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甄选8篇)
凉城故人
2024-04-08 07:59:21
一年级
其他

印刷术(1)

活字印刷是我国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我觉得这是一种古老,方便,伟大的发明,那时候,没有打印机,复印机,古人却那么聪明发明了印刷术。正因为有了印刷术,才方便了文化的传播。

今天,我去体验馆亲自体验了活字印刷。为了能够更好的感受,首先我换上了古时候学童的服装。哈,我觉得我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古代。之后,我领了一些工具,比如一张纸,一块蜡,一把刷子和一支毛笔。跟着,我听讲解员叔叔的步骤,他讲的非常详细,我也听得很认真,后面就是我开始操作了。有些胆战心惊,我像讲解员所讲的那样,先用毛笔沾上墨水,在格子上反复发热涂刷,直到颜色均匀为止,接着我把纸轻轻地铺在格子上,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的铺好,要知道在古代造一张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后,在刷子上擦上蜡,用力的在纸上反复的涂擦,就能看见字一点一点的出来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纸从上到下慢慢揭开,就成功了。

我听讲解员叔叔说这些刻字的工匠,都不会认字,上级让他们刻什么就刻什么,刻成什么样就什么样,活字印刷凝聚了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啊!还有在古代,穷人是不能读书认字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生活,让祖国变得更强大!


印刷术(2)

星期六,我跟着老师做的第二个环节是印刷术。印刷术总共有四个步骤,第一步在白纸上写一个字;第二步把写好的字反过来放在正方形的木块上,用笔描一遍;第三步用刻刀在木块上用力刻出字;最后拿木块蘸一下印泥,再用力印到白纸上,这样印刷术就完成了。

大家以后在家里也可以试一下哦!


印刷术(3)

说起文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因为它是中国常用的字。可是你知道活字印刷吗?它就是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

当你走进时光印记印刷活字体验馆时,一股墨香扑鼻而来。远远就看见秦皇岛晚报小记者老师和秦皇岛市图书馆的老师们,已经在这里等候小记者的到来。哇!穿上活字印刷的衣服好漂亮呀!顿时就能让你感觉到自己就像是那个一位万里挑一的小博士。我照完美照后,开始听老师的讲解了。

活动体验馆的老师一一的讲解了活字印刷的起源以及制作过程,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是——毕昇(约970-1051年)是中国古代的发明家。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他发明的活字是开端,德国发明的人工谷登堡于15世纪50年代所创制。可是比咱们的晚了好几百年。老师最后讲到了印刷活字用到的汉字有6700个,另加数字、偏旁部首、字母等共计7000多个。小朋友们咱们的活字印刷发明是不是很伟大呀?好了介绍这么多了,马上要开始我们的小记者手工体验啦!

我们小记者活动体验分为:古诗印刷和三字经两种。我在第一组我们组共有四人。开始印刷古诗了,组长分配每人找一句古诗。大家齐心协力、认真仔细的在活字架上找字。两个小记者按住宣纸,我负责上墨。组长负责印刷。我们配合默契《从军行》和《三字经》印刷完毕。我的手臂酸得不行了,想想古代的人要手工印出那么多的书,那要花多少精力呀!

我兴奋地拿着作品回到家,要把它裱在镜框里,挂在墙上。这次的活动体验让我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添了对祖国母亲的崇高敬意。


印刷术(4)

我们的祖先在有文字以前,是用结绳记事的。到了3000年前的商朝.有了最早的书籍实物──甲骨刻成的文献。甲,就是乌龟的腹甲、背甲;骨,就是牛的肩胛骨。用象形文字刻在甲骨上面,记载当时战争、打猎、求雨等。除了甲骨文的书,还有刻或铸在青铜器上的书──金文,刻在石鼓上的书──石鼓文。

我国正式的书是用竹片和木板做的,也出现在商代,就是把树木和竹劈成薄片,叫木简和竹简,在这上面写字。每一册书要用很多的简,用丝绳或皮带编结起来。这样的书很笨重。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文书重约120斤。西汉时有人写了一篇文章给汉武帝,共用竹简3000根,要由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吃力地抬进宫廷去。春秋末年,人们把字写在绸上面,叫帛书,可以卷起来,一部书就是一卷绸。

相传纸是在东汉时候,由—个名叫蔡伦的宦官发明的。从那时到现在已有近2000年了。蔡伦是在宫廷用具制造所供职时发明了纸。他以麻为材料制造出了麻纸,以树枝为材料制造出了谷纸,以旧渔网为材料制造出了网纸。具体的方法是:将各种材料捣碎,使之成为糨糊状,然后薄薄地摊开,除去水分后,就成为一张薄片,这就是纸。

