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作文(必备5篇)
天道酬勤
2024-06-18 01:10:05
其它
其它

共鸣作文(1)

《射雕英雄传》作为中国文学作品的一大经典得以译成英文、流传海外,无疑是令我们自豪的,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使金庸先生的作品备受认可呢?我认为,其文章体现出深远的中华文化,加之西方国家最崇尚的英雄主义是成功的原因。这给予了我们一种启示:意欲推广中华文化,我们应当适当的融入西方元素,文化的融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首先,我们要理解西方的文化,西方人喜爱什么风格、与崇尚何种精神。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却很少登上荧幕,而美国电影《功夫熊猫》塑造的“国宝”一改往日可爱憨厚的形象,变得顽皮滑稽,深受人们追捧;同样,迪斯尼翻拍的《花木兰》广受好评,故事基于《木兰辞》中的剧情,却加入了西方元素:气魄动人的个人英雄主义,炽烈如火的浪漫爱情。我们不需让熊猫那样古板,也不必让木兰做一个墨守成规的平凡人。结合进电影,文化也是艺术,而艺术之所以璀璨夺目,是因为它充分吸引观赏者。只有我们充分把握西方人的喜好,才能真正打造出流传海外而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推广我们的文化,引发西方世界的共鸣。

了解西方文化后,适当的运用,自会有好的结果。在G20峰会上表演的“最忆是杭州”就是一个例子。《采茶舞曲》优雅的民族舞姿,搭配上悠扬的钢琴曲,引得国外嘉宾拍手称赞;表演世界知名芭蕾舞剧“天鹅湖”时,导演将西湖的断桥融入其中,西方人了解天鹅湖的凄美,在此意境下,自能体会断桥残雪寄托的是相似而又相称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共鸣,也因此,中西文化合璧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助力了我国文化走出国门。

我们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的就是这种融合,对于不同文化环境背景下的观众来说,文化的融合提供了相互借鉴的契机,进而促进了相互理解,最终的成果则是认可与接纳。

与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我们才能将精粹的种子播撒的更远,更广,引起共鸣,引发西方人们愿与我们一同呵护这些种子萌芽四海之内。


共鸣作文(2)

在这个喧嚣、嘈杂的世界里,人们那颗平静的心容易浮躁起来。你或许不以为然,但不妨听我慢慢道来。在生活中,你可能幸而拥有一位挚友,但请你细细回想,你们的心是否曾经走到一起?

唯有珍惜,一切方才可贵;唯有珍惜,我们与这个世界才有共鸣;唯有珍惜,在艰难困苦之处才有了援助之手;唯有珍惜,在迷茫徘徊之时才有了点亮心灵的灯。

不得不说,我是幸运的,在茫茫人海中,在短暂的小学六年生活中,我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最真挚的情谊。可,正如我所说,六年的时光是短暂的,是无情的,是残酷的。岁月将我们聚集在一起,如今又将无情地把我们分开。如今的我即将步入中学,如今的我即将迎接新的人生挑战,如今的我才渐渐懂得要学会珍惜。

坐在窗前静静地回想,往事恍如银河之水滔滔不绝地涌入我的脑海,好似童年生活中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

四月,骄阳似火,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路边的小花也无精打采,在树荫下打着蔫。可学校的操场好像一个蜂窝,乱哄哄的。原来,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茶的举行着。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男子60米的比赛开始了。

我闭着眼睛,使劲九牛二虎之力向终点的.那条红线奔跑。可任凭我怎么努力,仍不敌他人,最终惜败在赛道上。当我跑到终点的那一刻,眼泪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老师和同学急忙跑上前来安慰我,告诉我:“重在参与。”当我被人群簇拥在一起的时候,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友谊。

我坚信,在这个繁杂世界中的我们,一定我手拉手,一直一起迎难而上!

不要问我为什么,我只能回答你学会去珍惜吧。唯有珍惜,岁月才带不走我们共鸣的心。


共鸣作文(3)

历史是一曲壮丽漫长的交响乐,正如交响乐会出现重复的旋律,相似的音符,历史也是如此。

“同学们,请打开语文书,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窃读记》。”

语文课上,我正和其他同学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八十年前一个叫林海音的小女孩的心灵深处,随着那个小女孩的行动,一个女孩突然听到自己的心灵之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八十年前,那个很穷的小女孩每天放学后都匆匆赶到书店,读上两三小时的书。

八十年后的今天,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下了课就急切的翻书。

八十年前的那个在书店里偷偷读书的小女孩很怕书被卖光。

八十年后的今天,一个在图书馆借书的女孩担忧书被借走。

音符惊人地相似,历史在对比着,审视着。

八十年前,那个热爱读书的女孩,在书店疲惫地站上一两个小时,为了读书,他用腿努力支撑着。

八十年后的今天,一个女孩在书店里看书,却找不到座位。只好在书店里站着,一会儿她就入了迷,直到腰酸酸地痛,才知道已经站了两三个小时了。

美好的旋律遥相呼应。

上了小学五年级,女孩与林海音在课文中相遇了。她反复读这陌生又熟悉的文章,有种如释重负,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的,这个女孩就是我,虽然我和林海音没有见过面,但我们的心灵深处却发生了共鸣。

我笑了,原来历史是一曲壮丽漫长的交响乐,正如交响乐会出现重复的旋律与音符,历史也是如此,我们必须尽力做一个完美的人。把交响乐演绎得更加美好,与倾听者共鸣。


共鸣作文(4)

黄昏的暮色渐渐深浓,田野苍翠,我一个人坐在窗边,开始深深的想念你——你抚摸过我发丝干燥且温暖的手掌,你亲吻过我额头的嘴唇,你在送我离去时流下泪水的眼角,和你的背影,深深的想念着你的背影。

