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必备16篇)
竹影清风
2024-04-11 00:24:02
初一
记叙文

中国文学(1)

有作家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我国应该设立一个世界性文学奖项----李太白文学奖。

我对于这个设想感到诧异,设立这一个奖项有益也有弊,但是最终一定会不断向”变质“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变质“的文学奖,用中国人的眼光评判世界文学过于片面,以狭隘的眼光和一个奖项来争夺世界文学话语权,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弊大于利。

首先,这个奖项会使中国文学走上商业文学的道路。放眼纵观如今中国社会,大街小巷公交地铁,每个人手中都有一台智能手机,话语之间讨论着游戏,电视剧,然而讨论一本优质文学作品的话语却成为了一种奢侈品。相反,商业文学引领了时代潮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例如《大主宰》,《斗破苍穹》等等小说都成为商业文学中的领军品牌。这些小说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内容新奇、有趣、扣人心弦、可持续性等特点,将读者的目光牢牢抓住,并占据大量市场份额。中国文学自身不能与商业文学形成有效市场竞争,形成”有金钱、有质量、有作者、没人看“的尴尬局面。大量优秀文学作品作者转投商业文学,以”混口饭吃“。由此可见,设立该奖项会形成使得其反的效果,加速中国文学走向灭亡。

其次,设立这个奖项显示了我们中国文学过于自信。中国文学发展如今迫在眉睫,在和世界高级别文学作品竞争中屡次甘败下风。2012年10月11日莫言荣获第一个中国人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引发国人关注,然而这一次获奖看似为中国文学打入一剂强心剂,可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获得李太白文学奖的中国作品在国内势必会受到热捧,却不被国际认可,对李太白文学奖和中国文学盲目自信的批评声就会日益高涨。

中国文学亟待进步,发展好比老牛拉车。李太白文学奖,我们不需要!我们不需要一个让自己独有的文学”变质“的奖项,一成不变引领中国文学前进的唯有”工匠精神“,带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争夺世界文学话语权不能以一个奖项来衡量文学作品的含金量,”是金子总会发光“!更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才能代表中国文学,向新时代、新标准的世界文学进军;汲取世界文学有益经验,这才是真正进步的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2)

打开电视机,零零总总自然都会有一百多个频道可供观众欣赏,好像已经无可挑剔了,喜欢玩篮球的有个篮球频道,好玩游戏的有个游戏频道。痴迷汽车摩托的也有个汽摩频道,就连购物都有几个专门的频道,最可恨英文有个专门学习的频道。可是为什么偏偏没有一个文学频道呢?这是为什么?

文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它集合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没有文学的国家就像一个人成了不会讲话表达思想的哑巴。虽然在纸质媒体上,在电脑传媒也还有文学依然活跃的声影,但是电视媒体作为国家权威的传媒形象而言。如果一个电视里看不到专门为文学打造的频道,这只能说明国运是衰落的,国人精神是贫乏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单调欠缺的。

然而为什么会没有文学频道?因为文学是一个国家的良心,它是用来监督甚至批评国家和社会的不公平不正义现象的。然而当今资本文化盛行,殖民文化入侵。人民好像认为所谓的全球化模式已经开启,认为世界已经大同,人民生活阳光幸福。似乎没有了批判和监督的必要。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我们不如说文学他是最敏感的话题,最不能触碰的神经,执政者畏惧它的深厚影响力。资本家害怕它的正义感与道德感。在或者国家和人民已经被经济建设搞得身心俱疲,好像没有能力再搞什么文化生活,道德观察,政治监督。但是没有人生观,世界观的国家又怎么能算的上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呢!经济建设同时也是需要文化建设参与才能共同进步,相互成全,知识文化也是生产力。中国人民不是什么奴隶,也不是资本家唯命是从的工作奴仆。当然除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不被看好之外,文学本身也是极大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好节目,诗歌文化,小说故事,杂文小品,散文轶事,每一个体裁都可以办成一档档有声有色,有思想有内容的好节目。任何人都可加入,每个人都可畅谈人生,感悟社会,关心政治民生。大家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我们可以通过文学来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国家,并且及时的监督和更正这个国家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同时也促进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如今电视剧已经盛行了很长时间,电影文化也盛行了一百多年。但是它能理解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已经没有意义或者没这个必要了吗?文学的第一手文化传媒是不会轻松落伍的。没剧本拍出来的电视电影永远是垃圾文化。而且不是所有内容通过影像传媒就能深刻的表达我们的精神意向。传统文化表现或者根本无法落伍。人类永远都是需要靠说话表达思想内容一样。文学就是语言文化的第一表现手段,对国家而言,他是人民精神文化的基石,是引领人民走向经济文化繁荣的进步阶梯。