纸的发明,也带来了书写工具的变化,毛笔、自来水笔、铅笔、圆珠笔等,都是为了适应在纸上书写而被设计出来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材料。在此过程中,保存纸本文字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那时用来书写文字的纸张,常常先经过染色处理,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虫蛀和腐朽。如敦煌石室的唐代经卷,保存了1000多年后,尽管有破损,但纸张完好,无虫蛀现象。

纸的出现带来的另一伟大发明是印刷术,一开始,统治者要将一部标准的书籍或法律条文颁行全国,就必须动用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抄写。现在在历史比较悠久的寺庙中都能找到藏经阁,说明经书产生之初数量非常之少,因此都非常珍贵,丢失不起。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面向大众成为可能。

印刷术的出现,也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事。大体推测,它首先来自于印模。印模的出现是比较早的事情,如秦始皇在颁布标准的量具时,就把诏书的全文用印模模印在陶器上。纸开始使用以后,从前盖在其他材料上的印,就可以直接盖在纸上。不过,这时还只是印,不是印刷,印刷必须有“刷”的动作,也就是要在印模的背面用某一物件将字印到纸上。

使得印刷术产生质的飞跃的是毕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因为整版印刷,用木版制作非常困难,一旦出现错误,更改起来很麻烦。毕升发明了用胶泥刻字,每一个字刻一个模子,常用的字多刻一些,并利用火烧使其坚固。然后在铁板上根据需要对它们进行排列。这样的话,同一个字的字模可以重复使用,发现错误更改起来也非常方便。在计算机打字出现以前,活字印刷术的方法一直被使用,只不过使用的材料越来越好了。

现在,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文字的承载方式发生了又一次质的飞跃。


印刷术(5)

阖上手中的书本,脑海里依然徘徊着书中隽永的话语,抬起头来,看看眼前这数以万计的书本摆满了书架,在这偌大的图书馆里,不知收藏了多少古今中外智者苦心钻研的成果、人类智慧的结晶,究竟是何等的“魔法”,得以将世界各国不论文学、科技、天文、地理、经济、历史等等知识全网罗在这名为“图书馆”的建筑物里?是“印刷术”!是印刷术这项伟大的发明,使人类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起了划时代的巨大转变与影响,因此,在我心目中,生活里最伟大的发明非“印刷术”莫属了!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印刷术发明之前,知识的传播仅能靠口耳相传或手抄。口耳相传容易造成讹误,而手抄既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因此知识的保存与流传相当不容易,如此不仅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更使文化的传播遭受延宕及损失。直到隋朝开始有了雕版印刷,至宋仁宗时,有个叫毕升的刻字工人,他用质地较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并在其上刻了反写的字,一个印一个字,放进土窑里烧,制成活字,然后再依文章内容依序排列文字,做成印刷版,这就是活字。此种印刷术方法虽然原始简单,但已与现代铅字排版印刷原理相同,之后中国又出现了木活字、金属活字和泥活字,使印刷术愈来愈进步。

有了印刷术,人类的知识、经验、着作、历史等等得以更广泛、更正确的被保存下来,不致因为手抄的困境而谬误或失传,对于知识的传承发挥了绝大的功效,于是人类得以在前人的着作中得到知识、经验的传授与启发,累积前人的研究成果,继续发扬光大,因此印刷术成为人类文化得以承先启后的大功臣,是促使文化跃进的一大助力。并且活字版的发明和发展,使人类得以享受方便、迅速、较低成本的书籍及印刷产品,透过大量印刷复制的过程,使知识可以大量的流传,而透过这些人类智慧结晶的广为流传,促使文化的交流更为普遍而频繁;并因为知识、书籍的取得更容易,使一般大众都有机会受教育,知识书本将不再只是少数权贵人士的权利,加速了知识教育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可说为人类文化划亮黎明的曙光,为文化的广泛传播、交流与传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而之所以堪称“伟大”,乃因它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全球性的,对于全人类的文化发展皆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益,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在公元八世纪传入了日本和北韩,木活字技术则大约于十四世纪传入北韩、日本,后又从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使欧洲中世纪的科学从漫长黑夜之后继之以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因此,可谓对于全人类的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在《新工具》一书中曾说:“我们应该注意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和后果。最显着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学术上,第二种在军事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诚如所言,印刷术对于世界知识的传播、文明的演进,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至今人类文化可能仍在封闭而错误百出的漫漫长夜里跌跌撞撞,知识的传播受阻,现代文明亦将会延迟几百年出现,那么世界就不会是现在这种繁荣的局面了。