我们离别很多次,我却唯独对上次离别记忆深刻。我很少回去看你,上次回去看你还是因为你生了病,你突然间生病让全家都慌乱了起来,我和父母赶回乡下的时候,你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太阳马上就要下山了,暗橘色的余辉就那样沉重的铺满了你全身的每一个角落,暮色四合,你蜷缩在椅子上,眼睛迷茫的看着前方,像一个无人认领的孤独小孩。你的手放在腿上,干枯的手指一下一下缓慢的动着。我就站在院子里看你,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泪水在一瞬间涌上眼眶,酸涩的情绪一瞬间将我淹没,你的背影像一个苍凉的手势,生生的印在了我的心里。

"奶奶,我回来了。"我轻轻地开口,又轻轻的走到你的身旁,仿佛声音大了你就会不见了一样。你缓慢的转过头,看着我,然后笑了,皱纹随着笑容堆积到你的眼角,嘴角,我却清楚的看见你的眼眶红了。你拉着我的手说了很多的话,你说你种的花要开了,你说庄稼就要成熟了,你说前几天隔壁的李奶奶去世了……你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我看到你苍白的嘴唇轻轻地蠕动几下,然后说,我生病了,我也要死了。你的声音有些低哑,话语里充满了悲观色彩,像孩子一样茫然失措。我看出了你在害怕,你惧怕死亡。就像我也一样,我也惧怕死亡,我惧怕你会离开我,我轻轻地摇了摇头,将你已经花白的头发掖到了耳后,说:"没关系的奶奶,只是高血压而已,你的身体好着呢!你说过还要看着你最疼爱的孙女考大学呢!"你看着我,点了点头。又点了点头。

离开的那天,你把我们送到了门口,叮嘱了许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你对儿女的担心。我向前走了几步,影子斜照在地上,我想你一定会目送到看不见我们为止,那该有多失落!回过头,你果然站在原地,太阳将你的影子拉的老长,你就自己一个人——和你的影子,看着你所牵挂的人离开,我冲你摇了摇头,叫你回去。你点了点头,缓慢的向家里走。你的背影有些佝偻了,在阳光下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螺线圈,连空气都温馨了起来。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叫做感动的情绪。真好,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最重要的是你还在,你还可以抚摸我,亲吻我,拥抱我。我那么爱你,你依然在我身旁,我的视线仍任可以捕捉到你的身影,没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动的了。你得背影在我的泪水下逐渐模糊,你渐行渐远,我的心却越靠越近。这次换我来看你的背影,这次把离别的愁苦和空虚都留给我,这次无论你什么时候回头,我都在你身后。

世间这样荒芜,寂静深不可测,此刻你不在我的身边,我是那么的想你……


共鸣作文(5)

“稀啦——”只听一声,大黄牛又来到我们的眼前,看它那一身土黄,头上系着一根带子,直到后面农民伯伯的“驾驶板”上。与其说是“驾驶板”,不如说是一块旧木板呢!几分钟过去了,农民伯伯的脚上已满是泥土,简直跟泥娃娃的脚没什么两样。

头顶上,火辣辣的太阳也冒着汗,炙烤的大地也差点烧焦。急躁的蚂蚁东忙忙,西跑跑,天上的白云不知去了哪里,鸟儿也没了踪影,只有知了还在火热地开着演唱会。

转眼间,任务已经交到了我们的手上——大把秧苗。哎,就是我们准备插秧待命出征的时刻了!

我接过一大把秧苗,极不情愿地脱下了鞋子,十分艰难地把脚放入地里,脏水立马袭了上来。

最苦的不算这个,当我把双脚都放入田里时,“呀——”只听一声长长的“女高音”回荡田中,我差点就陷了下去。

这根本不是一般的痛苦,这田里的土黏糊糊的,如同沼泽地一般,直把我往土里送。天呀,这种滋味让我怎么承受的了?转眼一看,同学们也和我一样遭受痛苦,我的心总算有了点安慰。

我拖起一只泥脚,艰难地往前迈了一步、两步、五步、十步……终于到了田中央——我插秧的地方。

既然已经有了百般痛苦,我就不能让痛苦的时间延长!我麻利地抓起两根秧苗往土里一插,“唰唰唰”,一大排秧苗已经在田间“跳舞”了,我轻轻一动,秧苗又“舞”到了我这边。哼,真是一群不争气的家伙!

我只好拿起秧苗,一棵一棵地仔细插,还没插完一个“田”字,我就累得想放弃了,这几根秧苗怎么就这么难插呢?

伤心的我只好看一下旁边的同学,瞧,她的速度简直是飞快,但又是那么一丝不苟。不一会儿,一个个“田”字就在她手中诞生了。我轻轻一动,以为秧苗会飘舞起来,可把脚抬了好几下,秧苗还是一动不动,我有点疑惑了。

我只好看着她的一招一式,认真地模仿起来,不久,终于种了一个“田”字。我小心翼翼地往后一退,秧苗终于不再是九死一生了,而是“九生一死”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我的努力下,三排秧苗终于种好了,虽然有几个还是飘舞了起来,但我还是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笑得那么甜,笑得那么美!

呀,我只种了三排,就已经累了不成样子了,可是农民伯伯们既要拉牛耕地,又要种大块田地的秧苗。而三排在这里看来,就像是在广阔的天穹中一颗小明星而已!

插秧,让我学会了有关田里的知识;插秧,让我知道了盘中餐的“粒粒皆辛苦”;插秧,更是心与心的共鸣!