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故事》读后感
风枫
2024-01-27 23:20:38
高中
记叙文

《东周列国故事》读后感
《东周列国故事》描绘的是西周灭亡后东周成立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历史故事。里面有许多各自为战的国家,有无数骁勇的将军,有能文能武的智者,也有许多昏庸和开明的君主。他们为了权力和土地的斗争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性格,善良与奸诈的嘴脸就像一碗搅和着许多人性佐料的汤,不仅再现了那个征战的时代,还留下了许多令我振聋发聩的惊奇和值得铭记的感悟。
《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章述说了周幽王因为女色而不勤政爱民,最后招致亡国祸事,八百年基业毁于褒姒。这个悲剧固然可悲,警醒了后人和那些君主,在江山与女色面前要学会衡量,孰轻孰重自己心里应该有个数。我想周幽王为什么会亡国,不仅仅是褒姒的责任,他应该负全责,因为从他的故事中我看到他对自己没有自控力和束缚力,不懂得刚则柔,柔则刚,只是一味的柔,泯灭了上进心,消磨了意志。如果他本身有严于律己,修身养性,勤于国事的心,亡国之事便是天荒夜谈,即使褒姒再妖媚,也不可能主宰江山的兴亡。
历史总是和人连在一起的,诸多的感情就在历史的激扬文字中展现得令我感动万分。郑庄公因为母亲偏爱小儿子,帮助小儿子起兵造反而伤心。母亲的计谋失败后,被发配边疆,庄公有誓言“不到黄泉,永不相见”。但是后来因为思念母亲,派人迎回了她,母子两人一相见便抱头痛哭,尽释前嫌。读了这个故事,我十分感动,毕竟亲情是最重要的,即使母亲对不起自己,但是她也是对子女爱的初衷,才有偏爱。这是个错误,但我认为这也是因爱而错,谁不会在爱的旅途上犯错呢?我赞扬郑庄公能够把亲情放在隔阂恨意之上。亲人犯了错误,不应该一味的责怪,应该学会包容,这样在爱的融化下,有什么坎儿过不去呢!毕竟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十指连心的亲情。
这本书里许多地方让人感悟非凡,除了亲情,还有谦虚让位。鲍叔牙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管仲,便为了齐国的强盛让位于他。这是鲍叔牙的宽阔胸襟与为国的中心。他在国家与自己的路上选择了国家。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自己身居高位,但是我们的荣誉是国家给的,就要为国家着想。有能人强过自己,就要能者居之,谦虚的举荐,并且为了祖国可以让位,这样祖国在能人的带领下,一定会强大的。自己也会因为国强而获得自己的幸福。
国家的强大不仅要有能人,还要有位开明的君主。在晋文公称霸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仁义可以取得天下的力量。晋文公以仁义服天下,对周围邻国友好相处,不以征战相加,对国内人民仁爱之至。有一次周天子封给他两座城池,城内百姓听说晋军所到之处就是杀人,不开城门迎接。晋文公手下将领准备攻城,但是被他制止了,因为他不愿意城中百姓遭到屠戮,甘愿撤军。后来百姓得知晋文公是个仁义的君主,主动开门投降。
我看到这就是仁义的力量,不动刀兵,就可成就霸业。但是南方的楚国比晋国实力强一些,为什么不能取得晋国那样的成功呢?我想那时因为他们的君主好战,不爱惜人民,不友好对待其他国家。所以我认为再强大的力量终究比不过仁义。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晋文公就是用仁义的力量感化昔日的敌人,去与其他国家做了好朋友,大家相安无事,天下就太平了。
读了《东周列国故事》,品味了历史带给我们的深思和启迪。其实历史与我们同行,每一刻的逝去都成了历史。我在远去了将近两千多年的《东周列国故事》里,不仅知道了亲情的力量和仁义的光芒,还从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里明白了道理。
“卧薪尝胆”中的勾践告诉我们人要想成就大事,就得经受一些曲折和磨练,在风雨中成长,在耻辱中自强。“将相和”告诉我们在国家的危难面前应该摒弃个人之间的恩怨,为国家的和平而摒弃前嫌,做团结的战友。
读懂了历史,就会获得前人宝贵的经验。读书真的能够使人明白事理,我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应该用心的多读一些启人智慧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