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作文(汇总7篇)
直到四季都错过
2024-06-10 00:10:24
其它
游记

阿里山作文(1)

一直听说台湾的阿里山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到阿里山,亲自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

在去阿里山的路上,大家有说有笑,途中我欣赏着美丽的风景。这边是清澈见底的泉水,那里有几朵鲜嫩的小蘑菇,不时的还会闻到一阵阵醉人的花香。

阿里山的海拔很高,光光盘山路我们就开了两个小时,导游一路上向我们介绍了阿里山最有名的三代神木,第一代神木活了三千年,被雷劈倒后第二代神木长在了第一代神木上又活了二千年,第三代神木的种子落在第二代木上又活了一千多年,它们三种都是同一种木材,叫做红桧木。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三代木生长在一起,直入云霄。阿里山植物种类非常多,走在树木中,听着小鸟欢快地唱歌,别提多开心了。

不知不觉,游览完美丽的阿里山,我们就要下山喽,大家坐上从神木开往阿里山的小火车,我还是第一次坐这样的小火车呢!这列火车以前是给阿里山运送木材的火车,现在专供游客体验。路程很短,一下子就到了山下,我还沉浸在阿里山的美景中,阿里山的美丽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名不虚传!美丽的阿里山再见喽!


阿里山作文(2)

今天是我们一家台湾之旅的第五天,听说上午安排到著名旅游风景区阿里山游玩,我不禁想起那首曾风靡一时的台湾歌曲《高山青》。都说不去阿里山不算到台湾,当我哼着脍炙人口的“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歌词时,心情顿时变得兴奋起来。

晴朗的天空下,蜿蜒的盘山公路如一条巨蟒缠绕在逶迤的深山之间。我们一行坐着小型客车,兴致勃勃直奔嘉义市以东75公里处的阿里山。阿里山海拔高2216米,气候与厦门相差无几。一路上劳累困顿,在车上不知不觉睡着了,正好养精蓄锐。峰回路转,大约颠簸2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期盼已久的景区。刚下车,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冷战,赶忙拉拢衣领,裹紧单薄的身体。放眼看去,只见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绿色大森林映入眼帘,如一泓碧绿的湖水,如一位窈窕的仙子,如一幅动人的画卷,如一首澎湃的诗歌,直教我目瞪口呆。屏住呼吸,胸襟开阔、眉宇舒展,一种莫名的愉悦刹那间从心底荡漾开去……

迂回穿过一片林区,眼前豁然一亮。到处都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高大的树木虬曲苍髯,直耸云霄,如擎天神柱,如达摩宝剑,又如威武的士兵在执勤站哨。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忽然发现一棵参天大树耸立在眼前,它就是台湾著名的红桧——“神木”。只见树高达60多米,我们四五个人伸开胳膊也抱不过来,真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啊!据说此树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这或许就是它被称为“神木”的缘由吧?在浩瀚茂密的团簇绿荫下,阳光斑驳而迷离,让人恍如身处仙境。老树又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像是守护神一般庇护着大地的子民。岁月悠悠,唯有神木依然如旧。我不禁暗暗赞叹道:神木呀,你就是阿里山的灵魂所在!

车辆就要下山了,人仿佛变得稀少,静谧的山间弥漫过一阵雾气。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独特意境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变幻莫测,真叫人流连忘返……


阿里山作文(3)

“大陆阿里山,绿色锦缎,山路是花街哟,山峦是茶园……”从去年开始,这悠扬的歌声就经常萦绕在我的耳边。不经意间,我也会哼这首歌了。

我知道这歌里的“大陆阿里山”指的是我们漳平永福镇,可它与台湾的阿里山有什么关系呢?听妈妈说,那是因为我们永福的气候、海拔、土壤条件与台湾阿里山相近,吸引了许多台商来到永福创业,所以被人们誉为“大陆阿里山”。

自从樱花节时到过永福,游览了那茸翠如画的茶山,我就梦想着自己能跨越那一湾海峡,与台湾的小朋友们一起在阿里山上观日出,看云海,赏晚霞,游森林,走盘山铁路……

带着对阿里山的无限向往,我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幻化成了一只和平鸽,飞跃高山,穿越海峡,来到了秀美的阿里山。放眼望去,阿里山最多的是树,浓荫覆地,枝叶参天。山樱、吉野樱把阿里山装成了美丽缤纷的花海。

