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悯农这个故事读后感
谢谢你光临我的梦
2023-07-21 11:50:37
其他
读后感

读悯农这个故事读后感
读悯农这个故事读后感
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就是夏日中午时,猛烈的阳关炙烤大地,农民却头顶烈日,挥汗给禾苗松土、除草。在这我劝告人们,千万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因为这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我们不要去浪费,也不要去糟蹋。虽然有的人他是这样说,但却不曾这样做,却一天天的在浪费。
有一次,我看过这样的一个广告,每天每家浪费的食物已够灾区吃一年了!可知我们浪费的食物是多还是少!有些人只会浪费,觉得浪费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不足为事,就只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再灾区那可都是宝,为什么到了一些人的手里却是草了呢?我觉得应该让那些浪费食物的人去耕地,让他种出成果来,然后再让他去看看人们浪费他辛辛苦苦用汗水所换来的劳动成果,被人浪费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会伤心吗?将心比心,如果被农民伯伯看见这一幕,他们该多伤心呀!自己辛辛苦苦种菜却换回了浪费和糟蹋。
这样浪费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是一种极大的可耻。节省,才是美德。“节约是建造美好明天的唯一工具。”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一起节约吧!不要让浪费的行为出现在我们之间。
2.
秋风习习,一望无际的田野,像海,金黄的稻谷一浪一浪的,满脸喜悦的农民正一拨拨地收割着稻谷。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劳作了这么多天,不就等这一天嘛,丰收也许是农民最最期盼的事了。哎,这样的景象不正是那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诗句所描述的那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句话源自唐代诗人李绅的名诗《悯农》,诗的下一句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虽然诗的原意是说那时候农民悲惨的境地,但今天当我重拾起这首诗,读着诗的第一句,它却给了我别样的启发:春天,农民在田里播种下一粒粒种子,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千千万万颗成熟的谷子,如果不播种,不劳作,怎么会迎来秋天这幸福的一刻!
如果把“春”比作我们少年,“秋”就代表了我们的成年,那么“粟”就是我们少年时播下的理想的种子,于是这“子”就是我们成年之后收获的一份成功。正因为从小心中埋下了理想的种子,经过时间的孕育,使他发芽,成长,才有了成长后的收获。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比如华罗庚,从小立志学好数学,通过勤奋,长大后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再比如牛顿,他少时爱做小工具,成绩平平,结果被好同学挖苦了一顿,于是他便下定决心要刻苦努力,用实际行动回击那些傲慢的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牛顿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巨人,还有张衡、王安石……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从小就要像农民伯伯那样去播去种去耕耘,否则将来拿什么去回报社会?同学们,趁我们还青春年少,赶快去播种理想的种子吧,它会带给我们信念和动力,为之奋斗,我们一定会有一个硕果累累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