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写出来(集锦6篇)
重新开始
2023-11-08 05:43:09
一年级
记叙文

是写出来(1)

学了《一封终于发出的信》.老师布呈我们写一篇文章,记叙自己最熟悉的人。 我想写爸爸、妈妈、姐妞,弟弟,还有同学,老师。他们每个人都有我所熟悉的音容笑貌,也有很多值得叙述的言谈举止,但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还不能激起我强烈的思念。我终于想到要写已经死去六年的爷爷,并且把这种想法告诉我的妈妈。

妈妈很耐心地听我讲了爷爷死前挨了我一馒头的率,肯定了我“不忘本”的惑情,又和我一起回想起爷爷来我家和我们回老家时爷爷的许多小事,使我越来越清晰地看见了当年的爷爷。于是,我便写出《我的爷爷》,记叙了爷爷剥烟丝、拣饭拉,拾馒头三件小事。 老师肯定了我的作文取材的长处,但是指出单纯的记叙缺乏强烈的惑情色彩。他要我反复朗读《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并且给我拟了《一封写迟了的信》这个题目,要我学着给死去的爷爷写一封信。我照着老师的话去做,当一写出“爷爷”两个字时,眼泪就不知不觉地涌了出来。

我是含着泪水把这封信写完的。 原信中,为了表现爷爷的“古板”,曾写了爷爷骂吹“亩产万斤”的大于部是“放屁”的事。后来老师建议改成“连爸爸也还怕着他”。因为前者我只是听说的,后者才是我见过的,这样写史真实。


是写出来(2)

读了丁昌桂《名教师是写出来的》一书受益匪浅,我觉得他里面很多话很有道理。其实,不仅仅是名教师需要写作,普通教师也需要写作。写作能够丰富教师的专业智慧,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技能需要在反思中提升,这就需要写作。

记得有一次在宜兴市实验小学听讲座,主讲者是管建刚老师,他讲怎么教学生写作,怎样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口才非常好,滔滔不绝,让人佩服之至。翻阅有些作文杂志,也经常能够看到他的教学生写作的文章,当然一些教育杂志上的论文更多了。很好奇:这个管建刚老师是如何有这么好的文笔,这么多文章见报。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次看他的《教师成长的秘密》一书,才豁然明白。“一个老师要从‘平凡’走向‘卓越’,他的10%是什么?现在,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你,就是两个字:记录!”坚持记录。“只要上班,我就记录,不记录不回家。这是我一年出一本书的秘诀所在。
”管建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等等,记录的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记录里多了思考,多了分析,多了研究。

管老师在书中提到:每天花48分钟的时间用在记录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5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细想我们身边,不乏教育故事,不乏教育灵感,缺乏的是记录的手。只有记录下来,才会永远保存,记录,不是写文章,它是随意的,一两句,可以,八十句更好。不用构思,不求成篇,只要真实与及时。真实,才有价值。及时,是怕遗忘。遗忘非常可怕,当初的一点感想,第二天就会遗忘掉一大半,过几天就忘得所剩无几。只有记录,才会让你的灵感永远的保存。

记录只是管建刚写作的一部分,正因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写作,才从一个普通教师走向成功,成为特级教师,名教师。

所以,我觉得记录是个不错的写作方法。平时可以记录哪些呢?

一是教学的成功之处。每节课下来,我们总会有一些好的地方,词语教学中,你是怎么样教学生记住词语的。比如,今年教三年级语文,在教“聪”字时,这个字很难记,我就这样教:一个人要想变聪明,首先要用耳朵听。在黑板上写下“耳”。还要用眼睛看,这两点就像是人的两只眼睛,在黑板上写下点和撇。还要口中说,在黑板上写个“口”,还要心里想,再写一个心字。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拆字,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聪字。以后只要说到怎么写“聪”字,学生就会说:“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巴要说,心中要想。”这个聪字的教学很成功,这就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我们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二是教学的失败之处。即使是特级教师,也不可能每节课都成功。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设计自己觉得很不错,但教学效果却一般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失败的地方记录下来。

三是对比着来写。同一节课,同一个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学,教学效果肯定也不一样,把这样的对比记下来也是不错的素材。将来写教学论文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上这些。

当然,除了一些技巧之外,我觉得要想真正成为管建刚这样的人才,更加需要的是坚持不懈。

《名教师是写出来的》一书,值得每一位教师拜读。


是写出来(3)

