋友留给你这远比1000美元 价值高的多,小儿子就答应了父亲的嘱咐。200美元用来安葬父亲,剩下300美元招代父亲给他说的十位朋友。在朋友的教导下最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有大大小小50场演讲帮助,安利,波音公司等著名企业起死回生。成为受人瞩目尊敬的著名演说家。这点也充分说明犹太人认为可以失去所有但绝不能失去最信任朋友。他们才是你最宝贵的财富。还有个故事也能充分体现犹太人聪明。故事是这样的有3个人在监狱服刑,监狱长答应他们每人可以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烟,希望得到3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希望能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在狱中陪伴他。而犹太人却说,他希望得到一部可以随时同外界联系的电话3年很快就过去了。美国人率先从监狱里出来,他忘记要火了,着急着要抽雪茄。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拥着美女,手里各抱着一个小孩。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握着监狱长的.手说:“这3年来我每天都与外界联系,遥控我的公司,生意不仅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300%,现在我已是10亿美元的身价了。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可见犹太人生意在任何角落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做生意本领。案例太多就讲这两则故事吧。

犹太人还比较会理财,他们认为近期是花在自己需要的地方。即使在便宜的东西我不需要我就会买,在贵的东西只要我需要我就会去购买。即使在穷也不会卖掉自己喜欢的书籍。因为他们相信只有知识才能引领他们费的更高。他们会每周定期在家里带一些饭菜去公司上班。会把节约下来的变成投资基金。有以为很有钱犹太企业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节约也可以说是很吝啬。每当朋友聚餐结账时候他就走在最后面把手放在口袋里,直到其他人买单其他才把手从口袋里掏出来。最后他也成为很有钱的人。这就是犹太人赚钱智慧上所说,吝啬和节约一样也是一种美德。很多人不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我也不理解。太晚了就说到这里了。


犹太人(11)

可依靠的唯有自己

这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里,父亲和儿子的故事:

儿子叫约翰,在他4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姐姐在客厅玩捉迷藏。他们玩得正高兴,父亲抱起小约翰,把他放在沙发椅上面,然后伸出双手做出接的姿势,叫他往下跳。小约翰毫不犹豫地往下跳,在即将抓住父亲的瞬间,父亲缩回了双手,约翰摔到了地板上,他号啕大哭起来。小约翰向坐在沙发上的妈妈求助,妈妈若无其事地坐着,并不去扶他,只是微笑着说:“呵,好坏的爸爸!”父亲站在一边,以嘲弄的眼光望着上当受骗的小约翰。

这便是犹太家庭教子的方法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灌输给孩子一个理念:社会是复杂的,不要轻信他人,唯一可依赖的就是自己。

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烧着了,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钱财,母亲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会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一个犹太家庭的父亲,存钱存了很久,终于买了一辆自己向往已久的新车。新车开到家后,他珍爱有加,每天都要洗车打蜡。他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爱车,也常常乐此不疲地帮爸爸一起洗车。

有一天,这位父亲开车回到家后,累得一动也不想动。于是他决定破一次例,改天再洗车,尽管自己的爱车因淋了雨,而显得脏乱不堪。

这时,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累,就自告奋勇地要帮爸爸洗车,见他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体谅自己,心里甚感欣慰,便放手让儿子去洗。

儿子要动手洗车了,却找不到洗车用的毛巾。于是他走进厨房,立刻便想到母亲平时煮菜洗锅时,都是用钢刷使劲刷才刷干净的,所以既然没有毛巾,就用钢刷吧!他拿起钢刷用力地洗起车来,一遍又一遍,像刷锅一样地刷车。

等他洗完之后,听见“哇”的一声,他失声大哭起来,车子怎么都花了?这下可闯大祸了,他急忙跑去找父亲,边哭边说:“爸爸,对不起,爸爸,你来看!”父亲疑惑地跟着儿子走到车旁,他也“哇”的一声,“我的车,我的车!”

这位父亲怒气冲冲地走进房间,气急败坏地跪在地上祷告:“上帝呀,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那是我新买的车,一个月不到,就变成这样,我该怎么处罚我的孩子?”

他才祷告完,耳边忽然出现一个声音“世人都是看表面,而我却是看内心!”突然间,他彻悟了。

他走出房门,儿子正害怕地流着泪,动也不敢动。

父亲走上前去,把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亲切地说:“谢谢你帮爸爸洗车,爸爸对你的爱,远远胜过对那部车子。”

凡事要透过表面去看本质,当家人或朋友无意间做错了某件事时,我们要理智对待,不要只看事情的表面,而忽略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学会用爱心去包容爱心,家会让你感觉自己的周围,时时洋溢温暖的阳光。

这种信任和理解真的很重要。

这个故事对于众多家长来说有很强的的启迪和警示作用:“你到底爱的是孩子,还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如果是后者,那说明你不会爱!”亦或是“你到底是爱自己的孩子,还是爱那个你心目中的孩子?如果是后者,那说明你不会爱!”,往往,在和孩子互动过程中,我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孩子是否改错,关注孩子是否优秀,而我们忽略了关注孩子本身,这些都是打着爱的旗号伤害着孩子,但我们往往认为这就是爱。请牢记,孩子本身最重要!

