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志愿者(实用8篇)
注定沧桑
2022-12-03 07:42:22
其它
其它

疫情志愿者(1)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这暑假的美好时光,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毫不留情地袭击了我们的家乡——大连湾。政府紧急采取行动,各大商场、超市等全部封闭,进行全面消毒。

就在这紧张时刻,人们都躲到家里,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到了疫情最前线,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在各个疫情卡口值守的公安民警,在小区奔走的基层干部,还有一群同样可爱可敬的人,他们是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大家都勇敢地忙碌在抗疫前线。

我的妈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她每天都要出门,出门前总是告诉我们“不要出门,在家里呆着,外面不安全。”可是,她却每天都要出去,没有一次缺席,她说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每次回到家里,她都是精疲力竭,连说话的力气都快要没了似的。起初,我不清楚志愿者为什么会这么累,这么辛苦,甚至觉得妈妈的疲惫,有点莫名其妙。直到一个星期后,她给我看了在值勤站岗过程中的视频,我才如恍然大悟——原来妈妈他们站岗时的情形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视频中,志愿者们,穿着红马甲,站在马路中间,以及人行道旁边。他们高的高,矮的矮,有年纪轻的叔叔阿姨们,也有年龄大一点的爷爷奶奶们。妈妈说,他们有的是党员,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已经退休的人,还有的是厂里的普通工人。第一段视频,一位老爷爷要过疫情防控点,可是他什么证件都没有带,想直接过关,任志愿者他们怎么解释劝返,都不听。最终,在民警叔叔们的帮助下,才将他牵制住。第二段视频,几个妇女把志愿者们设置的路障和防护栏强行破坏了,把护栏扔到一边,从中间过去了,简直就像被巨人踩了一脚,还被揉得皱巴巴的。我看了心里有点愤怒,难道他们就不能想想别人的感受?不为自己的安全做一点点考虑?志愿者们,只有一个普通的口罩,一件红马甲,还有一顶小红帽。其实,谁不怕呢?他们这是舍小家,为大家呀。

我再次向志愿者们致敬,你们虽不是白衣天使,却同样也是人民安全的护卫战士。听着你们坚定地高喊“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我感动莫名。谢谢你们,志愿者!


疫情志愿者(2)

武汉。清晨。阳光洒满大地。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破坏了原本喜气洋洋的春节气氛,但无法阻挡温暖的阳光,无法阻挡武汉樱花的绽放,更无法阻挡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

一方有难,八方救援。工人们日夜不停地建造临时医院;医生们穿上防护服支援武汉;交警们风雨无阻地坚守岗位;农民们将自家的蔬菜捐给人们,一切都为了抗疫……

而我们一家也想为抗疫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去当了志愿者,我们的任务是在卡点上帮进入村子的人们测量体温。

这虽然听起来容易,但也并非如此。首先,我们必须24小时值班,以防有人趁防守空虚时趁虚而入,或从其它小道悄悄溜进来。因此我们不仅要守好关卡,还要关注另一些偏僻小路的出口,这样才不会给人有可趁之机。

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正式上岗。我们被安排在村子入口的一条新路,这条路就两个入口,所以又被分成两队。我刚开始兴致勃勃,可没过一会儿就开始厌倦了。

正当我准备打道回府时,另一卡口处突然传来争吵声。无论在哪儿总有些人不会遵守纪律,总想找事。那里有一个中年妇女在和我爸爸争吵。那个中年妇女指手画脚:“凭什么不让我进?这里面有我亲戚,我去访亲有问题?”爸爸则心平气和地跟中年妇女解释:“现在是疫情期间,为了大家的安全,任何人都不能进村,这是镇里和村委会的规定。”中年妇女却不听劝:“走开,我弟可是大官,信不信我让他告你。”爸爸也毫不示弱:“那我就打110,说你扰乱抗疫工作。”中年妇女吓了一跳,想来也是畏惧被抓,便灰溜溜地走了。此时时间已不早,我便回去了。

吃完晚饭,我等着父母回来。直到晚上十点,爸爸脸上全是汗的回来了,他一脸倦容,脸上已经被口罩勒出一道道鲜红的印记。我看到这张脸,不禁有点惊异:原来当志愿者这么累,而我却觉得无聊就早早回家了,相比之下,我真是差劲啊!

