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法(汇编5篇)
找一份属于自己的风景
2024-07-11 08:38:26
高考
其它

高考作文写法(1)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高考作文:“人”有多少种写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幅漫画,其实是个标准的楷书“人”字的写法。笔画动作的描述,有着非常明显的寓意。

比如起笔要“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就是人要持盈守虚,戒骄戒躁;行到中间要“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就是要坦坦荡荡、刚正不阿;收笔要“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就是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这样,一个“人”字就写好了,一个人也就做好了。

不过,“人”字都是这么写的吗?

从书法来说,当然不是。王羲之的'“人”写得很飘逸灵动;褚遂良的“人”字则婉媚婵娟;米芾的“人”字更是有想象力,最后一笔写得既像捺又像点,被称为“八面出锋”……

就像孔乙己说“茴”字有好几种写法,如果风格也算一种写法的化,“人”字也很难多。欧、颜、柳、赵,苏、黄、米、蔡,南董北米,各不相同。

“人”字那么多,那么做人是否也是如此呢?翻一翻《世说新语》就能看到,其实人格,也有很多元的面向。阮籍不拘礼法,嵇康潇洒不羁,王导缜密周道,谢安清旷高远,王述急躁易怒……如果说,这一个个历史人物,都形象化地变成一个“人”字,想必也是各有千秋、绝不雷同。

那么,这个标准的楷书“人”字,是否可以说就没有意义呢?毕竟人有很多面,怎么会只有一种“写法”?

恐怕也不尽然。楷书又被称为正书、真书,“正”这个字,就表明了楷书的基础意义,楷书诞生之后,就基本被认作书法的起步了。

所以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赵孟頫、董其昌,无论是谁,无论最后变出怎样的风格,飘逸和沉郁,他们都必然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练过楷书,写下过这个“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缓缓出头”的“人”。这些工整、严密的字,就是之后风格突变的起点。

做人也是这样。无论最后变成怎样的性格,无论怎样千人千面,从根本上来讲,那些做人的道理其实是大同小异的,正直、善良、勇敢、体恤……外在的形象特点、性格特征可以千变万化甚至千奇百怪,但那些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没有太大不同。

从阮籍到王述,都可以算历史上的正面人物。典籍里记载的他们,从面貌看绝不是“一路人”。不过扒开这些“外在”,深入内里地看,又有多少不同呢?阮籍放诞,谢安高远,本质里不都是对人本质意义、精神世界的一种思索?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我们生活在有着60亿人口的地球、14亿人口的中国,丰富多元才是一种底色。人与人的差异肯定是巨大的,不同的口味、喜好、观念,才会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谱系。

从今天的互联网看,因为一些认知上的差异,总能产生巨大的观点对撞。我倒是希望大家都能看看这幅漫画,我们每个人是不同的,但人应该具有的特质,不外乎这么几种。我们对事物的分析、对他人的判断,事实上也该保持一种对底色的关注、对差异的包容。

在今天,我们更需要强调这个道理:我们大不相同,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不同角落的人;我们也没那么多不同,人之为人的核心品质,是跨越时空的存在。


高考作文写法(2)

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

(选自广州中考满分文《从天空想到的》)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

(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文《花样年华》)

技巧点拨:这两段文字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高考作文写法(3)

考生要注重积累材料,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时局,关注人生,用心体味生活。考生要善于从社会生活中发现亮点,积累素材;要善于观察生活,处处做有心人。有一年成考的作文题目是“期待”,就有考生写出了已经发生的事情,这样的内容不可能得高分。因此,对考生来说,关注当前社会发生的热点、关注国家大事是最基本的要求。

考生要用心感受生活。许多人都爬过泰山,而李健吾先生登泰山就写出了《雨中登泰山》,感悟到人生有苦有乐,也像登山,要知难而进,文章的意境因此得到了升华,成为人们学习的范文。

考生要深入思考生活。史铁生在20多岁时对前途丧失信心,后来从欣欣向荣的大自然中顿悟:人生在四季中轮回,生命生生不息,应平静看待。于是从颓废中走出,重新振作起来。有个孩子写了篇作文,感慨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本色自然,直至衰落凋零,感慨人也要真诚,珍爱自己,珍爱他人,对人类行为提出思考。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背影》,也是这样一篇带有思考性的不朽名篇,让很多人读来感慨万千。

有思想才能有意境,没有日常积累,写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现在的学生写革命回忆录,肯定写不出,就是因为没有生活体验。

考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资料和素材,也可以从传媒材料中获取信息。看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甚至一些谈话类栏目都会使人增长知识;看报纸、杂志,也能获得很好的素材,可从中吸收感人的真善美内容。这些知识对考试、对个人发展和成长都会有启迪。像“感动中国”的那些优秀人物,对每个人认识社会、严于律己、积极奋进都有积极意义。

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是写的基础,善读才能善写。“写”在古文中同“泻”,就是倾吐和表情达意。“读”则是理解吸收,吸收越多,能倾吐的就越多。在阅读优秀作品,包括书刊杂志上的好文章时,要学其行文方式,学其布局谋篇,学其思路、取材,学其作题。名人警句也是考生可以积累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人生也都有启示意义。


高考作文写法(4)

1.表达主题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议论文的开头一定要让读者一下子就知道你要说什么,即一定要向读者亮出你的论点。所谓开宗明义就是这个意思。

2.使用一定的表现手法,使开篇富有文采。

写议论文的开头,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引用、设问、排比等,使其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能写出议论文“凤头”的方法有那些呢?

