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合集8篇)
酌幽心
2023-12-04 03:38:20
中考
其它

毕节(1)

我的家乡——毕节是一个有着许多名胜古迹的城市。这里山美,水美。朴实的毕节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发展家乡,并利用科技为家乡创造富裕的生活。

说到山美,我先介绍“花的海洋”——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是国家森林公园,每年三四月份是盛花期,漫山遍野都是杜鹃花。让人目不暇接,花香芬芳扑鼻。色彩各异的花有红色,紫红色,粉红色,白色等。其中包括:马银杜鹃,秀叶杜鹃,大棵杜鹃……姹紫嫣红,争香夺艳。看到这繁花似锦的场面,你一定会气定神闲,让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全新感受。“花的海洋”——百里杜鹃如一个天造地设的大花园,装扮着延绵起伏的群山,也孕育了一方纯洁的民风民情……

说完了山,说水吧!毕节,在倒天河的下游新建了一个人工湖——碧阳湖。湖的旁边有一个美丽的广场,广场的中心有几个雕像,它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看书,有的在骑车,还有的……,漂亮极了,在湖的四周的石栏上,把毕节地区所有风景名胜都雕刻在上面,比如织金洞、百里杜鹃、九洞天、草海等等,好象一个毕节风景名胜区的档案馆。湖水清清的,在微风的吹拂下,一波又一波的荡漾开去,那湖里的水草在小中飘荡着,好象在跳舞,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湖中间的有一个“小岛”,岛上长着一棵棵苍天的大树,大树上停留着一群群白色的小鸟,美丽极了,象是给小岛披上一件白色的衣裳……

我爱我的家乡——毕节!


毕节(2)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毕节市,是一个山很多,风景很好,绿化也很好的一个城市。

世界上最大的花海就是我们毕节的百里杜鹃,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杜鹃花,五颜六色的,特别美丽,当你走到山顶坐下来,微风吹拂着你你会感觉特别特别的轻松,仿佛那一瞬间什么都是浮云,都不重要了。

我们毕节早上空气是最好的,你早上起来打开窗户,呼吸着新鲜空气,吃着早餐,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你如果说在乡下还会有很多鸟悦耳的叫声,晚上还能听蟋蟀在那里唱歌,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时候,你在带着一点土豆去房顶烧烤,你的朋友在那你,聊着最你们的美好时光 ,聊着你们这些年的经历,一切听着是多么美好。

这就是我家乡毕节。这你是不是很美呢?


毕节(3)

纵有“山国”之称的贵州高原,是多么的美丽、壮观,让人感到自然、舒适。而我的家乡毕节,就座落在贵州西北部,这里山川秀丽、景色宜人。 当温暖的春风吹拂大地,许多的树木开枝展叶,到处一片绿色,给大地穿上了绿色的新装。在春光普照之下,苦寒一冬的杜鹃树,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又展开了她那灿烂而美丽的笑颜。一场春雨过后,空气是多么的清新。在一朵朵的杜鹃花中,隐藏着一小颗晶莹透亮类似珍珠的小水滴,而这一颗小水滴,就是让杜鹃花保持湿润,新鲜,美丽的宝贵之水。

一群群勤劳的小蜜蜂,正在杜鹃林的花丛中忙忙碌碌地工作,可热闹非凡。 此时,在野外行走,你常会被这五彩缤纷的花的世界而吸引住。阵阵的花香迎风扑鼻,清香的气味使你仿佛进入了花的天堂,如同漫游在世外桃园。 看着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心中无比惬意,让人触景生情。一棵棵的杜鹃树,一朵朵杜鹃花,就像一个个窈窕大姑娘。一片接着一片, 一望无际,素有“百里杜鹃红”的美称。

清晨,杜鹃林里的杜鹃鸟打破了夜晚的沉静。清脆的鸟叫声奏响了春天乐章的序曲,唤起了百鸟争鸣。山雀、八哥、画眉……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一起演奏春天的交响乐。三五成群的游客陆续来到这儿,又给家乡的杜鹃林增添了几分色彩。偶尔一声欢笑,就会惊起一群小鸟,展翅急飞,窜入空中,然后在空中盘旋片刻,又飞回杜鹃林,一转眼,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边消失了,那边又起来了,这样的一起一落,宛如花海中泛起的层层波浪。

