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作文(必备10篇)
一路平安
2024-05-24 06:23:05
中考
其它

《巧》作文(1)

“什么?嗑瓜子,这有什么难的,谁不会嗑瓜子啊!”当我听到要比赛嗑瓜子时,脸上略带震惊的我不屑一顾地说到。的确,瓜子人人都会磕,但是,接下来的比赛却使我紧张地直冒冷汗,如果你想知道怎么回事,就接着往下看吧。

今天作文课上,老师拎着一大包瓜子来到教室,她先是故作神秘地微微一笑,后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映入眼帘的大字:巧嗑瓜子。随后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十三颗“胖娃娃”,并要我们先拿出三颗瓜子预热一下,老师宣布比赛规则:“这次我们比的不是速度,而是嗑完瓜子后,瓜子不但不能“毁容”而且还要取出里面的瓜子仁。”

三颗瓜子试吃结束后,比赛正式开始。我抓起一颗瓜子就往嘴里塞,但心里却不停地告诫自己:慢一点,慢一点,不能着急,一定要静下心来。第一颗瓜子本来可以保持完整,由于我力气过大,瓜子壳被我捏碎了,于是我便向第二颗发起了进攻,结果刚一咬就碎了。我着急了,嘴也开始不听使唤,总是用力过猛,直到吃完最后一颗,我竟然一粒也没有成功。算了,还是来看看我同桌吧,只见他吃瓜子时眉头一皱,嘴巴一抿,小心翼翼地咬开一角,用破碎的瓜子壳慢慢地撬动里面的仁,我的手竟然也跟着动了,搞得我比他还紧张,当时间停留在最后一秒时,他居然成功了,虽然只有一颗瓜子被他制服,但他内心一定高兴极了。

游戏结束了,尽管淘气的瓜子不听我的话,但我也为磕得多的同学感到骄傲。真是一场有趣的比赛啊!


《巧》作文(2)

学校要求不能带零食, 可今天老师却拿了包瓜子来到了教室,说要请我们吃瓜子,同学们议论纷纷,一定又有什么好玩的.游戏了。

果然,老师要带我们玩一个“巧嗑瓜子”的游戏,这个游戏可不简单,规则是这样的:每人12个瓜子,两个用来练习,十个用来比赛,吃瓜子时不仅要把仁取出来,关键是还要保留完整的瓜子皮,这可就难了。

先是小组比赛,每个小组里选出一名优胜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三分钟计时开始!”我拿起瓜子磕起来,尽管我很小心,可是瓜子还是让我嗑散架了,我有点灰心了,不过我还剩七个,我又小心翼翼的磕起来,到了第六个,我先轻轻地把瓜子头上磕开,然后打开一点缝,把仁取出来。终于成功了一个,信心大增。

我总共嗑了三个完整的“壳”,成绩是我们小组里最好的,我有机会参加决赛了!

“裁判员”给我数了十个瓜子,看着眼前的瓜子,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沉稳,不能着急。

比赛开始了,我挑了个大的瓜子开始嗑,我轻轻松松地拿出了仁,把壳放在边上,首战告捷,这个战利品让我获得自信,有了动力,开始快速地嗑起来。

“时间到了”,我居然嗑了六个!是之前的两倍呢!我们和六组、七组是并列第一,我真高兴!

真是个好玩的游戏,既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又很有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等我们去发现!


《巧》作文(3)

看着这个小夹子,让我想到了去年的一次活动。

一天,快放学时,老师对我们说:“明天,我们学校要举行一个义卖活动,请大家把自己想带的东西给带过来!”

我一回到家,就把我自己前几天亲手制作的小沙包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回自己的.书包,生怕弄坏了,明天就没有人来买了。

第二天,我高兴地来到学校,把我精心准备的物品摆上桌,就和同学一起玩儿去了。

刚一回来,义卖活动就开始了。我走下位,在同学的礼物之间来回走动,可我就是看不到有什么好的东西。这时,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盒子跳进我的眼帘,我迫不及待地买下来,赶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发夹,上面贴着一个名字,那名字正是昨天和我发生争吵的那个女孩!