1.引用名言。

比如,《说勤》的开头:

中国有句俗话叫“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说过“业精于勤”。这都是说学业方面的深厚造诣都来源于勤奋好学。

2.寓言、故事导入,类比开头

a我们惊叹于苍鹰那和谐自在的飞翔时,是否想到它那双强有力的翅膀呢?没有翅膀,苍、鹰永远飞不起来。人是智慧的动物,他的心灵长着一对翅膀,凭着那对翅膀,穿梭在茫茫的人海中,不至于迷茫,不至于失望,也不至于众叛亲离,在漫漫的人生路途中,寻找生命的真谛,那双翅膀便是诚信。……我没有看见过断翅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我也不相信失去诚信的人能够辉煌灿烂。”

b《给感情一把尺》

无论何时,月光都会将皎洁的亮色洒向大地,不管它是高是低;无论何地,蒲公英都会把种子撒向大地,不管它是贫瘠还是肥沃;身处“非典”病房的白衣天使们,更是在每个人心里种上了一棵“爱心”树,不管他是敌是友;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给心灵、给情感一把尺,别让感情的亲疏迷乱了你我的良知。

c《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还记得那最后一片叶子吗?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是啊,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

d蚌体内嵌入沙子,便分泌一种物质疗伤,久而久之,便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危机并无终极性,而是通向新一轮成功的跳板。危机已经发生,不要叹息,不要沮丧,我们所要做的是用尽去捕捉危机中的转机,完成“蚌病却成珠”神话。

3.设问开篇。

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先就要议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再在回答问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a《愚昧比富有更可怕》的开头:

有人说,愚昧比贫穷更可怕。难道富有了愚昧就不可怕了吗?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愚昧比富有更可怕。

b首先,我想跨越时空,问一个问题:“你认为你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也许徐志摩会说:“我最大的亮点是心中的康桥。”也许达芬奇会说:“我最大的亮点是蒙娜丽莎那永恒的微笑。”也许苏轼会说:“吾之亮点也,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那份心意。”

我也想说一句:人的亮点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都应发现自己的亮点,也许未有徐志摩,达芬奇与苏轼之成就高,但相信自己的亮点,通过行动放大,便可成为人生中不落的北斗星。

c今年高考作文《转折》,一位北京考生这样开头:

曾经常常在想,文字的天地无涯无际,究竟该怎样用她去抒怀?

就好像是一支无法得知墨水多少的钢笔,你会怎样使用它去工作呢?信手拈来随意涂鸦?还是竭尽所有,用心去完成一幅杰作?是珍惜使用,还是毫不吝惜地挥霍?

进而言之,如果是人生呢?在面临人生中无数的转折点时,我们又将如何运用手中的笔为这转折写出下文呢?

4、解释概念。

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明确地解释与论点有关的概念的含义,从而点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例如,《自强、自负、自卑》的开头:

自强,就是自己努力向上。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既不自卑,也不自负,而是要自强。

这种开头的好处是可以通过诠释概念挖掘论点的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给人清晰明确的印象。

5.对比开头。

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通过对比阐明事理。

a《感谢冷漠》的开头:

如果说宽容是一种美丽的潇洒,那冷漠就是一个幸福的磨难。因为,冷漠给了我们生活的动力。我们应该感谢冷漠。

b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苦难可以成为追逐者的绊脚石,可以成为悲观者的毒药,可以成为聪明者进步的阶梯。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苦难,能否借苦难成就自己。

c《人生的价值》

一位孔繁森,光芒四射,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伟大、光明、进步联系在一起。

一位王宝森,臭名昭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贪婪、黑暗、丑陋联系在一起。

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个永存,一个早已被人唾弃。

人生的价值,在两人的鲜明对比中,不是已经显现出来了吗?

