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元宵作文(集合19篇)
云天轻舞
2024-06-23 01:22:57
其它
其它

做元宵作文(1)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名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耍,出游嬉闹。

唐宋清明,元宵节成了年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墨客骚人,常吟诗作画,作为增添雅兴。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中认为:“到了汉明永定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法,命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法的尊敬。”

这就是元宵节的来源。我喜欢元宵节。


做元宵作文(2)

春节刚过,我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要到了,说起“元宵节”那就一定要游花灯,既然要游花灯那就先要学会做花灯。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宝鸡日报社小记者团组织的“我要做花灯”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既学到了许多关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传统民俗知识,还跟着宝鸡民间花灯制作大师学习动手制作了兔子灯,收获很多,感受颇深。

下午1点30分,我们的活动正式开始了,盼呀盼呀,终于到了大家最期待的“做花灯”环节。为我们小记者团教做花灯的xx老师,是陇州花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可是全国“山花奖”民间彩灯大赛金奖获得者呢。我们说做就做,李老师首先为大家现场示范了花灯骨架的扎法,她动作娴熟,技艺精湛,同学们也个个学得认真,看得仔细。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只扎好的花灯架子,我得到的是一只兔子灯。

它的骨架是由六个大小圆组成,先用两条竹篾各扎一个大椭圆把它们绑成十字形,然后两个小圆套在大椭圆两侧当作身体,再用两个小圆扎成兔子的头,兔子灯的骨架就完成了。第二步是糊花灯,先用彩纸把头部糊好,然后糊身子,在糊身子时背部和腹部要留出两块儿,穿花灯的提把和放蜡烛;接着就要给兔子灯“化妆了”。用黑色画眼眉,红色画眼珠和嘴巴,身体用用蓝色和红色进行装饰就可以了;最后把剪好的耳朵和尾巴贴上去,再装上提把,兔子灯就做好了。

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在糊花灯时常常粘不牢固,千辛万苦之下总算把小兔的“衣服”穿好了,可在上颜色时一不小心又容易把纸沾破,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兔子灯的制作过程真是十分不易。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做完了,虽然过程特别辛苦,但是看到手中这盏栩栩如生的兔子灯,还真是蛮有成就感的!

经过这次活动,我不光了解到了闹元宵、耍社火、放天灯、吃元宵这些西府传统民俗知识,还体验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手里拿着的花灯制作的来之不易,它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展现了西府文化的魅力。

今年正月十五晚上,我可以打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灯闹元宵啦!


做元宵作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同中秋节一样是家人团聚的时候。平时在外地工作的人就可以趁着这机会回家和家人好好地聚一聚了。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这次,我和姐姐、殷俪然就做了一次元宵。

我们先将米粉和水和均匀了,不一会儿,一个又白又胖的面团便诞生了,然后,我在面团上扯下一点面屯,然后在手中搓圆。“哎呀,面团裂开了。”我焦急地对妈妈说。“加点水就好了。”我照办了,又继续我的工作。

我决定做只小狗元宵。我把面团摁在桌面上,用力一拍,面团马上就变成了面饼,我在面饼中央放了一些豆沙,包起来后就把它捏成了一只小狗。“哈哈,我的作品问世喽!”我不禁有些飘飘然,高兴得大叫。我又瞧了瞧姐姐的作品,姐姐做的是一只海星,而殷俪然仍是一个面饼。

煮熟后,我们都大吃一惊:小狗的右眼没了,海星也烂了,大饼也裂开了,我们三的作品几乎全军覆没。

虽然如此,但我们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甜美的元宵!


做元宵作文(4)

元宵节那天,我们从莱芜回来就到了奶奶家。奶奶在家里忙的不亦乐乎,一会搬花盆,一会做菜,一会又抬水。刚忙完这些活,奶奶又从里屋里拿出来一个面盆,我问奶奶:“奶奶,这是要干什么呀?”奶奶说:“做汤圆,自己做的好吃。”一说做汤圆,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那洁白的、如雪般的元宵来。想着外白里黑,咬一口就满口飘香的汤圆,我的口水就流了下来。奶奶说:“小馋猫,别想了,快来帮忙吧!”于是我抓紧洗了洗手,来到了面盆前,帮奶奶揉起了面团,不一会面团就揉好了。奶奶用面杖擀好了皮,我就和奶奶包起来。将黑芝麻包在皮中,像捏泥球一样把面团捏成了一个个圆圆的小球,一个、两个、三个……不一会儿,一大盘汤圆就做好了。这时,妈妈已烧开了水,把汤圆放进锅里煮了起来,一会工夫,汤圆的香味就四散开来,等熟了,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个,汤圆里的黑芝麻就像开闸的水一样流了出来,味道好极了。

晚上,我们还放起了许愿灯,买的这个许愿灯很精致,里面点上了蜡烛,许愿灯飞在空中,就像是一颗颗闪闪的星星。它们带着每个人的梦想向天空中飞去。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大街上,有正在放烟花的,有猜灯谜的,有闲逛街的,热闹异常。元宵节,真好!


