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爷爷(集合3篇)
你说我总是想太多
2023-12-14 00:25:38
小学
其它

照顾爷爷(1)

爷爷已经年过古稀?,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虽然爷爷的身体不好但我们一家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今年过年时,爷爷又生病了,而且这次病得很厉害。爸爸辞去了工作,在家照顾爷爷,成了爷爷的“护士”和“外科医生”,专门负责给爷爷打针和换药(因为爷爷身上插了根管子)。现在只有妈妈一个人上班,所以家里过得就好节约。

自从这次爷爷生病后,奶奶变得呆呆的。有一次接我连雨伞都拿不好,我很伤心,生气地拿着伞独自大哭着狂奔回家。妈妈的脾气变大了,动不动就无缘无故地吼我。爸爸变得非常严格,我连写错一个字他就要说好半天。我也变得爱哭了,尤其是妈妈一发脾气,我就忍不住放声大哭。

记得有一次,奶奶接我,她一脸着急,一脸伤心,拉着我连走带跑的,飞快地往家走。当走到一座非常不坚固的老房子旁,我忽然想到了爷爷,他那虚弱的身体多像那座老房子,一震就垮的样子。我终于忍不住情绪流泪了。奶奶也呆呆地望着那座老房子,似乎在想什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我希望爷爷早日康复,让家人回到他生病以前的生活!


照顾爷爷(2)

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

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著,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然后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终 > 生追求那童年,婴儿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二、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著很多人的面说。说难听点,孩子考试考不好只怪你基因太差。人受到基因影响太多了。包括智力,个性种种。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好。实在是你的基因问题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里,也导致中国人团体比较无法和谐合作做事。喜欢互斗。对于能力强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来。学校的老师更是火上加油。整个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需要加速修正。否则中国人的团队合作永远不如人。

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著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向他道歉,请他忍耐一下。

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譬如学钢琴。譬如出国。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的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的确是些愚蠢父母的.作为。

五、把学校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认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高考,面向出国

很多父母愚蠢地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标两个,一是高考,二是留学。目标订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肉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

其实事实摆在面前。很多出国回来现在找不到工作。很多北大清华的现在也只能混口饭吃。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认为早起很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全国教育界正在集体犯罪,剥夺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毁灭中华民族的健康下一代。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时。全国还在推广早起才健康的错误观念。睡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全国违法让孩子在周末学习或晚睡觉的教育人士应该用严厉的法律措施来禁止。剥夺中国孩子的玩耍放松睡觉的时间,是全国性的集体犯罪。应该逮捕这些犯罪的教育人士。

七、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事,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

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在家常做家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处理 > 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中国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学习分担责任,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教养出一个个只会解几题数学(又解不好)的傻孩子。中国父母应该让子女充分分担家事。学校应该全面减低作业份量。

八、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什么是家庭生活?什么是亲子活动?完全不知道。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一切都是逼,都是赶,都是高考。实在不知道人活著是为什么。亲子或夫妻在这种缺乏轻松和幽默感的气氛下,一个小挫折就会引爆冲突。

九、认为父母的爱可以是对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男女之间,爱并不是为一切所欲为的借口。或许因为电视剧演太多了。很多人以为爱就可以当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想用这句话堵住子女的反驳。这简直荒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别把爱扯进来当挡箭牌。父母的要求应该要合理。让孩子心服口服。

十、认为养孩子是坚苦的义务,不是享受

中国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也因为这个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上天赐予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著他成长的乐趣。


照顾爷爷(3)

我照顾爷爷

看了这个题目,你们肯定觉得奇怪吧?这也难怪。因为通常都是爷爷照顾我,为什么,今天爷爷反倒要我来照顾呢?那就请你们往下看吧。

一天,我刚回奶奶家玩。正巧奶奶要出去办事,留下我一个人在家等爷爷回来。我心里想:终于能安静一些了。我便看起电视来,看着看着,忽然听到一阵怪声:“一杯二锅头啊,耍得你泪流,……来,朋友喝!”我马上跑下楼去,定睛一看,唉,爷爷又喝醉酒了,正说风凉话呢。只见他满脸通红,眼睛半闭,手里那着个酒瓶,一步三摇地往家里走。

我连忙跑过去扶住爷爷。“爷爷,你怎么又喝酒了?你不是说要戒酒吗?还醉成这样。”我有点埋怨地对爷爷说道。谁知这时,爷爷眼睛一瞪,指着我大声地说:“你,你是谁呀?敢说我醉了?”爷爷,我是杰子呀!”我大声叫道。爷爷笑了一下,又指着我说:“杰子,我告诉你,你爷爷是千杯不醉,来,喝。”说着就举起空酒瓶往嘴里倒。我见势不妙,只好附和着说:“好,好,好,千杯不醉……。”边说边把爷爷扶上楼。爷爷的背一粘床便睡着了。“唉,还千杯不醉,我看你一杯就醉了。”我坐在床边,自言自语道。

过了一会儿,只见爷爷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好象很难受。我马上回厕所,拿了一个塑胶盆打了水,拿了毛巾,回到爷爷房中。我用湿毛巾替爷爷擦脸。突然,爷爷想吐,我马上拿来袋子给爷爷,爷爷往袋子里吐了一堆脏物。真是臭气冲天,我马上把袋子丢了。

这时,一个问题把我难住了,要怎么样才能让爷爷醒过来呢?我转来转去,突然灵机一动,用“醒酒汤”让爷爷醒过来,不就得了吗?我马上来到厨房,往锅里加上水,姜片,米酒。然后打着火煮了起来,可是我觉得好像少了什么。我左思右想,还是想不出来。突然,我想起奶奶煮“醒酒汤”时都要放一些药粉,我找来找去,终于我在调料台上发现了那瓶药粉,于是我把药粉倒了一小部分进锅里,“醒酒汤”就做好了。我盛着汤来到爷爷床前,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爷爷吃。

不一会儿,爷爷醒了。“杰子,我刚才怎么了,怎么我的头昏昏的?”“爷爷,您刚才喝醉酒了,是我做了‘醒酒汤’给你喝,你才醒的。”爷爷惊讶地说:“真的?我的孙子真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