所以于情于理都该搞一个电视的文学频道,献给期待已久的文学迷们,献给那些呕心沥血作者们。就像人都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一样,没有及时的反应社会的生活新动向,人民也会因缺文化空气之氧而变成脑残的。


中国文学(3)

我国的文学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吸引南方民族精华的楚辞再到如今熟记于心的四大名著,这些中国文学不仅使我们了解历史发展,而且在当今生活能对我们产生深远记忆,也正因为中国文学的浪漫,造就了如今中国人民这般多情的性格。

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由于其经济繁荣,政治统一以及文化的多样化使诞生于盛唐时期的才子写下了一首首傲笑江湖豁达乐观的诗篇,而李白无异,于是这时期的杰出代表李白的诗歌放荡不羁,诗风飘逸豪放,纵横开阖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发挥他奇特的想象,希望他能如同姜太公一般被人赏识,挖掘他的,才能使他能报效祖国,虽然李白没有姜太公只玩运气,但他觉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只需要坚持前途便是一片光明,在她充满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的诗篇中,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对人生的真挚关爱。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它都能像一颗明珠一样散发光芒对人甚至社会产生深远意义。当今中国正全面的展开文化素质教育全方面,打造文化强国,如今的文化市场大多数都是以社会效益将经济效益相结合,传播正能量弘扬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诗词大会便是最突出代表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诗词相结合,使诗词与现代社会擦出火花,而且他通过赛制激发众多诗词爱好者前来参赛,激发了全民族对诗词的热情与热爱,中国诗词大会所用的诗歌大多是激发人奋发向上,表达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如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它所弘扬的是一种大无畏精神,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感,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文学浪漫丰富,它的形式多样化题材多样化,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了人们的健康发展中国文学的浪漫正潜移默化的桃园者人们的情操对当今仍然产生深远意义。


中国文学(4)

这几天,我读了《中国报告文学精选》,里面第一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天使在作战》,这一篇文章,虽然不像小说那样长,那样惊险、刺激,但是它却让我流了无数次泪。

文章讲的是一位叫陈晓兰的普通医生,她所在的医院里有很多医生要求病人扎昂贵的激光针治疗疾病,就是在输液前,用“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先对药液进行充氧,然后让药液通过治疗仪的激光照射后输入病人的静脉。其实这种激光针对治疗疾病根本没有帮助,反而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甚至危害生命。而医院和医生却因为金钱的诱惑,大力推广激光针的应用。陈晓兰如同一位天使一般与医院的腐败作斗争,与可怕的恶魔作斗争……

读了《天使在作战》后,我体会到了:虽然现在科学技术在进步,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好多医院还在用对人体有害的仪器、药物,不少医生还只顾着把钱捞进自己的口袋里。我想对那些医生说:“你们怎么会那么自私!如果病人是你们的亲属,甚至是你们自己的话,你们会怎么想?人们都说‘医生是白衣天使,是救人命的’,但我看你们再这样下去,都要变成‘白衣恶魔’了呢!医生是救人命的,而不是害人命的!”

我长大以后,一定也要变成天使一样,与所有的腐败作斗争,与所有的恶魔作斗争!


中国文学(5)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它的历程中的“浪漫”与“现实”却一直在交织。

中国文学不仅反映着个人还反映着社会。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流传至今,并不只是因为其浪漫大胆的风格与豪放不羁的笔风而闻名于世,还有他的诗中所反映的自我思想与社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这句诗中我们还可以看见他那堪比雪山之巅的才华。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我们又能品味到他为人的不屈与洒脱。但是“食马者”们却未能“策之以其道”,而就算它“鸣之”也未必能“通其意”。在平安的盛唐时期,我们除了看见李白的官途不畅,也能看见统治者的安逸。统治者不仅没有重用李白,反而将其作为一位作诗来取悦自己的人。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道,这到底是太平世间再无战争,还是统治者的懈怠与不重人才?