与画眉、山雀们诉说完思念后,我用力扇动着翅膀来到了山顶。观日台上,大家静静地等待着“日出奇观”。当黑云渐逝,繁星渐隐,东方的五彩云渐浓渐亮。只在一刹那间,那一轮红日跳出,照耀着阿里山。此时,层层云雾波浪起伏,有如座座小岛自浩瀚大海中露出。那山、那岛、那树,被彩笔烘染得金碧辉煌,分外撩人……

沿着高山铁路盘山而下,随处可见流泉、山花。山下的茶山绵延起伏、郁郁葱葱,映入眼帘的,是那千层万级绕山峰,条条曲线盘青带的`仙境。这一切是如此的熟悉,难道这不是梦?哦,此刻,我竟已穿越回到了大陆阿里山。

“山路是花街哟,山峦是花园,我的梦想在这里能够实现……”当耳边再次回荡起这熟悉的歌声,我仿佛又看到了永福镇与台湾南投县签订了农业合作备忘录后,大家在共话和平,共说两岸的交流、合作与发展……

福建龙岩漳平市漳平附小四年级:陈彦甫


阿里山作文(4)

雨雾中的紫金山

在我很熊小的时候,外婆就我说:“咱们祖国的版图是一只鸡的图案,它的脚台湾。”我好奇地问:“台湾在哪里?”外婆笑着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在祖国的东南部。那儿最早是我们福建闽南移居过去的,讲的闽南语。”这我最初对宝岛台湾的记忆。

上了小学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这个传说讲很久以前,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那时的过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年,山了个妖怪,占据了大山。从此,山上的树木死了,小溪没水了,土地干裂了。拖儿带女,离开了故乡。

大山的西边住着一对母女。母亲善良贤惠,女儿叫花珊,十九岁,很聪明。她看到被妖怪害的生活不下去,于是苦练九九八十,终于练就了一身高超的箭法和刀法。

花珊和母亲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她要上山去除妖了。

这天,乌云遮住了月亮,不远处两道绿光向她靠来,她断定这妖怪,于是把箭射入妖怪的眼,用刀砍断妖怪的脖子,妖怪疼得满地打滚。不知不觉中,大地在向下陷,只听巨响,高大的武夷山断为两截,妖怪掉进了裂缝里。从此,西边成了的武夷山,东边的阿里山。

这我所知道的阿里山。台湾自古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雨雾中的紫金山


阿里山作文(5)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宝岛——台湾。那里有一座美丽的阿里山。它位于台湾省嘉义县东北部,我家就住在阿里山的脚下。朋友,今天我就向你介绍一下美丽的阿里山吧!

阿里山被人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阿里山”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故事:相传250年以前,达邦有一位酋长叫阿巴里,他勇敢善猎,翻山越岭,至今之打猎,每次都丰收,族人为感恩他就将其地名改为“阿里山”。

首先从山脚下往上爬,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槟榔树,槟榔树高耸入云,笔直的树干,长长的叶子,有几分像椰子树,这些绿莹莹的树叶遮挡着火辣辣的太阳。远处到处都是云雾缭绕的层层梯田,这梯田的颜色有的青,有的绿,有的浓,有的淡,真想一幅优美的画卷。这里的茶叶终年有云雾环抱,所以特别清香可口,是台湾著名的特产之一——台湾阿里山高山茶。

再往上爬,登上了半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树藤如长蛇倒悬。树根奇形怪状的:有的是爱心型的,有的是龙凤形的,有的是卧龙形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我最喜欢猪形的树根,椭圆形的鼻子上还有两个凹进去的小孔,真是惟妙惟肖。我都不敢相信这是天然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台太让人惊叹了!

穿过树林,走过一个吊桥,上坡右转,终于来到了阿里山的主峰。主峰东侧有一棵“神木”。“神木”树高58米左右,树围约23米,如柱参天,气宇轩昂,雄距山间,无可匹敌,看成林木巨人、亚洲树王。阿里人信其为成精之木,称之为森林之“神”。

站在阿里山的主峰上,看那无边无际的群山,就像看一幅巨大无比的图画。再看那广阔无垠的天空,天空中飘着许多像棉花糖的白云,它们有时候变成小山羊的样子,有时候变成小马,有时候又变成几条小鱼……真是变化多端,好看极了。这是,几只小鸟从天空飞过,它们总是用嘴巴轻轻地啄着雪白的云,好像在吃棉花糖。这样的山连着这样的天,让你仿佛置身于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里,这真人间仙境啊!

