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遐想初三(合集10篇)
原来
2023-03-09 04:46:12
初三
其它

月光下的遐想初三(1)

皎洁的月光穿破窗户无声息地洒在睡意朦胧的我的脸上,我缓缓的睁开眼,一轮有着蛋清般颜色,又大又圆的明月印入我的眼帘,整个屋子被照得如白昼。伸开手指仿佛就触及月亮,感受它的凹凸不平。冷冷的月光将我的手掌,脸庞也涂得一般的凄凉,惨白。“啊,今天好像是中秋节啊”隐隐地想。可惜,月圆人不圆。正如苏轼的那句真真切切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不过是虚假但却美好的想象罢了。

月光驱散了我的睡意,依旧睁着眼,静静的感受着窗外的一切。风吹树梢,树叶挂在枝头在月亮的一角摇摇摆摆,偶尔落下一两片来。清风夹杂着一点惆怅拂过我蓬乱的发丝,一种久违的感觉荡上心头……

别了,纯真的童年,你曾是那样令人沉醉。

中秋节总是我们一年中难得的快乐时光。中秋节前几天,妈妈早早的准备好月饼,待到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时,在院子里摆一张大桌子,把香喷喷的月饼整齐地摆在盘子里,放在桌子上,这在我们老家叫“敬月亮”,然后又钻到厨房里做饭,而我们姐妹两往往盯着月饼,生怕被月亮“吃”了,等到妈妈做好饭吃饭时,脱下黑乎乎的围裙一声令下,便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爷爷奶奶还有别的长辈们看着我们的吃相,总笑眯了眼。那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吃月饼,但现在,对那东西实在不感兴趣。

除了中秋,小时候的点点滴滴都是我要珍藏一辈子的回忆——

“妈妈,月亮好大呀,那里面有什么?”

“你说呢?”

“妹妹真笨,我们老师的故事书上说,里面有嫦娥姐姐,很漂亮的,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还有,还有一个砍树的人,”姐姐在一旁插着嘴。

我们一会伏在妈妈的膝上,一会争着坐妈妈的腿,那时的我总争不过姐姐,委屈地向妈妈求助。然后妈妈用一双厚实温暖的大手摸着我的头,像摸小狗一样,安慰我,对我说:“你以后要多吃饭,才有力气赢姐姐,知道吗?”我乖乖地点着头。然后,跑到树身下,用小石头在树身上划下自己的身高,赌气地说:“姐,我一定会长得比你高的。”我们坐在门前的大树下,浓密的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树下插着的风筝也快乐地转起来,听妈妈讲着嫦娥后羿的故事,盯着云层后害羞的月亮。等着爸爸干活回家,然而,常常不知不觉在妈妈甜美的小曲子中美美地睡去。睡梦中,满身泥土的爸爸小心翼翼地把我们放到小床上去。

就这样,时光偷偷留下回忆独自离去,那时的我,总喜欢跑到树下比比身高,在我记忆里,好像自己的头顶始终没高过那条线,殊不知,树的年轮正一圈圈增加啊。

那些是永不漫灭的回忆呵。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父亲呵。

我愿意我的心

想你的佩刀。

这般的寒生秋水。

此时,冰心的小诗这时成了我内心深处最真的呼唤。爸爸妈妈,中秋节快乐……


月光下的遐想初三(2)

一轮新月从树梢攀到了天空,圆盘子似的。皎洁的月光透过树阴洒下来,如碎银般的美丽。

我走在月光下,在花园小径里闲庭信步。风轻声吟唱着,柔美的月光,再现了苏轼当年的豁达‘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在他心里是这样的美妙,银白的月光是否在启迪我们豁达是一种美?他不是还说‘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是否也是暗示我们时光易逝,要好好珍惜时光吗?

月亮似乎更圆了,处在异地的游子看到了这如水的月光是否也会生出淡淡的乡愁?也许都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慨吧。‘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思乡的忧愁。中秋佳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是多么美妙啊,这是多好的一幅花好月圆的美景。月亮在告诉我们要好好珍惜团聚的时光吗?

月光好象淡了,还有半边怎么不见了?被乌云挡住了吗?但为什么月光还是那么平静,为什么它不生气呢?人家挡住了它的美丽,它不是应该恶狠狠地报复吗?可它在诉说;‘宽容是美。’它是在说要人们学会宽容吗?