做元宵作文(5)

元宵节就要到,元宵节有甜甜得元宵可以吃,我得心里就感觉到幸福满满得,因为我是最喜欢吃汤圆得。

那汤圆白白得,像几颗白得像雪一样得珍珠。我最喜欢吃芝麻汤圆和没有馅得汤圆。芝麻汤圆是个“大个子”,洁白无瑕,让人看不出里面还包有甜甜得芝麻。咬一口芝麻汤圆,乌黑乌黑得芝麻就“跑”出来,味道也就出来。有一次,我正在看书,闻到这诱人得香味,就急忙把书放好,跑到厨房来,我咬一大口汤圆,那汤圆在嘴里甜甜得,入口即化。无馅汤圆是“小个子”,像一个白色得小精灵,闻起来可香,好像每个“小精灵”身上都有一个特别得“香包”,让人觉得十分香甜。

无馅汤圆是我得拿手好戏,我先往糯米粉里放一点水,就开始和面,面和好,再捏一点面,把面揉圆,这样无馅汤圆就做好。我和妈妈做许多汤圆,我把汤圆放进锅里,汤圆在水里“跳来跳去”好像在跳华尔兹。汤圆快煮好得时候要往锅里放些糖,吃起来甜甜得,吃完之后,会有无穷得回味呢!

元宵吃汤圆感觉真好,汤圆是我得最爱,真希望每天都可以吃汤圆!


做元宵作文(6)

元宵节的前两天,我们宣城小记者又一次相约 “福星渔港”一起提前欢度元宵节。既然是元宵节,那自然少不了做元宵、吃元宵了,今天我有幸能亲自体验一次做元宵的感觉。

下午2点左右,我来到福星渔港大酒店的二楼,那儿早已人满为患,我找个位子坐下和其他小记者一起边聊边等待着活动的开始。终于,赵主任和几名小记者成员端着六大碗面粉和六大碗豆沙泥进来了。

我们被分成了六组,每组挑选一名组长来维持本组的秩序。我有点激动,心思早已飞到做元宵上去了,是做什么样的呢?大的?小的? 赵主任一声令下,活动开始了。

首先抓一团自我感觉大小正好的面团,用手把面团搓成一个圆球,再用手把面球压扁成一片圆面皮,接着用筷子夹一小块豆沙泥,把它搓圆放在面皮上,结果感觉豆沙泥少了,等我觉得豆沙球大小满意时,人家早就已做好一两个了。

接着,我要把元宵搓圆了。怎么回事?一次性手套竟被面团粘住了,这可怎么办呀?我急的满头大汗,无奈只好脱下手套,脱下手套果然做的快多了。我正以为自己做得最多最完美时,一看身旁的瞿林一,他早做了七八个了,每个元宵不仅圆,而且表面光滑的没有任何皱纹,真没想到他带着手套还做得这么好。我赶紧加速做起来,要不是主任叫停,我还会不停的做。

第一次做元宵虽然不够熟练,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做元宵作文(7)

今天,妈妈和外婆在汤圆,我手里痒痒的也想露一手,在我真诚地请求下妈妈很爽快地答应教我做汤圆。

我的小手马上忙活起来,手上沾满白白的粉,因为我加的水太多所以手上的糯米粉烂烂的,甩也甩不掉,不过我觉得十个手指插在糯米粉里乱搅,那才有意思呢。不过妈妈很快弄掉我手上的那些糊糊,把糯米粉团成一团。开始做汤圆,妈妈首先掐一团糯米粉,小手用力地把它搓成一个圆球,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做,开始速度挺慢的,做得也不好,有大有小不均匀,慢慢地也就学会。不知知觉,我和妈妈把粉团全做完。然后把汤圆放进烧开的水里煮,不一会儿,又香又甜的汤圆出锅。

这次的元宵节,吃着我自己亲手做的汤圆,回味无穷啊!


