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点评(优质4篇)
彼岸花开一千年
2024-01-06 05:16:42
初中
其它

初中生作文点评(1)

一、察物不精,浮光掠影,以至作文时叙述描写抽象空泛。

一位同学在《池塘雨景》中写道:“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空间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出来。不仅如此,它还未能扣住“雨”字。这都是由于观察不细导致的。

二、语言干瘪,没有文采,行文不够丰满。

例如有一篇题为《我的语文老师》的习作,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她长得比较标准,戴着眼镜,说话声音不大,总爱笑,我非常喜欢她。”这段文字,从语法上看显然没有问题,但从描写人物肖像、再现人物音容笑貌的力度和效果上看,语言则欠修饰润色的功夫,显得比较平淡,缺乏生动性和表现力。

三、机械模仿,生搬硬套,没有创新精神。

有一篇写状物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放学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站一会儿工夫。”这段文字,除了将叶圣陶《牵牛花》中的“工毕”改为“放学”,“小立”改为“小站”外,其余文字几乎雷同。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仿作,与抄袭还有多大区别呢?当然,看到报刊上的一篇好文章,以启发后,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文章来,虽然这样的文章不免带有“仿”的痕迹,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是值得赞许的。而那种把X或Y代进去的“仿作”,岂不是变成数学游戏了吗?

四、 生造词语,适用语汇,令人劳神费解。

例如:“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年务。”心上第一句里的“严烈”,在词典里根本查不到,属生造;第二句里的“多服几年务”,把“服务”拆开,属割裂词语。

五、言重词复,不重推敲,不懂得锤炼字句。

例如:“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显然,这段文字嗦重复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对其稍作加工锤炼,将其变成“到达目的地有左中右三条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们决定走中路”,那就简洁多了。

六、追求“文气”,故作文雅,有哗众取宠之嫌。

“太阳上山了”一句,本来非常通俗晓畅,也很简洁,可有人竟将其写成“一个圆圆射出金色光芒的红红的太阳,静悄悄地从东山上探出脸儿来了”,以显示自己博学多才。

鲁迅先生一贯主张文章应该通俗易懂,要“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同学位应该从这里获得一点启示。

七、 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合思维逻辑。

例如,“我是一个十分顽皮的'小孩,自小到大可以说都是这样的顽皮”一句,既然前边已经承认自己是个“小孩”,后边怎么又说“从小到大”呢?因此,前后抵触,出现矛盾。

八、孤立写景,无助主旨,为写景而写景。

例如,有一篇写春节见闻的文章,其中写道:“早晨一起床,看见天空阴沉沉的,好像满有‘脸愁容。太阳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北风呜呜地哭泣着。这时候,街上传来锣鼓声,爆竹连天,人们都在欢度春节,多热闹啊!”作者愿意是写过春节的欢东,但开头这段写景,不但不能衬托主旨,相反牛头不对马嘴,还和主旨打起架来了。

九、浅吟低唱,孤芳自赏,缺乏在气与豪放。

例如,有一位同学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亭子里格外冷清,一个人走累了,便坐下来。这时,忽然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词来:‘风往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啊,风物依旧,可人事已非。想着想着,不觉眼泪似断了线的珠子簌簌落下。”确实,在一部分学生的习作中,浅吟低唱,孤芳自赏,成了他们抒写的主调,而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和介入,则“千呼万唤”难睹面。这种柔弱的病态文风,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十、轻视标点,一逗到底,有的甚至王文不加标点。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人人挑灯夜读时,她已经上床睡觉,而人人要睡觉时,她便放声地扯起呼噜,大家都很愤怒,都纷纷地要捏她的脸。”这段话至少包含了两个完整的句子,应把“扯起呼噜”后的逗号改为句号才对。我们要重视标点,让标点更好地为文章服务。


初中生作文点评(2)

真情无限

清晨,响起一阵悦耳的电话铃声。“姐姐,你没传染上‘非典’吧?”话筒里传来我那在连云港的妹妹稚嫩的声音。“姐姐好看呢,别担心!”我被可爱的妹妹逗笑了。那边叔叔接过电话关心地询问:“小姐,这段时间可得多注意呀,讲究卫生是最重要的的??”