月亮又出来了,还是那么明亮,是在告诉人们做人要能屈能伸么?

我继续走在路上,抬头看看月亮,怎么?月亮不见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也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月亮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我想这又是月亮对我们的一个启示吧。

月光如水,它是美丽的化身,我在它的身上学到很多。月光伴我行走……


月光下的遐想初三(3)

月亮,我不得不佩服它与生俱来的吸引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下了千古传诵的《静夜思》,就连苏轼也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不朽诗篇。至于那些关于月亮的歌曲,神话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她似乎比太阳更受欢迎!

今天,是月亮的“专属节日”——中秋节。既是中秋,岂能少了赏月,吃月饼?以前总是十五月儿十六圆,可今天是十五月亮十五圆。今天又刚好放假,不用上课,可以赏月了。心里小小的激动了一下,好久没仔细看月亮了。她是不是还像几年前的一样圆,一样白?夜幕降临了,天上黑压压的,月亮还没有出来,没想到她还会害羞!终于,我看见月亮悄悄从树梢爬上来了。

慢慢地,一轮灿烂的满月,高高的挂在深蓝的天幕上,圆圆的脸上挂满慈祥。温和的笑容,静静的望着大地。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银白色的纱裙,照在那红红地花瓣上,花儿更加娇艳。

银白的月儿嵌在黑黑的夜空中,给天空平添了一丝神秘感。今晚的月亮格外的圆,云儿也知趣地离开了。这月好熟悉,仿佛就是那轮明月!是不是奶奶托她来看我过得好不好?

以前,奶奶每年的中秋节都会把我接过去和她一起度过。奶奶家旁边有一条河,河上架着一座石板桥,低矮土坯房星星散散的座落在小河边,小山上……小时候,我经常和奶奶坐在大树下赏月,月亮也是悄悄的`爬上树梢。我依偎在奶奶怀里,要奶奶给我讲那些古老的童话,唱那些我爱听的童谣。我还清晰地记得,奶奶有次对我和姐姐说,月亮里有棵桂花树,有个叫吴刚的不停地砍伐它,可永远也砍不倒,因为它刚被砍开一条口子就立马又合起来了。说完我们三人一同朝天上望去。奶奶微笑地问:“看到没?”“看到了,看到了,真的有棵桂花树。”姐姐高兴得又蹦又跳。可是,我却什么都没看见。我把眼睛揉了又揉,又朝天上望去,还是没有看到。可是姐姐能看见,我不能比她差,说一次小谎,没事的,不然姐姐会嘲笑我眼神不好。于是我眼珠一转,装出一副也看到了桂花树的激动样子,指着月亮,大声地说:“奶奶,我也看见了!”我指了指一下月亮,她们怎么晓得我指的是月亮的哪个地方,我太聪明了,我在心里想着。可谁知,奶奶立马把我的手打下来。当我正在纳闷时,奶奶说:“小孩子不能指月亮的,否则你睡觉的时候,月亮会来割掉你的耳朵的。”当时小,奶奶说的话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赶紧钻到奶奶的怀里。奶奶摸着我脑袋,轻柔地说:“倩倩很乖的,月亮不会割你的耳朵的。”虽然如此,我还是很害怕,大热天的晚上,睡觉时,用被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第二天一醒就摸自己耳朵,还在!太好了,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下了。长大后,学了知识,知道这些全是假的。但我从没怪过奶奶,因为这才是我们该有的童年、童话、童谣……

晚上有点儿凉意,一个喷嚏把我从遐想中拉了回来。我望着那明月,陶醉在她如水般轻柔的月华里,陶醉在她银白色的梦幻里……我好像看到奶奶慈祥的面孔,她正笑眯眯地望着我呢!