做元宵作文(8)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诗名叫《上元竹枝词》,是符曾写元宵节的。(上元节,就是元宵节。)这不,新年的热闹刚刚过去,元宵节就要来了。元宵节的习俗是要吃元宵的,利用空余时间,我跟着奶奶学会了做元宵。

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了元宵。据说宫中有一个宫女也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所以,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做元宵的过程非常“烦”。我们先准备好了米粉、豆沙馅、开水、面盆。接着把米粉倒入面盆,倒入开水,调和成面团。注意,水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适中。然后,从大面团上扯下一点儿面饨,再把它搓成圆,放入馅就好了。可是刚揉好的面粉团好象非要和我做对似的,好不容易搓到一起,又马上裂开了,害得我费了好大劲。终于可以装馅了,可是那豆沙馅又喜欢和我作对,我放少了,它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如果放多了,又撑破了肚皮,还弄得元宵外面都是豆沙。哎,一个白元宵成了花元宵了!

煮元宵也非常有趣。刚下到锅里的元宵都沉在锅底。随着水的沸腾,元宵一个个浮在水面上,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元宵做好了,尝一口自己做的元宵,润滑滑的,香甜可口,真好吃!


做元宵作文(9)

快乐的寒假生活一开始,我便迅速完成了各科作业。接下来的时间要专心完成我的实践作业了,其中最有意义的要数手工制作了。今年我要亲手制作一盏灯笼。

为了使我的灯笼精美别致,材料我可都是精心准备的。有的是自己制作的,有的是在网上购买的。材料一收到我便迫不及待的开始我的创作。当我兴高采烈的打开材料包一看,傻眼了,包里竟只有几根类似竹筷子的木棍和几个连接木棍的塑料拐角,这能做成灯笼吗?我心里浮出了疑问。看来要自己创作发挥了。

开始制作灯笼了,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了。首先要把支架做好,这需要力量,我请来了力气最大的锤子。拿一根木棍,把它锤进连接木棍的拐角里,再把另外几根木棍也锤进去,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他的几根木棍连接起来,灯笼的框架就做好了。在完成这一步骤的时候,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们连接在一起的。“唉,终于弄好了!”刚开始我是兴高采烈,到现在是气喘吁吁,但看着制作好的框架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糊纸。我从文具店里买来了皱纹纸,想把它包裹在已经做好的灯笼支架上,完成这一步骤不得不请来双面胶。在每一根木棍上都贴上双面胶,撕下双面胶的一层皮。接着用手工健将——剪刀把皱纹纸裁剪到合适的尺寸,再把剪好的皱纹纸贴在灯笼支架上。这一步骤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也许皱纹纸就会贴歪,导致整个灯笼不协调,就是想补救都补救不回来了,所以我才请来了妈妈来帮忙。她负责扯着纸,我来滚灯笼。经过我们俩的同心协力,纸很快给糊好了。“太美了!”,我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赞叹不已!我好像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灯笼。此时我又回到了起初的兴致勃勃。

令我最开心的是最后一步在灯笼纸上绘画。我的灯笼一共有六面,经过我的深思熟虑,我决定在这六面中两面画小猪的剪纸图案,两面画梅花,还有两面分别写上“福”和“猪年大吉”的字样。绘画可是我的强项,经过我的精雕细琢,原本朴素的纯黄色灯笼,完美的蜕变成了一盏图案鲜明、颜色鲜艳的彩色灯笼。我高兴极了,连忙拿给爸爸妈妈看,就连他们也对我的杰作投来赞许的目光。

六角宫灯制作的很成功。在我看来,制作过程不仅检验了我的手工制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让我懂得了互相协作、精益求精的好处。这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手工制作!


做元宵作文(10)

年三十晚,中国人都有一个习俗,就是吃团圆饭。我们那天也吃了。

下午,爸爸和妈妈一早就把鸡,鱼等丰富的食物摆放在桌子上。夜色降临,我们一家五口,共同坐在椅子上,吃一餐团圆饭。那天的饭比以前香了很多,鸡也更好吃了。在家里,我是最小的,我要帮大家盛饭。在盛饭时,我忍不住“诱惑“也试了一下饭的味道“哇,好好吃哦!“我情不自禁地说了这句话。盛完饭后,我狼狈地大口大口吃起了一碗又一碗香喷喷的米饭,等我们吃完,饭已经没有了,肉,菜都已经少了一大半。吃完美味的晚餐后,我们一家老少大小舒舒服服地看春节联欢晚会。

回想年三十晚,又说又笑,又吃又喝,合家团圆多开心啊!