这次抗疫,我们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行动。特别是看到那无数个逆行者的美丽背影,我真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疫情志愿者(3)

2020年,它是一个特殊的春节。通过新闻,我们了解到,新冠肺炎越来越严重,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除了在病房里忙碌的医生、护士,在各个疫情卡口值守的公安民警,在小区奔走的基层干部,还有一群同样可爱可敬的人,他们是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大家都勇敢地忙碌在抗疫前线。

瞧,天还没有亮,他们忙碌的身影就出现在社区里,对照着一张张购物清单,为三楼居家隔离的张家送去米和油,再帮九楼的李家送去蔬菜水果。他们连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又惦记着李老伯夫妇。在老伯的家门口,他们戴着口罩,耐心地跟老人讲如何做好防护;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他们穿着臃肿的防护服,为行人检测体温。虽然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脸,但那温暖的目光和最美的样子早已刻入了我们的心骨。

看,年轻的理发师沈杰,带着理发工具,步履匆匆地跑到医院,为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免费理发。面对谢意,他说:“小意思,能帮上忙就好,终于可以为抗疫出一份力了!"

他叫弗雷德,是武汉大学一名法语老师,是志愿者团队里的一位法国人。虽然已54岁,但疫情发生后,弗雷德与家人坚决定留在武汉,积极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弗雷德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人在武汉,就是武汉人。我有车方便,需要帮医院运送医疗物资和食品尽管说话,能尽一点力我感到很踏实。”人间有大爱,抗疫不分国界!弗雷德这朴实的话语,难道不足以表达他热爱中国的心吗?这朴实的话语和“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驰援物资上的标语难道不是共同的旋律吗?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正是有了无数医护工作者的冲锋陷阵和无数志愿者的默默奉献,武汉上空的阴霾才得散去,中国的疫情才得以控制!

一顶顶红帽,一件件红马夹,无数的志愿者,他们,是爱的志愿,他们,更是爱的奉献。让我们把爱的志愿传递,让爱随武汉的樱花雨飘洒在世界的天空。

共抗疫情,大爱人间!向默默无闻的抗疫志愿者致敬!


疫情志愿者(4)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参与其中。作为共产党员的我,当然也就义不容辞。作为湖北人,这也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武安镇七里店村村委会担任志愿者,我主要负责办公室收集整理资料和各种表格,如春节返乡人员、_返乡人员的统计工作、每日体温记录、需外出复产复工人员信息的统计。此外,每天早上八点半至晚上六点,我还在村口参与卡点值勤,此卡点主要是为了劝返村民不要出门,不要聚集在一起打牌和聊天,出门买物资必须戴口罩等。最后,我们为此次疫情建立了微信群,每天我会为广大群众答疑解惑以及帮助他们在药店预定口罩。

依稀记得,在我们封路不久时,我就和村里的书记说过有需要的话可以叫我过去帮忙,大概是2月底的时候,村里人手不够,书记才叫我过去帮忙,然后我就做了一周的志愿者。这期间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刚开始在办公室的时候还可以在村委会吃饭,但是后来值勤的时候,因为我家离我值勤的地方有点远,吃饭很不方便,我记得有两次是在搭档家里吃的,后来就是回自己家吃饭。还有就是我们值勤是风雨无阻的,有两天气温在十度以内,那天又刮风又下雨,一整天我们都在雨中值勤,手脚冰凉,冻得直打哆嗦,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由于我们简易的卡点,所以晴天很晒,雨天很冷。但我觉得这些对于在防疫一线的人来说,这根本不算困难。

经过这次志愿者服务的经历,我深深的体会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此外,我觉得自告奋勇,义无反顾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扬的品质,而不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当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积极的参与进去,不逃避,不退缩,勇往直前。家喻户晓的是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俗话说,守得云开见月明,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胜利终将会到来。加油,中国!


疫情志愿者(5)

新冠肺炎疫情曾让全国各地大小城镇都被按下“暂停键”,随着疫情的逐渐平稳,“播放键”逐渐被打开。很多外地务工者陆续返回城镇开工,马路上的车辆也多了起来。休假在家的我,每日刷新闻看着逆行天使在一线艰苦战“疫”,也深受自己身边同学、朋友的感动,例如,湘雅医学院的卢同学主动写信给当地疾控中心领导报名申请参与防疫,朋友主动去自己社区当志愿者等等,因此,我也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与全国人民共克时艰。

在我父母工作的地方,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我申请加入了疫情防控队伍,当天下午,我便被安排参加执勤。这里早已经城镇化,村里分布着好几个工业区。为了贯彻党中央、广东省省委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以及复工复产的工作要求,中山市对市内村(社区)、居住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在社区入口设置卡点,安排专人值守,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我们志愿者,把通往我们社区的公路分成3列,一列为大卡车通道以及社区内车辆外出通道,一列小汽车进入社区通道,一列为电动车、自行车及路人过往通道。我们两人一组,分别负责拦截进入车辆并查询车主相关出入证明、为进入人员测量体温、办理出入证明的工作。