这时,她走了过来,笑眯眯地对我说:“太巧了!我竟买到了你做的礼物,太可爱了!”我没想到她这么自私,竟给我这样的礼物,冷冷地说:“是啊!是很巧!”“但是,”她的表情渐渐暗淡下来,“我觉得我的礼物不好,所以,我们还是换回来吧!”

我惊讶极了,竟没有想到她是这样的无私,我打心底里佩服她。

从这件事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就是因为这个小发夹,让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巧》作文(4)

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拙干焕风景,巧干展霓虹。中华民族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像老黄牛一般辛勤耕种着我们的家园,看似笨拙的劳动里面却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与巧思。

拙,不是笨重,不是木讷,不是固执。他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一种诚实可靠的气度,一种脚踏实地的风度,杨振宁先生对弟子翟荟所说的,做科研要“宁拙勿巧”便是对拙字的体现,试想一下,若我们在研究学问或是工作当中,不发挥如老黄牛一般的拙力,不去坚持,不去钻研,不去坚守,我们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中科院院士李小文每日一身布衣,一双布鞋,以扫地僧的姿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正是因为他的“拙”,中国科学界星空更亮了一些。

王继才、王世花夫妇,为国守岛几十年,正因是他们的“拙”,我们国家山河犹在。我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不断计算找寻放置天眼的最佳位置,正是因为他的“拙”,才助力我国科技事业大踏步前进。

诚然,在我们乃至国家的发展中,不能缺少如老黄牛般的拙力,同样,值得我们拥有的,还是猴子一般的巧干。

俄罗斯有句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阐述的正是这一道理,巧干不是投机取巧,不是缺斤少两,而是深思熟虑,而是找准方法,古有学者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支撑起一个地球。”言语虽听着荒唐,但是只有足够的理想的条件,但是可以运用杠杆原理实现的,这随便巧干。

因此,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拙干与巧干虽是对立,但是又相互统一的,互为条件存在,我们若是只懂得一味拙干,不去想想有什么更方便更高效的方法,那么我们永远只会按照最基础的方法,不可以向上拓展,我们若是只追求巧干,那么,我们便只会满足于快捷带给我们的快感,不会沉下心去认真研究更深沉,更基础的东西,要是如此,便像盖楼房一般,地基打不牢,建不成高楼。

由此观之,拙干与巧干,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的,揆诸当下,我们的社会好像更多的在追求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方便与快捷,愿意静下心来做事的少了,做的事情少了,更多的在思考如何更快获得名利与地位。当然,每个人追求并无争议,但是他们不懂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勤劳踏实以及才思敏捷,这样方可追求到自己的理想。

愿你我可以将拙干与巧干相结合起来,坐看云起时,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巧》作文(5)

相信很多人都曾幻想过自己吧,其实我也不例外,有幻想,有梦想是好的,但是如果把那种不切实际的梦想带到现实中来,那就是……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面,很多人都曾幻想着自己一步登天,很多人曾经把不切实际的幻想带到现实中来,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出不少。这种人我只能是一笑而过,想要获得荣华富贵,想要成功,想要占到世界的最高峰,不能全靠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你如果家庭背景好的话,总是拿家庭背景来说事的人,我也觉得是幼稚,为什么呢?因为这只是你父母给你留下的关系网,并不是你自己的,你父母在的话别人还会看你一眼,你父母若是不在了,你觉得别人还会瞧你一眼吗?所以踏踏实实做自己,关系网靠自己。

我们总觉得自己有一套家庭背景就行了,我们总觉得幻想其实要比现实好,没错,幻想是比现实要好,但是我们总要幻想一些有用的东西吧,总是幻想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有什么用呢?我们要脚踏实地做自己,不要整天幻想着自己一步登天,不要整天幻想着自己不用努力就可以达到世界的最高峰,这些是虚伪的。

很多人把幻想带到现实中来之后就没努力过,总觉得自己靠靠幻想就可以了,那这样的话你可以去当作家呀,可以写出这种幻想的东西。你又不愿意去努力,你又不愿意去奋斗拼搏,你又不愿意去赌一把,你又不愿意干苦活干脏活,那你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呢?你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什么意义。