这样的美景使远道而来的游客不由得从心里发出感叹:“这儿的鸟真多啊!” 是的,这里的鸟儿的确多,同时,这里还有许多珍贵的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到了春天,许许多多的候鸟从南方飞回来,为家乡的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 毕节,我可爱的家乡,你是多么的美丽,真是“花的天堂,鸟的世界。”


毕节(4)

20年后的国庆长假,我回到了我的故乡——毕节。

我开着一辆零排放的新型跑车,在宽宽的柏油马路上飞奔。一座座立交桥纵横交错,一辆辆无污染汽车各行其道,一点也不拥堵。新式建筑色彩缤纷。这些建筑都是以又高又大的圆柱体为基础,顶上却形态各异。有三角形的、星形的、扇形的,气势非凡…。真是一场视觉的盛宴。马路两边果树飘香万里。原来,这就是家乡农科的新成果——四季果树。一棵树春、夏、秋、冬不停地开花,结出各种各样的当季果实。

忽然间,我眼前出现了一条澄澈的小河。难道这就是那条曾经被生活废水污染、熏臭无比的护城河吗?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护城河河堤两旁,柳树垂下的枝条,犹如少女亭亭玉立的身姿。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色彩明丽的小雨在水里欢快地嬉戏。护城河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

对了,我要回母校——市实验小学去看看。

在美丽的碧阳湖畔,我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母校,不禁心潮澎湃。她已经不再是我所熟悉的校园。因为放长假,校园时那么安静。迎面扑来一股浓郁的桂花香,指引着我走向校园深处。校园里的柏油路变成了红黄绿相间的塑胶道路,穿过绿茵茵的足球场和塑胶篮球场就来到了被鲜花和绿树掩映的教学楼、实验楼和艺术楼……现在的孩子可真幸福!

太阳下山了,我还意犹未尽。这趟回来,我看到了毕节神奇的变化,我深信,毕节的明天会更美好!


毕节(5)

毕节,我美丽的家乡,您一年四季都是那么地美丽。春天, “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五颜六色的杜鹃花漫山遍野,延绵百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使人仿佛置身于花的世界。夏天,九洞天是人们旅游的首选。在五公里的腹流洞腔上,九个天窗各具特色,集腹流、峡谷、洞天、天桥、天坑等多种典型的岩溶形态为一体,被中外岩溶专家誉为“中国岩溶百科全书”。“洞上桥,桥上洞,洞洞桥桥别有洞天;山中山,水中山,山山水水独占山水魂。”正是九洞天的全面写照。这里非常凉爽,放舟洞中,给人们留下了前所未有的快感,使人流连忘返。秋天,农田里的庄稼连成一片,金灿灿的,给家乡披上了金色的纱衣。冬天,大雪纷飞,给大地换上了洁白的棉袍。连绵的乌蒙山宛如一头沉睡的雪豹,在等待春雷将它唤醒。

毕节,我富饶的家乡。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吹醒了沉睡的乌蒙山。你看,滚滚的麦浪,一望无边的稻田,漫山的果林,处处都是人民的希望。人们笑呤呤地在农田是收庄稼、在河里捕捉鱼虾,好一片丰收的景象。那菜市场的叫卖声络绎不绝,各种新鲜的蔬菜满目琳琅。

毕节,我繁华的家乡。三农政策,使我的家乡改变旧模样。超市里,各种新型手机,电脑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大树下,一位老爷爷正在与远方的大儿子通话,在询问那里的大米行情,了解今年水稻良种的更新情况。电脑旁,阿姨正在浏览Internet网,准备查找西红柿的无土栽培要点与绿色蔬菜的市场。客厅中,小孩坐在液晶健康彩电前,在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的实况。

毕节,我永远可爱的家乡!