啊!阿里山,你那神秘的传说!美丽的景色!朋友,你记住了吗?希望今天通过我的介绍,欢迎你到阿里山来,我愿为你做导游。


阿里山作文(6)

阿里山是茶叶之乡,也诞生了许多著名歌手,有一位就在“中国好声音”中唱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呀!”这次,我也来看看阿里山的姑娘和少年。

走了两个小时山路,穿过一片片丛林,一路奇花异草,空气中隐约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车停在一棵大香蕉树后面,下了车,透过树,几个大字清晰可见—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YuYuPas。进入场区,一位黑黑矮矮的邹族小伙子热情地迎接我们。

他带我们来到一间小屋子里,详细介绍了邹族历史,接着将我们领进茶房。

到阿里山,就要品一下高山茶。高山茶顾名思义就是生长于阿里山中,独特的气候孕育了它特有的气质,它的泡法也很讲究。阿里山姑娘先招待我们喝热泡茶,热泡茶分门别类,有乌龙、绿茶、红茶……,口感略有差异。其中,乌龙口感最佳,它色泽橙黄,有别于大陆茶叶,它的茶叶有两片,长而宽大。闻之,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暖暖的;尝之,有一丝苦味,但很清爽,好茶!冷泡茶与热泡茶不同,喝之,只觉一股清凉之水涌遍全身,在炎热的夏季,舒爽异常。

演出特别有意思,狩猎舞尤其精彩。勇士们边挥长矛,边做着鬼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猎户座一位老师高声歌唱,我们跟着节奏跳起了舞蹈,乐不可支。阿里山似乎也被我们的欢快感染,山谷中不时回荡着笑声。

阿里山的天气多变,但不变的是阿里山人的热情好客。美丽的阿里山姑娘、壮实的阿里山小伙子,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回忆。



阿里山作文(7)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阿里山,对我而言是一个神秘遥远的名字,以前,我只能在这首歌里领略它的风采,而这个暑假,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祖国宝岛台湾,来到了这神秘的阿里山。

车子缓缓地驶入了阿里山山脉,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青山映入眼帘,那是深邃的绿,高大的山峦像是一口井,此刻的我们就在这口巨大的井中。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的车子到了半山腰,往窗外望去,对面的山已经被薄纱一般的云雾萦绕。云雾中,隐隐约约露出一些青色,刚才挺拔高峻的山似乎害羞起来,用纱巾遮住半边脸,这又为阿里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还没有缓过神来,车子已经驶入了一片云雾中,四周一片白茫茫,除了车灯依稀照亮了前面的道路,剩下的全都淹没在朦胧中。我们坐在车子上,颠颠簸簸,仿佛在仙境中穿行,飘飘欲仙。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登上了海拔二千六百多米的阿里山。刚踏出车门,一阵阵寒气便扑面而来,这里的温度只有十几度,大家都披上了外套,看来“避暑山庄”的称号还真是名不虚传啊。慢慢地,我们就走进了一片森林,清凉的风儿吹拂过脸庞,惬意极了。我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我已经好久没有感受到如此清静了。这里是一个天然氧吧,我也尽情地欣赏这四周的绿色,慢慢地便和阿里山融合在一起了。

沿着石梯往下走,两旁是形态各异的树木,还有不少“二代树”——第一代的树木死了,第二代树便在它死去的枯木上继续生长。有的依偎在一起,仿佛是情深的父子。这里还有不少的“三代树”,可“四代树”是很少见的。然而,我却遇见了慢慢生长着的“四代树”,只见四棵树相互扶持,缠绕在一起,仿佛它们已经融合为一体,恰似其乐融融、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继续走进阿里山,不远处的人熙熙攘攘,一棵直插云霄的大树耸立着,原来这就是二千三百多岁高龄的阿里山神木!它的树干直径足有五米多,需要十几位壮汉才能合抱,需要抬头仰望才能看到它郁郁葱葱的树叶。这位传奇神木却并不显老,甚至比其他的树木更加浓郁。在阿里山,八九百岁的树木虽不足为奇,但能长到二千多岁,真的是个神话了!

告别这棵神木,我们沿着小径继续向前走,一路上的野兰花不少,大多是紫色的,却也显得分外妖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伴随着一路的野兰花,我们来到阿里山小火车站。是的,这里就是小有名气的阿里山小火车站。我迫不及待地登上站台,等待小火车的到来。不一会儿,远处响起了“滴答”的声响,渐渐地,小火车出现了,原来这就是它的庐山真面目了。一辆红色的火车缓缓地驶来,在青山绿树的衬托下,分外鲜艳。车门开了,我满怀期待地登上了火车,随着车内广播的响起,小火车缓缓地开动,一旁奇异的树木似乎在向我们道别。火车开到了一条上坡路,在车尾的我正好能一览火车的全貌,它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龙穿梭在山间,和阿里山浑然一体。小火车行驶在山间,我看到了溪涧,看到了成阴的绿树,看到了阿里山的身影。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小火车到站了,我们也该下山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见到美如水的采茶姑娘。但回首阿里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美丽又珍贵的记忆。再见了,美丽的阿里山!

