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今世伴明月
2023-10-18 14:49:48
小学
读后感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曾以为世界上光明无处不在,从未感受到生活的困难。但是在读了路遥的巨著《平庸的世界》后,我见到了隐藏在幕后的生活的真实一面。
这是我们上一辈的上一辈的故事,可是离我们其实不遥远。我从没体验过吃两个黑色的高粱馍当午餐的日子,亦没有在集体的劳动中流血流汗的经历,更不会累赘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吸引我的是他们的精神,被黄土养成的自尊自爱不怕艰难的精神,被黄河洗染过的为美妙生活而奋斗的信念,还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意识。
原来,世界不仅有美丽存在,同样还有丑陋;原来,人生是惊涛骇浪的大海,随时会让人翻船;原来,生活,并不是童话,到处都有苦难和不幸。而苦难是一把利剑,穿破人的灵魂,又使人得到重生。
我最喜爱孙少平。我想,一个人能够有勇气去接受苦难,并把苦难当作生活赐予的宝藏,而去享受苦难,那么这个人将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我就是这样被路遥先生笔下的孙少平感动了。最初,同情于他为自己的贫苦羞愧,不敢在众人面前光明正大地取自己的两个高粱馍,之后,又观赏他敏锐的思维和敢于承受痛苦的勇气,当他在黄原城打短工时,一个人单独住在未竣工的大楼里挑灯夜读时,我彻底被他驯服了。那是怎样一个具有不凡人格魅力的人啊!他善良,他敏感,他自尊,他勇敢,他好学,……所有中华儿女的美德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详细的体现。
看到那里,我想起了我生活中的一些同学,他们也挣扎在贫苦的泥沼中,有些人自卑到不敢多说一句话,有些人性格孤僻,以冷漠和傲慢掩饰自己的不安,我是如许想让他们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本书,告诉人们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苦难,我又是如许想让他们明白,贫苦不是妨碍人开展的主要因素。我们承认,世界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下来就锦衣玉食,有的人却需要别人的救济才能完成学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尽管这是存在的事实,我们也不能就把这样的那样的苦难当作人生的绊脚石。
我又看到,即便处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境况下,少平少安兄弟俩依然尽力支撑家庭。
润叶给了少平30块钱,少平马上给他的奶奶买了眼药水和止痛片;少安每晚吃饭时,总把白面馍留给长辈,甚至因此和秀莲吵架。
后来少平到煤矿挖煤,将自己工资一半以上用于赞助妹妹兰香读大学及攒钱为老父亲打一孔新窑洞;少安承包砖瓦厂后,在弟弟的鼓舞下,拿出一万五千块钱重建双水村中小学……这些,都表现出了他们对父母亲,长辈和乡亲们的感恩之情。
艰辛的生活,磨难了他们的意志,塑造了他们刚强不屈的精神,也让他们在感恩中成长。
生活中往往有灾难忽然而至。少安扩建了烧砖窑,却因烧砖师傅是个骗子,导致烧出的砖有裂缝;在新双水村中小学开学那天的典礼上,少安的妻子贺秀莲却被检出肺癌晚期;为了救他的徒弟,少平被矸石砸成了重伤……但是,灾难即便能让他们暂时意志低沉,却无法阻止他们走出窘境--因为他们有着坚决的信念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平庸的世界》是浓缩的人生。以那个独特的时代为背景,深入的却是人的灵魂。它让我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我坐在学校明亮的教室里,当我徜徉于图书馆的书海中,当我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我已经懂得感恩。
我们上一辈的上一辈不但要忍耐饥饿,还被贫穷褫夺了上学的权力。现在我们有了这样优越的学习环境,有关怀我们的父母师长,有真挚的朋友,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我想读了《平庸的世界》,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认识到平庸的人的平庸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揭示自己保持一颗平庸的心。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不论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的时候,都能够想起路遥,想起《平庸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