不知不觉中,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搁下话筒,正欲拭去眼角的泪,我感觉,流到嘴里的泪甜丝丝的。这是幸福的泪,它充满了温馨,蕴含着亲情。是啊!这充满关爱的亲情,近来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不也时常“尝到”吗?

在学校,工作人员每天为我们的教室清洁消毒,使我们能在良好的卫生环境中学习;老师每天关注我们身体状况,让我们注意保暖、开窗换气;使我们备感温暖;朋友经常友好地找些抗“非典”的小诗,与大家分享,使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回到家中,妈妈见到我的第一话总是“赶紧洗手”,使我无比幸福??

还有一件事更加深了我对真情的认识。一天中午,邻居阿姨敲开我家的门,送来两包中药。妈妈连声道谢,阿姨却说:“都是一家人嘛,还客气什么!喝点中药,总可以预防预防‘非典’的。”短短的话语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灿烂的明天,花儿依然开放,鸟儿仍然欢歌,只是我们更懂得怎样付出爱和享受爱带给自己的快乐??

[评析及启示]

小作者在文中写“学校、家人教我 抗非典”,尽管写得简单,但却写得很“生活”,也是大“实话”;写“邻居送中药”,虽然写得粗糙,但也不乏真实。然而这篇文章不足之处是十分明显的,即作者在写作时缺乏“读者意识”。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时要想到,文章既是写给别人看的,就应该清新流畅地吐露心声,让别人轻轻松松地明白你的意图。

例文三的考生如果有点“读者意识”,可能就会在“教我抗非典”行为细节后添上这样简单的一笔:

这些真情如蜜糖,我总喜欢把它们藏在心灵里。因为它们使我相信:阳光永远在我身边,心灵不会潮湿;爱时刻与我相随,心中总是溢满感动。

如果考生有点“读者意识”,就会在“邻居送中药”细节后,可能会补上这样的一段:

当“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向我们袭来时,我们的步履曾经变得蹒跚,我们的眼神曾经充满恐惧,我们的笑容曾经变得凝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勇气和信心也在不断地增长??这勇气和信心来自关爱,来自于真情的力量。有了真情,阳光永远在我身边。

总之,通过以上这三篇考场作文的得失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写好中考作文并不难,只要我们注重文中所说的“三种意识’,扬长避短,努力实践,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成功,就会悄然向你走来。


初中生作文点评(3)

谎言也美丽

对她,我说了一个谎,而我却觉得更真了。

盼儿 她又站在巷口了,扶着墙向远处望着,眼中,没有失夫的悲伤,没有对世俗的怨恨,只有期望。

就这么日复一日,风儿吹起她满头的银丝,吹不走她的期望:儿子会回国的。

拾信 我路过她家门口,一封信插在门缝里,出于好奇,我把它抽了出来,英文写的。我查了一天英汉词典,原来这是一封“死亡通知书”。

撒谎 我踌躇了半天,最终还是敲开了那扇门。“音儿,是你吗?”她的两只手无助地摸索着。“是我,您的邻居。”她有些失望,这让我更于心不忍了。“奶奶,这儿有封您儿子的信、我念给您听。”我坐下来,片刻,用欢快的语调读了起来:“妈,我在美国住得很好,还买了车,您不要担心??”

她很开心,像个孩子似的,也笑也流着泪。

圆谎 以后的每一周,她都会收到一封“儿子”寄来的信,直到她去世。她走的时候,我还在她身边,她走

得那么安详,嘴角还带着微笑。

我想她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评析及启示]

乍一看,这篇文章还是不错的——全文构思新颖,颇似电视短剧,人物、场景高度集中,作者采用“反弹琵琶”方式,逆向思维,文中的“我”面对现实,只能用谎言表达真情,这就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兴趣。然而,如果仔细一读,就会发现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最关键的在于作者缺乏“整体意识”,例文好像缺少结尾似的,有一种不完整的感觉。

那么,应当如何在写作中体现“整体意识”呢?首先,要对全文写什么内容有所考虑;其次,对全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先后顺序,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到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再次,要精心设计开头与结尾。最起码的要求是,要用一个提得起全文的开头和收得住全文的结尾。