每当想起那件事,我都会忍不住‘‘噗哧”一笑。 事情发生在星期一。 那天上美术课,老师问:“写生是什么?” 只听见杨康在下面喃喃自语:“写生就是把死人写活了,把鸡蛋写熟了。” “嘿嘿,我头一次听见有这样的一个说法。” 据我所知,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式。 瞧,没文化多可怕。


是写出来(4)

暑假,我读了丁昌桂老师的《名教师是写出来的》这本书,这本书说明了教育写作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提供了教育写作的路径和方法。所以,我想就为什么要教育写作、教育写作写什么、教学写作怎样写这三方面谈谈我的理解。

首先是为什么要教育写作?

“鼓励从低起点的功利性追求起步,但绝不能因此停步,而应向着更高的目标与价值取向迈进,达到把职业价值与人生价值和谐统一的美妙境界。”书里是这么说的。说实话,大部分教师刚开始进行教育写作都是基本都是迫于外界压力:或许是为了评职称、或许是学校要求、或许是为了考核、又或许是为了稿费和荣誉……总之,目的都不单纯,很少有人为因为人生价值和职业价值而自发的进行写作,这也就是说教育写作基本是从功利性追求起步的,创作的思想境界也不高。但是,起步低没关系,只要不停下来沾沾自喜,而是追求更好的目标与价值,那教育写作就有发展和提升的可能。

“教育写作,改变了教师述而不作的定势,让教师从传统的知识搬运工变成了知识的生产者,从感性的实践者变为理性的思考者。”“教师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技能,需要在实践中淬炼,更需要在反思中提升,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写作改变了他的思维品质,使他怡情养性,静下心来。特级教师管建刚认为,不停地写作使他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学能力和技术,也提高了教学效能。”这些也正说明了教育写作的发展与提升对教师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随着教育写作能力的进步,教师对教育与教学的思考也会逐渐深入。照本宣科、几十年如一日的机械式教学也许永远在原地踏步,而教育写作可能让教师在反思中提升、在创造中深化。积极的教育写作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它能够锻炼教师的思维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育写作是基于教育生活中问题的观察,思考与表达,通过仔细观察,勤奋思考,渐渐的洞察力和敏感度增强了。”教育写作有助于梳理教师在教学中的获得的种种想法,能够让模糊的思绪变成清晰的思想,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因此,教育写作是必须的,是基本积极的。

其次就是教育写作写什么?

丁昌桂老师说,教育写作是写问题,问题也就是矛盾。那么问题从哪来呢?我想讲的是“问题从哪来”中的一个小小的点——问题是“从学习中思考辨析而来”。

书中有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直被认为是歌颂北宋的繁荣的画作,我从来没有对这种理解产生疑惑。但是丁桂昌老师在书中写道:“看似包罗万象的《清明上河图》上,少了两种最常见的动物——马和羊。”他认为马匹和羊皮都是军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从而暗示了北宋重文轻武的窘境,但是皇帝却只读出了歌颂,因此,北宋的积病没有得到救治,最终灭亡。丁老师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就是创造性解读,在这之前我从未注意到《清明上河图》还能有此深意,这种解读开阔了我的思路。

第二个例子则是对《我不是最弱小的》创造性、深入型解读。在之前的备课中,我对这一课的理解一直流连于课内,却从来没想过思考过为什么“一家四口出行,居然只带一件雨衣”的问题。丁老师从作者入手,终于从他的一本著作中找到了原因: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孩子都有严重的心灵创伤,所以设定一家四口只带一件雨衣,是为了让孩子去经受风雨的洗礼,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那为什么又要保护蔷薇花呢?因为当时粮食匮乏,蔷薇花果酱要供过冬使用,所以文中的深意是家长会等待时机在暴风雨中教育孩子,保护更弱小的花儿。

这就是从学习阅读中思考辨析,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读。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像这样敏锐地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创新解读,写出问题,解读问题。

最后就是教育写作怎么写?