美丽的阿里山游记作文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哟……”,你们肯定都听过这首歌,你们知道这首歌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愿望啊!我有幸来到了阿里山。

呼吸着新鲜空气,我们开始上山了,走了一会儿,我们走进了一片红桧木林,红桧木的树皮很容易被剥掉,而且树皮一旦被剥就死亡,所以树干上都“穿”上了厚厚的木片衣。红桧木烘干后会发出清香。

红桧木林旁边还有扁柏林、柳杉林等等,有的树木高达70米,已经冲上云霄,有一棵“神木”高45米,直径为12.3米,大约要20个大人张开手臂才能抱得住这棵大树,而且有2320xx年的历史了。

我们又向前走去,发现了“金猪报喜”、“永结同心”、“象鼻洞”、“三代木”等朽木组成的奇形,其中“三代木”就是一个树根生长出三代,第一代已经腐烂了,第二代还处于茂盛时期,第三代是最年轻的一代。

阿里山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

美丽的阿里山游记作文

阿里山位于中国台湾的中部的崇山峻岭中,相传250多年以前,中国台湾原住民族有一位勇敢善猎的人叫阿巴里,经常翻山越岭到如今的阿里山一带狩猎,在他的带领下,族人也一同前往,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族人为感谢阿巴里,就将他们狩猎的山脉称作阿里山。这则关于阿里山由来的传说我们无暇考证,但从中至少感悟到知恩图报的朴素道理。

阿里山素以森林,云海,日出,晚霞和登山铁路著称,尤以森林资源丰富为优势。从海拔三十米的嘉义市,到海拔两千四百八十米的阿里山顶,可以乘火车,也可以坐汽车,我们是坐汽车登山的,更能体会到这里的林木茂盛。汽车在林海中盘山而行,明显感觉到植被与林种的变化。山脚还是榕树,槟榔,龙眼,芒果等热带树木,随着海拔的升高,到山腰就逐渐被樟树,铁杉,红桧,罗汉松等温带林所取代,再往上就是属于寒带林的冷杉了。

美丽的阿里山游记作文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想必大家都唱过或听过这首歌吧。它动听的旋律为我们描绘出祖国宝岛台湾阿里山的美丽景色,让人一听就心存向往。去年暑假,我有幸随爸爸妈妈去中国台湾旅游,终于见到了阿里山的真面目。

阿里山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海拔20xx米以上,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中国台湾最好的避暑胜地。

我们刚到阿里山,天空就下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访名山,真是天助兴也。虽然看不清它的全貌,但映入眼帘的是密密的森林,浓浓的绿色。走进阿里山,突然感到空气很湿润,仿佛还漂浮着一种淡淡的香气,感到非常舒适。树木一棵挨着一棵,绿色一片连着一片。拾阶而上,进入山林深处,我便大口地呼吸,想多吸几口这新鲜的空气。耳边,还时不时听到几声清脆的鸟叫。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山路旁有两个小池塘,碧绿清澈。导游介绍说这里是姊妹潭,传说古时候两位阿里山姑娘同时爱上了一名阿里山小伙,因无法割舍,分投姊潭和妹潭而得名。前面不远处,我们又看到了“三兄弟”,这是三棵树并列生长在一棵大树的树头上,如同亲兄弟一般。再往前,还有两棵“同心木”,爸爸妈妈在这两棵树搭成的“心”形前合影留念了呢。

往上又走了一段时间,我看见一排双层的楼房和一个小操场,楼房上竖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香林国民小学——中国台湾最高学府”。导游一说,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中国台湾海拔最高的一所学校。哦,真有趣。

继续往上爬,过了一座木索,我们来到了地处2182米的福德万古树。旁边有个许愿池,大家都用投币的方式许了愿,期盼希望能够实现。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阿里山一大奇观——“三代木”前。三棵树实际上同属一株,年逾千岁的“第一代”已经枯死,“第二代”的树干也已经空了,而“第三代”正在繁枝茂叶地生长,让人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顽强。再往前,我们又看到了另一奇观——香林神木。它高约45米,足有十多层楼那么高,树围12.3米,这样的“树王”不禁使人惊叹不已。

不知不觉中,也该返回了。但我心里仍对阿里山依依不舍。虽然没有看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和壮如山的阿里山少年,但是有机会遇到还会去的,把遗憾补上。我爱你,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