月光下的遐想初三(4)

合上厚厚的书,关掉书桌上的灯,静静的倚在窗边。都说在黑暗中的人们是最无助的,我想,现在的我就是这样的吧! 微的抬头,发现月亮在黑暗之中显得如此萧条,冷清。呵!月亮也是一个无情的人吧。又或许,月亮本身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神,只是看多了人间的恩怨,悲欢离合,勾心斗角,才变的如此冷漠无情。

还记得当初,爷爷也是拉着我的手这么说的……

忽的一怔,爷爷已去世多久?一年?两年?三年?具体多久,我也记不清了,总之很久了,久到我都忘记了他的容颜,唯一清晰的是他那年迈而又铿锵有力的身影。曾多次徘徊于我们教室门口,每到这时,同桌的小伙伴就用特羡慕的眼光看着我说:“你真好,每天都有你爷爷来接!”

我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待老师一宣布下课,我就会飞也似的跑到爷爷面前,重重的甜甜的叫上一声:“爷爷!”过往的老师总是讨论说:“哟!瞧这爷俩多幸福啊!”

你依然不语,只是笑着将我抱起,一步一步的跨出校门,我在你怀里显得如此瘦弱不堪,而你的怀抱又是那样的温暖。

还记得是同样的月,同样的你和同样的我,同样的路,你挽起我的手,在月光下漫步,享受着月光浴,你说:嗮嗮月光浴会长命百岁的。我想,那时的你,应该是开玩笑的吧!

因为,为何你并未像你说过的那样-----长命百岁呢?

狠狠的打了个冷战,思绪瞬间飘回,抬表一看,已是凌晨三点了,裹了裹风衣,把窗户关上。动作利索的溜上床,静静的躺着。其实,我是多么的希望,世界上是有鬼存在的,那么,我就可以见到爷爷了……

伴随我入眠的,是耳边刺耳的泪水打落的声音,就像我对爷爷的思念一样,积聚在心里,忽的散开,便一发不可收拾……

亲爱的月亮,能不能替我把思念带到爷爷身旁?就对他说:我很想你!


月光下的遐想初三(5)

月光下,人影淡残;满月时,悄然欢聚——题记

古有李白借月思乡,今我月下憶过往

八月,乃月圆之时,也是月圆之季。最能勾起过往之时,便是中秋佳节,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情都会变得很沉重,每家每户都团圆,只有我一个孤单过中秋……沐浴着月光,却仍是孤身一人,无数的回忆都变成泡泡浮在空中,每当我伸手戳破一个,思绪就多一分。虽说我很独立也很自强,但可能你们都不了解,我,也会很想爸妈。将思念折成回忆,月光下,全部弃之空中。对着月亮。

刻下此时的想念,说出真诚的祝福,爸妈,你们感受到了吗?女儿很想你们呢!

不单单是这样,不仅仅是中秋才念。在学校的日子,才是寂寞,似乎只有成堆的作业和同学间的友爱才足以抵挡吧!晚自习休息时分,我常与朋友坐在大厅石阶上,望着残月,回想很多过去的事。那时,说到被体罚的时候,并无人不高兴,只是相互对视一笑,那些点点滴滴,似乎是微乎其微的,却又难舍,就算一起被罚,顿时回忆起来,也充满了幸福感与满足感。但今时不同往日了,已是初三了,不知道是时间更快了,还是我们变慢了,那些作业总是让你无时无刻地觉得有充实感。

回寝的路上,还趣想着初一刚来的时候,望着那伴我多时的月亮,只有无尽的伤感浮起……一缕断发,怎比得上月光下我的缕缕思绪?心头的思绪飞成篇,不禁地想起许多人,许多事。

那些在身边仅存几个月的人,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我站在那些时间的中点站,回忆起那些共同美好的记忆。一丝回忆就多一份思念,月光下,我与友人长谈


月光下的遐想初三(6)

月光就像一张薄薄的面纱,笼罩着大地。

此时,夜间的村庄显得格外寂静。我漫步在乡村小道上放眼望去,整个村庄一片漆黑,也唯有皎洁的月亮发出微小的光芒,看起来是那么柔和,那么舒适。特别的是,当月光照射在地上的一滩积水上时,水面会反射出月亮的影子,颇有生趣。走着走着,偶尔听见几声狗吠从远处传来,使悄然无声的夜晚显得更神秘。在田间路上,隐匿在田野的各种小虫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交织在一起听起来就像一首美妙神奇的交响曲。细细谛听,会觉得这声音是那样地动听。仿佛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谱的曲。走在小桥上,桥下流水重重叠叠的声音和岸边竹子“沙沙的声音,也让人回味无穷。