不仅文学创作是从思想感情的触发起步的,教育写业也是从思想感情的触动起步的。面对同样的外在现象,有的人会受到触发,而有的人却无动于衷。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没有对教育材料的高度关注以及敏锐的思想,那么,就不可能抓住灵感、引发触动。

但仅仅有触动,是不能完成教育写作的,触发就像灵感一样,只是一个大体的目标,朦胧的想法。如果你不能够沿着这个思路,一直深入地研究下去,探索下去,那么这个触发,也仅仅只能成为镜花水月,转瞬即逝。所以仅仅有触动,是不能完成教育写作的,触发就像灵感一样,只是一个大体的目标,朦胧的想法。如果你不能够沿着这个思路,一直深入地研究下去,探索下去,那么这个触动,也仅仅只能成为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如果把教育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人形成的过程,那么触发就是构成人的骨架,它可以帮助你确定大体方向和模糊框架;而对这个触发进行深化,有意识地收集材料,则是为人带来支撑点与血肉;接着,对这些材料进行熔炼、进行规划,进行精简,也就是所谓的“意化”,这个人才能变得“肌理匀称”;而通过序化,调整并规划教育写作的文章结构,则让这个人的人体结构合理、和谐;再对教育文章进行物化,则是为这个人编织美丽合身的外衣;最后,对教育写作的成果进行“冷却”、“窖藏”,就是让这个人沉淀出出众的“气质”。

这就是教学写作的过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丁昌桂老师对教育写作的理解实在太透彻了,这本书只读一遍远远不够,只有常读常思考,才会常有新感受。


是写出来(5)

对于考研英语,大家经常强调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其实,写作部分也不容忽视,作文能否拿到高分完全可以决定到全局!对于想要冲刺名校,取得高分的同学们,一定要抓住作文。但是,大部考生对于作文的复习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思路,不知该从何下手,可以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英语作文复习。

一、多读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文亦是如此。要想能够写出漂亮的英语文章,最基本的就是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因此,考生一定要养成阅读英文文章的习惯。

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而对于写作能力提高的最好办法就是精读。拿到一篇文章,你要能够简单分析其段落结构及主旨思想、并且要整理出其中的好词、好句,留待每日的温习。

虽然泛读主要是提高阅读能力,但是对于培养英语的思维习惯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要是能够保证每天泛读1-2则英文新闻等,一会大有裨益的。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阅读,在语感以及语言素材上,就会提升一个档次。

二、多背

背诵是快速提高写作成绩的一条捷径,考生可以选择历年真题的范文和一些与真题作文相近的文章进行背诵,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背诵。

把结构合理、适用于多种语言环境的句子背下来不但有助于你理解文章,更是能够在无形中增强你的表达能力。同学们也可以拿一些英语原著名篇来读、背,这样可以加强自己的`语感,使自己的表达更加地道。

但是,不少考生只是依赖于背诵一些经典的范文或模板,然后想着考试的时候直接默写背诵的好句子,其实到了考场上才发现一个句子也写不出来。

我们只有在日常练习中把先前背诵的经典文章和句子灵活运用到我们的写作练习中,并适当的加工改写成我们自己的句子,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一味的“拿来主义”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三、多写

读、背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练习写作了,如果想要写出好文章,不仅要练,而且要多练。前期练习的时候,考生可以随意写,想到什么写什么,也无需考虑什么结构或者字数,只是随意的表达,让自己对写作不恐惧,拿起笔能够写出东西来。

慢慢地,考生要针对考研选择一定的话题、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写作,考生最好能找有范文的题目进行练习,以便写完后能与范文进行对比。我们练习的重点是要检查文章是否切题,行文是否流畅,有无严重的语法错误等,同时通过与范文的比较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短处在哪。

考生还应该注意,一定把每次练习都当作模拟演练,将时间控制在考试规定时间内。考生可以每周写一篇质量比较高的作文并且力争写好,不要在一个水平上反复重复,这样写几篇后就会有收获。

只有真正的动笔“写”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所以加强实际写作练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文考察的是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一是要看平常的词汇和语法积累,二是要跳出固定思维,多做有创造性的尝试。不少考生或许会认为“读”、“背”、“写”这三招是老生常谈,但是倘若真的将这些落实,你的英语写作水平会突飞猛进的。最后,祝您早日收到理想院校的通知书!


是写出来(6)

在文章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1诗词开头

以诗句开头的文章,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2俗语开头

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如果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例如:中国有句俗语这样说:"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用这样的俗语开头显得亲切而易懂。

3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例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曾经这样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4故事导入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