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观后感作文1000字
老夫撩发少年狂
2023-09-20 00:09:05
其它
其它

印象中,很久很久,没有为一部电影这样哭的稀里哗啦,作为一名超级影迷,电影看多了难免不会变得理性起来,但这部刚刚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日本影片《入殓师》,却在感悟生死的瞬间让我好不容易建造起来的理性堤坝轰然坍塌。

《入殓师》,如果仅仅从片名上决定,你会以为这是一部充溢着死亡气息的独立电影,沉闷,抑郁,憋屈,绝望,让人毛骨悚然,不忍卒读。然而随着影片第一个镜头的徐徐展开,你好似踏上了一段温情的旅程,有泪水,也有欢笑,有忧伤,也有感动,有些许的惆怅,更有长足的温暖----由于乐队突然解散,英俊的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失业了,他和妻子美香不得不离开了繁华热闹的东京回到了相对平静的老家山形县,然而,即便在老家,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对只会拉琴的大悟来说依然是件奢望。

“年龄不限,高薪保证,实际劳动时间极短,诚聘旅程助理。”一张条件惹眼的招聘广告吸引了大悟,当他拿着广告兴致勃勃地跑去应聘的时候,不料却听到了这样的回答——“啊,那个是误导,我们要找人去给那个世界的人当助理。”nk事务所的社长向大悟道出了实情,所谓的“旅程助理”其实就是入殓师,负责将死者的遗体放入棺木并为之化妆。

从某种好处上来说,这是一部关于下岗再就业题材的影片,是一出标准的主旋律。在那里,我们不仅仅看到了入殓师这一不为人所知的特殊行业的人的艰辛,也看到了他们平凡之下所孕育的崇高和伟大:给死者擦拭,换衣,像给明星化妆一样仔细地打磨他们的面容,之后双手合十戴上保佑的珠链,抬进精致的棺材,仿佛踩着标准的舞步一样一丝不苟,死者的亲属则围坐在一旁低头肃穆,看到画面中不知不觉营造出的仪式感,看到入殓师所表现出的优雅的动作,温柔的情怀,不由得让人心生敬畏:原先人的离去能够这样美,就像一个画着美丽妆容的新娘等着上花轿去迎接新的人生,原先人的辞世是这样的宁静祥和,就像踏上了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影片中有两个有关死亡的场景令人动容:一位刚刚去世的妻子在社长的精心化妆后面目如生,一张白里透红的脸静卧在鲜花丛中,仿佛死亡从未降临,丈为此激动莫名:“谢谢你们!这是我认识我妻子以来最美的一天—”一个老人躺在棺材里,家里的女眷轮番走上前来亲吻他,很快,他的脸上布满了一个个红唇,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动不已--这就是《入殓师》在不经意之间散发的魅力:看似在讲述不同的死,其实更是阐述不同的生:死亡不再是冰冷可怖的结束,而是优雅从容的超脱。

影片中有一段台词令人难忘,经营澡堂的老奶奶撒手人寰,火化遗体的那一瞬间,一位与老人相交多年的殡葬师站在熔炉旁感慨万千,“死亡无非是一扇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另一段行程的开始。我作为看门的人,在那里送去了很多人,每次跟他们告别,我都会说:路上留意,我们会再见的。”

影片在日本上映之后,不到半年时间就攫取了30亿日元的票房收入,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短短两周时间,又再次狂收20亿日元,影片之所以感人至深,让观者潸然泪下,除了对死亡从容的应对和用心的顿悟之外,浓浓的夫妻之情、父子之情也贯穿始终,成为影片重要的催泪手段之一。我认为,这是今年众多奥斯卡获奖影片中最完美的一部佳作,它比《贫民富翁》要深刻的多,也感人的多!后者仅仅是一个一夜成名的梦幻童话,故事虽精彩,却充满俗套。

一个大提琴手失业之后去从事入殓师的工作,表面上看来似乎匪夷所思,实际上却蕴含着编导的独特匠心:演奏音乐时充满激情的大提琴手是对生命的讴歌,为死者送行时动作优雅的入殓师则是对死亡的赞颂,作为大提琴手的大悟,为活着的生命制造美,之后转型成为入殓师的大悟,又为死去的生命制造美。在对生命和死亡谱写的诗篇中,二者不是殊途同归吗?而大悟的名字本身又代表者佛家中一种“大彻大悟”的含义,所以,当大悟在美丽的田野上,在飘着白云的蓝天下,激情豪迈地拉着大提琴的时候,我们似乎跟着这个已经大彻大悟的年轻人一齐看淡了名利,穿越了生死,而到达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因为无比热爱生命,所以无比尊重死亡。

我想,这就是影片之所以打动奥斯卡评委的原因所在:一种东方人特有的生死观,就像孔夫子在论语里写道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但是,这种包含深刻人生哲理的影片一旦处理不当,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刻板而说教!难能可贵的是,影片的主人公大悟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毫无七情六欲的圣人。一开始,应对这样一个和死亡打交道的职业,他也曾犹豫过,彷徨过,第一次应对死尸,他甚至呕吐的吃不下饭,第一次给死者画完妆,他回到家甚至情不自禁地渴求妻子鲜活的肉体。他六岁那年,父亲突然跟情妇私奔,从此杳无音信,为此大悟有着深深的童年创伤,但他又始终珍藏着小时候父亲送给他的一块石头,那是父亲和他在溪边玩耍时彼此交换的一份珍贵的礼物:父亲告诉他石头代表了一种情感,光滑的代表情绪平稳,凹凸的则代表了对对方的担心和思念,没想到始终对父亲耿耿于怀的大悟,在父亲离家出走三十多年后,最终还是见到了他,此时,父亲已经静静地躺在一个遥远的小城的一家普普通通的旅舍里,专程从家乡赶来的大悟在给离去的父亲作最后的化妆时,发现了父亲手中紧紧握着的一块小石子——那居然就是小时候他亲自交到父亲手中的小石子!霎那间,大悟的眼神湿润了,站在一旁的妻子释然了,三十多年对父亲的怨恨都在这块小石头上彻底化解--

影片的结尾耐人寻味,大悟把父亲手中的小石子轻轻掰开,放入已经身怀六甲的妻子的手中,妻子面带微笑,把小石子紧贴在微凸的腹部上,此时此刻,伴随着久石让所做的舒缓的大提琴曲,小石子无疑具有了一种象征的意味:人间的爱从未消逝,反倒生生不息,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