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读后感
记忆也掉色
2023-07-29 03:51:03
其他
读后感

姓名:林佳澍,阅读范围:《药》
《药》写了华老栓为了让华小栓的肺痨痊愈,不惜花高价去收购因为革命而被杀害的青年夏瑜的血。可是最后小栓依然没有得救。
这是一种伟大的父爱。和《背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惜背影只是虚构的。这种迷信表现出当时中国社会中处处充斥的愚昧、无知和迂腐,却同时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中朴实的温情。讽刺的是,这种封建的思想残害了两个人:老百姓和想让老百姓生活过得更好的革命志士。革命者为老百姓呕心沥血,而老百姓却想喝他们的血。
姓名:黄宇周,阅读范围P1–40页
这周看了一部分《鲁迅小说集》有一篇《孔乙己》很有意思,文章主要讲的是读了很多书却没有考上功名的孔乙己,他经常去一家酒馆喝酒,而且每次去都有很多人都喜欢嘲笑他调侃他。因为文中写到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长衫又没补又没洗…这种形象证明了他是一个好吃懒惰又很穷酸的老书生。后来孔乙己还染上了偷东西的习惯,其实他能写一手好字,如果帮别人写点信抄点书还是可以有一份正经的工作,可以好好生活下去的,最后又因为偷东西最后给别人打断了腿。他的结局挺惨的,既然读了那么多读,怎么就没有懂得好好珍惜和利用呢?
姓名:李梓欣,阅读范围:《鲁迅小说全集》P24-32
这本小说中,《药》一篇使我有深感触。
其中说的是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之事。开始看时便觉得玄乎,人血馒头怎能治病呢?可华老栓夫妇等人,竟觉着定能“包好”,这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也造成了最后的悲剧。
鲁迅先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同时以这一事件为引子,侧面描写了民主主义革命者夏瑜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他英勇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当他被投入监牢,牢头向他盘问底细时,他却不为所动,他那对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使我为之感动。
姓名:何玥琳,阅读范围:全部
“我”一个12岁的酒店小伙计见证了孔乙己一个封建科举制度下的落寞秀才,从生到死的悲惨命运。文中一开始写到孔乙己是一个唯一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人,又从他的外貌、语言等肖像描写,刻画了一个自命清高,迂腐、懒惰又死要面子的人物形象。他从人们的笑声中出场,最后又在笑声中作响亡。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原因:一是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黑暗;二是社会的冷漠,世态炎凉;三是他自身因素,自命不凡,好吃懒做。
姓名:陈昕烨,阅读范围:《彷徨》
我读了鲁迅的《彷徨》,这本书是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它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到1925年创作的小说。这些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深刻的揭示了种种社会矛盾,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姓名:许涵佳,阅读范围:全部读完
小说《药》,我感到深深的悲凉。从沾满人血的馒头,到城外馒头似的坟冢,旧社会就像开头那幅夜行图一般诡异阴沉,英雄为老百姓牺牲,愚昧的他们却吸食着英雄的鲜血。小说中的革命者舍生取义,却不被尊敬惨遭唾弃,血被拿来当药吃,甚至他的母亲也反以为耻,人们像看客一样嘲笑他,像久饿的人一样吞噬他。他是多么孤立无援!在这种情况下,革命者仍然勇敢地站出来,反抗黑暗,解救老百姓。老百姓却在伤害保护他们的人,这是多么让人痛心啊!鲁迅的选择是对的,学医只能治疗肉体,根治不了老百姓愚昧麻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