柔柔的晚风吹在我脸上,令我不禁感到心旷神怡。顿时,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家乡的水是那么清澈,树是那么翠绿,山是那么雄壮,整个村庄被山环绕着,一座又一座,比肩连袂,到处可见。有些古老的建筑是那么地神奇、美妙,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守护着家园,让村庄更幽美。

或许几年以后,村庄会趋向城市化。高楼大厦会代替往昔的砖房,楼房增多了,车辆也多了。再也没有昔日的青山绿水,再也没有儿童串门时留下的欢声笑语,而是多了一份喧哗,多了一份拥挤,多了一份吵闹。寂静的村庄变成了喧哗的城市。

想到这儿,不禁令我毛骨悚然。抬头看夜空,一轮皎洁的明月仍高挂在空中,依旧是那么明亮、那么美丽,令人赞叹。希冀家乡也依旧那么美。

夜色渐渐深沉,我也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梦见家乡一片绿色,变得更加美丽。


月光下的遐想初三(7)

洁白的月光笼罩着大地,小草酣睡着,凉风习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在这幽静的月夜,杜牧曾因国家命运而忧愤,苏轼曾在中秋之夜的月下畅饮,李白曾望着斜洒在床前的那一缕月光思念着故乡……而现在的我,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奋笔疾书,我深知:我是初三的学生,是要面临毕业考的学生。

望着窗外泻下的缕缕月光,我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月光像水一般轻轻流动着带着我的思绪,流回到初一。

初一的我们天真无邪,年少无知,在那稚嫩的脸庞上永远挂着灿烂的笑容。那时,傻傻的我们总在操场上追逐打闹;那时,懵懂的我们总在自习课上窃窃私语;那时,年少的我们不知道光阴易逝……初一的我们尽情玩耍,初一的我们尽情欢笑,初一的我们只属于过去,只属于曾经。

我静静地看着,我默默地想着,看着那轻盈的月光,想着昨天:想着缕缕月光伴着我的那些夜晚;想着今天:想着现在我“寒窗苦读”;想着明天:想着我金榜题名……今夜,月光还是那么皎洁无瑕,她笼罩着大地,像依偎着她的孩子,为她的孩子披上了一件似有似无的纱衣。现在我,初—三—了!不要再肆无忌惮的玩耍了,不要再马马虎虎的做作业了,不要再总在自习课上窃窃私语了……抛开吧,抛到九霄云外!有些烦恼,丢掉了,才有云淡风轻的机会现在的我要拼搏,要努力,要奋斗。拼一年春夏秋冬,博一生无怨无悔。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要知道: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加快脚步;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要知道:努力与幸运成正比;要知道: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要知道: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月光像水一般洒落下来,夜空中几颗繁星闪闪烁烁。恬静的月亮很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清幽的美,一种思念的美……


月光下的遐想初三(8)

月光让我想到了我的梧桐。一个瘦弱单薄的女孩子。她的身影好像在月光中慢慢显现出来……中秋我和妈妈一同去乡下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即使爷爷奶奶对我百般照顾,我也不知怎么融入这个小房子。

在我按着手机听音乐时,梧桐从邻居门口走出来,疑惑地看着我玩弄的东西,一脸笑意地捧着一个空碗递给我。她说:“小姐姐,这是我收集的月光,送你,我们一起玩。”我抬头看了看她,她扎着两个小辫子,穿着可爱的连衣裙,正傻呵呵地对我笑。我接过空碗,不,是装满月光的碗。她紧接着拉着我跑到树林。一个城市里从来见不到的树林。

那些都是梧桐树,我在心中擅作主张帮他取了“梧桐”这个名字。她又从小路摘了许多红红的果子,在身上抹了一抹,迅速塞进我的嘴里。我皱紧的眉缓缓舒展,果子有点酸,但甜味比较重,很好吃。我也把耳机放在她耳朵那儿。她高兴得拍手跳起来。她说这是她听最好听的一首歌儿了。