“℃,过;℃,过;℃,过;℃……”

“你好,居住证或者工作证请出示一下。”

“你好,本区域道路暂时封闭,需要去旁边红色帐篷办理通行证才能进入。”

“你好,外来无证人员不能进入本社区,请调头走其他路口。”

每天的工作大抵就是这样,测体温,指引车道、人流,解释管控的细节,似乎简单无聊,反复进行。尽管政府部门要求大家尽可能宅在家,由于复工和基本生活、医疗的需要,返城的行人和车辆,接二连三、源源不断地从外头涌进社区,一天几乎没有歇息,站得腿发麻、喊得嗓子干,口罩憋闷得难受,但是看到一个个正常的体温读数、看到社区人流车流在我们的指引下有条不紊的穿行,大家带着准备复工的喜悦表情,我们的队伍工作完后都欣慰地相视而笑。

百年一遇的大疫突然袭击,显然大家都没做好准备,对于防疫管控的一些措施还有人不是很理解,我们也缺少类似工作经验,有急着为家里换煤气中年大叔骑着电驴却被我们挡住进不来社区,告知要等煤气公司送上门等等,工作中有不少类似的小摩擦,然而我们用真诚和耐心,反复解释和劝说最终都能妥善解决。穿上了社区工作服就代表政府形象,这让平常有些缺少耐心的我们时刻警醒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数以万计的医护、警察等等冒死战“疫”在一线的时候,我们更要为他们的付出做好后方稳固工作,不能让他们的血汗白流。

执勤中最难忘那双眼睛,一家子人坐在一辆电动三轮车上准备进社区,车上的大人们都戴着一次性的医用口罩,小孩却戴着N95口罩。父母把的留给孩子,而孩子们显然不知道正在经历什么,在母亲怀里的宝宝被测体温的那一瞬间,他水灵灵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显得有点慌张,又有点好奇的看着我,让我突然有一种要落泪的感觉,彷佛看到了当年经历“非典”疫情的我,当年我的父母也是给了的给我,当年的白衣天使也如同现在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护卫我们的健康,我才有了今天的静好岁月。希望这些孩子长大后能体会今天他们的父母、医护、警察、政府和国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多么艰苦的努力。

路边的音响反反复复播放着“关于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疫情仍未过去,复工复产需要有序进行。但是我可以看到,疫情下的人们的眼睛里依旧闪着光。他们急切地盼望着复工,渴望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疫情并不可怕,因为疫情发生时,国人带着匹夫有责的合作精神;疫情平稳时,国人有边防疫边复工的勇敢和坚强。相信疫情结束后,他们会继续展现他们勤奋和努力。

多难兴邦!这次疫情,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祖国的强有力的执行力,让我更加感受到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冬天已经过去,春天亦已来临,相信在人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努力下,疫情一定会早日被我们所战胜!待到樱花烂漫时,人们定能相聚于老地方,彼此相视而笑,问候一声“朋友,好久不见,一切安好!”


疫情志愿者(6)

“要出去是吗?请出示一下通行证或单位证明吧。”“师傅,您是哪家业主?麻烦扫个二维码吧!”

2月11日,鄞州区下应街道海创社区中海国际小区四期大门口,身穿无纺布制成的一次性防护衣的保安、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以及社工们,按照人、车两个通道,分头对来往小区的人员一一登记。出去多少辆车,进来多少辆车,都用“正”字计数;进来的人员必须登记日期、时间、房号、姓名、体温、从哪里回来、联系方式、记录的值班员等。“我们社区实在是太大了,不敢马虎啊!”海创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徐波平感慨了一声。

是啊!现在疫情当前,除了那些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之外,最辛苦的就是那些社区的志愿者和物业管理人员了。他们每天都要给小区消毒,还要给出入的人员测量体温。他们的工作重要性几乎与那些医生护士一样。从早上6:00开始,清洁工就要起床给电梯按钮、大门把手等经常触摸的地方消毒,并贴上保鲜膜,以防接触感染。如果一遇到从湖北回来的业主时,他们还要急忙把人送到酒店安置隔离,每天还要去给他们测体温、送饭送水的。所以,这些物业人员和清洁工是十分辛苦的,但是,许多人却并没有像恩人一般礼待他们。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某隔离点,一名被隔离的女子因饮水问题与工作人员起了争执。该女子坚持要喝矿泉水,并质疑“没有人劝”,还与特警发生争吵。“我们给你准备的开水和食物,其他人都可以食用,为什么就你不能食用?”特警问道。是呀!现在是特殊时期,这个女子还这么不懂事,还犯公主病!我希望这个女子能理解一下那些辛苦的工作人员!

