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火匣子》读后感
光辉岁月
2023-11-09 15:50:46
其他
读后感

应推荐,借了《安徒生童话》(节选)给孩子阅读,闲暇之时,自己也随手翻阅。拿起其中一本,第一篇是《火匣子》,这篇“童话”着实开启了我的反思。
在我,一个成年人的视角看来,《火匣子》(译文)一文描述的,是一个贪婪、暴戾、忘恩负义的士兵,他因为好运而飞黄腾达的故事。他在巫婆的指点下获得钱财,然后杀死了巫婆;有了钱之后成为了“绅士”,不久便把所得挥霍一空,接着又利用火匣子不劳而获;听闻公主美貌,就去看,并且偷吻了她。面对判决,他利用火匣子的力量杀死审判人员,威胁国王,最后他去了公主,做了国王。
刚看完这篇“童话”时,有种气愤填膺的感觉:所谓“童话”,是“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等手法编写的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故事”(光明出版社2012版《新编汉语辞海》)。写给孩子们的故事,该是要带给孩子们有益的、上进的东西,熏陶他们健康成长的。而《火匣子》这样的文字,要带给孩子们怎样的东西?
然而有朋友觉得“文章没有问题,社会就是如此,只是这类文字需要我们家长指引来阅读”。这朋友是一位友善、感性而富有观察力的中年奶爸,他的评论,击破了我的某种固执,开拓了我的思路,让我冷静下来。
首先,安徒生作为一个写者,他是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的,他的这篇文章可能是略带抽象而夸张地反映当时他所见到的或是所经历的现实的,并无更多的想法。
第二,有许多现代的人把这篇文章推荐为“童话”,那有可能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情。这篇文章是否为安徒生自己归类为适宜儿童阅读的“童话”之列,我不得而知——既然如此,我是没有证据去谴责他的——即便是这篇“童话”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确凿的害处。
第三,我的愤慨,不过是出自个人的理解和结合个人推测的忧虑,孩子们读了可能并不一定会受到很坏的影响——虽然我坚持认为得不到多少有益的影响。
关于“童话”,200年前并无如今书本上的定义,当时或可以理解为用(儿童般丰富的想象力)来夸张、比拟地叙述的体裁——以孩子的口吻说出的话,却不一定是专门要说给孩子听的。
搜索了一些中文网络上介绍安徒生的资料,他最开始和可能在一生中最为着力的,是写戏剧。戏剧是一种基于社会现实的表演形式,所以他可能更注重于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发挥。时过境迁,旧时的道德与法律、人们的价值观与如今已经是大有不同;更闻作者有着自卑古怪、逃避现实的性格,他写出来的文字,能否成为我们所期望的、适宜孩子们茁壮成长的精神养料,是要打上很大的问号的。
朋友是没有错的,我也是知道的,历史的和现今的现实中,的确有一些现象,譬如拥有大量的钱财的人,不乏贪婪狡黠者,过着我们眼见的恣意生活;譬如过往的王者皇帝,不乏暴戾者,把自己的开心快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乃至死亡之上;譬如一些谋财害命者,依然不为人识、逍遥法外。无论这些现象是不是常见或主流,它们的确存在,构成现实的一部分。
然而我还是抵不过自己的内心,不愿就此罢休。
因为我的憧憬,大概也可谓理想的一部分,是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朋友生活在安宁和睦、健康上进的环境里。我觉得大概率地,在这种环境里,人的潜能可以得到较大的发挥,人的生命可以成就较大的丰富。
暂不打算再进一步去阅读和评论安徒生的文学作品,哪怕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因为要更真切地领会他在文字里所蕴含对于成年读者的意义,大概还要去考究他当时的社会背景,他当时的个人处境,他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些对我而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这些精力应该有更加值得放置的地方。
我想要对孩子的阅读,作力所能及的把关,要去给孩子营造一种更阳光、更引人健康上进的环境。《火匣子》一类的“童话”,要孩子们辗转地去理解寓意以“正确”感受乃至于奋发,而不被这些阴暗晦涩而暴力血腥的描述文字所污染,不被这些把人的命运寄望于幸运、寄望于英俊或美丽的外貌的表面言辞所误导,实在是太有难度了。
科技日新月异,未来难以把握,作为现时代的家长,常常会担心自己的惯常思维、价值观如果输入到孩子头脑里,对他未来的成长未必有确凿的益处。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放弃了自己应有的作为。
我们是知道一些原则的,我们是知道一些善恶的,我们是知道在某些情况下的优劣的,我们要让孩子们也知道并且遵循一些东西。——这是有些霸道的,然而却是合理的——因为孩子的行为的后果,是部分乃至全部地要作为父母的我们来承担的。
孩子,你要是想要完全的自由,那么便尽力地成长吧!当你成人,当你能独立地负起自己所作所为的一切责任时,你便完全地属于自己了。长大吧,孩子,那样我们就不必总是担心了——虽然这担心总是不能完全地没有的——只要我们还是为人父母。接下来想到的问题是:教育孩子,我们必须要用到童话吗?需要用到这种夸张的、许多时候是反现实的手法吗?
孩子们的想象力已然是够丰富的了,他们真的普遍地需要再去阅读“童话”来增加小脑壳里不切实际的想象吗?我们可以用一些现实的角度来阐述和引导吗?比如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动植物的习性开始?比如与孩子一起参加一些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