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忍耐为话题的初三作文600字
淡看尘世
2022-11-01 03:15:13
初三
话题

忍耐,是积聚的力量,随时准备向成功进发。

忍耐,有时是迫不得已。古时候的劳动人民在封建贵族的压迫下忍气吞声,而地主们却吃喝玩乐;一些贤明的大臣在暴君的残忍统治下,默默为其工作,他们为了国家的稳定甘愿自己默默忍受。

忍耐,有时是心甘情愿。战国时期屈原忠心耿耿,为楚国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可楚王却听信奸臣之言要杀害屈原,在造反与自尽面前,屈原选择了忍耐,最终在五月初五那一天,屈原投河自尽。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往大都,元朝统治者企图劝降文天祥,以打击各地抗元势力,但是文天祥宁死不降,并创作《过零丁洋》等诗词以表忠心,最终被残忍杀害。他们以国家大局为重,选择了忍耐。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因为少数人的冲动与贪婪而葬送大好局面。二战初期,德国刚刚走出金融大危机的阴影,正在稳步发展经济,但是为了满足_____等人的野心,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德国,更是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德国的经济与地位在战败后倒退了几十年,而_____本人也只能自杀,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这便是不能忍住自己野心的下场。试想:“如果德国没有发动世界大战,那么现在的德国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但人总是有底线的,不能一味的忍耐而丧失了原则。二战开始之前,德国不停地挑衅周围邻国,但英法却坐视不理,直到德国侵占了苏台德地区后,英法才勉强与德国进行谈判,并最终以将捷克并入德国版图为代价让德国停止战争,德国表面同意可私下却在紧张备战,而英法却大肆宣扬他们取得了和平。而且在德国闪击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的半年时间里,英法没有任何大的动作,最多只是在法德边境开两炮,这种无原则的忍耐让英法最终吃到了苦头:法国亡国,英国也遭受了严重打击,并将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拱手让给了美国。这便是无原则忍耐带来的后果。

所以综上所述,对于忍耐,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分析好了周围环境再选择,但是原则性的问题决不能退让,这对于我们今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