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宽容的初三600字作文
难过时我会记得笑
2022-11-01 02:50:37
初三
其它

倘若你的观点遭到猛烈的抨击,倘若你的行为遭到别人的非议,倘若你发现朝夕相处的最亲密的人在很多时候认识并不能和你趋于一致,倘若……你会怎样样?是气急败坏、暴跳如雷?还是从容应对,并能反身而诚,反求诸己?

做到了后者,你就拥有了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气质,那就是宽容。

——当我读到肖川《我的教育梦想与信念》中关于对“宽容”章节的阐述,自身对“宽容”的理解也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深。

宽容作为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美德。它应当是家庭幸福,社会礼貌的重要因素。就拿家庭来说吧,当你和家庭成员在生活观念、孩子教育、家庭处事,甚至是对社会某些现象看法不相一致的时候,是咄咄逼人,针锋相对,非来个我对你错,你上我下,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彼此疏远。而宽容,宽厚,给对方以信任,安全和融洽,恰是家庭和睦相处的重要源泉。肖川认为“宽容的重要含义就在于不仅仅对自我所认同所信赖的事物能够抱以审慎的态度,更能够对别人所信赖的实物能够假设它确实有合理之处。”如果一个人真能够这样行事,其结果必定使原先有益的资源更为充分地发挥作用。

人的生活如此,教育更是需要宽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深反思的。孩子的教育本身就是孩子个体个性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它不可能像工厂加工零件,生产模具一样,整齐划一搞一刀切,统一到达我们所期望中的要求和目标。教育的宽容,重要的是对于富于不一样个性的孩子的宽容,以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的宽容。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此相对或者相反的就是,不遏制,不独断,不唯师,不唯书……站在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孩子,本着发展孩子的高度去思考教育。宽容绝不是姑息,放纵与放任。教育的宽容就是在以尊重和理解孩子为基础,充分接纳多样的孩子个性,并能努力挖掘孩子个性中所包含的进取宝贵的因素,放大,并将其作为一种资源,更好为教育孩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