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汤包的作文(推荐6篇)
太阳花
2024-05-15 07:44:26
四年级
其它

蟹黄汤包的作文(1)

10月4日,我们全家去了江苏靖江,那里有许多特色美食,有粞子粥,香沙芋,猪肉脯,蟹黄汤包。光包子就有很多种,如,肉包、菜包、三丁包、豆沙包、汤包等等。最令我垂涎欲滴的是那蟹黄汤包。它有丰富的历史,皮薄光洁,汤足如泉,浓而不腻,味厚鲜美,被誉为“靖江一绝”。

说了那么多,大家肯定馋了吧,就随我一起去品尝一下吧!

这天,天公很作美,天空澄碧,纤云不染,远山含黛,和风送暖,时而还飘来阵阵秋香,让我们抑制不住远足的心情。我们乘着自驾车,风一样地赶去了靖江。

十一国庆是出游高峰,堵车是家常便饭,我们也无不例外,被堵到了下午两点才到。肚子早已饥肠辘辘,饿得咕咕直叫。一到酒店,坐上餐桌就看到了皮薄如纸,几乎接近透明的汤包。此时,肚子已禁不住诱惑,我的手抓住一只汤包就咬。当时,我还不知道,汤包,汤包,顾名思义就是它的汤贼多贼多的,我啥也没顾,就顾着肚子饿了,抓起就咬,结果我被汤水溅了一脸。由于味道实在太美,我还是不甘心,又不愿意放下手中的汤包,便像小猫似的舔起了被溅在手上的汤包汁水。餐桌上的叔叔阿姨们,看着我都笑了起来,我想也一定是我那“可爱”的爱吃劲儿吧!

当地的叔叔说:“小朋友,吃蟹黄汤包,可不是像你刚才那么吃的哦,它有决窍的,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我按着叔叔讲的方法,又尝试了一遍,先拿起它的头,把它的身子提起来,然后移到盛了醋的碗,再用筷子开了一个小洞,最后再吸,果然,安全可靠,不错的吃法!这一吃,我可没完没了了,一吃竟然吃了三个汤包 ,还是妈妈叫的“刹车”呢!

这次去靖江,虽然时间短,却令我收获很大,也吃到了江苏靖江的蟹黄汤包,真的十分美味,也令我回味无穷!


蟹黄汤包的作文(2)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正是大闸蟹最为肥美之际。此时此刻,若能品尝几只蟹黄汤包,再喝上一杯热茶,可是再惬意不过了。星期六,身为一枚吃货的'我欢呼雀跃。为何?当然是为心心念念的美食——蟹黄汤包啦!

我和妈妈来到古月楼,只见这儿人满为患,看来蟹黄汤包的魅力可真不小呢!

过了一会儿,蟹黄汤包端上了,只见它安静地躺在蒸笼中,雾气环绕,面皮呈半透明状,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里面的汤汁和鲜美的蟹肉、蟹黄。轻轻地用筷子碰一下面皮,里面的汤汁便带动面皮摇晃起来,颤颤巍巍的样子使你禁不住想大快朵颐,再配以浓郁的香气,也只有《西游记》中白白嫩嫩的人参果能与之匹敌了。

如此美味当前,我怎能不动心?“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而后一扫光。”这句俗语可是早有耳闻了。我小心翼翼地将汤包放入一个盛满醋的碟子中,用牙齿轻轻咬开一个口子,然后吸了一大口汤包内的汤汁。

哇!汤包内鲜美香醇的鸡汤和蟹黄被窝吸入口中,挑动着我的味蕾。待它们慢慢溶化,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我又咬了一口面皮,嫩滑可口,饱浸汤汁,真是“此肴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啊!

如此美味,自然不是寻常手艺就能做成的。蟹黄、蟹肉要精选九、十月份的大闸蟹,汤是鲜香味美的老母鸡汤,面皮更选用高筋面粉,仅制作工序就33道,这般讲究,做出来怎会不好吃?