东西是自己拼搏而来的,钱是自己努力赚来的,并不是大风刮来的,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你羡慕上的人有钱有权,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付出了多少?他们付出了多少青春多少汗水,这些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如果不经历的话,真的永远不可能知道。我们羡慕他们风光的一面,却不知他们辛苦劳累的一面。

你以为坐在云端上就很风光吗?并不是这样的,他们要承受的很多,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被广大人民群众看在眼里,他们必须要端正自己的行为,必须要文明用语,否则就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攻击。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做自己,想要那种上等人的生活,就得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

每个人都不是三头六臂,每个人都不是天才,只有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拼搏,通过后天的改正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功。

其实幻想是很好的,但是我们又不能总是幻想的,然后把它又推给别人来做,自己却又享用着别人带来的方便,应该是我们自己去努力完成我们的幻想,而不是都去依靠别人。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的话,那这个国家怎么进步呢?幻想还要幻想一些有用的东西,幻想着一些跟现实社会有关的东西,不是整天幻想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同学们呐,不是幻想就可以取得成功,不是幻想就可以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不是幻想就可以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不是幻想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要实现这些还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踏踏实实做自己吧!我不是不赞同你们的幻想,因为我有我的幻想,我只是想说一句:有幻想是好的,但是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幻想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做自己。


《巧》作文(6)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胜,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呢?这便如同裁缝做衣,选料必须要经过几关,作文人想选出精巧合适的材料,也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避免材料“撞车”,方法其实很简单: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刻骨铭心的生活,才是妙趣横生的故事,才是震撼心灵的情感。

【模拟演练】

1.苦与甜是相对的,苦与甜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些从小肯于吃苦的人,往往在三十而立时,因为有了真本事,后面的大半生便可以享受相对甜美的生活。而从小泡在蜜罐里不肯吃苦的人,且不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甜,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真本事,一生也摆脱不了心灵上的苦难。正如俗话所说:“能吃苦的人吃半辈子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

读完以上材料后,请以“苦与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思路点拨:写记叙文,可以讲述自己、亲人或朋友“苦尽甘来”的故事,展开时,对“生活之苦”要泼墨如云;对“生活之甜”则可一笔带过;写议论文,则可以李时珍、李四光等人不同寻常的苦难经历作为素材,提出“在苦难中走向成功”的主题,为充实文章,写作时要巧妙地引用一些诗词格言,让观点水到渠成。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反面取材,有句话说的好:“自讨苦吃会增加生命的高度,历尽忧患方能挥洒生命的昂扬。”从反面切入,内容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目光。

2.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微笑是一种神奇的电波,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个平日对卡耐基很有意见的商人在背地里大肆抨击卡耐基。当卡耐基站在人群中听到他高谈阔论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使得宴会主人非常尴尬。而卡耐基却安详地站在那里,脸上挂着微笑,等到抨击他的人发现他的时候,那人感到非常难堪,卡耐基的脸上依然堆着笑容,走上去亲热地跟他握手,好像完全没有听见他讲自己的坏话一样。后来,此人成为了卡耐基的好朋友。请以“微笑”为话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一个人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笑容,也会有泪水;有欢乐,也会有伤心。从反面着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魅力丛生。

材料一:中学是一个充满笑声的美好时代,可校园里又有多少笑声呢?从教室里的责备声引出自己对真诚微笑的渴望,就是不错的内容,既可以将目光锁定在老师身上,也可以将目光放在同学之间。

材料二:家庭是一个充满温馨的美丽港湾,可亲人为什么又会变得如此陌生呢?从父子或母子的距离引出自己对动听笑声的回忆,也能写出漂亮文章。

材料三:自然更是一个取材的宝库,可以用童话的形式写动物、植物正在遭受的破坏,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发出渴望幸福生活的呼唤。

【美文采撷】

●诗词名句

1.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张旭《清溪泛舟》)

2.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王维)

3.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李白《山中问答》)

4.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哲思睿语

5.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

6.记忆中的痛苦会使当前的快乐更甜美。(波洛克)

7.欢乐就是健康,反之忧郁就是病魔。(哈利伯顿)