让孩子去开辟自己的天空

《一个犹太人的家庭教育》讲的是一个伟大的犹太母亲把三个孩子培养成才的理念和方法。这位母亲生在上海,父亲是犹太人,在她12岁那年去世了,随后母亲也离她而去,她成了孤儿。长大后在上海铜厂做女工,结婚后生下三个孩子,但不久后丈夫又离她而去了。为了逃避痛苦,她成为中以建交后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犹太后裔。

为了生存,也为了三个孩子能早日回到以色列,她先发奋学习希伯来语,然后,在路边摆了个小摊卖春卷。以色列的官方货币是谢克尔,一谢克尔兑换人民币2块钱,更小的币值是雅戈洛,一谢克尔等于100雅戈洛。她的春卷小摊每天只能赚到十来个谢克

1993年,她接回了三个孩子,大儿子14岁,二儿子13岁,小女儿11岁。开始她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依旧做着合格的中国式妈妈。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她卖春卷,孩子放学,她就停止营业,在小炉子上面给他们做馄饨或者面条。这一幕被邻居看到了,就来训斥大儿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转过头训斥母亲:“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

大儿子和她都很难受,但他们都在慢慢地改变,大儿子不但学会了做春卷,还把春卷带到学校卖,每天,三个小孩子能赚到10个谢克尔,回家交给母亲。母亲觉得很心酸,让他们小小年纪就担起生活的担子,但犹太人不这么认为,在犹太家庭里,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于是妈妈不再提供免费的餐食和服务,同时也给他们赚钱的机会,以每个春卷3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他们,带到学校后,可自行加价出售,利润部分自由支配。

三个孩子卖春卷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小女儿最老实,按老价钱50雅戈洛一个零售;二儿子则以4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学校餐厅,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大儿子则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讲座的噱头就在于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需要买入场券,每人10雅戈洛,结果收入1500雅戈洛。

随后他们琢磨出了更多更新颖的赚钱方法,他们很努力地去学习和思考,学业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同样作为父母,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每天一睁开眼睛就为了孩子忙活,做饭、洗衣服、接送、辅导作业,然后才是做自己的事情,每天忙的团团转,累得筋疲力尽。一发牢骚,孩子还会心生厌烦,根本不理解我的付出。再回头看看,每一位中国母亲不都是这样吗?这样我们就很伟大吗?我们付出了很多,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小皇帝”、“小公主”

我们希望孩子成才,却又过度的保护他们,使得孩子变得无能无法自立;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让孩子多了很多无奈;过多的指责,让孩子变得不知所措,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想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的天空,但却发现自己完完全全的占据了创造者的位置,其实,这个位置也要有一部分让孩子承担。现在的照顾,也许会暂时保护着他们,但是他们总有一天会长大,会在长大后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那个时候,我们是如何也帮不了他们的也许,让孩子过早的面对金钱面对名利面对社会,会有不舍和心疼,但他们总有一天要面对,总有一天要承担。

我们为何不像那位犹太母亲那样,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开辟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呢?


犹太人(12)

50年来,人们对希特勒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600万犹太人这一历史悬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现在欧洲颇见流行的观点有二:一是“目的论”;二是“机能论。”然而,从他们分持的这两种观点的实质内容来看,在历史逻辑上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存在与史实明显相悖的现象。

一、“目的论”者认为,希特勒杀害犹太人是出于争霸世界的目的,这是一种按常规逻辑的推论。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希特勒为什么不反对其他反抗其争霸世界的民族实行像对待犹太人那样的灭绝政策呢?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清楚,二占期间,欧洲各国人民包括德国人民在内,为了反对希特勒争霸世界的企图及其法西斯暴行,进行了英勇不屈的半争。欧洲各国民族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已经构成了希特勒横行的严重障碍。但是纳粹党徒们自始至终却没有像对待犹太人那样来对待这些欧洲当地民族,也就是说,希特勒自始至终没有对这些当地民族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和暴行。人们不禁要问,希特勒为了实现自己的罪恶目的,为什么只对犹太人采取了这一惨绝人寰的暴行,反而对有碍于其目的实现的其它民族“网开一面”呢?显然,“目的论”者的推论忽略了这一史实的特定逻辑性。

二“机能论”者认为,数百万犹太人惨遭杀害是法西斯在战事失利之际一种报复心理及补偿心理驱使的行为。

这种推论更显得乏力。二战史实显示,纳粹德国在战事上的真正失利,应当以1943年2月2日结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为标志。客观地说,在此以前,德军在军事上一直处于进攻态势,纳粹德国领导集团内部在战略思考上甚至连战事失利的预感都不存在。但是,法西斯在战事失利以前的时间里,早就开始了屠杀犹太人的罪恶。1939年9月,二战爆发不久,德国法西斯占领波兰后,残酷杀害了无数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其中绝大多数是波兰籍犹太人。1941年6月23日,“旺湖会议”通过“最终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决议之时,纳粹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军事实力仍处于优势。这史实无可辩驳地告诉人们,希特勒屠杀数百万犹太人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逐步升级的暴行。

实事求是地讲,不论是“目的论”还是“机能论”,均未跳出通常人们在社会历史领域探讨历史事件的一般思维框架的束缚。

希特勒为什么杀犹太人

人们在考察人的行为或历史事件、探索其产生的原因时,往往首先考察其动机如何。至于为什么产生如此这般的动机,而不产生如此那般的动机则探究得不够。“目的论”或者“机能论”,虽然它们的具体内容各异,但就二者的实质而言都可归到“动机论”之列。其实,寻得动机只是认识人的行为或历史事件的入门。若能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就不仅能挖掘到真正的原因,甚至有可能证实自己原先发现的动机是否确切,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看法。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动机在很大的程度上还不是产生行为的原因,动机只是原因到行为的中介,原因是复杂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失,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和现实原因。人的行为、历史事件也莫不如此。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但这不等于说目的性就一定是构成行为的原因,最多也只能权当原因的某一要素,甚至有的情形其目的就是其行为本身。就其全部内容而言,原因无一不是深沉的。

希特勒杀害600多万犹太人,其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要灭绝犹太民族,究其原因的话,那就是必须回答他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