毕节(6)

夜幕下的毕节城,绚丽多彩,比白天更美丽。

洪山路,华灯高照。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临街的房屋装扮得格外美丽。白的像钻石、蓝的像宝石、黄的像水晶、粉红的像锦缎。天河古城被黄色的灯光装扮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响水滩公园两边山上的彩灯更为壮观,整个山上的树木都装上了会变色的彩灯,每隔几秒就会按蓝、粉红、黄、绿、红的顺序依次变换,蓝色的时候就像童话中的蓝宝石山;粉红色的时候就像桃花遍布的桃花山:黄的时候就像金碧辉煌的金山;绿的时候好像绿宝石山;红的时候就像红光闪闪的红宝石山。

毕节的夜景真美啊!我爱毕节。

三年级:潘禹吉


毕节(7)

美丽的迷路——读刘群峰《品读毕节》有感

蒋 巍

他是一块黑石头。他读书、成长的地方就叫黑石头,因此这是天意,想白是妄想。他其实比石头和土地还黑,而且被山风吹打得比较粗砺,在夜里找他比找我困难得多。他细瘦,个子很高,背稍躬,衣服随风飘荡显得很宽松,秋天竖在田坝上,鸟们肯定不敢来。他经常一根接一根吸烟,云雾缭绕中那高高的个子有了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当乡村教师的爸妈给他取名“群峰”,大概就是奔这个意思来的。他长着一对很浓的长寿眉,不过参差不齐,总有几根很嚣张地冒出来。茶叙时他说话不多,显得比我深沉且文化,不过偶尔会整出一段“黑色幽默”,没等别人有反应呢,他先抖擞着肩膀不可控地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

我与刘群峰相识,是因为写文朝荣。文朝荣是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的彝族老支书,生前忍饥挨饿,率领乡亲们改造荒山秃岭,种下几十个山头的林海,当是泽被后人,功德无量。老人家2014年2月去世,贵州省委宣传部通过中国作协找到我,期望写一篇报告文学发在《人民日报》上。恰好我有另一项写作任务要去贵州,两件事一块办了,于是打点行装奔赴海雀,时任毕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刘群峰做我的向导。上山的时候是同行,下山时就成朋友了,等我的文章《海雀一棵树》发表出来,他发一条短信表示赞赏,一对老铁了。不过群峰做人很低调,很少说自己,闲聊中得知他年轻时当过记者,办过报,做事做文都很勤奋,后来当了老总。期间培养了很多青年。后来一些人成才了,因此很感谢他。我们的经历很相似,但他似乎从未谈起文学,更没说过他也写,因此我就把他当纯正的宣传干部了:所有的时间、才华都献给了公文和党,自己所剩不多了。

全国各省区当中,我跑得最多的就是贵州。为写作以共青团贵州省委“春晖行动”为主题的纪实文学《灵魂的温度》,为写作顽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让石头开花的村庄》,为写作在大山深处支教多年的江苏大学生《奇人奇事陈晓明》,为写作首钢与贵钢组成“命运共同体”的《咱们工人——首钢九十年》,为写作全国包括贵州在内的人民警察奋斗牺牲的《国之盾——鲜为人知的中国警察故事》,为写作反映文朝荣事迹的《这里没有地平线》,我走遍了大半个贵州,以至于每天早晨从梦中醒来,我都误以为自己是贵州人。 我写过贵州的风光之美、人文之美,但因写作任务之指向,关注更多的则是贵州的贫困。贵州为什么叫贵州?因为石多山多土地贵。贵阳为什么叫贵阳?因为云多雾多阳光贵。也因此,在《这里没有地平线》中我写道:“活在贵州,人生没有行走,只有登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类的警句在这里基本不起作用,因为这里没有安乐,只有忧患。活在贵州,所有的道路都千回百转,所有的故事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活在贵州,隔窗望山,开门见山,一生爬山又下山,你永远看不到地平线。活在贵州,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靠山吃山,要么走出大山。活在贵州,你必须随时准备把脸别开,不让别人看到你的眼泪。活在贵州,你必须让自己变得强大,必须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勇气,出了娘胎就大吼一声: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日前,刘群峰发来他的一些散文,嘱我作序。这是相交以来我第一次读到他的作品。细细读来,我才惊异地发现,两年来他成功地把自己“伪装”成革命干部,并朴素成一位有文化的老农模样,让我不经意间露出半瓶醋的本相。同时,他还成功阻止了我混入贵州人的企图,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我的外省人身份。区别就在于:我所有贵州作品汇集起来,只有一个坚决坚忍坚强的主题:抗争,贵州人民同命运与贫穷的抗争。而在群峰诸多小品式的散文里,几乎看不到他对家乡贫穷苦难的描述,笔触所及,尽是挚爱、美丽、清澈与温情,好像家乡藏着一个他终生追求终不得,难觅芳踪又难忘的姑娘,笔下流着绵绵的深深的乡恋乡愁,如一壶酽茶,回味无穷。

