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松手
2023-11-20 22:27:58
其他
读书笔记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下面是语文迷网为大家整理提供的小说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一:
日复一日的教书,我累了;一单元的说明文,我烦了。但是有一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却让我豁然开朗。好奇心让他成为物理学家。好奇心让我想到了一本助你走入哲学家行列的书——《苏菲的世界》。
哲学,光听名字就觉得它不是向每一位普通人开放的领域。我从未奢望自己能踏上这片玄奥的土地,直到有一天无意间捧起了《苏菲的世界》。
在书中,哲学不再只限于对宗教、生死、命运之类问题的思考,所有有好奇而引发的探索都是哲学土地上盛开的花。在书中,宇宙是一只从魔术礼帽中变出的小白兔,而人类是白兔毛皮深处的寄生虫。哲学家们努力沿着兔毛向上爬,以便能将魔术师看个清楚。因为他们好奇,这魔术到底是怎样变的。
你是谁?
这世界从何而来?
我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当时父亲与老师怎样回答我的问题的,但我确实发问过。或许老师和父亲也为此受过困扰,但是柴米油盐的问题更是当务之急。他们就不再想这“无聊”的问题啦。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思考了这些问题,并试图建立各种各样的模型去解开它们。于是有了开天辟地的神话,于是有了基督救世的信仰;于是有了对自然世界的探索,于是有了对心灵深处的挖掘;于是有了表达感情的艺术,于是有了总结规律的理论。哲学包罗了万象,各个学科的终极都在哲学。因为,哲学是好奇的人们思考的结果,好奇和思考是各门学科发展的动力。
婴儿是天生的哲学家,因为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父亲与老师在婴儿时也曾是哲学家,但时间把他们打磨的再也没有灵性了。天为什么是蓝的?叶为什么是绿的?鸟为什么会飞?星星为什么会眨眼?……至今都已有了科学的解释。可是在科学发展到足够回答上述问题以前,那时的孩子也同样提出过这些问题。大人们该如何解答呢?也许多数人只是简单地回答一句:不知道。或是更加粗暴的:没有为什么,它就该是那个样子!于是孩子们沉默了。他们渐渐长大,成长的代价之一便是忘却,忘却儿时的种种幻想,逐渐习惯,逐渐麻木,逐渐懒惰。最后舒舒服服的躺在兔毛最低端,再也不想动弹。
然而我们现在可以清楚地知道风霜雨雪的成因,我们还知道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火箭为什么能飞上月球。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些没有丢弃好奇心、或再次点燃好奇心的人。这些人仿佛不认识这个世界,不相信这个世界,不承认这个世界。他们怀疑,他们思考,他们改造。于是有了孔孟的仁义,老庄的逍遥;于是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哥白尼的日心说;于是有了浪漫主义的反讽,于是有了经验主义的体验;于是有了笛卡尔的二元论,于是有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自古以来多少先人尝试了无数方法想爬到兔毛顶端,又有多少今人依然作着不懈努力。而我们,这些习惯了安逸,习惯了一位接受事实的人们,难道不该为自己的麻木和怠惰感到羞愧吗?难道不该幡然醒悟,奋起直追吗?
知识可以积累,技艺可以传承,但人生的经历,理性的感悟却只能从零开始慢慢体会。上地对待古今的哲学家是公平的,都给了他们一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这也许就是哲学发展了几千年却依然连最初的问题也没有答案的原因吧。所以我们不必怀着对哲学敬而远之的态度,只要好奇,只要思考,就离真理更近了一步。哲学家们知道的并不比我们多,但他们好奇的东西比我们多,他们思考的东西比我们多,所以他们看穿了事物的表面而抓住了其内在联系。这好奇的能力,这思考的能力,上帝也曾给了我们啊。为什么要丢弃呢?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这些哲学的终极问题,这些似乎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只要有一天还没有解决,我们就有责任思考一天。
今天,你思考了吗?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二:
昨天读完了乔斯坦.贾德的著作《苏菲的世界》。在这本书里,我认为主人公苏菲,在艾伯特,这位神秘导师的领导、教育、指引下,运用她的先天感知和后天知识,企图解开人生密码、世界谜团,甚至是连《未解之谜》都没有写过的秘密。她还运用先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来思考、回答。如:世界从何而来?是否存在上帝?是什么力量影响历史的走向?从这些问题里,可以看出苏菲在艾伯特的引导下改变了,不再是被生活牵着鼻子走,用麻木的意识去感受一件又一件司空见惯的东西。尽管她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但毕竟她曾经认真想过、思考过,仅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学习了。
后来,苏菲和艾伯特在后者的家里见面了,从而也发生了一系列的事:小红帽、《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亚当和夏娃、诺亚、波波熊、爱丽丝等人物都出现在了艾伯特的木屋前,甚至《骑鹅旅行记》里的那只老鹅,还把苏菲从树上救了下来。与此同时,艾伯特也发现,其实他们就是故事里的人物!再后来,苏菲和艾伯特逃出了书本,来到了席勒的世界,但席勒却不能看见他们。
无疑,这就是哲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三: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现在想想“苏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一向对于哲学是不感兴趣的,以至于这本书我还未真正的看完,是对知识的挑剔或是对一些理论的无法接受还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选择的只是适合我的东西。在选择的过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转变。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和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最好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和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著书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和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很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生禀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有一种担忧,近似乎于儿童天真的担忧,我的灵魂有一天是不是会离开我去选择别人,也许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里到处都飘荡着需要寄宿的灵魂,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身体出现。回头想想,我的灵魂经历过什么以后才选择了我呢?她是不是选择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轮回呢?可能我有些误解了,但我无法走出这样的一个怪圈,可能是我还想趴在窗台和外面的“灵魂先生”说声“嗨,你好”。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总是局限的,就像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样,只看到了墙上的影子。
我还是对哲学不感兴趣,可我已经开始思考,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本意。意识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在他面前,还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的呢。但奇迹的主角还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