做元宵作文(11)

今天早上,我刚起床就听外婆说要包元宵。于是,我急急忙忙地起床凑热闹。我心想:“外婆做的一定很好吃。

开始包了。我看着外婆麻利的手飞快地做着。我忽然觉得做元宵还挺好玩的。所以 心里涌现了一股好奇心,就请求外婆让我也学着做,没想到外婆竟爽快地答应了。

首先外婆发给我一块揉好的面团,然后一边介绍做元宵的步骤,一边做着示范。只见外婆先用手把面团按扁。接着,在扁平的面团的中间放上一勺馅;再把四周的面团捏起来,使馅牢牢地困在里面;最后放在手心,揉成圆球状。一个元宵就做成了。看着圆嘟嘟的元宵,我迫不及待地拿起面团,按照外婆的样子做,要包馅了。我忽然有一个新奇的想法:包多一点馅会不会更好吃呢?于是,我就照着心里的想法去做。结果,元宵似乎吃得太饱了,鼓胀着肚皮被撑破了——露了馅。更可气的就是,我包了好多次,个个都跟我作对似的露了馅。我把脸一沉,气呼呼地坐在沙发上。爸爸走过来,对我说:“生气啦?我跟你说,你要学会面对挫折,那样才对。”后来想了想也是,我不能这样就认输了。结果,我重新回到了厨房和外婆道歉。外婆对我笑了笑,然后又回过头,兴致勃勃地做了起来。我心想:“我一定要成功。”接着,我又鼓起勇气,吸取前面几次的经验,把馅减少了一些,结果成功了。我特别高兴、激动。一气呵成,一连包了十多个。

今天,尝着自己用汗水换来的元宵,心里甜滋滋的。关键是通过这件事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这也将一直激励我成长。


做元宵作文(12)

今天是冬至,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天空飘着雪白的云朵。我刚从学习班出来,就飞速地冲回家。因为,老妈要教我做汤圆。

我很快回到家,但是气喘吁吁的,脚一直发麻。老妈见我这个样子,她的嘴巴弯成啦一个大月亮。

按老妈教的方法,做汤圆先要揉好糯米粉团。平时我只会调面糊,认为揉糯米粉团和调面糊一样,没啥区别,哪里知道这么麻烦:米粉团外全是水,里面却有一个干干的小米粉团!于是,我再往盆子里面倒啦一勺水,可是水一直在外面,老是浸不进去。我心里急啦起来,我急切的心情让我仿佛听到啦自己心脏的跳动: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跳个不停。经过我的努力,米粉团终于揉好啦。这时候,我觉得窗外的阳光、云朵特别美丽。

下面要做的就是做汤圆啦。这时,我突然想临阵逃脱,因为我连做面饼都不会,怎么会做汤圆呢?但我想起老妈对我嘲笑的神态,我拼啦。我从粉团上拿啦一小团,揉成啦一个圆形的小球。咦!一个小汤圆居然产生啦!我喜出望外,余下的我也照这样揉,不一会,桌子上满满的都是那白白的、玲珑的小汤圆啦。这时候,我瞟啦一眼妈妈,看见她笑得更甜啦。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揉好的汤圆下锅啦。妈妈教我先在一个锅内放满水,然后把水煮开,放入黄糖,再将汤圆放进去。但在这个过程中,开水溅到我的手上,啊!好烫呀!我的毛皮细胞顿时死啦一片!我才把剩下的汤圆小心翼翼的放入锅内。过不啦多久,汤圆就煮熟啦。它们一个跟着一个浮出水面来,在水面上晃呀游呀的,真让我高兴!我带着喜悦的心情把汤圆舀出。嘻嘻!窗外偷偷窥视我的,是最明媚的'阳光,最洁白的云朵!

今天,伴着明媚的阳光、雪白的云朵,我学会啦做汤圆,我的心情如天气一般的美丽。因为,我学会啦做汤圆,就意味着我又长大啦一点。


做元宵作文(13)

妈妈说要教我包汤圆,我兴奋得不得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包汤圆。

看着妈妈准备好的面粉,我惊呆了,心想:“汤圆是用什么做的呢?难道这些面粉就可以做成圆圆的汤圆吗?”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汤圆就是用它做出来的。先把糯米粉加适量的水调匀,做成糯米皮,然后取一小块放在手心搓圆,在上面按一个小窝,把汤圆馅儿放在小窝里,将糯米皮包住搓圆,一个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我照着妈妈的话做了起来。还自创了毛毛虫、小乌龟、棒棒糖等形状的汤圆,看着这些“作品”,妈妈直夸我有创意。原来做汤圆是这么有趣的事情。

各式各样的汤圆在锅里翻滚着,好像富有了生命一样。妈妈说等汤圆都浮起来就可以吃了,不一会,所有的汤圆都浮了起来,我忍不住先吃了一个“毛毛虫”,嗯,我觉得还是自己亲手包的特别好吃,妈妈也一个劲的夸我能干呢。