蟹黄汤包,谁与争锋!


蟹黄汤包的作文(3)

蟹黄汤包是我们这儿有名的风味小吃。

一天,我来到一家名叫“龙袍蟹黄汤包”的店里准备品尝一下我梦寐以求的——“蟹黄汤包”。我点好了餐,十分钟左右,汤包便摆在了我的面前,顿时,一股淡淡的螃蟹香味扑鼻而来。蟹黄汤包雪白晶莹,静静地躺在碗里,里面的汤汁若隐若现。“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照着这句话,我先轻轻地夹起蟹黄汤包,然后慢慢移到了面前,咬下一口。皮薄如纸的包子皮一咬就破,鲜美的汤汁一涌而出。我赶紧吸了一口。啊,汤汁嫩滑,在我的口中转了转就滑进了食道里。皮掺着蟹肉和蟹黄一起嚼,由于馅被汤汁浸泡过,所以还有些汤汁的味道在里面。美味的肉馅加上鲜美的汤汁,难怪和普通的汤包不一样呢!大家在品尝的时候一定要细细地咀嚼,慢慢地感受,这种入口不腻的感觉是在吃普通包子时感受不到的。

既然它的味道与众不同,那它的做法一定也很有讲究吧?事实确实如此。第一步先得将螃蟹洗干净,用绳子捆绑好,上笼后用大火蒸二十分钟至熟,再取出放凉,去壳取蟹肉、蟹黄备用。第二步把猪油烧至六成熟,入葱末,姜末炒香,入蟹肉蟹黄,翻炒至出蟹油……看来只有做法考究才能做出美味的汤包啊!

蟹黄汤包,那无与伦比的口感和鲜嫩味美的汤汁,都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味蕾深处。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令人垂涎三尺的人间美味——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的作文(4)

清晨,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宴春酒楼,品尝久负盛名的美食——蟹黄汤包。

一进酒楼的大厅,发现早已“人满为患”。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张桌子坐下,随即点了一份蟹黄汤包,便怀着兴奋的心情静静等待。

不一会儿,汤包端上来了。你看它,像一座座小钟楼,静静地躺在蒸笼里。这汤包的'特点是皮薄、汤多、馅饱、味鲜。相传,是乾隆皇帝将“蟹肉馒头”改成了“蟹黄汤包”。

我拿起筷子,鲁莽地将最近的汤包弄了一个洞。没想到它这么“皮嫩”,汤汁哗地涌了出来。还没等我弄清楚怎么回事,汁全“不翼而飞”了。妈妈笑着端过我的破汤包,一边给我换新的汤包,一边提醒我:“吃蟹黄汤包切不可心急,要按‘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的要诀吃。”我吸取了教训,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开了一个洞。使劲朝着洞吹了好多口气后,把吸管插进去轻轻一吸。“哇!”真鲜!我迫不及待地猛吸起来。吸完美味的汤汁后,我开始咀嚼金黄的蟹黄、鲜美的肉馅、薄薄的面皮。很快,一只汤包被我消灭了。

传说“蟹黄汤包”还是三国时传下来的。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夫人孙尚香万分悲伤。在北固山祭拜过后,纵身跳入了长江。后人为追怀孙夫人,用面包上猪肉茸和蟹肉馅的馒头,奠祭孙夫人。这道美食很快成了热门食品,代代相传至今。

细细看,蟹黄汤包上有很多的“鲫鱼须”。其实,这是用猪肉皮制成的。先将猪肉皮用绞肉机绞碎,然后用高压锅加热。肉皮中有白明胶,可以将汁裹住,放在盘子里不容易破。

蟹黄汤包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天下美味啊!