我们从小路逛到树林的更深处时,天已经黑了。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她从我手中把碗夺过去,笑眯眯地说:“姐姐,别忘了我们还有月光哦,让我照亮回家的路吧。”我不忍伤害她,在背后悄悄打开手机,一阵光投射而出,她骄傲地看着我,得意的笑了。我也笑了。从奶奶口中得知,梧桐的妈妈早已逝世,她当天抱着妈妈送的童话书忍着泪看完了,她看到月光姐姐会带着光明和爱到碗中,她相信了。她每天晚上会拿着碗收集月光。第二天会把光明和爱送给别人,她的爱是暖心的。

月光是妈妈对梧桐的关怀与爱。她把爱送给每一个人。我认为她有一颗保持童真的心,我想她到现在还会想起那天晚上的事吧。中秋,月圆之夜。她这个可爱的小天使又会把月光洒向何处。梧桐从月光中走出来了,她好像小天使一样对我笑。我们一同站在月光下,把这金黄的爱洒向各处。


月光下的遐想初三(9)

初秋的夜,凄寒但不冰冷。总有一个习惯,喜欢仰望天空,不管是蔚蓝的天,还是凄冷的夜;喜欢月下漫步,不管是残缺的月,还是晶莹的玉;喜欢独自遐想,不管是繁忙的闹,还是平平的静。

追月。思绪牵起那个跟着月亮飞速般追逐的夜……

月色入户,月亮用她白玉般的手碰醒了昏昏欲睡的我,我猛一抬头,却看见那张美丽的脸,似乎正用温柔的眼神望着我,召唤我过去。车子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我内心焦急地催促着车子快一点,不仅因为我要与那万人瞩目的明月去追逐,更是怕我的脚步跟不上她,而她却要离开了。多想给自己插上一对翅膀,尽情地同月相伴,与她共存。

人总有属于自己心中的梦,它是目标,是信仰。为梦想奋斗,正如我痴心追月……

捞月。轻飔拂动,忆起童年滑稽而又纯真的故事。听着亲人讲的关于月亮的传说,那水中月却引起了我的好奇,却悄悄地被愚弄,掉进水池过了一把猴子捞月的隐,但也惹来了一阵童乐……恐怕就连月亮也在偷偷地笑哩……

赏月。月夜怀古,文人墨客仍没有把月的朱颜画尽;秋风飒爽,迁客骚人还没有将月的性情写完。“烟笼寒水月笼纱”的飘逸魂牵梦绕;“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灵动巧妙绝伦;“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可敬可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耐人寻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愁情万人悲悯;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绝唱千古流传。赏月,便是领月的情,悟月的意。

浸在像清泉一样的月光中,忽然想起苏轼“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于是觉得天上那块白玉愈加地可爱,愈加地高洁。风雪婆娑,人事变迁,万物都在变,不变的恐怕就只有这如泉一样清澈的月光了。我喜欢在月光下思索,不管是繁忙的闹,还是平平的静。


月光下的遐想初三(10)

月亮,我不得不佩服它与生俱来的吸引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下了千古传诵的《静夜思》,就连苏轼也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不朽诗篇。至于那些关于月亮的歌曲,神话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她似乎比太阳更受欢迎!

今天,是月亮的“专属节日”——中秋节。既是中秋,岂能少了赏月,吃月饼?以前总是十五月儿十六圆,可今天是十五月亮十五圆。今天又刚好放假,不用上课,可以赏月了。心里小小的激动了一下,好久没仔细看月亮了。她是不是还像几年前的一样圆,一样白?夜幕降临了,天上黑压压的,月亮还没有出来,没想到她还会害羞!终于,我看见月亮悄悄从树梢爬上来了。

慢慢地,一轮灿烂的满月,高高的挂在深蓝的天幕上,圆圆的脸上挂满慈祥。温和的笑容,静静的望着大地。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银白色的纱裙,照在那红红地花瓣上,花儿更加娇艳。

银白的月儿嵌在黑黑的夜空中,给天空平添了一丝神秘感。今晚的月亮格外的圆,云儿也知趣地离开了。这月好熟悉,仿佛就是那轮明月!是不是奶奶托她来看我过得好不好?