这一天,比我在楼下放鞭炮时的心情还激动,是我在春节期间度过的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因为我能帮妈妈分担家务了,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做元宵作文(14)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宵做汤圆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是元宵节。很多人都说元宵节比春节更热闹,更温暖。因为春节之时,每家每户都要去拜年,街上就显得很冷清。而元宵却恰恰相反,在那天,有很多活动举行,街上异常热闹。

早上起床,就清晰地看见奶奶在厨房里忙这忙那的。仔细一看,才知道奶奶正在做汤圆。我就好奇了,脸上布满疑惑地问奶奶:“为什么要做汤圆啊?平时都没什么做的。”奶奶一脸平静地说:“你忘了,昨天你才要说元宵节要好好吃上一大碗热呼呼的汤圆呢?那么快就忘了。我的乖孙女真没记性呀!”我的问号又变胖了:有吗?不管了。反正只要有汤圆吃就好了。我最喜爱吃汤圆了,耶!然后,我的脑子里又浮起一个问号。问奶奶:“那直接去商场买汤圆就行了。干嘛要自己做呀?又浪费人力与时间。”奶奶又意味深长地对我解释道:“自己做的汤圆吃上去肯定会比商场那些美味多了。你也赶快来做呀。不会奶奶教你。”我顿时产生了兴趣。

奶奶叫我先把面粉洒在大盆子里,我就照做了,奶奶夸我做得好。我的兴趣越来越大了。然后加一点水在面粉里,奶奶对我说:“水一定要适当,非多非少。”接着,奶奶叫我要搓一会儿,搓完后按下去,每搓几下就加一点点水。就这样,反复做,当把它搓成一大团粉时,要有点软性,就可以包了。我垂头丧气地说:“哎。咋那么麻烦呀?”因为我的`没精神,所以这步做的不是很好。不过也挺好的,毕竟新手上路,还需要多多指教呢。接着,奶奶说可以包馅了。我就犹豫了:包什么馅好呢?红糖、花生、桂花还是芝麻好呢?最后决定还是包芝麻馅。我从那一大堆的面粉里捏出一小块,结果包不住那馅。奶奶看见了,示范了一次给我看。我立刻就会了。我也捏出一块,搓成一个圆溜溜的小球,然后看着奶奶用手指把中间给掏空了,我也照做,把中间掏空了,接着就看见奶奶用勺子套了一小部分的芝麻,就放下去,用手轻轻把皮给捏在一块,最后搓成圆形就行了。我还是照做了,结果做了两次才做好。第一次是因为馅太饱满了,把皮都撞开了。时针悄悄指向了十一点,该煮饭了,恰好汤圆也做完了,时间刚刚好。

晚上,我们的汤圆都煮熟了。我悄悄掏了一小碗,尝了尝,味道刚刚好,非淡非甜,而且馅很饱满,好像只要用手指轻轻触碰汤圆皮,它就会露出来似的。一不小心,被那热呼呼的馅给烫着了。吃完后,嘴里还蕴含着那芝麻香,时不时绕过喉咙,时不时跑到鼻子前,真是让人吃过都流连忘返啊!

奶奶说的真没错!自己的劳动成果才是最美味的,让人充满幸福美好。

这次做汤圆真是获益匪浅啊!


做元宵作文(15)

早上我起了床,一阵阵香气直往我鼻子里钻。我贪婪地用力闻着,大声地喊着:“哇,好香呀!”

锅里煮的是什么呢?原来是我最爱吃的肉饺子。“啊呜,啊呜……”我也顾不上烫,一口一个。呼出一股股热气,太好吃了,不,是太太太好吃了。

完饺子,妈妈拿出一条钻石粉色的裙子,我穿戴好后便出门了。路上热闹非凡,人人脸上都荡漾着笑容。互相道着节日好!小朋友你追我赶,玩得可开心了。

中午我回到家,元宵已经摆到了桌子,上有粉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绿的……元宵的馅更是丰富多彩,有巧克力的,草莓的,苹果的……啊!“哧溜,哧溜,哧溜”一碗下肚,再来一碗,最后再来一碗。三下五除二,一锅元宵被我们一家五口吃个精光。舔舔嘴唇,真是回味无穷!

