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即是归处》读后感1300字
开心之家
2023-09-06 14:11:56
其它
其它

《心安即是归处》读后感1300字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安即是归处》读后感13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时在地摊上买的《季羡林全集》,绝对盗版,书很厚,字很小,内容还算全。学术部分那时不感兴趣——无非记得中国有这么一位精通12国语言特别是世界上少数知道吐火罗文(很多时候还说错)的人,人生探讨部分读了读那时也不以为然——觉得席慕蓉和汪国真的诗更合心意,再加上大学生活中原有很多的精彩可以让我对它束之高阁,好在这本书一直都在。

后来自己所从事的财经类专业集大成者基本在西方,西方与东方成果的碰撞也带来了很多意识上的冲突,有很长时间我深陷其中,无法化解其中的矛盾,这本书重新走进我的视野,特别是有关东西方文化的学术探讨带给我“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如释重负。

《心安即是归处》其中作品虽有些改动但都来自于《季羡林全集》,当读书会确定将先生的作品作为本季阅读书目时,让我在一瞬间有一种重回儿时的感觉,在凉爽的夜晚,拿起一个小板凳坐在祖父身边,仰起头来,开始听比晚风更清爽心灵的叮咛......

这本书共八个部分,63篇散文随笔,从暗含哲思的标题上可以看到编者的用心。先生生于1911年,按照书中所记,最早一篇是1947年7月的《送礼》,当时先生36岁;最近的是20xx年8月8日的《九十五岁初度》,先生95岁,已三辞桂冠;时间跨度最长的是《重返哥廷根》,1980年开始写作,1987年完成。

本书收录最多的是先生80岁以后的作品,共49篇(其中90岁后的12篇)。虽然本书只是先生作品中的极少部分,但一管窥豹,已经能够让阅读者领略先生的风骨。

先生是严谨的。《辞国宝》篇中记录在撰写《糖史》时的经历,先生说“做学问,收集资料,一向主张要有一股竭泽而渔的劲头,不能贪图省力,打马虎眼”。先生的严谨其实在书外,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入涉猎使得他能够以缜密的探究来进行客观的比较,那些通过详实精准的数据和资料所阐述的真知与卓见就是学术研究的圭臬。就能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从先生口中说出“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界”(《论怪论》)是那样的`震人发聩!先生对“东学西渐”的推动,既有“高高山顶立”的动念,又有“深深海底行”的实践。在离世前一晚他还为孔子卫视题写了“宏扬国学、世界和谐”,没来得及写下时间在我理解中不是遗憾,是冥冥中先生用生命在告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先生是勤奋的。他摘去“三顶桂冠”换得“自由自在身”,却说不是“塌了架”;每日的笔耕不辍,即使在离世依旧如此;他学习世界上最难的文字吐火罗文,他查阅资料往返于家与图书馆风雨不误;他平生都在读书,才能告诉我们“有福读书、可慰平生”。他的勤奋在他留下浩瀚的文字与资料中清晰可见。

先生是可爱的。他和宠物们的日常,他在《我在延吉吃的第一顿饭》中与杀煮活鱼的臆想对话后“阿门!拜拜!你安息吧!”之后汇入花花世界的怡悦;他在别人求字后“你不怕丑,我就敢写”的自我解嘲。大家熟知的为新生看护行李的事情,我有时也狭隘的想,以先生的性情,当然是欣欣然进行看护,会不会后来也有些许恶作剧的成分,内心也会浮现第二天新生发现他时的惊诧与忐忑,为在这个学生一生中埋下的这枚彩蛋而发出孩童般的笑意呢?

先生是如常的。这本书中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有很大的跨度,但所记录的大多是生活琐事,我们能看到《送礼》篇中30多岁的先生在看到送礼的恶习时内心的不忿,也能看到《死的浮想》中92岁的先生被“两个微不足道的小水泡吓破了胆”的真实心录。包括对自己青年时的日记的出版,先生不删减、不修正,希望读者看到的是最本真的自己,也逃课,也骂娘,妥妥一枚愤青。这些让我们看到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的“国宝”大师,而是他和我们一样是平凡不能再平凡的微尘众。任何一部好的作品,都会带给人深深的哲学思考,在时间与空间构成的宇宙中,我们总是把眼光放的很远,却无法面对眼前的一地鸡毛。先生以“看似散缓”的文字告诉我们,哲学思想不是高高在上的,它俯身于生活的琐事中,即使在尘埃中也能开出花来。

先生是纯净的,先生是谦逊的.....

好像有很多很多的感受需要表达,只能遗憾以我的拙力无法将先生的风骨画得半分。先生在《反躬自省》篇中担忧学术界“将来的文章由于资料丰满可能越来越长,而疏漏则可能越来越多”,我更不敢再长篇赘述了。就用范仲淹的诗句来作为结尾和书友们共同缅怀这样一位老者吧——“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