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忍耐为话题的初三作文600字(精选3篇)
云淡天高
2023-02-28 05:26:05
初三
话题

以忍耐为话题的初三作文600字(1)

不知何时,“忍”也成为了一种潮流。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绣着“忍”字的衣服,有些青少年甚至在自己的手上纹上了“忍”字,一些商业人士经常会用“忍”字来告诫、勉励自己。

一个人在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遭受打击,而当你面临此境,却又无力改变现实时,你只有静下心来,学会忍耐,痛定思痛,奋发图强,将来才能东山再起,否则便会一事无成。

当年春秋争霸,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面对着亡国之痛,越王勾践并没有悲观失望,也没有怒发冲冠,他冷静下来,并立志雪耻。三年,他忍辱负重地为吴王养马,打扫宫室。后来回国之后,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终于越国又强大起来了,这才有了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试想,勾践当时如果不能忍,他能东山再起,称霸一时吗?

项羽争夺天下,兵败后被刘邦逼至乌江。乌江亭长建议项羽渡江,站稳脚根,再图霸业。然而项羽却不能忍受这一时的屈辱,他觉得有愧于天下,更无脸去见江东父老。于是,项羽羞愤地拔剑自刎。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他却不能忍受一时的失败,最终导致兵败身亡的下场。我们再反过来想一想,当年项羽并非大势已去,如能忍一时之气,总结失败的教训,痛定思痛,再加上“江东子弟多才俊”,将来卷土重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忍与不忍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历史告诉我们忍,方能有所成就。生活中,我也有过“忍”的经历,而这一“忍”使我从一个懒散厌学者变成了一个勤奋好学者。

那是一次英语测试,我考了95分,但由于平日在英语方面的表现并不是很好,所以老师和同学都不相信我,认为我抄了答案。开始,我很生气,那种感觉好像比窦娥还冤,并准备和他们理论。但我还是忍了下来,我知道多说无益,唯有用事实去证明一切。凭着这份信念,我更加发愤学习,不论同学怎么说我,我都忍着,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我的英语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在期末考试成为全班唯一一个英语上90分的人,我终于洗雪了自己的冤屈。而且我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我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更上一层楼了,我也更加懂得了“能忍一时的委屈,才会有将来的成绩”这句话,而这些都将使我受益一生。

由此可见,忍不是胆小懦弱的借口,不是怨天尤人的悲观,不是屈辱求全的不争,而是勇气和睿智的表现,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的德行之一。

因此,我们要学会忍耐。


以忍耐为话题的初三作文600字(2)

忍耐,是积聚的力量,随时准备向成功进发。

忍耐,有时是迫不得已。古时候的劳动人民在封建贵族的压迫下忍气吞声,而地主们却吃喝玩乐;一些贤明的大臣在暴君的残忍统治下,默默为其工作,他们为了国家的稳定甘愿自己默默忍受。

忍耐,有时是心甘情愿。战国时期屈原忠心耿耿,为楚国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可楚王却听信奸臣之言要杀害屈原,在造反与自尽面前,屈原选择了忍耐,最终在五月初五那一天,屈原投河自尽。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往大都,元朝统治者企图劝降文天祥,以打击各地抗元势力,但是文天祥宁死不降,并创作《过零丁洋》等诗词以表忠心,最终被残忍杀害。他们以国家大局为重,选择了忍耐。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因为少数人的冲动与贪婪而葬送大好局面。二战初期,德国刚刚走出金融大危机的阴影,正在稳步发展经济,但是为了满足_____等人的野心,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德国,更是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德国的经济与地位在战败后倒退了几十年,而_____本人也只能自杀,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这便是不能忍住自己野心的下场。试想:“如果德国没有发动世界大战,那么现在的德国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但人总是有底线的,不能一味的忍耐而丧失了原则。二战开始之前,德国不停地挑衅周围邻国,但英法却坐视不理,直到德国侵占了苏台德地区后,英法才勉强与德国进行谈判,并最终以将捷克并入德国版图为代价让德国停止战争,德国表面同意可私下却在紧张备战,而英法却大肆宣扬他们取得了和平。而且在德国闪击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的半年时间里,英法没有任何大的动作,最多只是在法德边境开两炮,这种无原则的忍耐让英法最终吃到了苦头:法国亡国,英国也遭受了严重打击,并将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拱手让给了美国。这便是无原则忍耐带来的后果。

所以综上所述,对于忍耐,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分析好了周围环境再选择,但是原则性的问题决不能退让,这对于我们今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以忍耐为话题的初三作文600字(3)

为人之道,忍耐不可无。

卡耐基曾经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谦让三分,就能天宽地阔。”可见,做人要学会忍耐,忍得住讥讽,忍得住艰难险阻,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辉煌。因此,为人之道,忍耐不可无。

忍耐需要有宽容豁达的思想。翻阅历史长卷,古人正向我们昭示:宰相张廷玉起房造屋时与邻居发生纠纷,最后双方都互相宽容,后退三尺。正是张宰相的宽容大度,忍了三尺之地,才让两家和睦相处,终成“六尺巷”奇观。曾国藩熬夜读书,遭室友斥责时用宽容化解内心的愤恨,并改为默读。正是曾国藩宽容的性格才忍耐了室友的不满,才使他被后人传颂。在外国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苏格拉底在上课时,他的妻子忽然叫骂起来并向他泼水,而他却以幽默话语缓和现场的尴尬,为什么他不会与妻子争吵,为什么他不会因此大发雷霆,而还不是源于他的宽容和豁达吗?因此,忍耐需要宽容豁达的思想。

忍耐需要有忍辱负重的风度。穿越历史洪流,那些伟人们无不证实这一点:司马迁忍了宫刑之痛,强忍侮辱,完成巨作《史记》,韩信忍了胯下之辱,强忍愤怒,最得以一统天下;司马懿忍了诸葛亮华衣锦绸的屈辱最终不战而胜。如果司马迁不忍,而痛欲自杀,何能着成《史记》,如果韩信不忍,而拔剑相对,何能报仇雪恨;如果司马懿不忍而听信旁言,冲动应战,何能不战而胜,一统江山?正是因为他们能忍得了他人的侮辱,耐得了内心的无比愤怒才会实现毕生理想,最终一展雄风壮志。然而岳飞却因为反对宋高宗议和而被谋害,假如他暂且同意议和,耐住自己的愤怒就不会被冤杀,因此,忍耐需要忍辱负重风度。

忍耐需要有心系天下的胸怀。追溯历史足迹,我们不难发现:蔺相如为保全赵国利益,处处忍耐廉颇的挑衅,终使国家富强壮大。如果蔺相如与他针锋相对,那么廉颇会负荆请罪吗?他会被世人传颂吗?显然是不能的,正是他会忍耐,才造就了“将相和”的佳话。外国也不乏此例:丘吉尔在得知自己落选后没有痛苦因人民获得自由而十分兴奋。正是他心系人民,兼济天下才忍住了落选的失落,所以他即使落选,却也喜悦万分。因此忍耐需要心系天下的胸怀。

忍耐是松柏,忍耐了寒风冻雨的洗礼才终于傲立雪峰;忍耐是河蚌,忍耐了沙石的磨砺终成璀璨明珠;忍耐是溪流,忍耐了岩石的碰撞才终于汇入江河大海。

做事需要忍耐,做人亦是如此,只有我们学会忍耐,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