中国的文学暗藏时代思潮。清代小说《红楼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凄美爱情故事向世人展示着其暗藏的新潮思想。面对封建制度,他们却不甘于屈服,反而勇于抗争。里面他们的语言,动作无不见其肆意的反抗精神。这也正说明了清代的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们在逐渐地接受外来的新思想,但是封建思想仍在毒害着社会。

这两个例子,一个是以个人的浪漫风格彰显其名,一个则是以浪漫的爱情实现悲哀。它们的浪漫小至一句诗,一个人,却都揭示着社会中的乱象与弊害。它们都是以浪漫的手法去承托出历史与现实。

但中国文学的“浪漫”与“现实”也会出现相互“竞争”的情况。

中国文学因时势而改变。1919年4月30日,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为导火线,国内便轰轰烈烈地掀起了“五四运动”。在此之前。鲁迅先生也是起了一把推力的关键人物之一。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暴露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制度的弊端,体现了反封建的思想并且传播了民主科学的新思想。他的这部作品的手法并不“浪漫”,反而“现实”得露骨。也正因为这样,他的作品才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坚定的文学基石。这便是时势使得“现实”暂时胜于“浪漫”。

中国文学一直是“浪漫”与“现实”的交织物。它那独一无二的“浪漫”让人不禁为之侧目,而且被“浪漫”揭示出的“现实”又可能会让人为之惋惜不已。但这也正是因为它是二者的交织产物,让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也才是一部让人为之仰望的文学丰碑。


中国文学(6)

灯映透了浊浪翻卷的海,灯灿烂了层层泼墨的云,灯照亮了红尘中迷惘的心灵。灯,是夏夜的繁星,灯,是飘舞的萤火。萤聚而成皓月,星聚而成朝阳。

灯是文学,文学是灯。

且看李白对月长歌独自醉,苏轼遥望云间愿婵娟。不说杜甫屹立泰山凌绝顶,岑参雪中送客不见君。他们,是历史长河里的闪光,他们,是岁月尘埃里的钻石。遥望天穹,星光从光年外射来,穿越了时间的时间。灯光微闪,轻风舞过,吹翻了纸页。这是时间沧桑里的光芒,这是上古纸卷中的诗歌。它,透过千年的沧茫,照亮了心中的美丽。仰望夜幕,银河微闪。它是心灵的灯火,它是文学的'海洋。落笔千行,墨香沉凝了千年,翻卷犹香。笔间文学,心中灯光。抬首望,路在远方。灯,是文学,文学,是灯。

文学是灯,灯是文学。

但见海明威独坐海中灯塔,曹雪芹夜晚落笔烛光。只看陶渊明南山对月长啸,王安石庭院泼墨千行。他们,是银河的群星,他们,是时代的光芒。灯花闪烁在卷间,凝墨微亮。灯,照亮着夜晚,化作千行的文字,褪散着心中的暗。是仰望长空朝阳耀,是研墨运笔文字香。这是心中的才华,这是历史的光芒。岁月间,群星闪耀。星,绘满历史的天空,宛如微微的灯火,汇成人类最闪耀的银河。灯光,在万家亮起,映透了宇宙的时光。遥望夜空,墨色的云海翻卷,遮不住星光满天,站立山巅,长风凛冽划过,吹不乱万家灯火。灯下,文字徜徉。文学,是灯。灯,是文学。

文字绽放在历史的苍穹,灯光闪烁在时间的彼岸,皓月当空,朝阳初升。灯是灿烂的文学,文学是沉凝的灯。文学,轻舞绽放,明亮着历史的心房。


中国文学(7)

文学世界,在这里蕴含着人类最珍贵的东西―情感。这个情感不单指人的,还包含着人类最富有的智慧,和通过智慧有声有色地表达出自己情感地探求精神。

曾经,文学世界离我是多么地遥远,而自己也无心去追寻那个世界,因为那时的我还没看到它的美丽。我对文学一点都不感兴趣,写作单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我认为文章不过是由一些文字组成的一杯“清水”,喝下去淡淡无味。因为我还无法参透文学的精彩。我总不能理解那些捧起文章连声叫好的人,是什么能使他们如此兴奋?