“嗝……嗝”不知是谁打了几个饱嗝。“哈哈哈哈……”家里回荡着不息的欢笑声。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阖家欢乐,所以,这一天谁也不会感到孤独,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吃着团圆饭。多么美好。


做元宵作文(16)

元宵做汤圆作文1

正月十五,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大家都欢聚在一起,吃汤圆,赏月亮,放烟花,看花灯,猜灯谜。

今天,我们在奶奶家过元宵节。下午,奶奶准备做汤圆,我高兴地提出帮忙,奶奶先让我去洗干净手,然后,我就坐在桌子边,看她打开一袋糯米粉,倒在脸盆里,又在中间挖了个洞,倒一点温水,就揉了起来,一边揉一边说:“这和面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太干,到时候做的汤圆会裂开,太稀,就还要往里加糯米粉。”我在旁边仔细地听着,看着,一会儿,就差不多好了,我的手痒了起来,我让奶奶给我试试,她把脸盆端到我面前,我学着奶奶的样,揉啊揉,有点像在搓衣板上搓衣服,软软的,很好玩,奶奶还表扬我了。然后,奶奶拿了一团面搓成长条,再一小块一小块掰下,拿起一块,放在手心,揉成一个圆形,往里面放了肉馅,再把口子慢慢捏拢,再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做起来,可是,那个肉很不听话,老要跑出来,所以,我就在外面又给它贴了一层糯米粉,这下,我做的这个汤圆成了汤圆中的“巨无霸”,玩了一会儿,我就不太有耐心了,后来由于不听奶奶劝告,我被剥夺了做汤圆的权利,最终,被分得一堆面,做了一些被阿舅们评价为“四不像”的东西,有虎、兔、叮当猫……

晚上,煮汤圆咯,“巨无霸”被分入我碗中,落入我口中,真不是盖的,大,真大,咬了好几口,才咬到一滴点的肉,真苦了爱吃肉的我,以后,还是要好好听大人话的,不管怎样,这个元宵节我还是过得很快乐的。

元宵做汤圆作文2

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它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美好。可还有一些人却远离自己的家乡、亲人,如武警战士,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为了给远离家乡的武警叔叔们送去欢乐与祝福,元宵节这天,我校“童鹰”小交警社团组织我们与武警叔叔们一起欢度节日。我们先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活动现场。一到制作台前,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洗干净手一边学阿姨婆婆的样子搓起了元宵,一边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待着武警叔叔们的到来。“来了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只见武警叔叔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一进门,他们就把军帽整齐地排在桌子上,然后和我们一起热热闹闹地搓起了元宵。不一会儿一个个圆溜溜的元宵就搓成了。

“烧好咯,烧好咯!”随着社区婆婆的叫声,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赶忙把元宵端到了武警叔叔手上,他们互相谦让着……看着叔叔们开心的笑脸,吃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我们的心里满是自豪。

时间像飞箭过得真快。武警叔叔们要回*队了,我们赶紧站成一排,大声地说:“武警叔叔再见,元宵节快乐,后会有期!”大家听了全笑了。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元宵节啊!

元宵做汤圆作文3

元宵节,我吵着妈妈教我做汤圆,妈妈爽快地答应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只见妈妈先用水把糯米粉和好,接着搓成长条,再揭一小段。我取了一小段,学妈妈样先把它捏成窝型,再嵌入猪油馅,然后裹起来封好猪油馅,紧接着再把它搓圆。妈妈很快地搓出了一个个汤圆。而我左搓右搓就是搓不圆。妈妈说:“汤圆在左手掌心右手顺时针用力均匀搓。”我按妈妈说的做果然搓圆了。妈妈夸我聪明,我心里乐开了花。妈妈还教我馅一定要裹好,不然熟了馅流出来就不好了。我做了一个又一个。突然来了灵感,我想做些不一样的汤圆。妈妈见了问:“你在干什么呀?”“不告诉你!”我笑嘻嘻地说。“做好了!”我喊到,爸爸跑来一看:“这是汤圆还是饺子?”“是汤圆。”原来爸爸把我做的饺子型汤圆看成了饺子。我开始包第二个汤圆,我把面团擀平了,在上面抹上馅,对折卷起来,像一朵花,妈妈直夸我手巧,我听了可高兴了。接着又做出正方形,心形的汤圆。不一会,稀奇古怪的汤圆要下锅“游泳”了,“哗”的一声,汤圆下去了。妈妈盖上锅盖煮了起来。

啊!香喷喷的汤圆出锅了。妈妈放了些桂花糖,大家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爸爸说:“这汤圆既新奇又美味,真棒!”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妈妈也笑了。 我也吃了一个,那股香甜的滋味也慢慢流进了心田…


做元宵作文(17)

我快步走进厨房,把半锅生水端到了灶台上。我小心翼翼地拧开了火的“领头儿”。可是,火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地张牙舞爪地从锅的下面 “窜”出来。

难道是停气儿了?我不甘心,便又小心地开起火来。“呼……”一股热气传来,我赶紧往回退,生怕被火烧着,我轻轻地嘘了一口气。

我从冰箱里拿出元宵,准备向妈妈请教该怎么煮元宵。可没想到的是,妈妈竟然一口拒绝了我,让我自己动脑筋找老师。我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啊!对了!我想到了!袋子一定有使用说明!我恍然大悟。