启悟之一,一切文学都是从故乡出发的。

细想,确实,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都怀有深深的故乡情结。作家即使书写的是很宏大很穿越很远方的主题,那些来自故乡的经历、印象、情感依然是他的文思的发源地。有评论家说,像福克纳那样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写的也不过是“家乡那邮票大的`地方。”读刘群峰,故乡就是他永恒的主题。即使写艰难困苦,字里行间也流动着乡恋和诗意。

他的家乡有个叫“黑石头”的地方,他说,那是“从高高的山上滚下来的名字”。“你车过身就能看到幽深的峡谷,恐怕连倒一瓶啤酒下去都能生出美丽的霓虹,这让你意外地生出了几分惊喜和浪漫的情调来。”

他还写道:“一个人的生命之中,也许只要有一条河就足矣……”“而对你来说,真正称得上生命之河的,惟有牛栏江。它曾在你的想象中流动着,其后又在你的记忆中流动着,最终是在你的血脉里流动着。”

“ 一个舞蹈就能涵盖一个民族的历史,这不能不让你动容。”

“史上那些战马、刀枪、军旗混在一处厮杀所带来的喧嚣,全被时光默默地收回到那一片片庄稼地里,包括那只威风凛凛的立虎。”

以上文字除了诗意的表达,甚至进入哲学的境界了。

歌德说,生活是上帝的作坊,他在那里的创造,远比所有文学家都更生动和更富有想象力。文学就是细节,群峰散文中的一些细节,非亲历者包括我这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人,是打死也想不出来的。一些细节甚至对今天的官员有深刻的值得深思的启迪:不要轻易认为你已经很努力很亲民很细致地为老百姓着想了。当年,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学为青年刘群峰发来录取通知书,校方写的极热情极周到极温暖,作风好极了。他们一定想不到,这份通知书却让刘群峰和全家着实紧张了一阵子。

“晚上,凡知道消息的亲朋好友都来庆贺了!笑语声中,屋里的板凳一时都短缺起来,都在对那录取通知书进行传阅,只见那上面说,乘火车到北京站后,再转乘103电车去北京西郊。这时就傻了眼,那电车是啥模样呢?幸好听说‘张大学’(其老师)回公社来办点事,于是母亲就让人去把他请到家来,主要是介绍一下电车是怎么回事。”可见,中央民族大学那么亲民的一份录取通知书,对于完全不知电车为何物的山里娃刘群峰来说,还是有些“不接地气”。不过,让民族大学在通知书里认真形象地把电车解释一通,那也是很要命的事情。

启悟之二:一切文学都是从“伤口”生长的。

平庸的,“正常”的,无爱无恨无激情的,随波逐流的生活,它当然也是一种文学的表述形态。但真正激发、催生、创造文学的——哪怕是一封信一篇日记,哪怕是其中三个并排的“!”一定是生活中出了什么“意外”,生命中出现了一个“伤口”——也就是突然到来、猝不及防的甜蜜或痛苦。别忘了,在很多情况下,甜蜜也是“伤口”,甚至是更深更痛的伤口。当原始部落的某酋长得到或失去他最喜爱的第九个妻子、美貌如花披着兽皮的西施时,突然间仰天长啸发出一阵激越的吼声。我们可以认定,那就是人类诗歌、音乐、小说,包括刘群峰散文的起源了。