《创新作文》,一本让我重新认识文学的杂志。在那里面,每一个作者都是与我们同龄的学生。然而他们的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着我们学生的生活,句句扣住我的心环。此刻我才察觉到生活竞可以如此精彩。文章生动地表达出我们的心声,甚至说出了我以前所感受不出的情怀。原来,文字可以这么美妙!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形象地表达自己,也可以清楚地感受别人的心情,更重要的是文章能打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体验到心灵的触动!

我看到了一片美丽神奇的天地。文学这杯“清水”深深渗透到我内心深处,溶解心中的麻木,震撼着心灵每一个角落。“清水”不是淡淡无味的,它是酸的,让我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它是甜的,让我感受到人间真情温暖;它是苦的,让我在挫折中茁壮成长;它是辣的,让我在激烈竞争中奔放伸展才能。我试探着去理解文章的内涵,试探着用文字来表达自己,试探着写出不仅能打动自己,也能打动他人的文章。

我喜欢上看小说,透过文字来感受人物心境;我喜欢上看散文,透过语言表达来探求作者心情;我喜欢上写作,用自己的语言来与这个世界作心灵的交流。

我没有很高的理解能力,但我依然喜欢去探求作者的心境;我没有很深的文学底蕴,但我依旧写着文章来表达自己;我没有远大的志向,但我依然走在探求文学的道路上!

海纳百川的文学带给我心灵的触动,满怀感激之心,继续着心灵的探求……


中国文学(8)

文学无处不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会与身边的文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换句话说,其实,文学伴随着我们成长。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听着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在床前讲故事,最喜欢《安徒生童话》,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与文学交流。也许从此刻开始,你与文学的故事也就展开了。

我想,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文学了,即使那时也完全不懂什么是文学,但是小时候的我就很喜欢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现在想来,这些小故事也属于文学范畴,所以我觉得我与文学的故事就应该从这些童话故事开始。我听过和读过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小锡兵》、《拇指姑娘》等很多,那时候就觉得这些特别有趣,看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还和自己的小伙伴们扮演这些角色,特别好玩。

文学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从儿童时期的童话故事,到我上小学、中学后,我喜欢上寓言故事,像《鹬蚌相争》、《揠苗助长》《狐假虎威》等等,这些都是出现在语文课本里的,那时,老师把这些故事讲得很精彩,然后自己就喜欢上语文课,天天期待着上语文课。初中高中都很喜欢古文,喜欢读文言文小说,《聊斋志异》读过一些,在语文课上也会学一些,那时还是比较喜欢老师给我们翻译出来,总感觉老师的翻译特别有趣,而自己却很难很难理解,老师解后自己会有幡然醒悟的心情,但是毕竟水平有限,读的也不多,而且很多都来自于语文课本,所以我觉得,我与文学的故事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在语文课本上。到现在,我们的四大名著我都还没有完全读完,我还真的该好好找时间好好地读一读了。

文学是很奇妙的,它与我们的生活同在,它随处可见,像那些广告啊、音乐、歌曲、标语身边的很多东西都离不开文学,我们与文学的故事也很多,并且每天都在更新。用心去发现身边的文学,发现你与文学的故事,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文学已陪伴你很久。


中国文学(9)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 “贺”。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②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 “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省境内)的“葛”姓迁到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生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高考政治,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 “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中国文学(10)

黔首:

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战国时期,黔首之称已经广泛使用,《吕氏春秋》中《执一》、《振乱》、《怀宠》和《战国策·魏策》、《韩非子·忠孝》、李斯《谏逐客书》、《礼记·祭义》等均曾出现。它的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诏令谓民为“黔首”,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秦始皇三十一年,发布“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的田数,向封建政府呈报,即可取得国家的承认。从此,“黔首”一词便伴随着这套封建土地制度和法令就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而成为固定称谓。

白丁:

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为没有学识的人。

白袍:

旧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讥宋济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济曰:‘盖由緋袍子、紫袍子纷纷化使然也。’”宋洪迈《容斋三笔·叶晦叔诗》:“一閒十日岂天赐?惭愧纷纷白袍子。”宋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鵠。”宋叶适《叶路分居思堂》诗:“白袍虽屡捷,黄榜未霑恩。”

布衣:

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袍泽:

“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在这里用来形容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因此“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青衿:

亦作“青襟”,周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泛指有学识的人。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杜甫《题衡山县新学堂呈陆宰》诗:“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

苍头:

