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端午节作文(实用16篇)
老夫子
2024-06-28 06:33:23
小学
话题

有端午节作文(1)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比热闹的龙舟赛呢?

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秦抗齐,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免去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出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所以过端午节的这天,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哈,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用盘子装着,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在这一天,每个村子都会组织一支队伍,而后拉到涟水河进行比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太好了,我们村的龙舟领先了,因为我们村的队员配合默契,所以龙舟就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有端午节作文(2)

我的家乡在东北,每逢过节,很少有当地的风俗特点。现在端午即将来临,读过汪曾祺所写的《端午节的鸭蛋》,才发现家乡里我接触的风俗特点还真是少得可怜。

在东北,既没有:贴五毒、放黄烟子一类的风俗习惯,就连赛龙舟都极少见到。在市内,有一条河,河不宽,也不雄伟,只是静静的流淌而过。但即使有河,在我的记忆中,也从未有过龙舟比赛。以前,端午节还不休息的时候,总会看到有人上山菜艾蒿。在我们家乡,不仅有河,还有一座山,一座我不知道有多大的山。因为,听人说过,这山是连着长白山的,那时,我还不大,感觉这山是又高又大,绵延万里。

在这里,仅有的风俗只有菜艾蒿,吃粽子和系五彩线了。有的人还会给孩子买些香包之类的。我家住在山脚下,高高的楼房,可以看到山的一部分。而门前的马路,则是山上的必经之路。一大清早,就能看到楼下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人,有老人,有青年人,还有一些孩子,但依然是老人居多。路边上,还有人卖艾蒿,一大把拿在手中,不用走近就能闻到艾蒿特殊的气味。接着,走出去上学,书包里放着十来个鸡蛋鸭蛋,准备到学校也同学顶的。大家在学校,互相地拿鸡蛋鸭蛋顶着,还有人把鹅蛋拿来顶的,只可惜,在路上就碰碎了。顶完了,等中午吃饭时,再拿出来,敲开壳就吃了。晚上回爱时,会发现邻居的老人帮着在门上插了一把艾蒿,嫩嫩的,缺了少许水分,但依旧清香。

家乡的端午,虽没有过多的传统风俗,但依旧过得有滋有味,开开心心。就象人一生一样,无须过我的钱财,无须过分的'豪华奢迷,也无须过份的锦衣玉食,只要开开心心,健康幸福,还有什么所求呢?


有端午节作文(3)

端午节是我非常喜欢的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说起端午节还有许多文化典故呢!

相传,两千多年前楚国和秦国相争,楚国的大臣屈原胸怀爱国大志,拥有远大的抱负,却得不到楚王的重用,面对楚国的危难,悲愤不以,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屈原含冤跳进波涛滚滚的汩罗江,用自己的死来唤醒麻木荒唐的君王,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操。于是人们流着泪,划着小船用竹筒装满米粒洒向江中,以免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吞吃。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便用包粽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去外婆家,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一串串碧绿的'艾叶挂在门上,外婆说可以驱邪,说起粽子,那可是我最爱吃的,它深绿的外衣内包裹着如钻石般晶莹剔透的米粒,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我一次可以吃三五个,嘴上粘满了香糯的米粒,外婆笑着说:“你真是只小馋猫”。外婆家的活动也非常丰富,还能吃到”五黄“,佩带美丽的香囊来避邪,真是有意思极了。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快乐的节日,同时我也增添了一份深深的敬意,让我们大家都能像屈原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


有端午节作文(4)

端午节 小时候,一到端午节,我就会让奶奶做十几个小粽子。可是,去年的端午节奶奶却对我说:“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该学会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兴地点了点头,因为在我的眼里,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帮我准备好了粽子馅和粽叶,她就开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说:“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动作,“接着在卷好的粽叶里放上糯米,还要把糯米压紧,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后在中间放上一个小枣,最后把粽叶包起来用绳子扎好。”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叶,把粽叶先卷成了非常小的一个“窝”,然后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骤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奶奶手里听话的粽叶,到了我这里却不听使唤了,还没等我拿绳子扎,馅就全散了,第二个,第三个……一连包了好几个,都是如此,我有点泄气了。原来粽子好吃,却这么难包呀!

