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言
清风月影
2023-03-30 03:43:28
名言大全
句子

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7、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8、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4、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1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18、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2、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3、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2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8、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2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0、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3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3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4、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3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6、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9、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2、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

45、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7、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4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9、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0、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5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5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54、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