8.不仅会在欢乐中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中微笑。(赫尔岑)

9.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巴金)

10.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快乐。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快乐来让你享受。(谢觉哉)

●●●精彩语段

11.如果把人生比作浩瀚的蓝天,笑声就是蓝天上的缕缕白云;如果把人生比作茵茵的绿树,笑声就是绿树上的朵朵红花;如果把人生比作美丽的小河,笑声就是小河上的片片白帆。


《巧》作文(7)

店里非常凉快,我还交到了两个好朋友,马上要六年级了。因为身高原因,我差点把他们误以为是比我小的。等了一会,终于可以上去了,心情早已迫不及待了。我们先是看了做蛋糕的姐姐示范,才感到做蛋糕是多么困难。接下来我们自己动手做,总是有些麻烦,我和原琳总是将它们一一克服,可最后还是需要做蛋糕的姐姐来帮忙,然后我们自己来装饰蛋糕,做完后,让人眼前一亮,这真的是自己做的吗,我会做蛋糕啦!心情无比激动,觉得来这次活动真是太值得了,虽然当中除了一些小小的意外。因为天气太热,所以奶油都融化了,只能重新做一些,但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对做蛋糕的热爱,大家还是热火朝天的制作着蛋糕。

我们将蛋糕切成两份,一人带了一份蛋糕回家,都好好的捧在手心里,像宝贝似的,生怕蛋糕有点损坏和融化了。

参加这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体会到有些事只要认真学就能学会!一定要多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巧》作文(8)

一、存在的问题:

1、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强(作业要老师和课代表来叫)

2、心思不在学习上(总虎视眈眈的想回家的日期,家中的游戏)

3、课堂上的不高效(班上一堆同学在课堂上睡觉,另一堆同学在发呆)

4、不懂得合理支配时间(课间打闹,午餐不会使用边角)

二、解决的方式:

1、通过各小组的合作,监督来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合适的奖励来鼓舞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2、通过与家长们之间的合作,在家中管理小孩,在家里也不能闲着,假期是用来赶超他人的时间,而不是放纵自己小孩娱乐的时间。

3、关于上课都能睡觉的有两种原因:①自己身体情况无法适应学校环境(应该没有);②晚上在宿舍里,不知在干什么,可能半夜起来玩手机、开派对等。从根本抓起来,让谢老师加大夜间管理力度(手机问题不止男生)。

4、对于课堂上发呆或将心思转移到其它事上的人应严格对待,“上课不高效,下课无自由。”这句话也没有体现出来。

5、关于时间的合理使用,最大一点就是方法,去吃个饭也要组团,这样可利用的时间也会大大减少,所以去吃饭建议不等人,小跑到食堂,因为时间是自己跑出来的。

但巧了,我们这个班,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班,这些问题只能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巧》作文(9)

面对同一个话题,很多同学的选材立意往往会雷同,其实我们可以运用视角转换的方法,让文章的构思出新、出彩。视角转换,就是不“直面”话题,而是从另外的角度切入来写。

比如“物”的角度。今天刊发的《旧网》这篇文章,就是从“旧网”的角度来写的。写“网”曾经温暖惬意、愉悦充实的青春,后来不再年轻了,它与船和渔具一起,被弃置在渔棚之中。过了些时日,“网”感觉心也随着远去的渔人走了,终年沤烂在黑暗潮湿的棚里。后来渔棚塌了,网渴盼着有人想起它,渴盼着有人想起那雾霭茫茫的淳朴回忆。它只想,何时会有人再把它带到那片浮花泊草的春江水中去。这种视角转换,一下子就改变了沉闷的叙述方式,言对方之行为,吐自己之心声。构思新颖,真诚自然,深切感人。

比如“第三者”的角度。也就是从“第三者”的主体视角切入来写。比如大家熟悉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就是从一个小伙计的视角切入,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因为从小伙计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内容上则更贴近读者,形式上更能吸引人,表达上也就更形象,更感人。

比如“心灵独白”的角度。如曾有位考生写“生活告诉我”的作文时,采用给父母写信的形式,告诉自己被分数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种种感受,读后令人赞叹不已。