原指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多以乡党的青年组成,因以青巾裹头,故名。《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裴骃集解引应劭曰:“苍头特起,言与众异也。苍头,谓士卒皁巾,若赤眉、青领,以相别也。”至汉代,战事减少,逐渐沦为奴隶,操持贵族邸宅的杂务。遭逢战乱,仍不失主人近侍军队的性质。魏晋以后,则纯为私家奴仆。《汉书·霍光传》:“(霍)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晋书.石崇传》:“有司薄阅崇水碓三十余区,苍头八百余人,他珍宝货贿称是。”《明会要·民政三》:“景泰中,杨杰上言:‘臣家苍头得官者十六人,乞停苍头杨钊等职。’诏许之。”

黄裳:

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卢照邻《中和乐·歌储宫》:“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黄冠:

古代指箬帽之类,蜡祭时戴之。《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郑玄注:“言祭以息民,服像其时物之色,季秋而草木黄落。”孔颖达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后即借指农夫野老之服。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信奉黄帝,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发动农民起义,起义军皆头裹黄巾,首领张角等亦都穿黄衣。这开了后来道士黄衣的先风。隋唐时,黄色渐为皇家垄断,唐高宗总章年间“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旧唐书·舆服志》)。黄衣道服遂亦渐为白、黑、青取代,唯留顶上黄冠还维系着旧时崇尚。《新唐书·方技传》载:“李淳风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后世遂用以指道士。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形似月牙,下沿有相对二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三礼图》称:“道冠,其制小,仅可撮其髻,有一簪中贯之。”黄冠是全真道士常用的道冠,全真道士受戒后方可戴之。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龙门派长春真人邱处机,西行见过元朝成吉思汗后,元代皇帝赐给邱真人一块金子和一块玉,要邱祖戴在头上。邱祖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成月牙冠,又把玉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成吉思汗目瞪口呆。后来全真弟子为了纪念邱祖,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指甲印痕。

缙绅:

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汉书·郊祀志上》:“其语不经见,縉绅者弗道。”颜师古注:“李奇曰:‘縉,插也,插笏於绅。’……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带与革带之间。”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故事:官批讼牒,必以硃笔点讼者姓名。其人或係縉绅,则用圈焉。”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簪缨:

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旧时把它作为做官者之称。如:簪缨世族(世代做高官之家)。

青衫:

“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珠履:

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因而珠履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李白《寄韦南陵冰》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巾帼:

本是古代妇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源于《三国志》。当时诸葛亮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不予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司马懿还不如一个女性。自古以来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为“巾帼英雄”,故代指女性。

青衣:

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白居易《懒放》诗:“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裙钗:

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被裙钗。”

纨绔:

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赭衣:

《说文》:“赭,赤土也。”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赤褐色。古时囚犯乃服赭衣,因以褚衣代称囚犯。赭衣塞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


中国文学(11)

一、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拭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27、王实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杂剧作家。

28、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29、于谦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30、汤显祖是明代成绩最高的剧作家。

31、冯梦龙是明末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

32、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诗文理论家。

33、李渔是清初杰出的戏剧理论家和创作家。

34、瞥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35、梁启超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为提倡小说创作的人。

36、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37、龚自珍是近代历史开端之际得风气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二、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的归类

1、《论语》的艺术特色有:①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②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2、《墨子》的艺术特色有:①质朴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②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从具体问题的争论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是说理文的一大进展。

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气势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②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阐明道理,生动而有说服力。

4、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想象奇幻,构思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②好用各种比喻和寓言来阐明道理,寓抽象概念于具体形象。②行文汪洋恣肆,变化万端。

5、《苟子》的艺术特色是:体系完整,长篇大论,论点明确,论证严密,巧譬博喻,句式整齐。

6、《韩非子》议论透辟,观点鲜明,切中要害,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

7、《战国策》的艺术特色是:①叙事说理铺张渲染,纵横您肆。②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③刻划人物,鲜明生动。

8、《离骚》的艺术特色是:①273句,2400余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②塑造了诗人伟大爱国者的主体形象。③融铸神话传说,驰聘想象,创造出神奇瑰丽的境界以表现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④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香草美人,寄托遥深。

9、《吕氏春秋》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负条理,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富有形象性。

10、《史记》的艺术特色有: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性格鲜明的一系列人物形象。②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善于选择、剪裁和集中史料,善用“互见法”,善写大事和紧张场面,并以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③寓褒贬于叙事,有强烈的抒情性。④语言生动、准确、灵活。