哦!我明白怎样煮元宵了!咦?水开了没有?太慢了吧!我双手叉着腰,撅着嘴想。当我走到灶台前,发现锅盖儿旁的缝隙中,冒着缕缕热气。我便迫不及待地掀了起来……

“啊!好烫!”一声惨叫声传来。我可怜的手呀,差点就成了“烧猪蹄儿”了!这时,我才想到要把火调小,这样拿起锅盖才不会烫手。

我把元宵一个一个地放入锅里,可我是个急性子,这样放太慢了,于是,我便把一袋子元宵一股脑儿全都倒进了沸腾的水里,哇!只听到锅里咚咚乱响,水花四溅,我吓得赶快往后撤。

一会儿便安静起来了,我好奇地打开锅盖,发现元宵们“靠”着锅好似一对儿对儿亲密无间的朋友,哼!为了让大家吃上一个个圆圆滚滚、完完整整的元宵,我只好当一个“狠心”的小姑娘,把它们分开!我拿来 “助手”——勺子来帮忙,在锅里搅啊搅啊…….硬把它们这一对儿对儿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给“分”开了。这时,竟然有一个调皮的小元宵,又和我的勺子结成了朋友,我真是哭笑不得!没办法,我只好用筷子将它“赶”下水去。

一分钟后,喝足了水的元宵们一个个挺着胖胖的大肚子浮到了水面上,他们好似一个个乒乓球你挤着我、我挨着你在水面上玩耍,哦!元宵熟了!

吃元宵了!吃元宵了!我相信,这次的元宵一定是我吃到的最香吃、最甜的元宵了,在煮元宵的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事儿都不要依赖父母,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这样自己才会越来越聪明!


做元宵作文(18)

正月十五元宵节做汤圆作文篇一

每年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做汤圆,吃汤圆。汤圆圆溜溜的,像一个兵乓球。汤圆有各式各样的馅料,有芝麻馅的、花生馅的和巧克力馅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巧克力馅的。汤圆闻起来香喷喷的,吃起来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

言归正传,开始包啦!我揪下一小块面,一捏,碎成粉了,怎么回事?我想:那就轻一点!我又揪下一小块,小心翼翼地揉着,只听“沙”一声,又碎了,边上的小晗小声提醒:“快一点,轻柔一点。”我点头示谢。我把粉捏起来,轻柔地快速揉起来。终于,我成功地包了第一个汤圆,圆溜溜的,雪白如玉,真可爱!我突发奇想,揪下来一块,揉一个小团,一个大团,两个叠一块,小在上,大在下,不断拉伸和挤压,再将上面弄几缕头发,当当当当!面娃娃闪亮登场!接下来,我又捏了个爱心,戴在娃娃头上,捏一个蝴蝶结,系在腰上,嘻嘻,又香又可爱!做好了,我望了一眼别人的,真是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看来,天马行空的,不仅仅只有我一个吗!

汤圆很快煮好了,当我迟到吃到自己的“成果”后,嘴里不只是雪白如玉、软糯如糕、香甜如蜜的汤圆,还有各种努力、失望、成功和兴奋的、让人回味无穷的味道……

正月十五元宵节做汤圆作文篇二

我真了不起,学会了包汤圆。

今天是元宵节我缠着妈妈教我包汤圆,妈妈只好答应了。

我先准备了材料:糯米粉、一杯温水和芝麻馅儿准备包汤圆。

首先,我先选出大概六分之一份量的糯米粉用水揉成一团,稍硬,不要太软,然后将其煮熟,将煮熟的糯米团放在干的剩下的糯米粉中揉散,再顺势将煮这一团糯米团的热水倒入干糯米粉中揉匀,揉好后要感觉不太干,应该用手掰开时有一定的粘腻感,这时就可以包了,先揉出一个个的粉团,然后用两手慢慢推成一个小碗的样子,放入汤圆心,因为我的馅放的太多了,妈妈看见了说:“馅不能放的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话会漏出来,太少的话吃起来味道不够香。”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就拨出来一点馅,再用手将口子收紧,最后揉成一个完整的汤圆。第一个汤圆就这样包好了,胖墩墩的样子我看了笑了起来,于是我又开始包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好看,最后,我终于学会了包汤圆。

我本来想煮汤圆的,可是妈妈说:“煮汤圆妈妈来吧!”“好吧!”我说。妈妈很快煮好了汤圆,并把汤圆盛在了碗里,端到桌上,爸爸说:“真好吃!”妈妈说:“要不是雯雯包的好,我煮的怎么会好吃呢。”

全家人都说我真了不起!