“伤口”有一种痛或一种爱,抒发出来才能表达和缓解。

刘群峰的文字,常有惊人的突兀之处,写至父亲去世时的悲哀:“因为父亲走了,我们兄妹几个全都成了他的遗物。”一句话,重得让人心痛。写到黑石头中学的住宿生活,饥饿是透过一个细节表现的:“正餐时,常见在大锅白菜汤或洋芋汤,凭饭票打。有时锅里可能没啥内容了,但有同学还在向师傅央求:多捞点干的吧!这时师傅就会红眉毛绿眼睛地砍过来:还有哪样干的嘛?不信你脱了裤子下去捞!”写到做乡村教师的母亲,因为天天批改作业,她才可以用一盏有玻璃罩的煤油灯。而公家的煤油灯是没有罩的,因为常会被人不小心打碎,到镇上去买还要“走后门”。

呵,群峰书中那些记忆,真是不堪回首。

启悟之三,一切文学都是从美感生发的。

外省人绝不会想到,用棕树皮做鞋垫。而母亲在做这类艰辛的女红时,依然充满着享受般的美感:“母亲也常会在心闲时,找来一些棕树皮,用针线钉牢……剪成鞋垫图样,再用皮来镶了边,粘上各色的花布,之后就可以穿针引线地做鞋垫了。”在剪着棕树皮时,母亲不时还会哼起一些歌曲来:“山茶那个花来嘛山茶花,十呀个大姐采山茶……”“祝红军,向北方,一路平安无阻挡……”

刘群峰还纪录了许多山歌,令人陶醉:“马摆大山高又高,威宁街上卖葡萄。别人来买抬高价,小妹来买让三毛。”读罢觉得这小伙子还是太抠门了,太不爷儿们了。而另一首小妹唱的,却真是叫人感动:“好股凉水出半坡,日头出来照不着。郎变犀牛来吃水,妹变鲤鱼来汇合。”

还有许多新奇的美感 。

其中有在海雀村看到的苗族《大迁徙舞》,那史诗般的舞蹈“追思了苗族先民历尽艰辛终于找到理想家园的漫长历程。”有赫章大韭菜坪野生的韭菜花,“一眼铺排开去,竟达三万多亩”,“这种美丽是搬不动的,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或者是无意间改变了它的海拔高度,这韭菜花就会失去那高贵的紫色。”还有大方城的四十八口井,其中犹为奇特的当数“双水井”,两井相邻,仅咫尺之隔,水质却有天壤之别,左涩右甜,被称为“大水”和“小水”。“大水”可用来推豆腐、烤酒、泡茶或直接饮用;“小水”就只能用来熬糖、洗菜或洗衣裳了。

如此等等,美不胜收,都在刘群峰的书中。在“无事乱翻书”的品读中,常常拿起就放不下,显然因为发生了“迷路”——跟着他的叙述渐行渐远,而美丽越来越近。

其实,《品读毕节》给我们的启悟,都属于艺术规律,雷打不动,没有商量余地。遵而循之,才叫文学,才是文学。不能给人以来自心灵的温度、痛感或美感的,即使不是伪艺术,也是一堆塑料花,没有香味更没有生命,放久了,只有一层灰尘。

2015年12月于北京

(作者系全国知名作家)


毕节(8)

【作文真题】

(一)话题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和启人心智的这里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

请以“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一种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种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是一种美......同学们,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

请将题目《最美的》补充完整后作文。

【优秀作文】

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既不是亭亭玉立的西湖,也不是雄壮挺拔的昆仑山,更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是一张老旧老旧的照片。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都会想起奶奶。

照片上有三个人:两个老人坐在板凳上,抱着一个小孩。那是我的爷爷和奶奶,那个小孩当然是我。

奶奶是一个说话十分幽默的人。有一次,我一边吃馅饼一边问奶奶:“奶奶,馅饼是怎么来的呀?”奶奶笑着答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听了不禁笑了起来。

我的爷爷却是一个爱喝酒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九点才回家,把我们吓得半死。爸爸喝道:“你去哪了?”话音刚落,爷爷便说道:“喝酒去了。”哎!真是酒后出真言呐。再看看爷爷的脸,简直就是遍地的辣椒——彤彤红!

但是好景不长。在大年夜那天,奶奶的了重病,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吃。第二天,奶奶被送进了医院,从此我再也没有看见她......

于是,这张老旧老旧的照片便成了童年的一个美好的回忆。奶奶在那张老旧老旧的照片里的笑容与那张老旧老旧的照片,成了我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