这种转换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如《温暖的网》,写妈妈进来的时候,“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却停在了门口。可她并没有进来,只是伫立在那,静静地看了一会。”这样写,就比直接写我与妈妈的对话或者动作更有表现力,所以后边一句“我不用回头,也能感受到她眼底溢出的温柔”,就显得特别有感染力。

视角转换的关键,是要充分把握“对方”的特征。《蜘蛛与蚂蚁》一文中,小作者就抓住了蜘蛛和蚂蚁这两种动物的生活习性。蜘蛛执着地织网,这是它的特征。蚂蚁呢,它是这样劝说蜘蛛的:“这两棵树之间正是山风吹过的地方,怎么能织网呢!这样吧!你比我个头大,帮我搬运一些地上的小果子还比较合适!”“搬运”是蚂蚁的特性,小作者在这些细微处都体现出来了,这种换位才是“彻底”的。有的同学,前半部分写的是某种动物或植物。后半部分又写自己的感悟,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巧》作文(10)

横看成“岭”侧成“峰”3010字

——例说记叙文角度的选择

何文魁

“深山藏古寺”是宋代画院招募画家出的一道经典考题。多数画家都是在卷面上借用山坡、山峰、树林、云雾等来遮挡古寺,仅露出古寺一角来吻合考题。唯独一位画家没有画庙,只画一个老和尚在深山的泉边提水,最终这位画家取得了第一名,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一个巧妙的角度,把握了题目的意思,让人拍案叫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记叙文角度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切入角度得当,入题就快,将自己独特的感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动的文字,有利于挖掘题材,抒发情感,突出中心,以更好地写人或记事。

在记叙文角度的选择上,可以从“小”、“巧”、“新”三个方面考虑。

以小见大已近显远

中国有个成语,叫“一叶知秋”,意思是说从一片树叶的凋落,就可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某个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作文也是如此,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往往能表现重大的主题。而且,角度小更便于把握,更容易写细写具体。以小见大,以近显远,是中学生经常选用的、有效的角度。

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我要求学生以与“家庭”有关为题材作文,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一种温暖一生的味道》的文章。她写自己从小就最不喜欢吃葱,所以家里的餐桌上从不会出现葱,作者也一直理所当然认为父母也是不爱吃葱的,直到有一天外婆告诉她:爸爸妈妈其实很喜欢吃葱,只是因为爱着女儿而不吃,作者因此受到感动,写道:

“其实妈妈喜欢吃葱的对不对?只是那么多年来,我们家的菜中一直没有葱。仅仅是因为我不喜欢吃葱啊。原来小小的一点习惯在爸爸妈妈眼里却放大了十倍甚至一百倍,原来小小的一点习惯在爸爸妈妈的生活里可以是那么多年的割舍,原来小小的一点习惯在爸爸妈妈眼里可以是永远的付出与爱。

??看见妈妈在厨房烧菜,我走过去,对妈妈说:“妈,今天我们菜里放点葱吧。”妈回过头吃惊地望着我,我笑着说:“好久没有闻到葱的味道了呢,怪想它的。”妈妈笑了,虽然一如既往的,我对葱还是很反感,我还是一棵都不会吃,但是葱的味道在我眼里却不一样了,我的鼻尖满是葱的香味萦绕,不会远去。那浓浓的葱香,已满是家的味道。”

从不吃葱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写出了父母对女儿浓浓的爱和女儿对父母的理解,亲情就在这件小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篇文章选择的角度虽然小,却很好地表现了主题,写得湖南成功。

同样,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也常常是通过细小的事情来表现重大的题材。譬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作者不写法国人民在战场上浴血拼杀,也不写侵略者的残暴行径,而是把歌颂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之情这样重大的主题,放到一所普通小学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去写。在这个小小的课堂里,有省悟了的小弗郎士,有忠诚事业、忠于祖国的韩麦尔先生,有热爱祖国的村民。由于角度小,笔墨又集中,爱国深情就渲染得十分浓烈。