6.设喻开篇。

《理性的美》

情感如佳期如迷梦,如朦胧的目光一样虚幻地笼罩在你的思绪中,虽然美,但是纵使你有洞明一切的雪亮智慧的双眼也难在情感的月光下一任目光驰骋鸟瞰。而理性,则是明艳的阳光,它慷慨地洒向宇宙空间,哪怕是枝叶繁生的丛林,哪怕是污浊游荡的大海,哪怕是遥远的孤独的星球,都可以让你一睹宇宙的本色。阳光下的美是真实的。

7、事例导入法

a刘备在告诫儿子刘禅时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勿为。’意思是不要认为是小的坏事而去做,不要因为是小的好事而不愿做。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乐于做好事,千万不要做坏事,哪怕是极小的坏事。”

b 历史上。武则天轻人情重法制而酷吏频出;宋太祖削武将重文官而中原孱弱;明太祖集皇权废宰相而宦官得势。这些都是破坏平衡付出的沉重的代价。(《平衡的艺术》)

c没有人比李致新更能深刻体会到“协作”的含义。从1988——1999年短短十几年,李致新完成了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壮举,与黄金搭档王勇峰一起成为最先登上七大洲最高峰的中国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一个人在自然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人组成的集体能够克服人们意想不到的困难。”由此可见协作是多么重要。

(《漫谈协作》)

8、排比开头

昙花虽美,却只绽放一夜;牡丹虽美,却华而不实;维纳斯虽美,却没有双臂。由此看来,世间美好的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似乎都存在缺陷,但我偏偏欣赏这种缺陷,因为那是一种真实的美。”

如果在茂密的森林里迷了路,你可以靠北极星找到回家的路;如果在苍茫的海上失去了方向,你可以借助远方明亮的灯塔找到航线;如果心灵迷了路,请你种下阳光。心中的阳光如荒野中的一束鲜花,当你身处逆境时,看一眼便会满目生辉。

(《植一束阳光在心房》)

坦荡面对悬崖,瀑流飞出壮丽;坦荡面对黑夜,圆月亮出高洁;坦荡面对严寒,蜡梅香出傲骨;坦荡面对生活,人生秀出精彩。

(《坦荡面对》)

总之,议论文的开头方法多种多样,每种开头的方式都有其优势,学生只要多练习,多思考,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作文与自己的开头方法。

那么,怎样议论阐述分析?

1、追问法。自问自答

2、因果分析 之所以,是因为

3、驳论法。 树立靶子,加以反驳


高考作文写法(5)

高考作文在每年高考中受关注的待遇,相当于熊猫在中国动物界的待遇,本就“天生贵胄”,其重要性,不用多言。我们先来看看高考作文的部分评分标准“基础等级50 分”(具体的评分标准各省市略有不同):

据江西省今年阅卷后的3000 份试卷样本数据统计显示,作文(以“助鼠为患”为话题)平均分为41.13 分,这个分数,是个偏低的分数。相关的命题组长透露:命题的意图要通过阅卷来体现,但是阅卷老师普遍反映今年作文题不容易“出彩”,低分作文较多,且高分作文特别是满分作文(像广东省2008 年总共有18 篇,北京市20 篇左右)很少。而高考作文另外的一个“10 分评分标准”发展等级分中的“思想深刻、有创意、有文采”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因为作文题目本身的一些格式局限和知识疏离,让考生没有太多的真情实感可发(有考生想出了‘鼠王国的中央’这样的拗口意象);思路被框定在评分细则所规定的极为有限的几个立意之中??”

一位阅卷老师总结今年的“鼠”话题作文存在的一些遗憾时说了以上的话。“主观上可能许多老师都想拉开距离,但面对大量的平庸作文,要想拉开分数梯度很难,最后大家基本上都处于温饱线而很少有考生能奔小康,每个人都老老实实地按部就班写作文。”

而身处湖北省考区的“天才少女作家”蒋方舟也“深有同感”:“我妈是高中语文老师,她先是跟我说,要写得传统些,过几天又说,不行,要写得标新立异,没两天又说,不行,老师还是喜欢传统的。开始让我装成男性的文笔,过了几天又说,还是女性化写作吧,最后我拿到作文题目的时候,瞪了半个小时,老在猜测出题的老师是想要古典的还是现代的,要男的还是女的,最后写得中规中矩,得了个中庸的分数。”

“高考作文本无神秘可言,但是每个参加者必须尊重规则。譬如打篮球踢足球,总还得有个边线,不得出界。如果考生无视题目必要的限定,硬是要自立题目,做成另外一篇文章,你偏要说他的‘表达好’,要给他满分,这对其他考生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江苏省阅卷组作文复查组吴菲副组长道出了考试的一个真谛:大家都得遵守规则。

遵守规则一定就会扼杀个性吗?这“非此即彼”的关系看上去就不那么科学,童话大王郑渊洁调侃说写不好高考作文的都可以当“郑渊洁”,可到现在也只有一个“郑渊洁”,他超脱得好像“人不在江湖,身可由己”。规则就犹如树上的叶子,总会有新的规则出现。

我们不如换个方式去思考,假如我们能在规则下发扬出我们独有的个性,那会是怎样的?高考作文可以有N 种想法,但写法只能一种,这就是一个规则。2009 年,我们的青春将以“高考”为关键词,既然选择了高考,那准备好,我们学着适应其中的“规则”:复习的规则、答题的规则、奋斗的规则??一周一次的模拟考,“像个饿鬼见到白花花的馒头一样”投入地复习,这些,别人给的,自己给的,都是规则,不是吗?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会感谢规则,因为没有了规则,就真的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没法谈什么公平了。(余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