有人说,那些白衣天使应该被赞扬、歌颂。但我认为,这些验收把关的物业人员也应该被歌颂。因为没有他们,也许各个社区人被感染的风险就会非常大。正是他们辛劳的付出,降低了社区传染的风险,减少了感染的病例。也正是因为大家在疫情中抱成一团,同心协力,本次疫情才会慢慢好转。

这场战役,有人冲到了最前线,他们是请战的英雄;也有人站在我们的家门口,他们是无名英雄。所有这些为我们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的英雄们,照亮着我们的心灵,有了他们的温暖,这个春天如约而至。疫情过后,我们一起在春天的路口,拍下我们最美丽的身影。


疫情志愿者(7)

20XX年的春节,本该和以往一样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可因为一次一疫情,所有人不得不被迫待在家里,减少外出,少聚集,春节这几天也变得异常安静,但也是因为这是疫情,让人间处处充满了爱。

医生,护士,交警,城管和新冠肺炎患者成了唯一可见到的人,医院里人山人海,武汉所有医院几乎爆满,所有武汉医护人员都想挽救这种局面,但也没有任何的作用。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党中央派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赶往武汉,但这么多医护人员中也有爸爸、妈妈,他们为抗击疫情舍小家。为大家告别自己的儿女们,从几百,几千里的北京,上海等地飞往武汉.

那么多医护人员,抗战在一线,工程师们也日以继日地赶建着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从开始平地到正常使用,花了不到20天的时间,一些医护人员,一天睡觉的时间不到5个小时,为减少隔离服的用量,他们减少吃饭,喝水,穿着成人的尿不湿工作,还有医护人员因过度疲劳而晕倒在“战场”上.

同时,为防止疫情扩散,武汉被封了城,所有的地铁站公交站,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和飞机站已停运,关闭所有离汉通道,严防病毒.

城市开始召集志愿者,人们纷纷踊跃着报名,从水果生产城市,蔬菜生产城市调来大量物资,口罩,防护服,无菌手套。为武汉所有区,县送物资,志愿者们还得为小区里的人的需要去超市采购食物。

那些中国的富豪们也为武汉捐款,光是马云和马化腾捐钱的总数,也破了30亿。

世界各地,也在为武汉加油。有巴基斯坦,俄罗斯,伊朗伊朗,就连跟我们作对的国家日本,也在为武汉加油,日本街头,处处可见“武汉加油”的中文字样,用中文说着“武汉加油”;俄罗斯的小朋友也身穿“武汉加油”字样的衣服,鼓励武汉能战胜这次疫情。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武汉虽然被隔离了,但外界依然给予武汉爱和关怀,爱,就在身边。也让我们为一线奋斗的医护人员致敬。


疫情志愿者(8)

今年春节前夕,在我国武汉等地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因为病毒来得突然、传染性又强,很多物资和人员都没办法及时配备,所以这算上是一场灾难,也是对全国人民的一次考验。

在疫情发生后,武汉本地的医护人员加班加点的工作在第一线。他们每天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为了不浪费防护服,他们不能吃饭喝水,甚至不敢去厕所,口罩带久了脸上有的勒出了血痕和溃烂。有的医护人员家属染病都不能亲自照顾,有的扔下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舍小家为大家,争分夺秒的抢救每一个身处危境的患者。

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去支援疫情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还没来得及和家人过完春节,就奔赴疫情区,和武汉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御病毒的袭击。

还有很多志愿者无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给他们提供工作用餐。由于国内口罩和防护服等物资严重缺乏,有一些在海外的同胞积极寻找货源,不远万里为祖国提供物资援助。还有一些并不富裕的老人捐出了自己积攒多年的生活费,孩子捐献了舍不得用的零花钱。他们都在后方默默的支持着我们的祖国。

在疫情发展期间,武汉人民也自觉的做好隔离措施,在困难面前,仍然井然有序的生活,也大大降低了病毒的传播。

对于这次疫情,有物资的救助,也有精神的鼓励,很多学校组织了同学们绘画、唱歌、以及写文章,大家齐心合力一起为武汉加油,让他们更有信心度过这个难关。众志成城,相信我们很快就会战胜这场灾难,迎来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