再如,引导学生写爱国文章是渗透爱国情感的一种方式,但对许多同学来说,往往不知道从何处下笔。其实这类题材如果从大话题、大视角来写,最容易写空,泛泛而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在“爱国”这一大方向上,寻找一个小的切入口,依据各自的生活阅历、文化积淀。

关注社会现实,捕捉、提炼和加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从自己的独特视角写出自己的情感与见解,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体现出一个中学生的眼界。譬如有同学针对网络上语言乱用的现象,深感担忧,主张纯净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用字,这其实就是爱国的表现。写作口径小了,表达的却是大主题。

“巧”出意料之外“巧”在“情理”之中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历来为人称道。诸葛亮解决无箭的困扰,就贵在一个“巧”字。作文角度“巧”也是如此,要“巧”出意料之外,“巧”在情理之中。

二战后,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写下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发表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这篇文章就好在选取角度的巧妙,文章中没有写到阴森恐怖的镜头和没有血腥的画面,就写了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却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以逼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表达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彭荆风写的《驿路梨花》一文,切入的角度也选得很巧,作者以“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个问题切入,将故事情节展开,主人公名字“梨花”选得更巧,与小屋出现的环境相合,也与最后引用的“驿路梨花处处开”诗句中的意象相合。文章刻画了梨花、梨花的妹妹、瑶族老大爷、解放军战士、过路的人、“我”和老余等一组人物,表现了“梨花”一家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对玛格丽特美貌的的描写同样巧妙:这天晚上她真是惊人的美。??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连舞台上的演员也对着她望,她仅仅一露面就使观众这样骚动。作者没有正面写一句她长得如何美,而是通过她“一露面”,观众就“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和演员们“也对着她望”这些描写,深刻地将她与众不同的美貌表现出来了。这样给读者留下了丰富想象的空间。

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文章,有篇作文《怀想天空——一只猪的思考》获得满分,这是一篇角度巧妙的“另类作文”,作者关心现实生活,以颇有杂文意味的笔调,强烈表述了自己的情感评判。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鼓励文章角度要巧选角度,但巧要有基础,不可脱离自己的实际,不可矫揉造作。

“新”出自己的特点

作文角度的选取,除了“小”和“巧”之外,还要注意“新”。“新”是指有自己的特点,不与别人雷同。学生平时的作文,较多的是写亲身经历的事,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经历的,往往是一些平常事,接触的往往是一些平常人。假如写文章没有独到的视角,写人都是大眼睛,小嘴巴,写语言都是一个腔调,写心理都是“两个小人打架”,那么作文就会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了。对这些平常的人,平常的事,如果能变换一下角度,可能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发现。

我们要留心生活中不引人注意,但实际上又含义深邃的材料,抓住其最有“新”意的方面,来展示特点。在一次作文练笔中,我要求学生写自己的任课教师,有一位同学写了数学老师,题目是《“完全正确”的胡老师》:

“我们的数学老师姓胡,开学第一天,他走进教室,大家立马被吸引了。他的前额有些凸,而且光亮光亮的,穿着笔挺的西装,双手背在后面,沉稳、庄重,很有老师的风范,再看他灿如阳光的笑容,便知道还是位和蔼又可亲的老师。

几天的相处后,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喜欢上了胡老师,更喜欢上了他那句口头禅——“完全正确”。上课的时候他很喜欢说“完全正确”,特别是同学答对了问题之后,他很高兴,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语音语调十分有特色。有同学曾一边听课一边画“正”来计算胡老师说“完全正确”的次数。一节课就有好几个“正”,几天下来,一张纸上已经是繁星满天了。有的同学在下课时还模仿胡老师,一时间,“完全正确”成了我们班的流行语,其红火程度可与当初周杰伦的“双截棍”相比??

作者的立意之新就在于她没有从大众化的角度去写“胡老师”,而是选择了“胡老师”具有代表性的一句口头禅来写。这样,选择角度小,构思巧,立意也新,把数学老师可爱可敬的形象描绘的惟妙惟肖。

心中有沟壑,自然能画出巍峨高山;心中有江河,自然能描绘滚滚波涛。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看多思多感多悟,开阔视野,丰富情感,积淀深厚文化,从小、巧、新角度,写出构思新巧、角度别致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