例文二的开头还是能提起全文的。可以给例文二补上一个像这样的结尾:“思索 在那段日子里,我也曾为自己是否不‘真’了而疑惑。而现在,我明白了:只要用你的真心,谎言也可以变得美丽。”以此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增强“整体意识”,并付诸于实践,那么你的中考作文成绩就能“更上一层楼”。


初中生作文点评(4)

中学生作文易犯的毛病,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十种情况:一、察物不精,浮光掠影,以至作文时叙述描写抽象空泛。

一位同学在《池塘雨景》中写道:“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空间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出来。不仅如此,它还未能扣住“雨”字。这都是由于观察不细导致的。

二、语言干瘪,没有文采,行文不够丰满。

例如有一篇题为《我的语文老师》的习作,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她长得比较标准,戴着眼镜,说话声音不大,总爱笑,我非常喜欢她。”这段文字,从语法上看显然没有问题,但从描写人物肖像、再现人物音容笑貌的力度和效果上看,语言则欠修饰润色的功夫,显得比较平淡,缺乏生动性和表现力。

三、机械模仿,生搬硬套,没有创新精神。

有一篇写状物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放学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站一会儿工夫。”这段文字,除了将叶圣陶《牵牛花》中的“工毕”改为“放学”,“小立”改为“小站”外,其余文字几乎雷同。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仿作,与抄袭还有多大区别呢?当然,看到报刊上的一篇好文章,以启发后,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文章来,虽然这样的文章不免带有“仿”的痕迹,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是值得赞许的。而那种把X或Y代进去的“仿作”,岂不是变成数学游戏了吗?

四、生造词语,适用语汇,令人劳神费解。

例如:“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年务。”心上第一句里的“严烈”,在词典里根本查不到,属生造;第二句里的“多服几年务”,把“服务”拆开,属割裂词语。

五、言重词复,不重推敲,不懂得锤炼字句。

例如:“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显然,这段文字嗦重复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对其稍作加工锤炼,将其变成“到达目的地有左中右三条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们决定走中路”,那就简洁多了。

六、追求“文气”,故作文雅,有哗众取宠之嫌。

“太阳上山了”一句,本来非常通俗晓畅,也很简洁,可有人竟将其写成“一个圆圆射出金色光芒的红红的太阳,静悄悄地从东山上探出脸儿来了”,以显示自己博学多才。

鲁迅先生一贯主张文章应该通俗易懂,要“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同学位应该从这里获得一点启示。

七、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合思维逻辑。

例如,“我是一个十分顽皮的小孩,自小到大可以说都是这样的顽皮”一句,既然前边已经承认自己是个“小孩”,后边怎么又说“从小到大”呢?因此,前后抵触,出现矛盾。

八、孤立写景,无助主旨,为写景而写景。

例如,有一篇写春节见闻的文章,其中写道:“早晨一起床,看见天空阴沉沉的,好像满有‘脸愁容。太阳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北风呜呜地哭泣着。这时候,街上传来锣鼓声,爆竹连天,人们都在欢度春节,多热闹啊!”作者愿意是写过春节的欢东,但开头这段写景,不但不能衬托主旨,相反牛头不对马嘴,还和主旨打起架来了。

九、浅吟低唱,孤芳自赏,缺乏在气与豪放。

例如,有一位同学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亭子里格外冷清,一个人走累了,便坐下来。这时,忽然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词来:‘风往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啊,风物依旧,可人事已非。想着想着,不觉眼泪似断了线的珠子簌簌落下。”确实,在一部分学生的习作中,浅吟低唱,孤芳自赏,成了他们抒写的主调,而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和介入,则“千呼万唤”难睹面。这种柔弱的病态文风,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十、轻视标点,一逗到底,有的甚至王文不加标点。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人人挑灯夜读时,她已经上床睡觉,而人人要睡觉时,她便放声地扯起呼噜,大家都很愤怒,都纷纷地要捏她的脸。”这段话至少包含了两个完整的句子,应把“扯起呼噜”后的逗号改为句号才对。我们要重视标点,让标点更好地为文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