以前,奶奶每年的中秋节都会把我接过去和她一起度过。奶奶家旁边有一条河,河上架着一座石板桥,低矮土坯房星星散散的座落在小河边,小山上……小时候,我经常和奶奶坐在大树下赏月,月亮也是悄悄的爬上树梢。我依偎在奶奶怀里,要奶奶给我讲那些古老的童话,唱那些我爱听的童谣。我还清晰地记得,奶奶有次对我和姐姐说,月亮里有棵桂花树,有个叫吴刚的不停地砍伐它,可永远也砍不倒,因为它刚被砍开一条口子就立马又合起来了。说完我们三人一同朝天上望去。奶奶微笑地问:“看到没?”“看到了,看到了,真的有棵桂花树。”姐姐高兴得又蹦又跳。可是,我却什么都没看见。我把眼睛揉了又揉,又朝天上望去,还是没有看到。可是姐姐能看见,我不能比她差,说一次小谎,没事的,不然姐姐会嘲笑我眼神不好。于是我眼珠一转,装出一副也看到了桂花树的激动样子,指着月亮,大声地说:“奶奶,我也看见了!”我指了指一下月亮,她们怎么晓得我指的是月亮的哪个地方,我太聪明了,我在心里想着。可谁知,奶奶立马把我的手打下来。当我正在纳闷时,奶奶说:“小孩子不能指月亮的,否则你睡觉的时候,月亮会来割掉你的耳朵的。”当时小,奶奶说的话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赶紧钻到奶奶的怀里。奶奶摸着我脑袋,轻柔地说:“倩倩很乖的,月亮不会割你的耳朵的。”虽然如此,我还是很害怕,大热天的晚上,睡觉时,用被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第二天一醒就摸自己耳朵,还在!太好了,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下了。长大后,学了知识,知道这些全是假的。但我从没怪过奶奶,因为这才是我们该有的童年、童话、童谣……

晚上有点儿凉意,一个喷嚏把我从遐想中拉了回来。我望着那明月,陶醉在她如水般轻柔的月华里,陶醉在她银白色的梦幻里……我好像看到奶奶慈祥的面孔,她正笑眯眯地望着我呢!

【篇二:月光下的遐想作文】

又一个中秋,天上会有嫦娥抱着玉兔赏桂花么?我手托着腮,目不转睛的望着月亮发呆。月亮像个玉盘,若隐若现。

屋后的桂花树开了花,香气扑鼻,一阵氤氲,一朵朵小巧玲珑的花随着秋天特有的凉且温柔的风,像淘气的孩子一样从树梢蹦下来,铺满了这银白色的大地。月光从树叶与树梢之间的罅隙中透露出来,照在树枝与树干上。我霎时动了心思,徒手拿了两块月饼,飞奔到桂树下赏月。瞬间扑面而来的桂花幽香,一道银白色的月光,心中顿生惆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此时不禁让我想起那个对我宠爱有加的小姨。小姨在外地打工,与我们相隔茫茫一条长江,除了中秋,逢年过节很少回家,小姨会给我们这群贤字辈的小生带来糖、玩具、水果等许多好吃好玩的东西,当然也少不了漂亮的衣服。打从前年中秋起,小姨便不曾回家。

我坐在桂花树旁的石墩上,托着腮,俯视着静静的马路,心想:或许小姨今天会回来的。可好几个时辰过去了,我仍未见小姨那羸弱的倩影。看来,小姨是不会回来了。

云高风清,穿过那轻柔的秋风,看到不远处闪烁的灯光。我料想那定是家人相聚的灯光,或是合家欢聚的时刻。月亮,依旧是月亮。高高在上,柔柔绵绵地挥洒着看不清的月光。桂树,依旧是桂树。尽心尽力地散发着柔软浓烈的桂香。秋风,依旧是秋风。轻盈的将一大把一大把的桂香送进千万家。

此时,万籁俱寂,没有了春节的欢声笑语,没有了国庆的火树银花,也没有清明的鞭炮连天。四周是静的,好像谁也不想打扰谁,大家都沉醉在那阖家团圆的温馨之中。

脸被托麻了,手也托麻了。换个姿势,却尝到了一丝丝咸的发苦的东西。

透过皎洁的月光,我闭上眼睛。我梦见了与祖国分离的台湾同胞,正伫立在月光下,遥望着祖国大陆,思念着、盼望着……

凉风习习,我从梦中醒来,天上的月比先前更圆,皎洁月光比先前更亮。我憧憬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不久会合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