奶奶看出了我的变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可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听了奶奶的话,我不好意思放弃,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几个了,我包的第一个粽子终于“问世”了,它虽然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还是很高兴,我总算学会了包粽子。一个下午过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后来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个劲地夸我心灵手巧。奶奶还把小粽子串在一起,据说这样象征着好运连连。

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懂得了要不怕困难的道理。


有端午节作文(5)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逛街,发现街上有许多买香囊的。我就问妈妈:“为什么有许多买香囊的呢?”妈妈告诉我是因为端午节快到了,然后又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故事

说起端午节还要从屈原说起。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了许多对国家有益的.政策,但是遭到一些贵族的反对。后来屈原被赶出都城流放边疆。在流放中他还写了许多好诗。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在5月5日写下了绝笔《怀沙》投江而亡。楚国百姓听说屈原死后非常伤心,有位渔夫拿出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投进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体了。人民见后纷纷效仿,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又想出用粽叶包饭团,外缠五彩线继而发展成今天过节时吃的粽子。

民间过端午还有各式各样的活动比如赛龙舟、佩香囊、挂艾叶。香囊中有许多中药,可以祛瘟辟邪还有好问的香味。自家门前挂上艾叶可以驱除蚊蝇、净化空气。

家乡的端午节不但能吃到好吃的粽子还能佩戴好看的香囊,又有历史故事听,真是太有趣了。


有端午节作文(6)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很热闹。因为这一天,有美味的粽子吃。有花生馅的,有肉馅的,有蜜枣馅的……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有人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有人说是为了驱邪,避疫。端午节那天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还要在家门上绑上艾草,小朋友们身上还要挂上香包,来庆祝这个日子。

端午节对我来说也就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我的生日就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所以这两天我们家都很热闹。端午节那天早上奶奶把包好的粽子煮熟了吃,我最喜欢吃肉馅的。吃完了粽子,我们一家就出去玩。街上有五颜六色的花车,排成一条长龙美丽极了。

不管是什么人都欢天喜地的!到了晚上我们就去水街玩,水街里观者如堵,灯火通明。


有端午节作文(7)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去年的端午节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我的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不算什么。

眼看今年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真是让人期待呀。


有端午节作文(8)

听妈妈说过完六一儿童节,就要到端午节了,妈妈平时不让我吃甜的,到了端午节吃粽子得蘸白糖,哈哈我可以解解馋了。

记得去年端午节,早早的妈妈就把我叫起来,说要带我去踏青,我问妈妈什么是踏青,妈妈说就是踩踩青草,用江水洗洗脸,这样一年都不会生病,平平安安的。

我们坐公交车来到江边,哇!人好多呀!妈妈紧紧的牵着我的手,生怕把我丢了,我也紧紧的跟着妈妈。路边有很多的小商贩,卖的最多的是五彩线、小灯笼和草,我问妈妈:“那草是什么?”妈妈说:“那是艾蒿和香蒲,过端午节时和小灯笼都要挂到门上。”妈妈还给我卖了一大根五彩线,手脖子、脚脖子、脖子都系上了五彩线,妈妈说这是要拴住小孩子。从现在开始到下第一场雨时就可以剪掉扔到水坑里。

人越来越多了,好挤呀!哦!原来到了江边了,妈妈带我下去,自己先洗洗脸,又给我洗洗,哇!好凉啊!我感觉一下就精神了很多,接下来我和妈妈又去踏青,人们都只是用鞋底蹭蹭草尖,意思意思,我和妈妈也照做。这样踏青就结束了。看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有趣吧!


有端午节作文(9)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有端午节作文(10)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赞颂。

去年的端午节我在乡下外婆家过。中午时分,不远处传来了阵阵锣鼓声,我早已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催着妈妈赶快带我去河边看赛龙舟。一下车,我迫不急待地来到小河边,河两岸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支支经过精心装扮的龙舟已经下水,参赛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比赛开始了,只见四艘龙舟犹如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将平静的水面划为浪花飞溅。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队员们划着整齐的动作,龙舟劈波斩浪,奋勇争先。四艘龙舟你追我赶,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快接近终点了,选手们的喊声越来越激烈,最后红色龙舟队最先冲破终点,赢得了比赛。虽然村里的赛龙舟没有电视里的场面大,但激动的场景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妈妈告诉我,赛龙舟除了欢庆节日外,同时也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端午节除了划龙舟就属包粽子,吃粽子最开心了。还有太婆为我做的一只漂亮的天鹅香袋……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吃着正宗的家乡棕,看着精彩的赛龙舟,心里涌出一阵阵欢乐。


有端午节作文(11)

家乡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着这熟悉的童谣,我开始盼望端午节的到来。

听妈妈讲,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家家户户在这一天在门上插上艾草,小孩子戴上香囊避邪。我最开心的是在端午节可以吃到妈妈亲手包的粽子。

每逢端午,妈妈把新鲜的粽叶用开水煮一下,捞出来备用。妈妈会用糯米拌上丰富的配料,有花生米,有大枣,有咸肉,还有葡萄干等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每到这时候,我就坐在一张小凳子上看着妈妈,盼望着能快点吃到嘴。粽子蒸熟后,我迫不及待的扒开粽叶,一股清香味扑面而来。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妈妈说:“你看你,慢一点,又没人和你抢。”

