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一生承诺
2022-10-29 00:40:13
其它
其它

最近,某大学一位讲古诗的教授以其幽默另类的讲课风格而成了“网红”。但是,他的讲课方式也受到了一些专业人士的批评和质疑,专业人士指出,他的幽默感含有错误的认识,甚至还消解了诗歌本身的美。因此,我并不认同他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因为弘扬传统文化必须首先保证其内涵的正确性。

教授采用幽默的教学方式确实可以给课堂增添几分乐趣,但其前提条件是要保证所教的东西都是正确的,否则,过程是有趣的,结果却是无知的,甚至是有害的。

教授用“接地气”的幽默为古诗讲解增加了许多不寻常的现场感,这确实是有创意,但却把诗歌原有的意蕴、意境改变了,消解了诗歌本身的美。这不仅是对诗歌的误解,更是对诗人的不尊重。如果诗人或是在穷困潦倒时愁苦伤感,或是在国破家亡时悲痛欲绝,或是在官场失意时忧郁愤懑,而教授却以开心快乐的幽默的方式来讲解,这样不仅不能走进诗歌去感受作者真实浓郁的情感美,甚至还有幸灾乐祸之嫌。

像教授这样因追求形式上的新颖独特而损害传统文化内涵和本质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常有出现。一是将经典名著改编成影视剧或短视频,譬如有人让《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骑自行车与穿泳装打球的林黛玉一见钟情,卿卿我我。二是在文娱节目中恶搞优秀传统文化,譬如有喜剧演员贾某用花木兰形象去一味地迎合观众低俗的趣味追求。

三是利用图片或绘画扭曲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譬如有人把孔子、老子搞成穿上西装、打起领带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或点击率,赚取足够的流量,获得可观的商业利益,极尽标新立异之能事,严重地损害、亵渎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极大地误导了国民。

好在还有不少人仍在认真严谨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们将传承的独特方式与文化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央视剧组用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承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用比赛、演唱的方式来传承中国古诗词文化;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通过制作一些契合故宫文化内涵的精美物品来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这些人用独特的方式正确有效地弘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广受国民的肯定、喜爱和追捧。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我们应该好好地尊重它,弘扬它。我们不需要只有独特的传承方式、却没有正确内容和美感的文化。

我们身为21世纪的青年,更要严谨行事,不要只去追求光鲜亮丽的外在形式,更要注重内在的东西,正如那位教授讲古诗一样,不可为了幽默的有趣而将错误传授给他人。传统文化需要正确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