如今我们得以享有印刷术这项伟大发明所带来的丰硕知识、昌盛文明等成果,在心存感激之余,更应善加珍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怀抱梦想,在前人呕心沥血的智慧成果中自我惕励,期盼精益求精,将人类文明继续向前推进。


印刷术(6)

活字印刷术是毕昇吸取了前人的经验而研发出来的。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据《梦溪笔谈》载,毕昇曾经试验以木为原料制作活字,因木字纹疏密且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因结后不易去下效果不佳,而未成功,毕昇才改为泥发明,用泥制作活字。公元1047至1048年,毕昇终于成功地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升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但是,他研发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活字印刷术的制作程序为: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用火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然后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一般常用字备用几个至几十个,以备排版之需。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做底托,敷一层用松脂、蜡、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等药剂稍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行了。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再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以再用。

你听懂了吗?


印刷术(7)

阖上手中的书本,脑海里依然徘徊着书中隽永的话语,抬起头来,看看眼前这数以万计的书本摆满了书架,在这偌大的图书馆里,不知收藏了多少古今中外智者苦心钻研的成果、人类智慧的结晶,究竟是何等的“魔法”,得以将世界各国不论文学、科技、天文、地理、经济、历史等等知识全网罗在这名为“图书馆”的建筑物里?是“印刷术”!是印刷术这项伟大的发明,使人类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起了划时代的巨大转变与影响,因此,在我心目中,生活里最伟大的发明非“印刷术”莫属了!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印刷术发明之前,知识的传播仅能靠口耳相传或手抄。口耳相传容易造成讹误,而手抄既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因此知识的保存与流传相当不容易,如此不仅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更使文化的传播遭受延宕及损失。直到隋朝开始有了雕版印刷,至宋仁宗时,有个叫毕升的刻字工人,他用质地较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并在其上刻了反写的字,一个印一个字,放进土窑里烧,制成活字,然后再依文章内容依序排列文字,做成印刷版,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此种印刷术方法虽然原始简单,但已与现代铅字排版印刷原理相同,之后中国又出现了木活字、金属活字和泥活字,使印刷术愈来愈进步。

有了印刷术,人类的知识、经验、着作、历史等等得以更广泛、更正确的被保存下来,不致因为手抄的困境而谬误或失传,对于知识的传承发挥了绝大的功效,于是人类得以在前人的着作中得到知识、经验的传授与启发,累积前人的研究成果,继续发扬光大,因此印刷术成为人类文化得以承先启后的大功臣,是促使文化跃进的一大助力。并且活字版的发明和发展,使人类得以享受方便、迅速、较低成本的书籍及印刷产品,透过大量印刷复制的过程,使知识可以大量的流传,而透过这些人类智慧结晶的广为流传,促使文化的交流更为普遍而频繁;并因为知识、书籍的取得更容易,使一般大众都有机会受教育,知识书本将不再只是少数权贵人士的权利,加速了知识教育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可说为人类文化划亮黎明的曙光,为文化的广泛传播、交流与传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而印刷术的发明之所以堪称“伟大”,乃因它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全球性的,对于全人类的`文化发展皆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益,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在公元八世纪传入了日本和北韩,木活字技术则大约于十四世纪传入北韩、日本,后又从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使欧洲中世纪的科学从漫长黑夜之后继之以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因此印刷术的发明,可谓对于全人类的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在《新工具》一书中曾说:“我们应该注意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和后果。最显着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学术上,第二种在军事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诚如所言,印刷术对于世界知识的传播、文明的演进,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印刷术的发明,至今人类文化可能仍在封闭而错误百出的漫漫长夜里跌跌撞撞,知识的传播受阻,现代文明亦将会延迟几百年出现,那么世界就不会是现在这种繁荣的局面了。

如今我们得以享有印刷术这项伟大发明所带来的丰硕知识、昌盛文明等成果,在心存感激之余,更应善加珍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怀抱梦想,在前人呕心沥血的智慧成果中自我惕励,期盼精益求精,将人类文明继续向前推进。


印刷术(8)

毕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师弟们。

他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粘合剂(松香、蜡和纸灰),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待粘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把印版用火一烘,粘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

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

“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升说。

“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

“你说对了!就靠这‘过家家’。”毕升笑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有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这不是儿子教我的吗?”

师兄弟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师兄们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那位小师弟问道。

好一会,师傅开了口:“在你们师兄弟中,毕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哦——!”师兄弟们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