11、《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有:①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代表了汉乐府的最高艺术成就。②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③情节曲折,结构完整,结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12、曹操诗歌创作的特色有:①大都用乐府旧题表现新的内容。②风格苍凉悲壮。

13、《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有:①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②记事与记言相结合。③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14、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有:①风格完整,意境深远。②语言平淡自然、富于韵味。③对田园有着真挚的爱,情景交融。

15、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有:①体裁短小,多为五言四句。②语言清新自然。③广泛运用双关语。

16、《搜神记》的艺术特色有:①行文简洁质朴,有魏晋史家的行文特征。②一些名篇结构完整,情节较丰富,粗具短篇小说的规模,人物形象比较鲜明。

17、王维诗歌的特色有:①融诗情画意于一体。②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18、李白诗歌的风格是: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19、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浓郁顿挫。

20、岑参诗歌的风格特点有:感情真实、气势磅礴、想象新奇、格调激越。

21、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②常用对比手法。③注重人物描写。

22、李商隐诗歌的特色有:①诗歌风格雄浑悲壮。②词作兼有豪放和婉约之长。

23、柳永词作的特点有:①多写都市繁华景象及青楼歌妓的生活。②尤善于表达羁行役之苦。③大量制作慢词。④以铺叙见长。

24、辛弃疾词作的特色有: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25、《三国演义》艺术特色:①善于刻画人物形象。②语言传神、生动、准确。


中国文学(12)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 1909 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中国文学(13)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中国文学(14)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________》(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___________》(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其诗集《_________》是一部杰出的_______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___》、《龙须沟》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_______”的开创者。

4、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家》《春》《秋》),“_________________”(《雾》、《雨》、《电》)。

5、曹禺,原名万家宝。戏剧家。主要作品为剧本《_________》《日出》《原野》等。

6、艾青,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主要作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光的赞歌》等。他的作品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又给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很大影响。

7、赵树理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其作品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孙犁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等,其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是“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

【参考答案】: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2、《女神》 浪漫

3、《骆驼样子》 《茶馆》 京味小说

4、“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

5、《雷雨》

6、《大堰河——我的保姆》

7、“山药蛋派” “白洋淀派”


中国文学(15)

但我不是那样的人,当鲜少的人看到满分作文时,我早已不正视那样的东西,那只会让我更加的讨厌而已,那只是获得高分的工具,得到成功的方式,甚至是取得别人信赖的手段罢了。但是,你的真心呢?

我不会写作文,我只会写文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说我们读过几本书,有行过几里路,但我们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勇敢。当某人拿着成绩恐吓你的时候,其实你早就不敢直言。被禁锢的我们如同被关进笼子的大雕一般,是人们戏耍的玩具啊。

对,人们总是这样,一边犯贱一边享受。我不够文艺,也不存在那种自由的事,背不出华丽的诗篇,无法妙语连珠,篇篇都是模范佳作。我随性而写,从不让“煮鹤艺术”禁锢我的思想。

文学是神圣的啊。

当我们快要走完人生的道路,回头再看自己的佳作,有几篇是发自内心?在被内心封闭的文学世界里,自由主义被良心推倒,而写在作文纸上的,却是虚伪的华丽句段,拿着手中被自己欺骗的文学,你难道还为自己取得的成功而高兴?若全世界都是这样的情况我该感到多么的恐怖。完全没有丝毫值得信任的地方。“醒”是一种文学态度。我是韩寒型的人。

喂,中国文学,你醒了吗?


中国文学(1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谦受益,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长衫子改夹袄——取长补短

吃了黄莲吃甘草——先苦后甜

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冰天雪地发牢骚——冷言冷语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不愧对今天的人,明天会对你微笑;丢失了今天的人,明天会给你烦恼。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名句归】

1、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 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2、惜时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汉乐府 《长歌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送别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 适 《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 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赋得故草原送别》

4、四季类:

春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 熹 《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 甫 《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 牧 《山行》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柳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 《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岳阳楼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绝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 游 《示儿》

6、友情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 白 《赠汪伦》

7、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 白 《静夜思》

8、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 牧 《清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 轼 《水调歌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 游 《示儿》

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 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 白 《早发白帝城》

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 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