啊!端午节,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


有端午节作文(12)

我们国家有许多习俗多彩的传统节日,比如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在这些传统节日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端午节。

去年的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我们一家三口兴高采烈地前往筼筜湖去看赛龙舟,我们一到筼筜湖边,只见湖两岸人山人海,那场面尽在眼前,热闹非凡。听说全国的几所著名大学派队来参加比赛,有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等。每条龙舟里有一个敲鼓,控制龙舟的速度,12名选手来划龙舟。

比赛要开始了,队员们都做着紧张的准备。喇叭声一响,每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起点,加油的声音也从四面八方传来。其中的一条六号龙舟速度跑得越来越快,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六号加油”的声音也不约而同地在岸上响起,随着这热闹的呐喊声,我也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不一会儿,六号龙舟首先到达终点,他们拿着自己队的队旗挥舞着。突然,一些彩片从天而降,大屏幕上写着六号胜利,“六号胜利”我也欢呼起来,为6号龙舟的队员喝彩。

端午节的赛龙舟多么热闹啊!我日盼夜盼,多么盼望今年的端午节快快来到,再次观看紧张刺激的龙舟赛。


有端午节作文(13)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且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要吃粽子,要划龙舟…

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有咸的,甜的,肉馅的,绿豆馅的等等。味道真是香甜可口。说起粽子还真想迫不及待地跑去做呢!抱粽子先找好大竹叶,糯米,绿豆,白糖,然后在大竹叶上放好糯米,再家上几米,再加上几勺绿豆和白糖,最后把粽子抱好用绳子捆起来,可爱的小粽子就做好啦!当然总之的形状也有各式各样的,有长的,三角行的…

粽子的形状也有各式各样的,有长的,三角形的…

有一个传说;古代的著名诗人屈原是在端午节跳河自杀的,所以每年的端午节人们就把抱好粽子扔到河里记念他。每年过端午节商场,大街小巷都是粽子飘香。买粽子的人骆驿不绝,人们都洋溢着笑脸。

端午节要赛龙舟,在河边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河两岸站满了观众,他们非常期待这场比赛。砰的一声法令响,几条龙舟像箭一样在水面上飞行,他们用划板在水里使劲地向前摇动,还有一个打鼓手敲声发令响,几条龙舟像箭一样在水面上飞行,他们用划板在水里使劲向前摇动,还有一个打鼓手敲着大鼓咚咚咚地为船手们加油。个个龙舟你追我赶,没有一个人愿意落后。观看的人们都为他们呐喊助威。这种气氛真是热闹非凡,端午节还挺有意思的呢!

这个节还有一种风俗,就是去山上摘一些草约插在门上驱蚊虫驱病痛,每天出门进门都平平安安。这些草约还散发出清香味呢。房子周围也可以撒硫磺,蚂蚁,蜈蚣虫,蛇这些虫子就不会进我们家门了。因为它们都害怕硫磺。端午节的风俗还真多呀。

我觉得端午节很有趣,因为可以吃粽子,划龙舟…这些都是好吃,好玩的,好令人开心啊!我们要把这个传统节日一直留传下去。


有端午节作文(14)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其中端午节我最喜欢。

端午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买。我非常喜欢吃粽子。我还听过一个关于粽子来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在战场上战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为了给屈原敬一些贡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进水池里。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糖棒都被鱼吃掉了。人们很生气。这时,有一个人叫道:“大家伙们,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的草叶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们将包好的糖棒扔进水池,鱼看到糯米糖棒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们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绿豆味的`,有蜜枣味的,有香肠味的等等,我们家通常包的就是这三种。这三种我都喜欢吃。

粽子和端午节是亲密朋友。因为我喜欢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欢端午节。


有端午节作文(15)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泪流江边仰天喊叫一声后,便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赛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当小朋友唱起这儿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临了。

一转眼,端午节来临了,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门去看赛龙舟了。刚来天鹅湖(赛龙舟的现场),就看到了“人海”。原来是就要开始赛龙舟了,“好险来得及时”我想着。突然,观众沸腾起来,只见从远处划来了十几条龙船。龙船偏长细窄。龙头有黑。灰。红等颜色。很快,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后。观众们也在一旁加油鼓颈。就要接近终点了,选手们敲锣打鼓,唱着打油诗。到终点了,来自荔湾区的选手获胜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抢鸭子”游戏了。资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许多鸭子仍进水中。选手们从船上跳进水里抓鸭子,抓到的归自己。围观的观众也不甘落后,纷纷跳进水中。场面一片混乱……

比赛结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开心极了!端午节也将随着笑声一直留传下去,成为全世界人民的节日。


有端午节作文(16)

说起端午节,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

粽子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乾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浣溪沙》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看完我这篇文章,你是不是有知道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啊!希望大家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