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善良是我本性
2023-08-24 18:25:35
其他
读书笔记

面对还未来得及编辑便已宣告报废的日子,心中难免滋生阵阵惆怅,几天前去了一趟宁波余姚,瞻仰阳明先生的遗迹,感慨万千,不由想起几年前读《传习录》时的情景。以古人为镜,观照自己的内心,获益良多。我想说:为师当如王守仁,以强大的内心面对人世间的风吹雨打。
在我的理解中,王守仁是中国古往今来唯一可以与孔孟比肩的大儒,他一反宋儒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非常理性地把“天理”和“人欲”有机统一起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守仁的心学四诀。从中可以看出,他一直致力于把有善有恶的“人欲”修持为格物致知的“天理”。“知善知恶”是“知”,“为善去恶”是“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人生方有格局和境界。纵观芸芸众生,人活着不外乎为了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满足欲望,一是为了实现理想。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理想已经渐渐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多少人被卷入欲望的漩涡中无法脱身。而读王守仁的《知行录》,我更加明白欲望存在的必然性和可塑性,人处于欲望之中是正常的,让合理的欲望存在也是无可厚非的。
晚清林则徐有这样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殊不知“无欲”也是一种“欲”,有欲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学生有求知欲,教师追求成就感,这样的欲本来就是合理而且必要的,我们又何必苦苦追求无欲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真谛在于顺应自然,合理支配利用自己及他人的欲望,让它为“为善去恶”、“致良知”服务,那么其结果就是“人人皆可为圣贤”。求佛庇佑莫如求己庇佑,对主忏悔莫如反躬自省。人人可以为圣贤,恰如人人可以成佛、成耶稣。我有佛的悲悯情怀我就是佛,你有耶稣的忏悔精神你就是耶稣。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狱;想成佛是欲,想成魔也是欲。既不禁止欲望,也不放纵欲望,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这和孔子的“推己及人”同样道理,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又怎么懂得去爱别人,当一个人懂得爱自己,必然知道别人也爱他自己,因此也就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犯的错误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合理欲求,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特别反感。
王守仁追求的是“有欲而不为欲所役”的超然与洒脱。在《传习录》中有这样的对话。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
意思是说: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
人们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执念,有太多的贪欲。整天惦记着如何才能得到声、色、名、利等外在的东西,心里受尽煎熬,这是不得之苦;假如得到了这些东西,又害怕自己不能永远拥有它们,这是分离之苦。总之,不得也苦,得也苦。人生就在这样一种贪欲的火堆上煎熬着。现在有多少人为满足感官的欲望而放逐了自己的灵魂,灵魂的无家可归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于是我们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行走在人生的路上,理想可能沦落,成为熊熊燃烧的欲望;欲望可能升华,化作催人奋发的理想。有欲而不嗜欲,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那么在教师生涯中,我们既可以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也可以享得起富贵受得起荣华。
心灵的力量是强大的,用理智和良知滋养我们的心灵,把握自己,完善自我,人生的价值终会实现。为师当如王守仁,做欲望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人生其实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