正月十五元宵节做汤圆作文篇三

“啦啦啦……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是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诶嘿呦……”咦?这是谁在唱歌?哈哈!当然是我!我们正包汤圆呢!你也来试试吧!

妈妈准备好了芝麻粉,汤圆粉,白糖,水,面粉等,我们便开始包汤圆了。我挽起袖子,抓了一把面团,学着妈妈的样子,捏成一个小小的碗型,再用塑料小瓢根舀了一小勺芝麻粉倒在“小碗”里,在做这一步时,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结果,一大半芝麻粉都洒到桌子上了。连试了几次都是这样,但我毫不气馁,把胳膊倚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重新舀了一小勺芝麻糖,倒进“小碗”里,这一次,果然成功了!我兴高采烈,不经意之间,我的目光瞟到了妈妈手上,只见她的动作娴熟而有序,已经包了将近20个了,而我包的数量与妈妈包的数量竟有着天壤之别!我连忙加快了包汤圆的速度,飞快地将汤圆封口,可真应了那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我在封口这方面又遇到了困难:怎么也封不回去了!我又把头往妈妈那边探了探,终于知道了我无法封口的原因:因为我加芝麻糖时,填满了整个“小碗”,而妈妈加芝麻糖时,却只加小小的一勺。于是,我又用瓢根刮走了一点芝麻糖,再封口时,果然封住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包汤圆时遇到的困难就少多了,速度开始一点一点,一分一分,一秒一秒地加快,到最后,我差不多都能赶上妈妈包汤圆的速度了。我的意忘形,几乎忘记了自己手的酸痛,全然不知盛汤圆的铁盘子正从桌子上一点一点地滑落下来。

“小心!”还是妈妈眼尖,跑过来一把接住铁盘,虽然大多数汤圆没事,但还是有几个没有及时“抢救”过来的汤圆还是滚落到了地上,成了“泥牌汤圆”。

包汤圆的活动继续进行,没过多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三大盘又白又圆的汤圆。“终于包好了。”我长吁了一口气,帮助妈妈把汤圆放到锅里烧,只见一个个可爱的小汤圆宛如一位位小朋友,在水面上漂浮游泳,快乐极了!

汤圆烧好了,妈妈先给我盛了一碗,看着那白白的汤圆,我禁不住轻轻咬了一口,软化的芝麻糖流入我的舌尖,真是太美味了!

汤圆真好吃,但包汤圆的过程比它更香,更甜,更美……

正月十五元宵节做汤圆作文篇四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我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日,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去外婆家吃汤圆喽!”我高兴地大叫着上了车。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外婆家只见外婆熟练地用手揪了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后,用筷子挑一团肉馅在糯米片上,在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做好的汤圆表面光滑发亮,而且还留了一个小尖儿,可爱极了!我的手也痒痒了,外婆让我做没馅的小汤圆。我用手揪了一小团湿面,用搓圆的方式搓,我突发奇想:放馅!我把面团捏成碗状,挑了一小点肉馅放进去,趁外婆不注意赶紧搓好,我又如法炮制,将所有小汤圆里面都加了馅。

“下汤圆喽!”我大声喊道。外婆把水烧开,将汤圆倒进去。10分钟左右汤圆浮起来了,外婆告诉我:汤圆熟了。外婆把汤圆捞起来,我们就开吃了!突然,外婆的眉头皱了起来,“咦!这小汤圆里怎么会有馅?”大家都朝我看来,我笑了笑,坦白了我对小汤圆做的“手脚”。

大家都笑了,夸我这小脑袋里的主意挺多,我搔搔后脑勺,也笑了。我们吃着大、小两种汤圆,聊着天,高兴极了。


做元宵作文(19)

我们先设想了如何把它做成灯笼,如何再装扮它。为了能把它提起来,我和妈妈用小剪刀头在口上钻了两个小孔;为了能在底部装须子,也在底部钻了两个小孔。我拿来颜料把它涂上大红色,红色代表喜气,等红色的颜料干了,再在它的身体上均匀地写上“大吉大利”四个黄字,祝老师和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吉祥如意。我喜欢用绿色画小草,用蓝色画天空,于是我在下部涂上绿颜料,上部涂上蓝颜料。我转思异想,这不是我喜欢的草原嘛,我就叫它“草原灯”吧!最后我用剪刀把红纸剪成许多小细条,用针线把它固定在底部作须子,一晃一晃的真好看。上面用红线穿着,用树枝挑着线提在手上真好玩!

不管我的灯笼有没有别人做得好看,但它是我和妈妈做的第一盏灯,在我心中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