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历史与边界》读后感
网上近邻
2023-07-17 19:13:10
其它
其它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政治的历史与边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是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作为政治学入门书籍,该书用极其简练的语言介绍了(西方)政治的历史、现代国家与国际关系的建立、政治实践、政治科学等内容。此书虽为“通识”读本,却并不是那么平易近人。语言高度凝练,内容却几乎无所不包,且观点倾向较为明显,适合积累一定政治学知识后再阅读。因此作为入门读者,此处只是捡一些细枝末节谈启发。

一、由政治与哲学的不同联想审慎

本文提到了政治与哲学的不同。“在政治中一切都是真实的……人们真的流血,真的死亡。政治艰难地支撑着一个平常的'世界。”“而那些将人的经验化解为观念、眼界、知觉元素、价值观、主流、文化等等的哲学家们,他们将摧毁这个平常的世界。”

有老师讲过,哲学的最高美德是智慧,但学政治的人必须记住,政治的最高美德是审慎。这提醒我们,尽管政治与哲学有所交叉,却是两个不同的分野。政治作为人类生活框架的支撑物是无比现实甚至严酷的,施密特甚至说“政治的最高形式是杀人”,因此审慎使用权力无比重要。在政治中,任何东西都不是纯道德的,也不是纯经济的、纯精神的。哲学是形而上的部分,尽管政治哲学探讨政治应该拥有何种价值,这种探讨也应该建立在对政治的事实把握之上。

二、由政治的本质理解政治家的技巧

作为服从的道理和反抗的缘由的集合体,政治是需要说服的。如果不需要说服立场不一的人,而是用暴力实现统合,那便是专制。本书认为代议制民主中的政治家需要具备寻求众人都能接受的立场的技巧,将相互冲突的利益协调起来。比如高明的政治家对一部分听众发表一种意见,却能让另一部分听众听不出他本来的用意,这种技巧能使见解、态度大不相同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社会,而肤浅的人只觉得他们立场含混、不确定。

因此,聪明的记者会去分析政治家的讲话,解码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信息。而政治家决定一项政策时不仅要有可行性依据,还要找到在听众听来确凿的理由。其他人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政治家则必须考虑言论的影响,既是为了规避风险,也是为了更好说服。

三、从正义看待务实

作者认为政治是驾驶国家这艘航船的艺术,需要凭理想指引方向,其中最有用的导航工具是正义。“正义就是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虽然难以完全实现,而且不同时代含义各异,却可以作为一种理想。我们也不能认为正义只存在于某个尚未到达的远方,“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公正,而且我们的社会在某些基本的方面已经实现了公正。如果这不是事实,我们就无从认识公正。”这有点类似于“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我们追求更好的社会,也要知道更好的社会正在实现。借用某位学者的话说,“当外国不敢打中国、当中国不再有饿殍、当饿殍有了上国衣冠、当有了衣冠的部分人变成衣冠禽兽,这就是河清时与太平时了。”仰望星空,并不意味着要飞到星星上去造天堂,那是乌托邦。我们知道美好不在别处,让星光照亮我们的脚下、眼前,这便是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