五年级:谢语芹


蟹黄汤包的作文(5)

自从上学期老师读了丁钥的作文《美味的蟹黄汤包》后,蟹黄汤包便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想着什么时候也要去尝一尝,蟹黄汤包究竟是如何的美味。

今天下午放学后,妈妈接我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了益兴名流旁边的一家何记蟹黄汤包店,便跟妈妈聊起了蟹黄汤包。妈妈听了,说:“那我们也去尝尝看吧!”于是,我们把车停在了店门口,向店里走去。这是一家很不起眼的店铺,里面装修也很普通,店内有五六张桌子,稀稀疏疏有四五位客人。吧台前,一位老爷爷正看着报纸,见我们来,连忙递过来一张菜单。只见上面写着:“蟹黄大汤包20元/只,蟹黄小汤包20元/8只,蟹黄鸡汤面15元/碗,蟹黄鸡汤馄饨10元/碗……”我和妈妈各点了一份蟹黄小汤包,还有两碗蟹黄鸡汤馄饨,点完后,便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桌边的墙上挂着一个大招牌,介绍了蟹黄汤包的历史和特色,招牌最下面醒目写着两行大字:吃蟹黄汤包的秘绝:先开窗,后喝汤,然后一扫光。嘿!有点意思。看着看着,蟹黄汤包已经上桌了。只见八个比普通小笼包还要小的汤包装在笼上,那包身小而饱满,包顶上点缀着金黄色的蟹黄。我毫不犹豫地夹起一只,迫不及待地咬开皮,想从里面探个究竟。只见那蟹油早已漫了出来,滴到了碗里,为了不让那美味的蟹油流失,我赶忙把汤包内的汤一口气吸了进去,不由得啧啧嘴,这蟹油鲜美得不得了,我忍不住把整个汤包全“灌”进了嘴里,满嘴都是那蟹肉和蘑菇丁的纯香。妈妈问道:“味道怎么样?”“太美味了!”我嘴里含着汤包说道。妈妈也夹起一只放入嘴中,“嗯,味道的确不错!”蟹黄鸡汤馄饨的味道也是与众不同。吃完后,我像一只满足的猫,摸了摸肚子,舌头还舔了舔嘴角边的油,意犹未尽地对妈妈说道:“这蟹黄 汤包真好吃,以后我要再来尝一尝。”

听了我的讲述,你们肯定也流口水了吧,那还等什么?心动不如行动!还不去品尝品尝!


蟹黄汤包的作文(6)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正是大闸蟹最为肥美之际。此时此刻,若能品尝几只蟹黄汤包,再喝上一杯热茶,可是再惬意不过了。星期六,身为一枚吃货的我欢呼雀跃。为何?当然是为心心念念的美食——蟹黄汤包啦!

我和妈妈来到古月楼,只见这儿人满为患,看来蟹黄汤包的魅力可真不小呢!

过了一会儿,蟹黄汤包端上了,只见它安静地躺在蒸笼中,雾气环绕,面皮呈半透明状,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里面的汤汁和鲜美的'蟹肉、蟹黄。轻轻地用筷子碰一下面皮,里面的汤汁便带动面皮摇晃起来,颤颤巍巍的样子使你禁不住想大快朵颐,再配以浓郁的香气,也只有《西游记》中白白嫩嫩的人参果能与之匹敌了。

如此美味当前,我怎能不动心?“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而后一扫光。”这句俗语可是早有耳闻了。我小心翼翼地将汤包放入一个盛满醋的碟子中,用牙齿轻轻咬开一个口子,然后吸了一大口汤包内的汤汁。

哇!汤包内鲜美香醇的鸡汤和蟹黄被窝吸入口中,挑动着我的味蕾。待它们慢慢溶化,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我又咬了一口面皮,嫩滑可口,饱浸汤汁,真是“此肴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啊!

如此美味,自然不是寻常手艺就能做成的。蟹黄、蟹肉要精选九、十月份的大闸蟹,汤是鲜香味美的老母鸡汤,面皮更选用高筋面粉,仅制作工序就33道,这般讲究,做出来怎会不好吃?

蟹黄汤包,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